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鄉的孩子》教學設計
生:我還知道了他們每天都起得很早,回來的很晚。
師:說得好,用一個詞來形容,叫“早出晚歸”。(板書:早出晚歸)
師:你從什么地方知道他們“早出”的呢?
生:槐鄉的孩子不怕熱……就已經爬到小山上了。
師:從這句話什么地方看出“早”?
生:沒等云雀開口歌唱黎明。
師:是啊,天還沒有亮呢,槐鄉的孩子已經出去采摘槐米了。你又從什么地方知道他們“晚歸”呢?
生:當縷縷炊煙………快樂的歌聲。
師:你又從什么地方知道“晚”的呢?
生:我從“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知道的。
師:是啊,家家都開始做晚飯了,太陽都快下山了,他們才從山上采槐米回來。讀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然,你還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他們“勞累了一天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
師:經過一天的勞動,他們實在太辛苦了,所以“帶著甜蜜的微笑入夢鄉”。(板書:微笑入夢鄉)
生:我還知道他們第二天,又要冒著炎熱,早出晚歸出去采摘槐米。
師:說得真好,你從哪一句知道的,給大家讀一讀。
生:讀“孩子們的小床下放著………炎熱的勞動中………”
師:通過讀課文,我知道同學們對槐鄉孩子的生活有了了解,知道他們生活中為什么離不開槐米了。
問題二:你認為槐鄉的孩子怎么樣?
師:了解了槐鄉孩子的生活,你知道覺得槐鄉孩子怎么樣呢?
生:我覺得槐鄉孩子很勤勞。
師:你從什么地方知道的呢?
生:他們的學費都是靠自己采槐米換來的,從來不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
師:那你知道“槐米”是怎么來的?
生:槐米是槐鄉的孩子早出晚歸,冒著炎熱采來的。
師:那是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槐鄉的孩子是用勞動換來了自己的學費,他們可不像同學們那樣總是依靠父母。你還從什么地方知道他們很勤勞?
生:他們不怕炎熱,那么熱的天都還在外面采槐米。
生:他們還早出晚歸,天不亮就出去,到傍晚才回家。
生:他們勞累了一天,可是第二天還要出去勞動。
師:是啊,從同學們的話中,我知道大家已經感受到了槐鄉孩子的勤勞。勞動是辛苦的,可是在槐鄉的孩子看來,勞動是不是辛苦的,讓人討厭的事情呢?
生:不是。
師:那勞動帶給他們的是什么呢?
生:是快樂。
師:你從什么地方感受到槐鄉的孩子很快樂呢?
生:“當縷縷炊煙……快樂的歌聲。”
師:你從哪些詞中感受到了快樂?
生:快樂的歌聲。
師:勞動了一天,他們并不覺得勞累,還很快樂地唱著歌。你從這句話中能找出他們為什么快樂嗎?
生:孩子們滿載而歸。
師:“滿載而歸”是什么意思?
生:疑
師:他們回來的時候,帶著什么呢?
生:槐米。
師:而且是很多很多的槐米,這就是“滿載而歸”,意思是說收獲了很多東西,得到了很多東西。你知道他們為什么這么快樂嗎?
生:他們采到了許多槐米,就能換許多錢交學費了。
師:是啊,他們還就能上學,學習很多的(知識)了。他們能不高興嗎?你還從什么地方感覺到他們的快樂呢?
生:“月落柳梢,勞累了……微笑進入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