第四課時 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一、教學內容:解決問題(例4)教科書p55、56。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到運用有余數的除法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的對話、提問,使學生獲得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直接經驗,發展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余數”的概念,并能熟練地列豎式計算。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2、難點:使學生獲得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直接經驗
四、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
五、教學準備
情境圖、日歷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2、板書:有32人跳繩,6人一組,可以分幾組?
(二)新課
1、師:這個活動有沒有進行平均分?
2、該用什么方法來解決?(小組討論)
3、匯報,師板書:32÷6
4、學生獨立算出結果。
5、匯報:可以是橫式,也可以是豎式。
6、師問: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單位是什么?
7、師:在解決這樣的題目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來選擇用什么算式解決。注意結果的單位。
(三)做一做
1、出示食品飲料柜,問: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師:現在小麗有20元,全部買礦泉水,最多可以買幾瓶?剩幾元?
思考:買同樣的東西是不是把錢進行平均分?
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注意對橫式單位的檢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個減法、一個有余數除法、沒有余數的除法問題嗎?(小組討論、匯報)
(四)練習:練習十三第3題
1、出示四月份的日歷。從日歷上你發現了什么?師提出問題:四月份有幾個星期?要求有幾個星期,必須知道什么信息?四月份有幾天?一星期有幾天?
2、學生得出解決的辦法。30÷7
3、既然有4個星期,那么一定會有幾個星期六和幾個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個星期六和5個星期天,那么剩下的兩天就分別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業:
練習十三的第1、2題。
(六)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七、板書設計:
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有32人跳繩,6人一組,可以分幾組?
32÷6=5(組)……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