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說課設計
設計理念及策略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材三年級的內容,根據新課程理念,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奠定基礎。也就是說,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動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概括、推理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學生學會終身學習埋下伏筆,打下基礎。
詩意語文認為,感悟教學策略是語文教育的基本策略。“感悟、感悟,因感動而醒悟。”感悟它具有語境性、自得性、多元性等。所以我首先找準文章的切入點,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自讀自悟自得,感悟文本的情感。教學中,我運用了“比較評讀”中感悟、“激活想象”中感悟、“切己體察”中感悟、“遷移運用” 中感悟和“誦讀體悟中感悟等策略。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趙州橋》是小學義務教材第五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它從美觀和堅固兩方面介紹了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課文共分四段。第一段寫趙州橋的地點、橋名、設計建造者、建造年代。第二段講趙州橋的堅固、雄偉。這與它的獨特設計是密不可分的。圍繞“設計”這個重點詞,課文先寫了趙州橋設計的特點,再寫這樣設計的好處。第三段重點詞是“美觀”。介紹趙州橋美觀時用“有的……有的……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欄板上龍的圖案描繪得栩栩如生,形象傳神。第四段講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知識結構情況,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①認知目標: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及它堅固、美觀的特點。理解趙州橋設計的獨創性及其作用。
②技能目標:學生初步學會抓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說話能力、思維能力。
③情感目標:感受趙州橋堅固、美觀的特點,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運用重點詞理解一段話的方法學習課文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理解趙州橋設計的獨創性及其作用是本課時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①扶放結合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課堂教學要十分重視學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讀書習慣。針對本課特點,采用“舉一反三,扶放結合”法。首先扶著學生學習第二段,教師點撥,使學生掌握抓重點詞理解一段話的學習方法,然后讓學生運用這一方法學習第三段,旨在教學生樂學、會學。
②“以讀代講”法
《新課標》指出:“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課文寫趙州橋“美觀”部分,語言生動優美,教學這一部分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③“直觀教學”法
通過投影配合使用,實驗的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2.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采用“讀讀——畫畫——想想——問問議議——練練”的學習方法,在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中理解課文,培養能力,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