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的教學設計
小組合作學習
第一步:
1、根據搜集到的資料,談談你對作者李白的了解。
2、說說你對題目的理解。
第二步:
1、小組合作,利用字典、課后注釋和文中的插圖自學古詩,互相交流。
三、合作交流
1、通過自學,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意圖:運用小組合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詩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相互交流、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
2、詩的大意同學們都已經明確了,請同學們一齊來把《望天門山》朗讀一遍。
3、有人說:一首詩就是一首詩,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如果說這首詩就是一幅畫,那畫里都畫了些什么呢?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想象一下詩中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4、老師也帶來了一幅畫[與詩意反差較大],你看看跟你腦海中的畫面相同嗎?如果不一樣,請說說看,有哪些不同?怎樣畫更合適?
四、質疑感悟:
1、太陽---------太大
體會"孤帆一片日邊來"應從遙遠處緩緩駛來
2、山-----------不夠高
體會"青山相對出"這"出"是"聳出來"的意思,
3、水---- -------不夠急
體會江水的氣勢。"流"和"回"是說明江流湍急,以至在拐彎處形成巨大的旋渦,然后才滾滾東流的,很有氣勢。
還有一字更能表達出這種磅礴澎湃的氣勢。(斷)為什么?體會天門山"斷"而江開。
5、"斷"讓人聯想到上流之水高處洶涌奔突,一旦奔出就如翻江倒海的巨龍,氣勢雄偉壯觀。此句明寫"山",而實際上寫的是水。只是詩中結尾句老師有些不明白"孤帆"為何不寫"孤舟","一片"能不能用"一只"?(提示:看看船的位置)
感悟遠遠看不到船,只見到帆。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6、這幅畫中由哪些帶有鮮明色彩的事物組成?(天門、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7、看來同學們都不缺少美的眼光,作者用如此精辟的詞匯描繪了天門山的雄奇美麗,主要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好!讓我們一齊用激情的朗誦,來表達我們這一共同的情感吧!
五、誦吟古詩,拓展積累
1、這么美的詩,能積累下來嗎?生自由背誦,指名背,齊背。
2、李白是我國唐朝著名的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現存詩歌將近1000首,其中有很多是寫山水的,你還知道李白哪些寫山水的詩?
老師也找了幾首,給同學們欣賞。出示:《獨坐敬亭山》、《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也可出示幾首)
3、古詩是我國文化寶庫里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星,還有很多詩人和他們的詩歌也很有名,千古流傳,等著你們去欣賞,去誦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亦"、"妝"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