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科技館(精選14篇)
參觀科技館 篇1
教學內容:p8~p9
教學要求: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掛圖、數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開發?你們想了解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二、探索新知
1、讀題,求"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
4、完成試一試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體驗乘除法之間的聯系。
5、完成試一試第2題,并讓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么?
組織學生在小組和全班進行交流。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觀察縱向的算式,發現規律,在小組內交流。
三、拓展應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先引導學生看圖 ,然后根據要求列式解答,最后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看圖,獲取信息,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說一說發現的規律。
3、出示題目,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學生認真思考,獨立完成,與同伴交流。
4、以比賽的方式完成。
學生分組競賽。
四、小結
你覺得這節課學得怎樣?
學生自評、互評。
五、作業設計
練一練第1題
參觀科技館 篇2
一、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3、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
三、教學準備:教具:“奪紅旗”游戲的計算卡、小棒。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我們要去參觀科技館,一共去60名同學,乘2輛大轎車。同學們想一想:“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
(二)、玩中學:
1、深入探究,尋求答案,掌握計算方法。
(1)、學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也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擺一擺。
(2)、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要讓學生匯報自己的算法,并說清楚算理。在匯報交流中不斷修繕自己的算法。
2、即時演練,延長知識點。
出示:80÷2、800÷2、8000÷2讓學生嘗試計算,并匯報計算的方法。
3、試一試:
(1)、完成第1題。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學生比較上下算式,說說兩個算式的聯系。
在學生匯報“想乘法做除法”的思路后,出示240÷4,想一想還有沒有其他的算法。
(2)、完成第2題。學生先獨立計算,再匯報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最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每一組算式,說說發現了什么。
(三)、學中做:
完成課后練習題。
(四)、實踐應用:
有一人工湖,周長4500米,湖邊每隔9米栽有柳樹一棵,在相鄰的兩棵柳樹之間,又等距離地栽了3棵桃樹,一到春天桃紅柳綠,分外好看。湖邊共栽了多少棵柳樹?栽了多少棵桃樹?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多少米?
參觀科技館 篇3
學科:數學 授課年級:三年 設計人: 寶海英
章節名稱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一單元
課題
參加科技館
計劃學時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掌握一位數除以整十整百數的口算方法并能夠正確的計算。
能力目標
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體驗數學的實用性。
情感目標
經歷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習的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能計算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的口算除法。
教學難點
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數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媒體內容與形式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情境導入
復習:完成口算除法的練習題一組。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 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開發你們想了解嗎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學生聽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3分
設計意圖
通過課件展示科技作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引起對下面問題的思考。
探究
1、 出示題目,提出問題:你從題目中都能獲得哪些數據和信息?
2、 指名列式,板書。
3、 組織學生討論算法。
將學生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4、 將答案寫在書上。
5、 完成試一試第1題。
完成試一試第2題,并讓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么?
組織學生在小組和全班進行交流。
學生認真讀題,從題目中或信息及問題,并與同伴說一說。
學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組內交流。
可能出現的方法:
1、 2×30=60 60÷2=30
2、 6÷2=3 60÷2=30
學生獨立完成,體驗乘除法之間的聯系。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觀察縱向的算式,發現規律,在小組內交流。
14分
設計意圖
發揮了學生小組合作的作用,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多種口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鞏固與探究
完成p91~4題
1、 學生獨立完成。
2、 先引導學生看圖,然后根據要求列式解答,最后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3、 出示題目,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
4、 以比賽的方式完成。
看圖,獲取信息,獨立思考、獨立完成,說一說發現的規律。
學生認真思考,獨立完成,與同伴交流。
學生分組競賽。
16分
設計意圖
1、 在練習的訓練學生運用規律的靈活性,培養靈活的思維和口算的準確性。
2、 從我們身邊的事物中發現數學問題并找出規律、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總結
你覺得這節課學的怎樣?
學生獨立發言,學生自評、互評。
分
作業布置
搜集身邊可用除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并列式解答。
設計意圖
讓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學生領會計算的重要性。
板書設計
參加科技館
例:60人乘2倆大客車去參觀科技館,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
60÷2=30人
答:平均每輛車坐30人。
參觀科技館 篇4
本節課的教學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教學。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因此,在備課時,我主要圍繞口算方法,和算法的多樣化進行設計。先是出示課文中的情境,讓學生從中找出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接著讓學生獨立思考并列式計算,重點放在學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多樣化上。
聽了師傅張老師的這節課后 ,我對她上的課進行了好好的學習,找出了之前備課的誤區,并借用了師傅的教學設計展開了這節課的教學。對這二節課對比并如下反思:
1、解決問題與計算教學是密不可分的。
在備課時,我重點放在了計算方法的教學上,忽視了北師大版教材中解決問題和計算教學是不分家的,也就是說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習計算方法。我只是單純的將教學情境出示,接著就是純粹的計算教學。而第二次上課,增加了解決問題的環節:先是直接在黑板上出示題目:同學們去青少年宮參觀。80人乘2輛車,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然后讓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在學生列出了80÷2時,追問:你為什么要怎么列?在學生回答時,抽象了數學模型:把8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來計算。之后讓學生匯報計算的方法。注重學生的算法多樣化和算理理解。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習了計算方法。然后改變信息,60人乘2輛車,讓學生試著提出問題。這又是對學生的更高一步的要求。學生理解了第一次的問題,抽象了數學模型,因此學生在解決這個問題上就比較的簡單和容易了。
2、算理是計算教學的關鍵。
還記得第一節課上《小樹有多少棵》時,我只是單純的在教學生怎樣計算,而學生不知道為什么的計算,只是機械地進行著計算。而這個課中十分重視學生的算理的理解。反復追問:為什么要在末尾添1個“0”?而不是添2個“0”啊? 通過小棒的演示,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算理。
3、注重算法多樣化。
在計算教學中,或許很多老師認為這種方法是最簡單而可行的。往往在教學中只教這種方法,忽視了其他的計算方法。但是在這節課中,我展示了很多算法,如:“想乘做除”,另一種思路是“860里有8個十,把8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個十,即40。
4、適時抓住學生的回答,為下面的計算做下伏筆。
出示600÷2時,有學生說到因為60÷2=30,所以600÷2=300。引導學生理解被除數,除數和商發生了什么變化。雖然學生只能用自己的話而不能用數學語言說出規律,但是通過引導聰明的孩子還是能理解的:當除數不變的情況下,被除數擴大幾倍,商也擴大幾倍的道理。就這樣在學生匯報算法的同時,讓試一試第二題中的問題進行了解答,真是一石二鳥。
參觀科技館 篇5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1.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算訓練)
12÷3=8÷4=6÷2=36÷6=
18÷9=45÷5=49÷7=56÷8=
2.口答
(1)90里有幾個十?800里有幾個百?60里有幾個十?600里有幾個百?
(2)300里有幾個十?420里有幾個十?540里有幾個十?500里有幾個十?
(二)情境引入
同學們,星期六淘氣班將要到科技館參觀昆蟲展。他們班一共有60人,想坐2輛車去科技館,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學生列式:60÷2并說明自己的想法。(板書:60÷2=)
請學生說說60÷2的含義。
(三)探究算法
1.60÷2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組同學說說你的想法。
2.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算法:
①因為2×30=60,所以60÷2=30(想乘法做除法)
②因為60里有6個十,把6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十,即30,所以60÷2=30
4.將答案寫在書上,把答語補充完整。
5.拓展訓練:
⑴如果我們60人,找3輛小汽車去科技館,平均每輛小汽車坐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怎樣計算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60÷3=20(人)
(2)我們班和一班合起來共120人,如果坐2輛大轎車,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怎樣計算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20÷2=60(人)
6.完成試一試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學生比較上下算式,說說兩個算式之間的聯系。
7.完成試一試第2題。
⑴先讓學生獨立計算。
⑵組織全班交流
①抽幾個整百數、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題,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的。
②讓學生比較每一組算式,用自己的話說說發現了什么?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你學到了什么?
(五)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交流后抽幾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方法。
2.“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結合本題情境圖說說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列出算式計算。最后,引導學生觀察表格說說發現了什么?
3.“練一練”第3題
先讓學生依題意獨立解答,然后進行全班交流。
4.“練一練”第4題
先準備好計算卡片,以“小組接力”的形式開展活動,即一位學生做好一題,下一位學生接下去做下一題,看哪個小組先完成題目并且正確率。游戲結束,讓每一位學生把這8道題都獨立做出來,并與同學交流。
參觀科技館 篇6
教學內容: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p8 試一試1-2,練一練1、3)
教學目標:
1、探索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體會算法多樣化。
2、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3、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過程,培養學生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自悟學習的條件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道算式朋友,你們看喜歡嗎?(出示卡片:6÷3、12÷4、18÷6、35÷7)
師:①口算時,你有什么感覺? 生:非常好算。
②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生:利用乘法口決。
師:現在,我們再來認識幾位算式朋友。
(出示卡片:30÷3 600÷2 560÷7 360÷9)
①口算時,你又有什么感覺? 生:很好算。
②你又是怎樣算出來的?
生:“0”不參加計算,利用乘法口決算出后,只要在后面補上“0”就行了。
生:先把被除數看成幾個十,或幾個百。例如:30看成3個十,再把3個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個十,就是10。
600看成6個百,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百,就是300。
師:現在老師也想認識你們帶來的新朋友,你們帶來了嗎?
(生:整理自己的口算卡,口述,師板書:……)
師:你們能算出結果嗎?(生演算)
師:你又有什么新感覺?你是怎么算的?
生:利用乘法口決,在心里先想出整十數,再看有幾個“0”不參加計算,算出結果后在后面補上不參加計算的“0”。
(二)“自悟”學習的目標。
師:剛才老師認識了你們為我帶來的新朋友,小機靈也為我們帶來了一些算式朋友,不過我也要給那些不認識它們的同學一次機會,要不然他們會不高興。現在,大家先確立自己要介紹的朋友,然后獨立思考,看你能想出什么辦法向大家介紹它們,比比誰的方法多,方法好,你們同意嗎?(出示“小機靈”:600÷3 3000÷5 2400÷8 2700÷9 1800÷6)。
(三)、“自悟”學習的內容
1、師:同學們想好了嗎?現在你們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介紹你們喜歡的朋友。
2、分組討論,組長帶領組織討論,交流各自的想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加與學習,表現自己,組長做記錄。
3、教師到學生中間參與交流,指導探索過程,重點點撥需要幫助的學生,讓他們從中找到樂趣。
4、討論交流:①利用乘法想除法。
②利用乘法口
③……
師小結:同學們,這幾種方法都是你們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你喜歡哪一種就用哪一種。
(四)、“自悟”學習的價值
1、放多媒體課件,“參觀科技館”
①讓學生根據課件創設情境。
②在畫面中加入條件,有60人,乘兩輛轎車,你能提出問題嗎?
讓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平均每輛汽車坐多少人?
③你想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嗎?
④讓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解答,師巡視,了解情況。
⑤全班交流,指名說說怎樣算。
2、試一式:
①學生獨立計算:同桌互說兩個算式之間的聯系。
②選一組做,然后抽幾個整百數,整千數,除以一位數題,用自己的話說說發現了什么?
練一練1、2、4 (五)“自悟”學習的收獲
1、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內容,介紹新朋友。
2、今天學習有什么收獲。
參觀科技館 篇7
教學內容:教科書p8-9
教學目標:
1、探索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并能正確計算。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難點: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參觀科技館 利用書上的“參觀科技館”的情境,啟發學生思考“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二、思索計算方法。
1、小組討論:學生列出式子后,先獨立思考計算方法,再組織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各種算法。對合理的方法都要鼓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3、試一試
學生獨立計算第1題,再組織比較上下算式,說說它們之間的聯系。
學生獨立計算第2題,然后抽幾個一位數除整百數、整千數的題,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的。最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每一組算式,用自己的話說說發現了什么。
4、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1)做練一練第2題,先讓學生結合圖說說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列式計算。最后引導學生觀察表格說說發現了什么。可能會得出“分的人越多,平均每人的塊數越少”等結論。
(2)練一練第4題:
這一題是組織學生開展“奪紅旗”比賽的游戲,活動的目的是鞏固計算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時,教師將準備好的計算卡片或練習紙,以小組接力的形式開展活動,在活動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參觀科技館 篇8
教學內容: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參觀科技館)
教學目的: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口算,提倡算法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在教學中提倡算法多樣化,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8÷2 9÷3 35÷7 24÷4 40÷8
9÷9 21÷7 12÷4 45÷9 63÷9
2、填空。
90里面有( )個十。
400里面有( )個百。
5000里面有( )個千。
65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78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二、出示主題圖。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引導學生先觀察主題圖,理解圖意,明確60人乘2輛大轎車去參觀科技館。
(2)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
(3)學生獨立列出算式,并解答。60÷2
(4)讓學生擺出準備好的60根小棒.提問: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根?讓學生實際分一分,然后小組交流,與同伴說說你是怎樣想的,最后請一個同學到前面演示,說一說是怎樣分的.
2、探索口算方法。
(1)60里面有6個十,把6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十,即30。
(2)2×30=60,所以60÷2=30
(3)6÷2=3,所以60÷2=30
………………
3、讀法。
60除以2等于30,或2除60等于30。
思路:能將數學問題轉化為直觀的模型 → 討論分的方法 → 討論思考方法→ 討論“6個一”與“6個十”分的方法 → 看算式說模型。
4、擴展。
(1)600÷2=? 讀法:600除以2等于幾?或2除600等于幾?
口算方法:把600看成6個百,6個百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百,即300。
(2)6000÷2=? 讀法:6000除以2等于幾?或2除6000等于幾?
口算方法:把6000看成6個千,6個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千,即3000。
讓學生獨立思考或采取討論的形式。指名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并說出得數。
5、小結。
口算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可以把幾十看成是幾個十,幾百看成是幾個百,幾千看成是幾個千,計算的結果就是看成是幾個十、幾個百、幾個千。
三、練習。
1、計算。
8÷4 42÷7 30÷5
80÷4 420÷7 300÷5
800÷4 4200÷7 3000÷5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每一組的算式,用自己的話說說發現了什么?
2、一包糖共80塊,如果分給2個人,平均每人分到幾塊?
人數 平均每人分到的塊數
2 80÷2=
4
8
學生自己填數
學生自己填數
結論:分的人數越多,平均每人分到的塊數越少。
3、一本書共170頁,我已經看了90頁,還剩多少頁沒看?剩下的書,要在4天內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170-90=80(頁)
80÷4=20(頁)
答:還剩80頁沒看,還剩20頁沒看。
4、口算練習。
6÷3= 60÷3= 600÷3= 6000÷3= 60÷30= 600÷30=
6000÷30= 600÷300= 6000÷300= 6000÷3000=
四、作業。
書上第9頁的第1題。
參觀科技館 篇9
參觀科技館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掛圖、數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開發?你們想了解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二、 探索新知 1、讀題,求“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 三、 拓展應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 一包糖共80塊。 分給2人, 平均每人……
人 數
平均每人分到的塊數
2
80÷2 =
4
8 你發現了什么? 3、這本書共170頁,我已經看了90頁。 ⑴、還剩多少頁每看? ⑵、剩下的書,要在4天內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四、總結:通過前面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課后反思
參觀科技館 篇10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的過程,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1.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算訓練)
12÷3=8÷4=6÷2=36÷6=
18÷9=45÷5=49÷7=56÷8=
2.口答
(1)90里有幾個十?800里有幾個百?60里有幾個十?600里有幾個百?
(2)300里有幾個十?420里有幾個十?540里有幾個十?500里有幾個十?
(二)情境引入
同學們,星期六淘氣班將要到科技館參觀昆蟲展。他們班一共有60人,想坐2輛車去科技館,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學生列式:60÷2并說明自己的想法。(板書:60÷2=)
請學生說說60÷2的含義。
(三)探究算法
1.60÷2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組同學說說你的想法。
2.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算法:
①因為2×30=60,所以60÷2=30(想乘法做除法)
②因為60里有6個十,把6個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個十,即30,所以60÷2=30
4.將答案寫在書上,把答語補充完整。
5.拓展訓練:
⑴如果我們60人,找3輛小汽車去科技館,平均每輛小汽車坐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怎樣計算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60÷3=20(人)
(2)我們班和一班合起來共120人,如果坐2輛大轎車,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怎樣計算呢?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20÷2=60(人)
6.完成試一試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學生比較上下算式,說說兩個算式之間的聯系。
7.完成試一試第2題。
⑴先讓學生獨立計算。
⑵組織全班交流
①抽幾個整百數、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題,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的。
②讓學生比較每一組算式,用自己的話說說發現了什么?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你學到了什么?
(五)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交流后抽幾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方法。
2.“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結合本題情境圖說說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列出算式計算。最后,引導學生觀察表格說說發現了什么?
3.“練一練”第3題
先讓學生依題意獨立解答,然后進行全班交流。
4.“練一練”第4題
先準備好計算卡片,以“小組接力”的形式開展活動,即一位學生做好一題,下一位學生接下去做下一題,看哪個小組先完成題目并且正確率最高。游戲結束,讓每一位學生把這8道題都獨立做出來,并與同學交流。
參觀科技館 篇11
班級情況:本班學生55人,本節課的教學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教學。學生口算扎實,主要存在學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多樣化上有些難度。
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探索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結合具體的情境,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3、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過程,培養學生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掛圖、數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激qing引趣、情境導入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開發?你們想了解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二、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課件出示:情境圖——60人乘坐2輛大轎車的情境。
1、讓學生看圖收集數學信息,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課件出示完整的題目,引導學生審題列出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四人小組合作交流各自的想法。學生的算法可能有多種:
如:2×30=60 6÷2=3 60里有6個十,6個 十平均分成2份,每
60÷2=30 60÷2=30 份是3個十,即30。
(在交流匯報中,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
4、解決試一試的第1題。
課件出示:40×2= 70×3= 60×4=
80÷2= 210÷3= 240÷4=
讓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學生比較上下算式,說說兩個算式之間的聯系。
5、解決試一試的第2題。課件出示題目,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然后在組織交流的基礎上,抽幾個一位數除整百數、整千數的題,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算的。最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每一組算式,用自己的話說說發現了什么。如: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觀察每一組算式,發現被除數、商有什么變化。對于學生的發現,只要表述合理,教師都要肯定并鼓勵。
三、靈活運用、拓展深化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讓學生自選2道題同桌互說口算方法。
2、出示圖片:
一包糖共80塊,分給2人.....,平均每人……
讓學生結合圖說說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列出計算。再通過觀察比較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分的人越多,平均每人分的塊數就越少。”
人 數
平均每人分到的塊數
2
80÷2 =
4
你發現了什么?
8
3、這本書共170頁,我已經看了90頁。
⑴、還剩多少頁每看?
⑵、剩下的書,要在4天內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組織學生通過計算,開展“奪紅旗”比賽的游戲,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鞏固練習、形成技能
1、口算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分糖果
一包糖共80塊,分給予人,平均每人分幾塊?分給水人、8人呢?你發現了什么?
3、一條路長300km,已經修了120km,剩下的平均每天修9km,要幾天修完?
四、全課小結,自我評價
同學們,開心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誰是最棒的?
五、作業
作業課本p8 試一試1-2,練一練1、3
教學反思:
節課的教學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教學。在教學中,我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主要手段如下:
1、創設有效的情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為學生提供了及興趣性、知識性與一體的課堂氛圍。
2、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我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學習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權利,擁有自主發展的機會。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帶著問題合作學習。
3、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培養學生自評意識。評價的激勵作用,矯正作用,富有針對性。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個微笑,一個動作,都能使學生更主動的發揮自己的學習淺能。
參觀科技館 篇12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理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并能正確地計算。
2. 能力目標: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 情感目標: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
能計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教學難點: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教具準備:
掛圖、幻燈、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暑假里,有三個小朋友,來到了美麗的大海邊。
出示掛圖:同學門自己觀察這幅圖把你看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
二、探索新知
1. 描述情境圖,并根據圖提出問題。
2. 小組交流各自的問題,并試著解決問題。
3. 引出: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列式計算,小組交流。
引導學生根據問題獨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
全班交流算法。
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們可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三、解決問題
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
每個學生先獨立列出乘法算是,嘗試解決,再交流、匯報。
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四、拓展應用
13×3 70×5 24×2 15×3
31×3 34×2 24×4 13×5
五、總結
你覺得這節課學得怎樣?
參觀科技館 篇13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算法的多樣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掛圖、數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開發?你們想了解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二、 探索新知
1、讀題,求“平均每輛車坐多少人?”可以怎樣列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學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導學生思考怎么計算。
3、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
三、 拓展應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
一包糖共80塊。
分給2人,
平均每人……
人 數
平均每人分到的塊數
2
80÷2 =
4
8
你發現了什么?
3、這本書共170頁,我已經看了90頁。
⑴、還剩多少頁每看?
⑵、剩下的書,要在4天內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四、總結:通過前面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課后反思:
參觀科技館 篇14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數除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
2.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掛圖,數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 復習
完成口算除法的練習題一組。
學生聽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二、 情境導入
同學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水平也在迅猛的發展.我們先進的社會,科技水平到底發展到什么程度 還有哪些領域還有待我們繼續開發 你們想了解嗎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科技館去參觀.
三、 探索新知
1、 出示題目,提出問題:你從題目中都能獲得哪些數據和信息?
學生認真讀題,從題目中或信息及問題,并與同伴說一說。
2、 指名列式,板書。
學生先列出算式,然后思考算法,并在小組內交流。
3、 組織學生討論算法。
將學生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可能出現的方法:
1、 2×30=60 60÷2=30
2、 6÷2=3 60÷2=30
4、 將答案寫在書上。
5、 完成試一試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體驗乘除法之間的聯系。
6、完成試一試第2題,并讓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么?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觀察縱向的算式,發現規律,在小組內交流。
組織學生在小組和全班進行交流。
三、拓展應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一包糖共80塊.分給2人,平均每人……
你發現了什么
3.這本書共170頁,我已經看了90頁.
⑴還剩多少頁每看
⑵剩下的書,要在4天內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