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楊桃說課稿
一、說教材這是人教版三下第三組的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的是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發生的事情!拔摇备鶕约嚎吹降,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同學們懂得了看問題或做事情的時候,不能憑空想象,要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要輕下結論。
二、說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等9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三、說方法
1.直觀教學法:揭題時,運用圖片、多媒體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2.朗讀體會法:本課的對話較多,適宜朗讀。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幫助學生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思想變化,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3.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想、品、寫”的方法學習課文。
四、說過程
(一) 揭題
出示學生課前美術課楊桃的寫生畫,欣賞引出課題。
(由于學生對楊桃并不十分熟悉,因此課前結合美術課對楊桃進行寫生,一方面是對這種水果的熟悉,另一方面也了解楊桃在不同角度的樣子,為學習、理解課文作鋪墊。)
(二)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自覺標出小節號、生字、詞語等。
2.指名讀讀得好或難以讀好的段落,隨機正音,指導學習生字。
(本課的生字并不多,不獨立安排識字,在朗讀中結合學習生字詞。)
3.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畫楊桃”是哪部分?在書上標出。
(三) 想象朗讀,理解內容
1.“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在書上找出詞語。教師板書。
2.看了“我”的畫,同學們有什么反應?分角色朗讀課文。
(這是對文本的情景再現,使學生對人物的心理有更深的了解。)
3.出示句子: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的五角星吧!”
這些話是誰說的?說的時候神態會是怎樣呢?多媒體出示對話的補充。
(文章的對話沒有交代說話對象的神態。讓學生想象補充,既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是為學生寫好人物打下基礎。)
(四)對比寫話,領會中心
1.老師的態度是怎樣的?劃出詞語,教師板書:嚴肅、半晌、和顏悅色
老師的態度為什么會有變化呢?當時他會想些什么?
2.出示老師說的那段話,齊讀。
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啟示?你印象最身的是哪句話?
4.讀最后一段馬夫親的教誨是怎樣的?讀第一段。
出示老師和父親的兩段話,對比讀:有什么共同點?
5.現在,同學們又會說些什么呢?寫話練習。
(這個環節,寫出反應不同學生的內心想法,其實是學生在學完課文后的體會內化和交流。)
(五)總結課文,體會升華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啟示?
(這個環節體現的是本組課文編排時的訓練點:讀故事,說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