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 河(數學活動課)
師:你們看到小狗、兔子和白菜這三樣東西你會想到什么?
生:狗會咬兔子,兔子會吃白菜。
(評: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有時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讓學生通過看幻燈自己去發(fā)現矛盾后,更能激起他們的求知欲。)
師:對,農民伯伯就遇到了這個困難。
(多媒體出示動畫)剛開始,我?guī)Я瞬松洗仡^一看,調皮的狗正在欺侮膽小的兔子。我連忙把菜放在岸上,帶著狗上船 ,但貪嘴的兔子又要吃鮮嫩的青菜,我只好又回來。現在不知道該怎么辦好。
(評:多媒體計算機的動畫演示,牢牢地吸引了學生,使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觀同時感知,在學生頭腦中留下較深刻矛盾沖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供了依據。)
4、小組討論,揭示反饋
師:如果你們是小明,你們準備怎樣解決呢?請每小組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卡片(分別印有小狗、小兔和白菜的三張卡片)一起來研究研究怎樣幫這位農民伯伯。你們想怎樣解決就怎樣解決。看哪一小組的方法最有新意,最合理。
5、學生在實物投影中演示,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解決?
學生1: 農夫可以先帶兔子到對岸,然后空手回來。第二步,帶狗到對岸,但把兔子帶回來。第三步,把兔子留下,帶菜到對岸,空手回來。最后,帶兔子到對岸。這樣三件東西都帶過河去了,一件也沒有遭受損失。
學生2:他可以先帶兔子過河,然后空手回來。第二步,帶白菜到對岸,再把兔子帶回來。第三步,把小狗帶過河,然后空手回來把兔子帶到對岸。
師:解決這個難題的關鍵是什么?
學生: 狗要咬兔子,兔子要吃青菜。所以,關鍵是要在渡河的任何一個步驟中,把兔子和狗,兔子和青菜分開,才能免受損失。
(評:組織討論,動手動腦,合作學習,交流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多角度思維及合作精神。使協作與競爭成為可能,及時反饋、自我調控成為可能,充分發(fā)揮集體學習效應。)
三、體驗成功,深化提高
1、引導學生進入創(chuàng)造境界
師:因為幫農民伯伯運東西,所以小明他們就和吳老師走散了。你們想知道他們又遇到什么難題了嗎?不知不覺到了晚上,他們才戀戀不舍地往回走。路上他們要經過一座獨木橋,此橋一次最多只能走兩人,他們只有一支手電筒,過橋是一定要用手電筒照著走的。這時意猶未盡的小明給同伴出了一個難題:“我過橋最快需要2分鐘,冬冬最快需3分,貝貝最快需8分,小雨最快需10分鐘。走的快的人要等走的慢的人,有幾種不同的過橋方法?”
2、以四人為一小組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組織討論怎樣走最合理。
3、討論后請學生匯報結果。(學生說過橋的方法,全班學生一起說算式,教師板書算式。)
學生1:先讓貝貝和小雨過去要10分鐘,再讓貝貝回來共18分,接著貝貝和小明過橋是8分,共26分,然后小明回來和冬冬過橋一共是31分鐘。10+8+8+2+3=31(分)
學生2:先讓小明和冬冬過橋要3分,然后讓冬冬回來接貝貝過橋共14分,再讓貝貝回來和小雨一起過橋一共是30分。3+3+8+8+10=32(分)
學生3:他們的方法都太麻煩,我的方法是這樣的:先讓小明和貝貝過橋是8分,再讓小明回來和小雨過橋共20分,接著讓小明回來和冬冬過橋一共25分鐘。8+2+10+2+3=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