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1、思想教育方面:
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更羸能不用箭只拉弓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對事物要仔細觀察,并進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的判斷,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
2、培養能力方面:
通過理解更羸說的一段話,進行讀懂自然段意思的訓練,并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
3、基礎知識訓練方面:
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能手”、“‘本事”、“大吃一驚”、“孤單失群”等詞語的意思,并懂得“驚弓之鳥”這一成語的意思。
4、培養非智力因素方面:養成認真讀文、勤觀察、善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理解課文第九自然段,體會更羸遇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和準確判斷的品質。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師: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偉大民族,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世界里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成語,有的成語本身就是一個小故事。今天我們要學的《驚弓之鳥》就是這樣。(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驚的意思是什么?弓呢?鳥是什么鳥?驚弓之鳥的意思是什么?(學生已在第一課時預習理解過,教師這樣安排是以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漸入佳境)
生:驚是害怕的意思,弓指弓弦,鳥在這兒指大雁。驚弓之鳥意思是說害怕弓弦的鳥。
師:(出示生詞課件)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你能讀出這些生詞嗎?
(生積極踴躍的讀)
師:同學們已預讀過課文,請大家讀第一自然段,要邊讀邊想。(引導學生用默讀的方法讀書)
師:讀過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更羸是魏國人。
生: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
師:你能說說你對“能手”一詞的理解嗎?
(生各抒己見)
師:誰來有感情的讀第二自然段?
生:正確流利的讀。
生:讀出“一只”“慢慢的”、“邊飛邊鳴”的情感。
(師給予贊揚并指導學生們讀。)
師:文章讀到這兒,你心中有疑問嗎?同學們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可貴!(教師給予激勵性的語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興趣)
生:這只大雁為什么邊飛邊鳴?
生:更羸為什么說自己不用箭,大雁就能掉下來?
師:同學們有這么多的疑問那么魏王呢?誰讀第三自然段魏王的話?
(生讀)
師:信不過自己的耳朵是什么意思?我們要讀出魏王什么樣的語氣?他會是什么樣的神態?
生自讀體會。
師:現在我們分角色表演二、三、四自然段中魏王與更羸的對話。(使學生投入到角色中去體會人物情感、態度、語言)
生:老師結果會怎樣?
師(出示更羸射大雁過程的多媒體課件)
(學生邊聽第五自然段的朗讀邊觀看多媒體課件邊尋求結果)
師:看完剛才的一幕你一定知道了更羸射大雁的結果,你現在有什么心情?
生:驚訝、贊嘆的心情。
師:那么魏王是什么心情?你能讀一讀第六自然段嗎?
(生讀魏王話時兩個嘆號讀不好,教師出示第三自然段魏王的話與這句話的課件,引導學生對比讀、對比感受。)
師:請同學們讀第七自然段并提出你的疑問。
生:更羸怎么知道這是一只受傷的大雁?
生:更羸為什么說不是自己的本事大?
師:這所有的疑問讓我們通過讀最后一段來解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