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冰取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綜合運用所學識字方法,認識11個生字,會寫11個。
2、品讀課文中的重點句、段,理解探險隊員是怎樣用冰取火的,體會探險隊員們的聰明和智慧,激勵學生用智慧和知識解決問題,激起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抓住重點句與段,理解探險隊員是怎樣用冰取火的,了解其中的道理。
學習難點:探險隊員是怎樣用冰透鏡取火的。
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帶放大鏡。
學生:預習課文;觀察放大鏡、玩放大鏡。
教學流程(2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了一些朋友,你們看,他們來了。(課件:企鵝錄像)他們是誰呀?生活在哪里?現在老師就帶大家到南極去看看。(課件:南極風光)你覺得南極怎么樣?
2、在南極這樣美麗卻十分寒冷的地方,人們最需要什么?
3、教師相機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4、學生根據課題質疑,教師歸納,板書學生的問題。(為什么用?怎樣用?結果?)
[借助直觀形象的課件資源,使學生初步感知南極特點,激發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根據課題質疑,針對學生的困難問題,展開教學,激起學生繼續探究學習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聽老師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練習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運用各種識字方法識字。
3、檢查識字情況。(可借助識字游戲達到識字目的)
4、學生拿出自己制作的字卡,(字卡上的字是生字表以外,課文內的,自己還不認識的字),考考大家,并說說是怎么認識的。
[每個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相同,認字能力也不盡相同,學生根據自己的識字情況制作字卡,有針對性的識字,大大提高了識字能力和識字量。]
5、提出讀書要求:同桌合作,互讀互評。
[學生比較讀,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
(三)讀后感悟,整體感知
解惑(一)
1、帶著第一個問題“為什么用冰取火”分段朗讀課文。(自薦與推薦相結合)
2、打火器找不到了,南極又特別冷,十分需要火。那么南極的氣候有什么特點?(教師板畫太陽)。
3、在這個十分寒冷的南極,沒有火了隊員們會是怎樣的心情?
生1:緊張、害怕、驚惶。 生2:不知所措、無助、走投無路。
4、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體會隊員們的心情和火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