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饒的西沙群島》說課稿
創設意境,領略“美”的境界。愛美、求美是兒童的基本心理需要。美育是愉快教學四要素之一,而多媒體教學可以藝術地表現教學內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音像教材將諸多美的因素滲透到多媒體教學中去,使學生在一個和諧的、充滿美感的教學環境中既獲得知識,又陶冶情操。首先讀讀品品,讓同學們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或者用語言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同時在多媒體教學平臺上出示相關網頁上的精美圖片,引導學生品一品作者描繪的西沙群島是怎樣的美麗富饒,究竟美在哪里。在這節可中,朗讀的成分我放的比較多,就是讓學生在不同的朗讀中去深深地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富饒的西沙群島》描繪了一幅色彩艷麗、富有充實的自然景象。文中的形有“意”,文中的象有“味”,飽含著作者對祖國誠摯而熾熱的愛。在教學中,我努力讓孩子們感到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用作者這種誠摯、熾熱的愛去感染孩子。
七、教學流程:
(1) 創設情境,感知海底的美麗、富饒
1、 上節課,我們在海面欣賞了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海水,現在,讓我們一起潛入水中,去神奇的海底看看, 在那里我們又會欣賞到什么呢?(看海底的景色視頻)
2. 用簡短的語言說說自己看到的內容。
[設計理念]聲、象并茂的美景,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及情感基調形成初步的感情認識。
(2) 自主選擇、初讀尋找美
1、 作者把在海底看 的內容寫得很精彩, 學生運用自己最喜歡的閱讀方式去尋找課文3、4段中覺得你最喜歡的句子。
2.請學生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設計理念]新課標強調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與理解。讓學生自主選擇“最喜歡的句子”去朗讀,這是為下一步學生真正擁有“獨特的感受、體驗與理解”打基礎。因為選擇的過程就是一個思維辨析和當前、感悟程度的呈現過程。
(3) 合作探究、精讀感悟美、富饒
1、 分析匯報學習情況,教師相機引導,組織評價或開拓新境。
如:有的 學生喜歡珊瑚的美,為了感受這種多而美,可以讓學生在讀中想象,感悟珊瑚的多而美。
再如,有的學生喜歡海參的有趣,就可以讓他們邊讀邊做動作。
2. 采用賽讀,個別讀,齊讀,力爭把每句話讀好。
3. 美讀3、4節,升華情感。
[設計理念]學生確定“最喜歡”的對象后,采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想象、感悟。教師尊重學生閱讀的多元感受,尊重學生朗讀表達的個性。讓學生通過朗讀表達自己不同的閱讀感受,讓學生通過聽讀暢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4) 欣賞美景、創造表達美
1、 再一次欣賞海底的景色,激勵學生去發現, 去想象。
2. 用自己的語言說說
3.指 名說,師生共同 補充
[設計理念]學生感悟出了海底的美以及作者高超的表達技巧后,結合平時閱讀中的積累,并發揮想象、力爭把句子說完整、通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