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掌聲分給她一半》教學反思
《把掌聲分給她一半》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出示學習目標、合作探究、反饋交流、達標調控拓展延伸整體升華這樣四個教學環節。在新授課中重點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本感悟兩次掌聲的內涵。其中第2-4自然段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學習時,我主要抓住孫晉芳的感情變化為主線索,讓學生找到描寫孫晉芳的神態、舉動的句子。
遺憾的是在教學中老師牽的還是多了點,比如在指導朗讀時,要讓學生先讀,然后說說為什么這樣讀。在整體升華這一環節老師講的太多了,放手有點不夠。
通過這次《把掌聲分給她一半》的教學設計和教學,也讓我深深懂得:只要我們能為孩子的點滴進步而鼓掌,為孩子的精彩創意而喝彩,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孩子們抒發心靈的天堂,相信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的課堂中都能成為一個個個性獨特的自我!
《把掌聲分給她一半》教學反思
《把掌聲分給她一半》是語文第十一冊“體育”這一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本單元的文章都與體育有關,雖然題材風格不同,但是都充分展現體育運動的“力與美”,頌揚了體育精神的偉大。本篇課文選自魯光的報告文學《中國姑娘》,記敘了中國女排隊長孫晉芳在訓練、比賽中的幾件事,塑造了一個鮮活感人的女排隊長形象,再現了她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的精神。學習這篇文章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塑造人物的方法,感受到團結奮斗的體育精神。
考慮到我所面對的是六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基本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沒有問題,但是由于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的發生距離現在有20幾年了,學生對那段中國排球的歷史,對人物所具備的體育精神,在認識上有一定的困難。尤其,這是一篇以體育為題材的典型人物報告文學作品,對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還不十分明確。充分了解了《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在第三學段的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在教學環節的安排上,讓學生整體感知,安排了不同的朗讀形式,自讀、互讀、范讀,注重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我注重培養學生在讀中感悟的能力,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既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同時又大膽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注重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在查找大量資料的基礎上,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豐富語言的積累。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是基本性質,因此我注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寫作特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設計寫作訓練,讓學生運用所學方法,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這節課我還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和表達能力,在讀中進行思考,帶著自己的理解再次入情入境的朗讀,語文課要以讀為主,我對每次讀都提出了不同要求,注意讓學生在每次的讀書過程中有收獲、有提高。注意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圍繞重點內容進行研讀、交流、拓展,在學生的暢所欲言中,幫助學生全面正確地把握文章主旨。由于學生在課前查找了大量的資料,因此在結合實際生活談理解的時候,學生發言非常踴躍,課堂氣氛熱烈。對于文章的寫作特點,學生在老師的適度引導下,能夠發現并進行總結。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學生談得很充分,課堂時間有些緊張,另外,這篇課文有很多優美的詞語和句子,應該讓學生進行背誦,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