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29 掌聲|課標教材
《掌聲》教學設計一
學習目標
①認識“麻、癥”等10個生字。會寫“愿、姿”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掌聲、文靜、愿意”等16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課前準備
①展示屏。
第一課時
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我們每個人都聽過掌聲,有些掌聲是你給別人的,有些掌聲是別人給你的。掌聲響起來,你的心情怎樣?(讓學生自由說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出示課題:“掌聲”,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①學生一讀課文(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順暢。
②學生二讀課文(和同座合作讀),可以每人讀一節,互相指正讀錯的地方。
③學生三讀課文(指名讀或開火車讀),每人一個自然段,讀后請學生進行評價。指出優點和不足。
④學生四讀課文(默讀),想一想:課文圍繞掌聲講了一件什么事?引導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精讀課文,體會人物的變化
①屏顯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內容,讓學生自由讀,讀后說說英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屏顯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內容:指讀,讀后讓學生說說這時的英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聯系第一自然段,理解“憂郁”的意思。)
③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和第四兩個自然段。
④課文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呢?
引導學生提出: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變化呢?這個問題提出來之后,可作為下一階段學生自主閱讀的目標。培養學生邊讀邊疑邊悟的能力。
指導認字和寫字
①屏顯本課的生字。
②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要求認識的字。
③引導觀察要求寫的字。重點探討“姿、勢、吞、烈、普”這5個上下結構的字的寫法。教師板書給學生看。
④學生練習寫13個字。及時展示學生寫的字,進行評價、指點。
拓展活動
學生繼續搜集有關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名言或諺語。
第二課時
復習提問,明確閱讀目標
上節課同學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英子為什么會有這么大變化的呢?)
精讀課文,自己釋疑
①學生自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帶著以上的問題自讀自悟。
要求學生在文中勾勾畫畫,可以適當地寫一點讀書感受。
②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教師提出討論的要求:
人工明確:組長負責,確定代表小組發言的人。
人人參與:要求每一個人在小組內都發言。
③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其余成員可以補充。
學生發言的要領主要是認識掌聲對英子的幫助,談從兩次掌聲中體會到了什么。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學生自己先練讀。
b.然后展示朗讀水平,可以進行賽讀,挑戰讀。
學生讀后,組織學生進行評議,哪個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
拓展延伸,加深認識
①屏顯英子信的內容:“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次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并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
a.學生齊讀這段話。
b.聯系全文談談對這段話的理解。
②生活中,你得到過掌聲嗎?當時有什么感受呢?你給過別人掌聲嗎?當時又是怎么想的呢?
③學了,又談了那么多,還想對自己或別人說些什么呢?
抄寫詞語
先讀、記,再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交流搜集的名言,背誦積累
①你搜集到了哪些有關反映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愛的名言或諺語呢?
②組織學生交流。
③讓學生讀讀背背這些名言和諺語。
實踐活動
假如你的一個好朋友考試考得不好,他很難過,請你寫一兩句鼓勵他的話。
《掌聲》教學設計二
江蘇南京 金立義
課前準備
①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把課文多讀幾遍。
②搜集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關心的小故事。
③準備錄音機和《掌聲響起來》這首歌的磁帶。
第一課時
播放歌曲,營造氣氛
①播放歌曲《掌聲響起來》。
②聽了這首歌,你想說什么?
揭示課題,初次質疑
①老師出示課題:掌聲
②提問質疑。讀了這個題目,你有哪些疑問呢?
學生質疑的問題可能有:
誰給誰的掌聲?為什么要給她掌聲呢?掌聲有什么含義?
初讀課文,再次質疑
①指名讀課文,讀的過程中相機糾正讀錯的字音。
②學生再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可以自讀,可以與同座合作讀。
③學生默讀課文,再次對課文進行質疑。要求學生邊讀邊做記號。
④小組內交流質疑的問題。
要求組長負責,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小組內合作解決,最后每一組提出一兩個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或者是小組內特別感興趣的問題。
教師要參與學生的討論,把握各組所提問題的價值。
創設擂臺,相互挑戰
①各小組尋找挑戰對手,并互相交換所進提出的問題。
②各小組合作探討對方所提的問題,設法解答對方的提問。
這一過程,各小組組長要負責協調,注意整理好發方的稿子。教師要注意了解動態,及時給學生幫助。
讀讀寫寫
①熟讀課文。
②練習寫本課的生字。
第二課時
精讀課文,打擂釋疑
①小組討論回答對方問題的方式。
可以是講的方式,也可以是讀的方式,還可以是讀講結合的方式,形式不拘。
②各小組互相解答對方的問題。
一人發言,其他組員可以補充。發言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問問對方的解答滿意不滿意,還有什么要質疑的。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體會“掌聲”的含義。
③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審時度勢,把握機會,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④其他組學生可以做裁判,最后評出最佳表現小組。
聽寫詞語
①讀、記、抄詞語表中的評語。
②聽寫、訂正。
交流故事,加深認識
①你搜集到了哪些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的故事?
②請學生交流。
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也可談談自己的感受。
實踐活動
請學生把搜集到的故事剪下來或寫下來,張貼在教室里供同學們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