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教學設計
“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教學設計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三年級(上冊)第24頁的例題和“試一試”,第25-26頁的“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活動中探索并掌握萬以內數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合理靈活地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2.使學生在比較數的大小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增強數感,積累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今年暑假,黃老師和大家一樣,過得很有意義,我和同事們一起登上了一座很有名的、海拔2千多米的山。(出示照片)這是登山時拍下的照片,想知道我們登的是哪座山嗎?我給出一個,你們來猜好嗎?黃老師登上的是五岳中的一座(依次出示五岳的名稱及高度),而且是五岳中最高的一座。
2.你們為什么認為是華山呢?(出示站在由金庸題詞的“華山論劍”石碑旁的照片)
3.我們要知道五岳中最高的是哪座山,就要對這幾個數進行大小的比較。生活中還有許多數可以拿來作比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較數的大小”。比較時會用什么符號?(“>”、“<”、“=”)
4.這節課我們著重解決幾個什么問題呢?或者說你想學會什么呢?
(生:學會比較的方法;學會數位相同時怎樣比較,數位不同時怎樣比較;萬以內數的比較和千以內數的比較有什么不同;比較的時候有沒有簡便的方法;為什么要學習這個知識;我想知道更多的四位數的知識……)
二、游戲
(一)從個位抽起。
1.讓我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研究這些問題。
2.這是玩游戲的道具。
(1)這是用來插數字卡片的。
在黑板上預先寫有“個、十、百、千”的數位,每個數位下面相應地各有一個可以裝卡片的口袋,左右各一份。如下圖:
千 百 十 個 千 百 十 個
□ □ □ □ □ □ □ □
(2)這兩個袋子里各有兩套0到9的數字卡片。
3.把學生分成兩組,并分別取名:長江隊和黃河隊。
4.大屏幕依次出示游戲規則。
游戲規則:
(1)每次兩隊各派一個代表抽簽;
(2)第一次抽到的數字放在個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放在十位上,第三次……
(3)哪一隊抽到的數字組成的四位數大,那一隊就贏;
(4)能確定勝負時,本輪比賽結束。
5.開始游戲。
(1)代表開始抽簽。
黃河隊抽到 3 ,長江隊抽到 8 (把3與8的卡片分別貼到個位上)。
師:現在能定勝負嗎?可以玩下一輪了嗎?
生1:雖然8比3大,但還不能確定勝負。
師:為什么?
生2:因為8 是代表8個1 ,3 是代表3 個1 ,如果其他數位上的數字兩隊都一樣,就可能贏。
師:那我們接著抽吧!
黃河隊抽到 9 ,長江隊抽到 5 (把9與5的卡片分別貼到十位上)。
師:目前哪個隊抽到的數比較大呢?
生1:黃河隊。
師:現在能定勝負嗎?
生1:還要看百位。
師:是不是抽了百位就可以定勝負了呢?
生3:還不行。
生4:要所有的位都抽出來,才知道誰能贏!
6.板書:4593<7358,長江隊贏了!請大家像老師這樣做好記錄。
7.討論:
(1)通過剛才的游戲,你有什么話想說?
(2)最關鍵的一抽是哪一抽?為什么?是不是還可以這樣想:一個是4000多,5000不到,另一個已是7000多了,當然7000多的大。(我們把4和7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