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創作時間、作者、內容及歷史價值。
3、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4、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繼續培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難點:了解《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補充材料《清明上河圖》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板書課題,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提問:名揚中外是什么意思?
2、今天我們將看到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同學們想不想了解這幅畫呢
就請同學們認認真真的把課文讀一讀,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遇到重要的信息,用橫線畫一畫。a、學生齊讀課題,思考提問。b、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開頭板書課題,提問激發學生興趣,進而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大致的了解。
二、交流初讀了解內容
1、師:大家都讀得挺投入的,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剛才你課文,從中了解了什么?
2、學生暢所欲言,交流自己讀后了解的內容。讓學生自由發言,相互補充,從而引導全班學生對《清明上河圖》的基本資料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剖析課文,深入了解。
1、請同學們對照圖畫再讀讀課文,看看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你最喜歡哪一部分的內容?為什么?想好后和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
2、誰能把你喜歡的部分介紹給其他同學,并說一說你喜歡的原因。
3、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相應圖畫,引導學生欣賞畫面,學習課文。
4、在看圖學文的同時解決學生初讀課文時遇到的問題。對照圖畫再讀課文,思考自己喜歡的部分。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學生在全班交流。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后,共同欣賞這一部分的圖畫,并進一步學習課文。在學文的同時提出自己初讀時遇到的這一部分中不懂問題,共同解決。讓學生再讀課文并對照圖畫加深對這幅圖的印象,同時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喜歡的部分及原因,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能感受這幅圖的歷史價值。然后讓學生選擇喜歡的部分,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更大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四、總結全篇,激起熱愛祖國傳統文化感情。
1、剛才同學們說的都很好,現在我們就再來欣賞一下整幅《清明上河圖》,說說你的感受。
2、讓我們帶著自豪的感情朗讀全文,告訴世人這幅名揚中外的畫。
3、再次欣賞整幅圖畫,并談談自己此時的感想或感受。
4、齊讀全篇課文,激起民族自豪感。讓學生對這幅圖有一個整體感受,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五、總結談話,課后延伸。
1、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同學們努力學習,打開中華民族文化這座寶庫去探索、追求吧!
2、向別人介紹《清明上河圖》。
3、收集生活中的傳統文化。課后向家人介紹《清明上河圖》。收集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引導學生由課內向課外延伸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更了解了更多的傳統文化,開拓了視野。
板書設計
《清明上河圖》——一幅名揚中外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