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②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自由讀,想一想,男孩為什么不敢講呢?
(3)其實列寧已經猜透男孩的心思。
引讀“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生讀:“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引讀:“會飛回來?”
生讀:“一定會飛回來!”
(4)男孩為什么這么肯定?為什么抓走灰雀呢?(板書:男孩喜愛灰雀)
4、師:列寧喜愛灰雀,男孩喜愛灰雀,兩個人的愛一樣嗎?(學生交流)
5、分角色朗讀。 你喜歡哪一角色就讀哪一角色。
三、學習第11一13自然段
(看動畫:列寧和男孩在看三只灰雀歡蹦亂跳地唱歌。)
1、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樹下, 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多媒體字幕:課文第12自然段內容。)
2、師敘述12自然段。
師:聽到這兒,你有什么問題?
(列寧為什么不問的男孩,卻問的灰雀呢?)
3.是啊,真讓人弄不明白,列寧為什么不問會說話的男孩,卻問不會說話的灰雀呢?討論討論吧。
(生同桌討論,師巡視并加入討論。 ) 4、反饋交流:
隨機出示媒體,教師引讀:當然,灰雀沒有告訴列寧昨天它去哪兒了。列寧也沒有再問那個男孩,因為列寧已經知道,(男孩是誠實的)。
請小朋友再讀讀課文,想想列寧不問男孩卻問灰雀,還有其他理由嗎?
是啊,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 愛!(齊) 師板書
男孩承認了錯誤,鳥兒又回到了枝頭唱歌,列寧微笑了。 (媒體出示句子并“微笑”閃爍)
三、總結拓展
1、聽,媒體出示:三只灰雀又在枝頭唧唧喳喳的歌唱,他們好象在 。(指名2—3名)
2、現在如果你是列寧、男孩或灰雀中的一個。此時,你有什么話要說?學生在音樂聲中寫話。
3、師生總結:列寧愛灰雀,更愛男孩。教師擦去板書“喜”字。
板書設計: 灰雀 放
喜歡 愛 捉
列寧 小男孩
(教育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