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豹》教學反思
經過修改之后的教案得到了師傅的肯定。師傅又讓我拿出一份詳案給她看看。我心想:我的導語過渡還算自然,這點應該沒什么話說吧?師傅看了之后不置可否,只是問我:“你這節課的就是要解決課文的重難點,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讀,老師的話只是起一個引的作用,不用講的太多,沒有那么多時間!”并和我一起把那些可有可無的話,甚至是可有可無的字都一一刪去。花了三天的時間,一份教案幾經回爐,終于定下來了。因為我上課的時候喜歡站在學生中間,所以我決定不用課件。
到了上課的前一天晚上,已經將教案滾熟于心我的早早就睡了,我突然從上課時忘詞的噩夢中驚醒,再也無法入睡,躺在床上,將教案在腦海里一遍又一遍的過,直到快六點的時候又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該來的總回來的,雖然是經過幾位有經驗老師的指點,但是我知道,教案和課堂是有很大出入的,如何把握好一節課還要看老師的功夫。好在上課的時候與學生配合得還不錯,發言還比較積極,思維也比較活躍。但是由于自己的緊張,有些比較關鍵的環節還是出了點小問題,比如在學生理解了西門豹破除迷信辦法的巧妙上,學生只是零碎地說出了自己的理解,我就把問題放過去了,應該讓學生從整體上再把握一遍。有的問題只是讓個別學生答了之后就過去了。本來在課堂上我還設計了請同學來表演這個環節,但是到了課堂上又擔心學生會笑場,又擔心學生會忘詞,怕學生看得太興奮,自己控制不住,有點縮手縮腳,最終在上課時還是將這個環節跳過去了。
課后,李主任對我的課進行了點評,對我的教學中的一些細節提出了修改意見。比如可以采取一問多答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有說的機會。在復述課文內容之前可以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先分角色朗讀在進行。在指名回答的時候,可以先點一名中等生,通過對中等生的“扶”來教其他的學生如何將課文復述得生動、完整。同時,李主任還提出了一個“趣”字,如何把一節課上得生動,讓學生覺得喜歡,而不枯燥。當她聽說我之前想過但又不敢實施的方案時,她告訴我,這些方法都應該試試,孩子們的創造力是無窮的,不要怕控制不住他們,要大膽的嘗試。
事后,師傅又對我課堂教學的一些細節進行了具體的指導:
首先是語速過快,在一進入課堂之后學生對于語言環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如果一開課語速就很快的話,學生很難反應過來。
第二、語調變化不大,在沒有課件提出要求的情況下,關鍵句子或關鍵詞語在語言中突出,讓學生能夠明白老師的要求是什么,到底要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