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早上好!今天我說課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21課《太陽》的第一課時.本課時的教學為本文的第二課時,乃至本單元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教材分析
《太陽》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也是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第一篇說明文.文章采用了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和太陽相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培養孩子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和熱愛.
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認7個生字,正確讀寫"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 等14個詞語.
2,能力目標: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科學,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三,說重點,難點
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是本文寫法上的重要特點,因此,我把本課時的教學重點,難點定為: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的脈絡,了解太陽的特點,初步體會課文怎樣運用列數字和舉例子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
說教學方法
這是一篇說明文,它不是借助藝術形象傳授知識的,而是在觀察某些事物的基礎上,用準確,通俗的語言來說明事物和傳授知識的.所以我是這樣來教的:1,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2,先扶后放,教給學生學習方法;3,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對課文的寫作方法的理解;4,注重對學生的人文性評價,激勵孩子自主合作,自主探究;5,通過朗讀增強對語言文字的感悟.
五,說教學流程
本節課,我是采用以下的步驟進行教學法的:激趣導入——自讀自悟,學習生字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扶放結合,初步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拓展延伸,讀寫結合.
激趣導入
1,以"嫦娥一號"登上月球的事件作為導入,學生一定興趣盎然.【三年級的小朋友對科普常識已經充滿了好奇,他們在課外常迷戀各種科普類讀物.這一導入適應了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出學生學習課文的勁兒.】
2,質疑課題:假如你是科學家,你想研究太陽的什么 【創設這一情境質疑課題,學生的思考肯定更積極了.】
(二)借助課件情境朗讀,形象地感知課文內容
我讓學生帶著疑問觀看課文的情境朗讀,然后談談自己從中得到什么知識,解決了哪些疑問,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說明文同記敘文相比,語言比較枯燥,形象性不強.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了課件錄像,變抽象為具體,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去接受知識,從而增強學習效果.】
(三)自讀自悟,學習生字詞,進一步感知課文內容
【《新課程標準》指出,三年級學生要培養通過初讀課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的能力.】
1,自讀全文,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注意個別字的寫法.
3,默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默讀時我提出:課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寫太陽的三大特點的 哪些自然段是寫太陽與地球的密切關系的
【這一環節,讓學生再次從整體上更深一步地感知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特點介紹事物的方法,同時培養學生在快速閱讀中捕捉信息的能力,把學習權利交給學生,為深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四)扶放結合,感悟語言,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這個情境的創設,除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外,還能讓學生初步體會到要向別人介紹一樣事物,必須要具體說明,才能讓別人了該事物,從而領會到各種說明方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