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飛機》說課
一、教材解讀
《航天飛機》是一篇科學童話,文章從普通飛機的視角,用學生較易接受與喜愛的擬人化的手法介紹了航天飛機的基本特點和相關知識。這篇課文對航天飛機知識的介紹雖然不是很多,而且較為淺顯,但主要的是調動了學生的情感,激發了他們對航天飛機的興趣,憑著這股興趣,進而去閱讀一些科學知識方面的文章,去了解我國及全球在科技領域上的新發明、新創造、新突破,從而感受到科學的偉大與神奇,樹立長大用科學為人類服務的志向。
二、學生實態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一方面他們對科學類的文章十分感興趣,再加上家里都有電腦,可以從互聯網上查找到許多有關這方面的知識,但對知識缺乏系統性的認識,因而他們對科學知識就更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三年級學生具有想象力豐富,主動性強,情緒易受感染等特征,而且具有一定的自主閱讀感悟的能力。所以,易于對學生進行朗讀,想象等綜合能力的培養。
三、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將學生的生活體驗帶進課堂,說說自己對航天飛機和普通飛機的了解。
2、學生通過課前的研究、詢問、調查等活動,進一步了解普通飛機與航天飛機的相關知識,感受到科學的偉大與神奇。
3、多媒體的運用引入相關資料,直觀地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為了實現新課程的要求,根據這篇科學童話的特點,我從三個維度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通過課文的語言文字,了解航天飛機的外形、特點及本領,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2、能感情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在讀中感悟課文。
3、通過課外搜集資料,使語文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其中讓學生形象感知航天飛機的外形、特點、本領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我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課件輔助教學,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六、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飛機模型,了解有關飛機與航天飛機的知識
2、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并查閱有關航天飛機的資料
七、教學流程
一、初識普通飛機
教學伊始,讓學生拿出帶來的飛機模型,并介紹所了解到的有關飛機的資料。學生交流后,教師引出:有一架飛機聽到了同學們的夸贊,也來湊熱鬧了。出示第一自然段,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我覺得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完全可以理解。對“自由自在”一詞的感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多次朗讀、做動作來加深認識,聯系“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來理解。這段中的“得意”可以說是個讓學生補白的“補白點”:飛機得意什么?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引導學生心情想像,練習說話。再來有感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體會普通飛機當時的“自由自在”和“得意”。
二、感受飛機的心理變化,初步了解航天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