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1、學習 并掌握生字新詞,理解“能手”、“本事”、“大吃一驚”、“孤單失群”等詞的 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人物的關鍵詞語以及語言,從更羸善于觀察、分析中受到啟發。
4、理解“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本意和比喻義。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更羸說的話,知道他為什么只拉弓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來。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到現在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成語故事了,你能說出幾個嗎?(如畫龍點睛、畫蛇添足、對牛彈琴、掩耳盜鈴、亡羊補牢、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濫竽充數……)它們不但有精彩的故事,而且還會讓我們從中受到啟發。今天我們再一起來學習一個成語故事——《驚弓之鳥》。有興趣的同學舉起右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小組合作讀文,勾畫生字新詞,小組不能解決的指出來,并思考:驚弓之鳥這個成語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師巡視指導)
2、檢查學習生字新詞情況
(1)、生先提問題,師生共同解決。
(2)、師考生字新詞
3、生講這個成語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更羸不用箭,只拉了一下弓,就把大雁射了下來)
4、找幾生開火車讀文
三、指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l-5自然段,
(1)思考:讀了這幾個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說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能把一只大雁射下來,結果真的射下了大雁。)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件事的經過嗎?(加上自己的演示。特別是大雁聽到“嘣”的一聲響后的動作)
(3)、指導朗讀。
a、更羸和魏王說話時應是怎樣的語氣?(更羸很有信心,魏王懷疑;結果令魏王吃驚。)能讀出這些意思嗎?
b、學生練讀, 范讀指導,指名分角色讀。
2.學習6-7自然段
(1)、朗讀指導
(更羸很自信,魏王吃驚。)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
(2)學生練讀。 指名分角色讀。(范讀指導。)
(3)過渡: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來?
學生獨立默讀思考,然后小組討論。
(4)集體交流。
要引導學生理解:認真觀察:看到:飛得慢;聽到:叫得慘。
分析:受過傷、孤單失群、害怕。
推斷: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
(5)讀課后的句子,用“。。。。。。。,是因為。。。。。。;。。。。。。是因為。。。。。。”這個句式說一句話。(例如我沒有來上課,是因為我生病了;我沒有跟老師請假,是因為家里電話壞了,爸爸媽媽又沒有空。)
(4)你覺得更羸本事大嗎?你從他身上學到 了什么?((更羸善于觀察、善于思考。他看得認真,聽得仔細,并且能夠把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的實踐經驗結合起來進行思考,這種正確的思維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四、拓展知識、理解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