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說課稿
設計意圖:通過讀感受課文的主要內容,及作者行文思路。
我這樣導課的依據是新課標對三、四年級閱讀能力所要求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古人云:學貴在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和激起求知欲,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么學生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同時,為了遵循整體 ——部分——整體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回顧課文內容,帶著質疑探究課文內容,進而品讀課文內容,完成教學思路中的“會文”。接下來由整體插入到部分進行解讀。
2、品讀重點句段
我將引導學生重點品讀如下三個內容:
(1)、父親告訴我什么道理?具體從幾個方面來說明時間里的事物永遠不能回來了呢?
概括爸爸說的話,他說(昨天)永遠不能回來了,(爸爸的童年)永遠不能回來了,(外祖母)也永遠不能回來了。了解總分的構段結構。
過渡:是呀,所有時間里的事物永遠都不會回來了,時間也一樣一去不回了。
課文當中還講到了哪些事物也是這樣永遠不會回來了呢?請你把相關的句子讀給大家聽。注意:盡可能讀出自己的感受。(落山的太陽、飛過天空的鳥兒)
這3個自然段,都圍繞“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這句話寫的。語言雖平實,含義卻深。學生沒有切身的經歷體驗是難以理解和感受到的。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所以,設計了通過朗讀和聯系生活經歷體驗的方式來實現教學目的和突破教學重點。
c、課件出示內容: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到太陽快落山了,就下決心說:“我要比太陽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氣的時候,看到太陽還露著半邊臉,我高興地跳起來。那一天我跑贏了太陽。以后我常做這樣的游戲,有時和太陽賽跑,有時和西北風比賽,有時一個暑假的作業,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時我三年級,常常把哥哥五年級的作業拿來做。每一次比賽勝過時間,我就快樂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第八自然段講我跑贏了太陽,這里的太陽實際指的是——時間。跑贏了太陽,實際就是跑贏了——時間。(板書:贏得時間)
5、作者還跑贏了什么呢? (有時……有時……有時……)指導排比句的學習。“我”因此高興得不知道怎么形容。你能用一句話形容一下“我”的樣子嗎?
6、學生體會再次讀文。
設計意圖:再次讀文,解決課前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懂得作者和時間賽跑實際上就是在贏得時間的道理。
語文課要培養學生譴詞造句的能力,能品味詞語是能譴詞造句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品味詞語能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力,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通過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
品味成功之道
1、我就這樣和時間賽跑,后來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無窮。什么叫“受益無窮”? 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林清玄有什么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