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月球之謎(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書寫“夜幕降臨懸掛、曾經、奧秘、探索”等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了解月球的奧秘,激發學生愛科學、愛科學的熱情。
課前準備
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月球的知識.
第一課時一、導入,課前交流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就太陽的奧秘,你們了解月球的知識嗎?(生交流收集的資料)
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探尋月球的奧秘。(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把子音讀正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卡,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
4.現在你了解月球的有關的知識了嗎?
三、指導生字
1.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一、復習
1.聽寫詞語,聽寫后同桌互相批改。
二、交流,細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人們都會有哪些遐想呢?
就因為人們對月球有那么都的遐想,人們為探索月球的奧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自由讀2-6自然段,邊讀邊想
人們都做了哪些努力?
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課文寫了月球的哪些沒有解開的謎?
3.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4.小組討論。
5.全班交流、討論。
三、總結全文
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四、布置作業
1.收集描寫月亮的詩句。
2.課外留心科學的新發展。
《月球之謎》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認識“懸、遐、奧”等8個生字,會寫“幕、臨、懸”等14個字,正確讀寫。2.朗讀課文,通過討論初步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課前準備1.課文插圖,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現出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樂曲《春江花月夜》。2.為學生印發有關月球奧秘的圖文資料。3.學生收集的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教學過程第 一 課 時導入課題,激發閱讀興趣1.導語:茫茫太空,有著不可計數的星球。上一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太陽,今天,我們要走近地球的近鄰──月球。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潔、環境清幽的圖片)同學們,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總會激起無窮的疑問。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就曾問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今天,我們面對著這散發著冷冷清輝的明月,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她嗎?(及時肯定鼓勵,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3.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都是民間傳說。人們多想登上月球,去解開心中的疑問。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現了更多的月球之謎(板書課題)。提出自讀要求1.畫出生字新詞,練習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讀正確、讀流利。2.畫出課文中列舉的月球上有哪些難解之謎。3.就你最感興趣的一個不解之謎,結合上節課搜集的資料和小練筆,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猜想。組內交流1.小組長設計形式,檢查組內同學的生字、生詞認讀情況和課文朗讀情況。2.組內同學交流所畫出的月球之謎。3.討論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關于月球之謎的猜想。全班交流1.各組選派代表或組員接讀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讀的正確、熟練程度,其他小組注意對生字詞的正音。2.你在閱讀中發現了哪些月球之謎?a.有條理地說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謎,如,月球是從哪兒來的?它跟地球一樣嗎?月球上的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為什么不同植物種進月球塵土里生長得不一樣?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等等。b.鼓勵學生依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月球上為什么會有那樣奇異的景色?月球上的環形山是怎樣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沒有任何生命嗎?宇航員在月球上怎么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