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說課設計
2、抓字眼明詩意。
①小組合作通讀全文,感知古詩。利用字典、課后注釋和文中的插圖(幻燈出示插圖)自學古詩,互相討論。
與此同時,我引導學生抓住詩句中的關鍵字詞(如:斷、開、回、出等)討論、品味,領悟詩意,這是本模式中關鍵的一步。字詞是古詩肌體的“建筑材料”,只有體會詞義的豐富性,才能創設想象的氛圍。
②通過自學,你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這一環節我運用了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詩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相互交流、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
3、想意境悟詩情。
①讓學生邊讀邊想象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小組內互相交流,并把自己的想到的畫面試著畫出來。(學生乘興作畫,再現詩境,加深理解,落實了重點)
②請學生(組內推薦代表)結合自己畫的畫面,敘述美景。我尊重他們的不同的閱讀感受,把大概的詩意敘述好就行。(我在此也可根據他們的敘述,在黑板上畫簡筆畫,讓他們也評一評)
③運用多媒體課件,邊播放長江壯麗景色,邊出示劃好節奏線的整首古詩,聽朗誦示范,以此創設他們想象的氛圍,沉浸在詩情畫意的享受中。使學生形象地感知深藏在跳動的字里行間的深信深邃雋永的思想和委婉復雜的感情。最后配樂誦讀,學生置身于詩的美境,體察、感悟、陶醉,直至背誦。
4、遷移運用。
最后,我用幻燈出示古詩《早發白帝城》、《登鶴雀樓》、《山行》等等,讓學生按上述方法配上音樂呤誦,讀中悟,悟中讀,以悟促讀,舉一反三,擴寬視野,每一首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想像著畫面,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美,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景色,達到與本文詩人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突破了難點。教育學生抓緊時間好好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
四、板書設計
一首優美的詩是一幅美麗的畫,為了讓學生根據課文產生畫畫的興趣做個榜樣,我采用了圖文結合的方式,設計以下板書:
3 古詩兩首
望天門山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