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寓言、亡羊補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勸告”等詞語。
2、學習《亡羊補牢》,朗讀課文,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則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
一、導入新課。
1.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禮物,你們想看嗎?(想)一起來說說吧,都有那些禮物呀!出世圖片,揠苗助長守株待兔坐井觀天刻舟求劍
小朋友,表現得真棒!誰來說說王老師帶來的禮物是什么?
生:王老師帶來的禮物是寓言!
你回答得真好!對,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就接觸過,你們還記得,寓言是什么意思嗎?(不記得沒關系)寓言中的寓是包含的意思;言就是講道理得意思,那么寓言就是包含某種深刻道理的小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兩則寓言故事,寓言兩則中的“則”是什么意思?誰來說?(“則”相當于“篇”)我們這節課先學習《亡羊補牢》。板書課題:《亡羊補牢》,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或比較難理解的字嗎?
指名解釋。亡:丟失。牢:關牲畜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2.誰能用自己的話完整的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小朋友表現真棒!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kūlongjiēfangdiāo
窟窿街坊叼走
quànquān
勸告圓圈后悔
結結實實
(1)自由讀,指名讀,齊讀(提醒注意窟窿的窿是輕聲,街坊的坊是輕生,圈是多音字,另外讀音是juàn)
2.本課的生字、生詞我們都弄清楚了,現在相信小朋友能更好的讀通課文(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小朋友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從前有個人,養了幾只羊,羊丟了兩次后才修補羊圈的故事。)
四、精讀課文,理解課文
老師想問一下課文中哪幾小節是寫丟羊?(第1小節~第4節)
請小朋友自由地讀讀第1小節~第4節,思考一下,養羊人為什么丟了第一次,還會丟第二次呢?
1.第一次丟羊的原因。
羊圈破了個窟窿。(小朋友們,王老師太緊張了,有點糊涂了,聽不懂,誰能用“因為……所以……”句式來說說。)因為羊圈破了個窟窿,所以第一次養羊人會丟了一只羊!
(哦,總算聽懂了)齊讀:“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1)窟窿是什么意思?(洞),怎么樣記住這兩個字呢?
(2)齊讀第一自然段。
出示:從前有個人,養了幾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了只。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鉆進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過渡:小朋友,王老師真不明白,為什么養羊人第一次丟羊后,第二次還會丟羊呢?第一次丟羊后發生什么事情!
1.街坊勸告,他不聽。
a.“街坊”就是鄰居
b,街坊是怎么勸這個養羊人的呢?
出示:街坊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2~3個)
街坊對養羊人這么關心,可是養羊人呢?養羊人是怎么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