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14個生字,能正確書寫“玲、瓏 、泛、等、待、逃、脫、箭、叼、蕩、漾、陡、峭”等13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成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
4.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了解翠鳥的特點,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體會作者抓事物特點進行描述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興趣導入。
1、欣賞音樂畫面,激發對鳥兒的喜愛之情。
2、揭示課題。
二、初讀全文,正字音,知內容。
1、自由讀文,劃出生詞多讀幾遍,不明白的詞語可以查查字典。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3、說說對翠鳥的大致了解。
(貼圖片,鼓勵學生發言并上臺簡要歸納文章內容。)
三、體會重點語句,深入理解內容。
(一)引導讀第一節,感悟翠鳥外形的美。
1、讀:指名讀有關語句。
2、悟: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翠鳥的美?作者是怎樣介紹的?
3、賞:配樂朗讀,感受翠鳥的美和文章語言的美。
(二)引導讀第二三兩小節,體會翠鳥的活動特點。
1、自悟:默讀,勾畫有關語句,體會句子的意思。
2、交流:談對翠鳥特點的認識。
3、朗讀:讀出翠鳥動作敏捷的特點。
(三)引導讀第三小節,了解翠鳥的住所,感受作者的感情。
1、齊讀。
2、體會重點詞語“愿望、失望、希望”所表達的感情。
3、分角色讀,感受作者內心的感情變化。
四、回顧全文,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學習歸納文章主要內容。
1、引導學生進一步歸納文章內容。
2、感受作者的敘述方法。
五、加深理解,內化語言,積累語句。
1、繪畫涂色。
2、介紹翠鳥。
六、課外延伸,培養習慣。
1、介紹網頁。
2、提示方法。
3、自主選擇課下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