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豹》第二課時(通用13篇)
《西門豹》第二課時 篇1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了解西門豹是怎樣破除迷信的,并受到尊重科學的教育。
2、讀懂每個自然段,繼續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重點詞、句。
4、流利、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了解西門豹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為百姓除害的;練習分段,說段意。
教學難點 :西門豹破除迷信的經過。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
一、復習引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1課《西門豹》。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西門豹初到鄴這個地方,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聯系課文想想,造成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的兩個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河伯娶媳婦、年年鬧旱災)要改變鄴地的狀況,必須解決河伯娶媳婦和年年鬧旱災的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西門豹是如何解決河伯娶媳婦的問題的?
2、上節課我們講了,西門豹了解了河伯娶媳婦的實情后,他是怎么說的?請看P122,我們把西門豹說的話讀一讀:"我也去送送新娘",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以送新娘為名,懲治巫婆和官紳)過渡: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西門豹是怎樣以送新娘為名,懲治巫婆和官紳,破除河伯娶媳婦的迷信的。
二、教學第二大段。
。ㄒ唬┱埻瑢W們默讀課文第二大段(10-12自然段),自學課文,學這一部分,由老師提三個問題(掛小黑板),同學們邊默讀邊思考小黑板上這幾個問題:
1、到了河伯娶媳婦的日子,西門豹來到漳河邊,在懲治巫婆和官紳之前,他看到了什么?這時候,他心情怎樣?
2、用"~~~~"勾出西門豹對巫婆說的話,你怎么理解西門豹說的話?
3、懲治了巫婆,為什么還要懲治官紳頭子?
、傥蚁日堃粋同學來讀讀這幾道思考題。
②為了更好地幫助同學們學習理解這幾個問題,我們來采取分組、分題重點學習的方法:一大組著重思考第一個問題;二、三大組著重思考第二個問題,這個問題稍難一點;四大組著重思考第三個問題。你那道思考完了,也可以思考其他組的問題,等會可以搶答。時間為2分半鐘,開始!
。ǘ┐蠹覄偛抛詫W認真,現在我們來討論這幾道思考題,先看第一題,第一大組重點回答:
1、到了河伯娶媳婦的日子,西門豹來到漳河邊,在處治巫婆和官紳之前,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說)(七十多歲的巫婆和十來個女徒弟:女孩子淚流滿面……)這時候,作為初到鄴縣,要治理鄴縣的長官西門豹心情怎樣?(對官紳、巫婆痛恨;對女孩子同情)小結:第一大組學得很好,第一個問題我們就解決了,F在我們看第二個思考題,二、三大組重點回答,其他幾組可搶答。
2、用"~~~~"勾出西門豹對巫婆說的話,你怎么理解西門豹說的話?
⑴誰來讀讀你勾的句子?
、评蠋煱盐鏖T豹說的這段話寫在燈片上,出示幻燈片:"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
①齊讀這一段話,你是如何理解的?
②課后第三題在這幾個詞語下面加了著重符號:不漂亮不會滿意選個漂亮的
、勰阏務勀銓@幾個帶點詞語是如何理解的?(不漂亮:長得不乖。這兒并不是真指姑娘長得不好,而是借口姑娘不漂亮,保護這個姑娘。不會滿意:不高興,不同意。河伯不高興就會女大水。選個漂亮的:找個長得好看的,這兒也是一個借口。)師小結:這三個帶點詞語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借口。
④同學們再看看這幾個詞語之間有什么聯系?(因為姑娘不漂亮,所以河伯不會滿意,就要發大水,要解決河伯不滿意,只好派一個人去跟河伯說一聲,過幾天再先個漂亮的送去。)師小結:的確是這樣,既然姑娘不漂亮,河伯必然不會滿意,只有再找一個漂亮的送去,選誰給河伯說一聲呢?(巫婆)這樣順理成章地達到了什么目的?(送巫婆去死)
、菸覀兝斫饬藥讉帶詞的意思,又弄清了他們之間的聯系,那么,你對這兩句話又是如何理解的呢?(表面的意思:西門豹不僅贊同河伯娶媳婦,而且三個"不"表明自己的態度是慎重的,要為河伯選個漂亮的媳婦,同時客氣地叫巫婆去給河伯說一聲。真正目的:保護姑娘免遭迫害;送巫婆去死。)
、俏鏖T豹對巫婆說的話應如何讀,誰來試試?(指名2人讀,全班讀一次)
、任鏖T豹語氣平靜,態度堅決,一個"叫"字把巫婆投進了漳河。(板:投巫婆)
、煽椿脽簦哼@就是西門豹命令衛士把巫婆投進漳河的情景。長期宣傳迷信,殘害婦女的巫婆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饰鏖T豹懲治巫婆的手段真是十分巧妙,再讀西門豹對巫婆說的這兩句話,聯系課文想一想,西門豹使用的這種方法叫什么?(將計就計)
①"將計就計"什么意思?(利用對方的計策向對方施展計策。)
②再聯系課文想一想,西門豹用了巫婆的什么計策又向巫婆施展了什么計策?(利用了巫婆編造的漳河里有河伯這個神,并每年要為河伯娶媳婦的計策。而西門豹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巫婆去見河伯,達到了處死巫婆的目的。)小結:西門豹就這樣,不動聲色,將計就計處死了巫婆。二、三大組回答二個問題時,發言積極。過渡:西門豹又用同樣的辦法,又一個"叫"字,把官紳頭子投進漳河里。(板書:投官紳頭子)我們來看第三個思考題,四大組重點回答。
3、為什么要把官紳頭子也投進漳河里?聯系前面的課文理解。(①首惡,他和巫婆勾結騙錢害人。②不投官紳頭子,就不能嚇唬別的官紳,逼他們說出真相。③不殺他,他又會叫別的巫婆來騙錢害人。)小結:這三個問題,同學們自學得不錯。
。ㄈ┪覀兘又鴮W習第二大段中的13、14自然段。前面是老師提問,同學們思考討論這三個問題的,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可默讀,可小聲讀),自己提問,看你們有什么問題?看哪些同學提的問題最好?(學生自讀,學生提問)有的同學提問很有份量,由于時間有限,課堂上我們來重點討論同學們提的這幾個問題,其它的問題下課后再討論:
1、其它官紳為什么要提心吊膽?(官紳頭子投下去了,他們害怕輪到自己。)
2、其它官紳為什么要面如土色?(他們十分害怕被投進漳河,投下去就沒命了。)
3、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西門豹為什么不把其他官紳都投到河里去?(①不是首惡;②逼他們說出真相;③表現西門豹懲罰有度,方法巧妙。)小結:西門豹在了解了鄴這個地方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后,將計就計,三個"叫"字,懲辦了巫婆和官紳頭子,也懲罰了其他官紳。
。ㄋ模┥钊肜斫獾诙挝恼,啟發學生創造思維。
1、巫婆和官紳的一去不復返和官紳們的求繞聲,使老百姓明白了,明白了什么?用" "在文中勾出。("巫婆和官紳都是騙錢害人的"。)
2、老百姓明白巫婆和官紳都是騙錢害人的,結果怎樣?
3、西門豹選擇了河伯娶媳婦的好日,以送新娘為名,當眾處治了巫婆和官紳頭子,也懲罰了其他官紳。這件事教育了老百姓,讓他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弄清了愚弄他們多年的河伯娶媳婦原來是假的。這樣,河伯娶媳婦的迷信就破除了。這正是西門豹要達到的目的。同學們,要達到同一個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你是鄴地的長官,你會用什么辦法懲治巫婆和官紳,破除迷信?①四人一組討論。
、谥该f,不同的辦法。過渡:同學們開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有很多辦法都不錯,我們來分析一下各種方法的利弊。我把同學們想的辦法歸納了三類:一類:找借口的辦法。比如讓巫婆、讓官紳的女兒去跟河伯配,當河伯的媳婦,這一類辦法與西門豹的辦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差不多,都能達到懲治巫婆、官紳的目的,只是借口不同,大家開動了腦筋的,有創造性。二類:了解情況之后,選河伯娶媳婦的日子,當眾處死巫婆、官紳頭子。這種辦法好在哪里?(能懲治巫婆和官紳),不好在哪里?(不能教育百姓,這個迷信難破除。)三類:把巫婆、官紳先審問、退錢,然后再像西門豹那樣懲治他們。這種辦法既懲治了巫婆、官紳,又教育了老百姓,還要老百姓得到了實惠。我認為這個辦法更妙、更富有創造性,應該說比西門豹的辦法更好。
三、教學第三段。
1、聯系前面的課文理解這一段文。學這一部分,老師不提問,同學們也不提問,你們自學了這段后,談談你對這段文章是如何理解的?
2、學生自談對第三段文章的理解。(①段意:主要講了西門豹發動老百姓開渠引水,莊稼得到了好收成。②為什么開渠引水?要使老百姓生活變化,必須解決年年鬧旱災的問題。③和上段的關系。西門豹先破除迷信,人們才會相信他,才能去開渠引水,莊稼才能豐收;如果不先破除迷信,就沒人敢去開渠引水,人們照樣逃離,就不會改變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狀況。)
四、總結:
1、通過兩節課的學習,課文內容得到理解了,讀了這篇課文,你覺得西門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
2、正因為西門豹是一個關心百姓生活、重視調查研究、尊重事實、做事講方法的人,所以西門豹治鄴的故事流傳下來,成為了千古佳話。
(全國第五屆創造教育年會觀摩課)◆
《西門豹》第二課時 篇2
教學目標 :
1.研讀第10-14自然段,抓住西門豹三次說的話讀、評、議,體會西門豹懲治惡人的巧妙之處,進行說的訓練和展開想像寫人們的議論的表達訓練。
2.借助表格開展自主探究式學習,理解、感悟、體驗,培養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概括、轉換語言的能力。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確定研究主題。
1.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都知道西門豹是個好官,F在他想請大家幫個忙,事情是這樣的,魏王也聽說西門豹在鄴這個地方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他要西門豹寫個工作匯報,你們能替西門豹大人完成這個任務嗎?
教師出示表格,哪些你已能填了,請填好――姓名、性別、職務
2.余下的怎么辦――我們先來讀讀課文。
3.我們知道,西門豹剛到鄴這個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通過調查,他明白了原因是――巫婆和官紳頭子給河伯娶媳婦;年年鬧旱災。我們可用一個詞來概括――天災人禍。
4.如果當初魏王派往鄴的不是西門豹,而是其他官員,他也知道了真相,他會怎么做――同流合污;全抓來,殺了;……
5.西門豹這樣做了嗎?他的做法巧妙在哪里呢?這是這節課我們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二.自主研究,合作探索:
1.學生自學:讀10-14自然段,找找寫西門豹言行的詞句中的巧妙之處,好好讀讀,細細體會。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說說你找了哪些句子,你是怎么想的。教師隨機點撥,理解意思,并要求用“西門豹借口……就……”的句式來說話。
主要有三句,分別是對巫婆、官紳頭子、官紳們說的。使學生明白西門豹將計就計,懲治惡人的巧妙言行。
3.同學們剛才找得很好,說得很好。的確,西門豹是話中有話,話外有意。那么他當時是以怎樣的口氣說這些話的呢?你能來試一試嗎?
學生自由練習,可選一處反復讀。
交流讀,評議,再讀。
4.除了西門豹的話以外,你還能從其他地方體會到西門豹做法的巧妙之處嗎?
提心吊膽,大氣也不敢出
面如土色,磕頭求饒
老百姓明白了……騙錢害人――讓學生明白西門豹做法對他們的教育作用
西門豹面對漳河站了很久
……
5.想象寫話:
書上說,漳河邊上站滿了百姓,想象一下岸上有哪些人?――農民、小孩年輕姑娘、老奶奶、新娘、新娘的父母、官紳們……
他們會說些什么?請選擇一個人寫在表格上。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討論,教師點撥。
6.“人禍”解決了,老百姓不用再外逃了。那么天災如何解決呢?
齊讀第14自然段,說說西門豹發動老百姓做了什么事――興修水利。
7.填表:
西門豹的主要事跡――破除迷信,懲治巫婆和官紳頭子;興修水利。
要是魏王看了這張表,他會怎么評價西門豹,請寫在表上。
三.繼續質疑:
學到這兒,你還有什么疑問?
教師隨機處理,或引導自答,或請同學幫忙,或存疑思考。
四.作業 :
選擇:1.摘錄西門豹言行巧妙的語句。
2.以魏王身份寫一份通報,表彰西門豹的功績,號召官員們向他學習為老百姓做實事做好事。
附一、作業 紙:
魏國官員工作匯報表 姓名性別職務主要
事跡巧妙
的言行
人們
的
議論
魏王
的
評價
附二、課后反思:
著名特級教師支玉恒老師曾說:“寧可上一堂千瘡百孔的研究課,也不上一堂十全十美的傳統課!
最新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之一,就是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所以,本課時的設計理念就是積極開展語文教學的研究性學習。這種研究性學習注意創設一種需要研究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面臨問題,主動地進行探索、發現和體驗,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學會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促進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
首先,我設計了一張“魏國官員工作匯報表”,它囊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只有仔細研究了課文,對課文的信息進行分析、選擇、整合才能完成。借助這種嶄新的作業 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其次,根據課文的特點,我確定把西門豹是怎樣利用送新娘的辦法破除迷信的這部分內容做為重點,并以西門豹的言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西門豹破除迷信的過程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中,懲辦巫婆和教訓官紳是主要部分。尤其是懲辦巫婆的部分西門豹的語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個借口,將計就計。所以我抓住課文中西門豹說的三個重點句,讓學生先找到這些句子,讀懂意思,再進行語言的轉換練習,然后各自根據自己的水平和習慣反復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并借助準確、有感情的朗讀把各自研究學習的收獲告訴大家。
在領略了西門豹的睿智與膽識后,我設計了一次寫的練習,讓學生展開想象,寫寫河岸上們目睹這一切后會議論些什么,這樣的練習將以往的對人物品質精神的理性概括的贊頌,轉化為兒童生動形象的積極的語言表達訓練。而且這個訓練不是劃一的,而是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的、有彈性的作業 。
第四,研究學習不能以解決學生的全部問題為宗旨,而應十分講究保持學生的問題意識,真誠地希望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學生自始至終地保持質疑、解疑,產生新問題的熱情和沖動。有實實在在的問題,才會有切切實實的研究性學習。課尾,“學到這兒,你還有什么疑問?”就是問題教學的有機組成總分。
當然,問題還是不少的,自我感覺,一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尚不夠,二是合作很少,三是容量欠多,課后感覺可以把西門豹做的第二件事和魏王的評價這兩部分內容移至第三課時去學。
希望得到專家和同仁們的幫助與指點,共同探究語文教學的新路子!
《西門豹》第二課時 篇3
以上教學片段,學生的表演讓我看到了學生的世界是充滿無限想象力的,很有表演的天份。他們有潛在的能力。我們不能低估他們的能力。對課文的理解也很深刻。結合現代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學片段主要體現了兩個方面的新觀念:
一、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翁,教師成為活動的組織策劃者,整個教學片段當中教師自始至終沒有去干涉學生的學習行為,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孩子們碰撞出來的是智慧的火花,課堂上充滿的是自主學習的動人情景。教師不斷分享學生思維碰撞的快樂。學生在課堂上盡情地表演,抒發對課文的感悟。學生演得盡心、投入。學生的思考,探究,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課堂成了他們學習的演練場。
二、開放式教學思想的體現。
新課程所提出的開放式教學思想的滲透,并不是放任學生,而是對教材的開放,對學生評價的開放,這當中包括學生對教材的不同體驗和感悟。以上教學片段就是體現了學生對課文人物的不同理解,感悟。教學中教師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在讀書的實踐中“學會讀書”,這是為孩子們的明天著想
讓我們為孩子們的發展“構建智慧”, 讓學生在讀書、對話、感受中顯本領。總之,新課程、新理念引導下的語文教學還有許多東西要我們去探究,去實踐……
《西門豹》第二課時 篇4
學習目標
1.會認“娶、逼”等7個生字,會寫“淹、官”等14個字,正確讀寫“管理、田地”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西門豹是怎樣勇于破除迷信、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教育。
課前準備
1.收集關于西門豹的資料。
2.投影片。
A 案
第 一 課 時
嘗試讀,整體感知
1.板題激趣:板書“西門豹”,誰知道這三個字怎樣讀?知道是什么意思嗎?請學生自由說。沒聽說過“西門豹”的人肯定會認為這是一種動物──豹子的種類。那么,西門豹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請同學們來讀課文。
2.自由讀文,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這一課生字比較多,請同學們反復讀一讀。
3.我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讀得正確、流利,愿意試一試嗎?誰想讀哪段就讀哪段。
4.默讀,想一想這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么。試著連起來說幾句話,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思考讀,體會感悟
1.邊讀書邊思考邊批注。
a.批注讀書感受、讀書心得。教師引導學生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提示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
b.批注本課應重點研究的問題和不懂的問題。
2.小組交流。
“鄴在什么地方?西門豹姓什么?西門豹如何開鑿十二條渠道?”等問題,由學生借助資料解決。
集中交流,梳理問題
1.提出本課應重點研究的問題及不明白的問題,全班討論。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a.“面如土色、提心吊膽”等詞語。(可由學生聯系上下文,借助圖理解,并隨機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相關句子)
b.鄴這個地方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c.西門豹是怎樣懲治巫婆和官紳的?他的辦法妙在哪里?
d.西門豹為什么“等了一會兒”“站了很久”“再等一會兒”?
e.西門豹為什么不把官員也扔進漳河?
2.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確定a、b為重點研究問題。
第 二 課 時
探究讀,品味賞析
1.西門豹初到鄴這個地方,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面對這樣的景象,他立即展開調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深入讀文,概括歸納。
2.鋪墊問題,加深理解:假如當初魏王派往鄴的不是西門豹,而是其他官員,如果他們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們會怎么說,怎么做?大膽想象。
3.西門豹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細細揣摩其語句,體會西門豹的巧妙用意。
引導學生說一說,再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句,學生再自評、互評。
例如“扔巫婆”一節,抓住“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薄奥闊┠闳ゴ咭淮甙!薄凹芷、投進”等詞句揣摩、體會,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感情讀,入情入境
1.自由選擇朗讀方式,自己讀也行,找小伙伴分角色讀也可以;讀全文也行,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也可以。
2.朗讀展示。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誰愿意選擇部分段落讀給大家聽?
說說寫寫,拓展延伸
文中說,“這一天,漳河邊上站滿了老百姓。”設想一下,岸上的人們,有官紳、老百姓、老人、小孩等,他們看了事情的經過會說些什么呢?說一說,再寫下來。
識字寫字
1.自學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2.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
怎樣能既整齊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你有什么話要提醒大家或給大家介紹經驗?
3.書寫生字詞,注意寫字姿勢的指導。
拓展活動
1.西門豹破除迷信、懲治壞人的方法很巧妙,你還能想出其他辦法嗎?
2.編演課本劇。
B 案
第 一 課 時
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1.觀察掛圖(或播放課件),說說圖中人物及其神態、動作。
2.揭題談話。你知道西門豹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嗎?是從哪里知道的?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讀準字音。“綢”是翹舌音,“尚”是后鼻字,“麻煩”的“煩”讀輕聲。
認清字形!扒笔巧舷陆Y構,“灌”是左右結構,不要和“罐”相混,注意“溉”與“概”的區別。
2.自讀課文,想想課文講的是件什么事,這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是怎樣的。
讀后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相機輔導,理清課文脈絡。按“摸清底細、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課文中相應的部分。
課文釋疑,學習“摸清底細”部分(第1~9自然段)
1.帶著問題默讀。
問題:西門豹到了鄴這個地方以后是怎樣“摸清底細”的?讀后開展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四次問答的內容。
2.在學生自讀、討論及教師點撥的基礎上,概括出西門豹四次發問的主要內容:
a.了解原因。
b.了解作惡的壞人及其頭目。
c.了解受害者。
d.了解漳河的情況。
3.分角色朗讀四次對話。
4.引導學生探究。
a.從哪里可以看出西門豹已“摸清底細”?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b.西門豹說“河伯還真靈啊”,你認為他真這么想嗎?為什么?
c.西門豹說“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嗎?
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第 二 課 時
研讀探究,學習“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自然段)
1.帶著問題默讀。你認為西門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嗎?妙在哪里?
要求邊讀邊畫出重點語句,記下讀不懂的問題,準備和同學討論。
2.小組討論,匯報交流。
a.西門豹怎樣懲治巫婆的?
引導學生抓住西門豹怎么說、怎么做的有關重點語句,讓學生體會西門豹的巧妙之處。西門豹懲治巫婆的關鍵,是說新娘不漂亮,這個借口既救了新娘,又為懲治巫婆和官紳頭子提供了理由,一舉兩得。一句“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就客客氣氣而又堅決地叫衛士抱起巫婆,將她投進了漳河。
b.西門豹怎樣懲辦官紳頭子的?
啟發學生體會假戲真做的妙處:西門豹待巫婆“沉下去了”后,還“等了一會兒”,對官紳頭子說“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庇纸行l士把官紳頭子投進了漳河。
c.西門豹怎樣教訓其他官紳的?
引導學生讀有關語句,體會西門豹講究策略、區別對待:“面對著漳河站了很久”“請你們去催催吧!”“又要叫衛士把他們扔下漳河去”,官紳一個個求饒,西門豹還說“再等一會兒”,顯得煞有介事,最后才讓官紳們“都回去吧”。達到了懲辦首惡、教訓脅從的目的。
d.教育了廣大老百姓。
要引導學生知道西門豹不僅懲治了惡人,讓百姓看清巫婆、官紳騙錢害人的真面目,還破除了百姓心中的迷信,明白要防澇必須治水、興修水利。
3.觀察插圖,加深理解。
引導學生讀文看圖,抓住課文中生動形象的描寫,對照插圖,發揮想象,說說他們怎樣“求饒”,“求饒”些什么,讓學生借官紳之口說出河伯娶媳婦的真相,加深對官紳們丑態的了解,進而理解西門豹破除迷信所達到的效果。
4.練習,訓練思維。
在研讀這部分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概括地評價西門豹破除迷信、懲辦邪惡的方法,先讓學生分析討論,然后完成以下填空題:
西門豹懲治巫婆和官紳頭子的辦法真( )!他要巫婆和官紳頭子下漳河去找河伯說情。如果他們下漳河去,就會被( ),而他們不愿下河,怕下河,就說明漳河里( )。他們進退兩難,就證明了給河伯娶媳婦是( )的,他們的鬼把戲( )。
所填內容,只要意思對即可。通過練習讓學生明白,西門豹擺在巫婆和官紳前面的是一道難題。去不是,不去也不是,其結果是一樣的,說明漳河里沒有神,給河伯娶媳婦是騙錢害人的。這實際是一個兩難推理,可以用來訓練學生的思維。
自讀自悟,學習“興修水利”部分(最后兩個自然段)
讀課文,講一步領悟“破除迷信”與“興修水利”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明白,若不興修水利,破除迷信將不會徹底。
擬定提綱,復述課文
。M師生合作共同擬定提綱。如:
a.摸清底細問明原因
問首惡者是誰
問受害者是誰
問漳河情況
b.破除迷信
一扔巫婆
二扔官紳頭子
三教訓官紳
四教育百姓
c.興修水利
2.同桌互相復述,教師巡視輔導。
3.讓幾個學生分別扮演西門豹、巫婆、官紳頭子及衛士等角色,把課文演一演。鼓勵學生在表演中創造性地加進一些語言和動作。其他學生則是觀眾,表演后進行評議。
布置作業
練習排演課本劇。
《西門豹》第二課時 篇5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荒蕪、巫婆、打扮、求饒、灌溉、磕頭、渠道、麻煩、徒弟、催促”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弄清河伯娶媳婦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3、了解課文大意,理解課文內容。
二、重難點:
掌握生字詞,了解“課文寫了什么”。
難點:
了解西門豹懲辦首惡、教育百姓的經過。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有位叫西門豹的人,他官職不大,卻讓人們一直稱頌,是為什么呢?
要想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就打開書,默讀課文《西門豹》。出示自讀要求。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1、說說課文里講了在什么地方,西門豹做了哪些好事。
2、教師抽查學生讀詞語。
西門豹、荒蕪、娶媳婦、巫婆、官紳、求饒、開鑿、渠道、催促、磕頭、灌溉、麻煩、徒弟
面如土色、提心吊膽
3、帶拼音讀,不待拼音讀,多種形式反復讀詞。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2、學生的匯報,西門豹治理鄴,具體做了三件事
3、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第一件事,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第二件事,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第三件事。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朗讀讀課文1---9自然段,要求讀正確,讀流利。學生理解“人煙稀少土地荒蕪”的原因。
5、找同學分角色讀旁白、老大爺、西門豹。
6、抽生讀10—15自然段。邊讀邊悟課文。
7、細讀并精講:西門豹如何對待巫婆、官紳頭子、小官紳?
四、編排課文
讓生演一演:西門豹、巫婆、官紳、衛士、新娘。
五:拓展
收集西門豹的故事,了解歷史故事,學生更好地理解西門豹這個人。
板書設計:
西門豹
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破除迷信,為民除害
興修水利,造福百姓
《西門豹》第二課時 篇6
1、在課堂教學一開始做到了整體感知,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環節簡練明快。課堂伊始,以學生暢談理想導入教學,激發興趣。接著讓學生匯報預習情況,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寫作思路。進而抓住聯系,明白人物之間是通過破除迷信這件事聯系起來的,從整體上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使學生能很快進入學習情境。
2、能啟發學生從西門豹對巫婆、官紳頭子、眾官紳說的話中體會將計就計辦法之巧妙。還讓學生根據板書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話,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不僅讓學生明白了西門豹是以客氣的話為理由懲治惡人,而且還懂得了“將計就計”的真正含義,此環節的設計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3、在探究過程中采用四人小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自己學習、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時間比例的分配比較恰當。
4、教學中設計的板書起到了多種作用,達到了教會學生學習的目的。
《西門豹》第二課時 篇7
【教學目標】
1、在讀通、讀順課文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會概括并借此理清課文思路。
2、在暢談閱讀感受、暢想現實體驗中激發大部分學生內在的情感,在印象中逐漸建立起一個善于為民除害的西門豹形象。
【教學準備】課前預習:讀通課文,獨立學會本課生字,并運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荒蕪、提心吊膽、面如土色、眼睜睜”和三個“鬧”。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感知復姓
1、談話: 我姓王,名軍明,你愿意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嗎?
2、發現: 你發現剛才介紹的名字姓數都是幾個字的?(單姓)但是中國人還有姓兩個字的叫復姓,今天咱們就來學習這樣一個人物
3、揭題:西門豹
4、爭議: 你還知道別的復姓嗎?(上官、司馬、柳佳……)姓西門的你還知道有誰(西門慶──是個壞蛋,后來叫武松給殺了)
5、延伸: 今天咱們學習的西門豹可是戰國時期一個深受百姓尊敬和愛戴的地方官。(懷著崇敬的心情讀課題)
二、讀通課文,感知內容
1、檢查詞語預習:
(投影1)(自讀、指名讀、齊讀)
荒蕪 巫婆 官紳 磕頭求饒
葦席 綢褂 跪下 提心吊膽
開鑿 娶媳婦 灌溉 面如土色
引語:課前讀過課文沒有?讀過幾遍了,還想讀嗎?
2、嘗試讀通課文:
(遇到朗讀困難可隨時主動請教)
引語:大家讀書的勁頭很高,也十分珍惜學習的機會,又讀了一遍對課文有印象了嗎?
3、交流匯報,引導概括:
西門豹去了鄴這個地方他做了幾件事?
摸清底細──查因、摸底。
為民除害──懲惡(預──把巫婆和官紳投進了漳河──他們都是壞蛋,兇惡不兇惡,按這樣的思路想下去可以說懲什么?)
興修水利──治水(預──大禹治水)
4、分段說理。
三、細讀課文,激發情感
引語:又讀了一遍還想讀嗎?(表揚:真了不起,那么愛讀書)
1、各自以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
可朗讀帶表情,可與他人共讀,可遇到好句多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2、引導學生暢談閱讀感受:
⑴ 讀了兩遍課文,你內心深處激起了哪些感情?產生了哪些感受?
重點預案:
痛快:
找官紳極其害怕的句子、練讀、找關鍵詞:
“提心吊膽”“面如土色”“磕頭求饒”分別是說。
官紳什么的?(心理、神態、動作)
小結齊讀。
敬佩:
“我也去送送新娘”你對句中的“送”是怎么理解的?
(見書:行動前以胸有成竹)
⑵ 引讀把巫婆和官紳頭子投進漳河的借口:
說說:
這些借口有什么好處?(見書)
引讀13節首句。(巧妙地實施懲治計劃)
、恰∫x興修水利句。(既除人禍又滅天災)
備用引語:
、佟】吹剿麄冞@樣胡作非為,每一個有正義感的同學都會由衷的氣憤,還有讓你特別氣憤的地方嗎?
、凇∧阏且粋充滿同情心的好孩子,課文中還有讓你值得同情的地方嗎?
③ 跟他一樣有痛快(敬佩、氣憤、同情)感覺的同學請舉手:
真可謂“一舉三得”不是簡單地懲治惡人,而是這樣巧妙地實施懲治計劃,讓我們對西門豹不由的產生由衷的敬佩行動前以胸有成竹讓我們對西門豹不由的產生由衷的敬佩。
、取∥鏖T豹“裝著送新娘”對老百姓起了什么作用(原先老百姓很迷信,以為巫婆是真的給河伯娶媳婦,現在使他們不在相信有河神,也就不在迷信了,揭了他們的老底)
引語:
讀了幾遍課文,就讓我們的內心深處涌動起那么多的情感,書上說,這一天漳河邊上站滿了人,設想一下,那些身臨其境的人們目睹了事情的經過會說些什么?
3、引導學生敘寫感受:
。ㄍ队2)
把自己假想成其中的一個人(官紳、鄉里的書生、老百姓、小孩、被救的姑娘……),目睹此過程后猜猜會說些什么,然后寫下來,你可以寫一個,也可以寫兩個,可以寫一句,也可以寫多句。
4、選擇性交流小結:
大家說得是同一個意思,都是在贊揚西門豹,只不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
。ㄍ队3:提供有關西門豹的有關背景資料)
懷著對西門豹的深深敬意和永久的懷念讀課題。
四、質疑問難,延伸課后
課文讀到這里,交流到這里,你還有什么新的疑惑?
【板書設計】
西門豹
事:查因──懲惡──治水
情:痛快、敬佩、憤恨、同情……
《西門豹》第二課時 篇8
《西門豹》是一篇傳統的歷史故事性課文,故事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既利訓練分段能力,也有感悟“話中有話”的難點。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因此在教學上我努力地把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引導學生“愛學”、“學會”、“會學”上。
1、重難點撥:西門豹是課文的主角,最為復雜。我們可分開來研究:西門豹做了哪幾件事?他這樣做是為了什么? 2、課件呈現,引分步研讀:
⑴調查時,他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是要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爺的回答中有3個“鬧”字,西門豹明白了嗎?他明白了“①鬧”是 _________“②鬧”是___________“③鬧”是___________。
、茟蛺簳r,他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事后,老百姓都明白了河伯娶親是____________________,西門豹今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邊讀邊議,相互討論,不僅要弄清西站豹的話中之話,還要想想當時西門豹的話該用怎樣的語調來談。然后,交流研讀,相機訓練朗讀。
a、利用已呈現的課件,表述研讀所得并討論反饋、評價。
b、呈現課件,把說與讀結合起來:
懲惡的過程中,西門豹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對巫婆(官紳頭子、官紳們)____________________地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師:在懲惡的過程中,西門豹還講了一些話,你能找到嗎?課文是怎樣的嗎?設想一下,當時西門豹是怎樣命衛士的?學生模擬可能有所不同,教師注意評價,引導學生“還原”語言的合理性:
你這么兇巴巴命令衛士把巫婆投進河,人家一眼就看出西門大人是要殺人了,會前來阻止的呀!
你這么命令,表面上倒對巫婆(官紳頭子)挺客氣,使他明知前去送死卻無脫逃的理由了。妙,以其人之道,還之其人之身,高明。
5、從此,誰也不敢再提給——(河伯娶媳婦……
教師:句中的誰指的倒底是哪些人?請選擇,并說說理由。
6、河岸上圍了許多群眾,你對哪些對象感興趣,就想想他們看到這一情景會說些什么?
教師:可能,歷史上說的“西門豹治鄴,民不取欺”由此而來吧。(課件呈現)齊讀這句話。于是,鄴地河伯娶親的迷信被破除,騙錢害人的家伙被懲處,西門豹后來做了什么事?齊讀最后一節。板書:興修水利,莊稼豐收。
設計意圖:如果說分三步研讀課文相關情節,是為降低學習上繁難,那么,設置三道填空題,則給學生提供了研讀后規范表達見解的語言形式上的模具,引導學生集中注意人物的語言而不單是情節,解讀對話,領悟語中之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為學生指明或創設一條學習的便捷之路徑。這些填空題,有的并不屬于一次性的,還可以在研讀過程中對不同的“對話”進行多次復制。通過這步一對一的語言解讀后,要讓學生初步習得體會“話中之話”的方法,以及基本的運用一定的語言形式見解的方式。在些基礎上,還要進一步自主探究,如西門豹三“叫”衛士,打開這三個叫字,創造合乎情理的人物語言,跟進探知課文詳略安排奧妙。最后,整合習得成果,不僅可以使學生整理出學習的思路與方法,同時也將西門豹的人物形象概括化地鮮明起來。同理,為把握朗讀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6、回讀全文,總結:西門豹管理鄴地,具體做了三件事。1、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使原先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鄴成了五谷豐登,百姓安居樂業的家園。
設計意圖:回讀一環,不可忽視,學生通過回讀,明了了西門豹的管理措施與策略,加深體會了政治家的風采,也整理了揣摩文章思路的步驟。鞏固了學習收獲。
7、(課外活動)
a 多角延伸自然拓寬
。1)課文被大家自己研究透了,想不想把這個故事演一演?(學生躍躍欲試),演戲先得有劇本,想不想做劇作家?(學生面露角色)。
(2)指導改編。劇本主要是把人物的對白有序地寫下來。至于其它的內容可以不寫,重要的提示可用(……):
西門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大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過,有的對白課文中沒有寫明,請速讀全文查找圈出后編成“原話”。
有的戲劇需要幾個場次(板書:第___場),《西門豹》該編幾場戲?分別是課文的哪部分內容?在課文上用“// ”表出。劇本很長,我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分工合編:第一場調查一人,第二場懲惡2人,第三場開渠一人。
。3)演講聘選角色。每個學生自選一個愿演有角色,先寫一寫這個角色有什么特點,你為什么想演他。重要角色的競爭者,先上臺演講,然后舉手表決,選定二名 “西門豹”,分別擔任甲、乙兩組的主角兼導演。并由他們倆采用孩子游戲用的“點將法”挑選各類演員,落選者分別扮演相關角色。
。ā拔灼拧甭溥x演“女徒弟”、“官仲頭子選演”、“官伸”。)
。4)兩組各自封閉挑選劇本,排練、準備道具,然后組織課本劇表演對抗賽,最后無記名投票決出優勝及所有角色的“最佳演員”。
《西門豹》第二課時 篇9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會認“娶、逼”等7個生字,會寫“淹、官”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管理、田地”等詞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4.指導學生學習本課描寫人物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教育。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西門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西門豹的辦法妙在哪里。
一.導入新課。
1.剛才我們互相認識了,現在來認識一個戰國時期的魏國人,他叫西門豹。(出示圖片)他姓什么?對,他姓西門,名豹。[邊說邊板書:西門豹]
西門是復姓,你還知道哪些復姓?(諸葛、上官、司馬、歐陽……)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0課,齊讀課題。
西門豹距離我們已經兩千多年了,直到今天他的故事還廣為傳誦。你們想不想知道他的故事?想不想了解這個人物?就讓我們走進課文,來近距離接觸他。
二.檢查預習。
1.檢查詞語。
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來看看這些詞語會讀嗎?
。1)兩字詞語。排火車領讀,全班跟讀。
。2)兩個字的會讀了,再來看這兩個四字詞語會讀嗎?①(出示:田地荒蕪人煙稀少)你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你能把理解讀出來嗎?
、谀沁@兩個詞會讀嗎?(出示:提心吊膽面如土色)你想到了什么?誰能將理解帶進去讀?
、垡黄鹱x這四個詞。
三.整體感知,理清文章條理。
1.詞讀得很好,再來看課文讀得怎樣?請三位同學接讀課文。
1- 9自然段。 10-15自然段。 16自然段。
讀的同學注意讀準字音,其他同學認真聽,猜一猜為什么這樣讀?
2.你對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
四.學習重點部分。
。ㄒ唬┱w感知。
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10-15自然段,你能感受到西門豹是個怎樣的人?這個辦法如何?
2.從哪看出來的?還有哪些描寫西門豹語言的句子,請同學們劃出來。(出示句子)
。ǘ┚唧w分析。
1.我們就先來看這一處。(出示11自然段中的“不行……”)
自讀,你讀懂了什么?
引導:①找這個借口的目的是什么?(1.救下姑娘2.懲治巫婆)結:真是安排周密啊!
小結;同學們真不簡單,還讀出了西門豹的言外之意呢。
、谀沁@個借口應該怎樣讀?
③我也想讀讀。你聽出什么來了?(重讀“麻煩”)為什么這樣說?(是真客氣?他想干什么?)
結:一個麻煩,讀出了西門豹騰騰殺機暗藏其中;一個麻煩,讀出了他讓巫婆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一個麻煩,讀出了西門豹表面客氣,實則智慧,這就叫不動聲色!
、茏约涸袤w會著讀讀西門豹的話。
2.那這句話該怎么讀?(出示12自然段中的語言)
、倮蠋熯@兒還有一句話。(出示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分別讀出怎樣的`語氣?
——不是詢問,是命令的口氣。
、谡l想再讀?(讀得好的,留下當西門豹)
3.最后該輪到懲治誰了?(官紳)(出示13、14自然段)自己讀讀,體會體會,看你有什么問題向西門大人請教嗎?
重點:
①為何對待巫婆、官紳頭子和對待官紳態度不一樣呢?
結:嚴懲主謀,從犯從輕,區別對待,講究策略。
、谖鏖T大人,你的目的達到了嗎?(讀出官紳害怕的句子。)
小結:西門豹就是這樣巧妙地懲治了巫婆和官紳頭子,教育了官紳。
4.渲染氣氛,分角色朗讀。
讓我們合作,再現一下那天的精彩場面,好嗎?(出示10-14自然段)
。◣熥x黑色字,生讀紅色字。)
5.看到這兒,老百姓都明白了吧?明白什么了?
(出示:設想一下:如果你現在就是站在岸上的官紳、書生、老大爺、小孩……其中的一個,你會說些什么?
6.大家說法不同,實際都在贊揚西門豹辦法的巧妙。你覺得這個辦法可以叫什么?(出示填空:西門豹用( )的辦法,
既又還。
7.利用填空小結:西門豹用將計就計的巧妙辦法,既懲治了巫婆和官紳頭子,又教育了官紳,還幫老百姓明白了真相,徹底破除了迷信。這也為他后來帶領老百姓開鑿渠道打下了基礎。表現了他過人的智慧和謀略。
五.拓展。
類似這樣的歷史人物故事還有很多,請同學們課后搜集閱讀。
〖板書設計〗
30、西門豹
善于調查研究
有智慧,講戰略
西門豹
破除迷信,尊重科學
為民辦實事
《西門豹》第二課時 篇10
課前放松活動。
師:到這兒上過課嗎?看看媒體教室與我們的教室有什么不同,說得越多越好。要東張西望、七嘴八舌地大聲說,可以站起來說,可以指指劃劃,但嘴不能停。
。ㄉ阑フf)
師:要抓住各種機會練習自己的說話能力,說得越多,越經常,就會說得越好。
一、定向
1、師:今天我們要學習新課《西門豹》。“西門”是兩個字的姓,是復姓。先想想應該怎么學習一篇新課文?
生:根據預習和課后的問題來反復學習課文。
師:對,有目的的學習,才能有高效率。等會兒要先看清預習要求和課后問題,再從課文中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2、師:老師整理出兩個問題,請快速閱讀課文,解決這兩個問題。
(出示小黑板)
⑴ 用──劃出西門豹說的話,用( )標出本課的重點詞句。
、啤≌n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要說清起因、經過、結果。
3、指名:
小結:
概括主要內容,我們通常運用這三種方法:
⑴ 可以根據課題擴句成為主要內容。
、啤懭说奈恼,把誰、在什么情況下、做了什么事、結果如何說清楚了,也是主要內容。
⑶ 抓住課文主要句子,說通順,也是主要內容。
二、理解重點詞,了解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師:讀一篇課文,迅速找到主要內容,胸有全局,你就會學得更快。
文中有重點句,句中有重點詞,找到了重點句重點詞,你就能很快地理解課文內容。
1、師:這些是本課的重點詞,快速記憶這些詞,看看規定時間內,你能記下多少個?
出示:
田地荒蕪 人煙稀少 都是……給鬧的
投進漳河 提心吊膽 磕頭求饒
明白內幕 開鑿渠道 灌溉莊稼
。ㄖ该
2、師:根據課文內容,把每一行的三個詞連成一兩句話,記得就更快了。自己試著說幾遍。
。ㄖ该
師:課文中還有兩個“鬧”:“每鬧一次”“年年鬧旱災”各是什么意思?
生:鬧──造成;每鬧一次──娶一次;年年鬧旱災──產生,發生。
師:一個詞,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懂得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它的意思。有時用換近義詞的方法,有時另外換個詞,如果意思不變也可以,還可以查字典理解。
。ㄉ鷶⑹鲞^程中,師提示“用上主要人物敘述”)
在每一行詞后相應板書:起因、經過、結果。
師:這是經過,課文寫得最詳細,把什么人說什么話怎樣做,周圍人如何都細致描寫出來,平時寫作文也要這樣;
小結:
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連起來就是主要內容了,自己試著再說幾遍,一直到說通順為止。像這樣,抓住重點詞連詞成句,也是概括主要內容的好方法。
三、理解課文內容
師:寫一個人可以通過寫他的動作、語言來表現人物,課文中的人物語言寫得很生動。把自己當作是西門豹,把剛才畫出的句子說一說,多練幾遍,看看自己說得好不好?
1、生自由看書讀。
2、出示小黑板:
西門豹:這樣說來,河伯還真靈啊。……我也去送送新娘。
對巫婆:不行,……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
對官紳頭子: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對眾官紳: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
好吧,再等一會兒。
看樣子是河伯把他們留下了。你們都回去吧。
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假戲真做,巧妙懲治。
3、讀,讀中感悟:
第一句讀出若有所思、恍然大悟、痛恨、諷刺四種不同的語氣。
第二句讀出十分客氣但態度堅決,男生讀后齊讀。
后幾句生自由感悟練讀。
4、生合作讀:
師根據小黑板的詞語說提示語生讀西門豹說的話,提示如下:
西門豹通過仔細調查,了解到鄴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是因為河伯娶媳婦鬧的,他決定將計就計,揭穿騙局,讓老百姓明白真相,于是他說──
在河伯娶媳婦那天,西門豹看到滿臉淚水的新娘,他假裝客氣,不動聲色地說──
懲治了巫婆之后,他繼續假戲真做,假裝著急地對官紳頭子說──
處罰了兩個首惡之后,西門豹面對漳河站了很久,讓官紳們膽戰心驚,也讓老百姓有充分的時間看清騙局。他繼續客氣地對──
從官紳嚇得面如土色磕頭求饒,在老百姓了解了真相之后,西門豹不露聲色地──
在破除迷信之后,西門豹發動老百姓興修水利,──
5、同桌合作,一個介紹西門豹在什么情況說這話,一個讀西門豹說的話。
6、根據小黑板的提示,自己當老師,把這個故事講一講。各位老師,開講。
7、師:自己會說這個故事了,再來感覺一下課文怎么寫的,你一定會有新發現。
導讀課文中所描述的這樣。無論說長說短,都要注意突出主要內容。
四、小練筆
1、師:戰國時期的鄴,大約在現在的河北臨漳縣北部。西門豹為官一任,破除迷信,發展農業,造福一方。臨漳縣要為西門豹立傳,請大家幫忙。要求:寫出這個人物做過的最為主要的事,并對這個人物進行簡單的評價,不超過三句話。注意用上“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假戲真做,巧妙懲治”這些語。
2、生寫。
3、反饋:
生:西門豹是戰國時期魏國人。在任鄴縣(現河北臨漳縣北)縣令期間,曾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假戲真做,巧妙破除了當地“河伯娶媳婦”的迷信,并開鑿十二條引漳水灌溉改良土壤、發展農業生產。
……
【教后反思】
我一直在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什么樣的課堂是高效的?教師的組織指導作用如何體現?怎樣指導學生實實在在地學語文?我希望在這節課體現我的教學風格:
一是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二是充分有效地訓練。
三是全員全程參與。
一種追求,是在不斷地探索中得以實現,我希望在反復的嘗試中能逐漸找到自己追求的那種理想狀態。
【點評】
山霞中心小學的教師很年輕,教研氛圍濃厚,有著良好的校本教研基礎,探討“常態下語文優質課的課堂教學模式”。這一課題的提出源自于實際的農村課堂教學,從讀學說,從說學寫,抓住了語言文字基本功訓練的兩個根本點,很有實際意義。希望山霞中心小學這一路走來,也能一路走好。
今天以《西門豹》這堂課為話題,來談語文教學。
《西門豹》一課,正如張老師自己反思中所談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充分有效的訓練體現得十分明顯。
1、拎住了主要詞語,幫學生理清了課文脈絡,把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如何理清主要內容,張老師找到了一個重要的支點,即記憶重點詞。這是符合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學生在敘述過程中可能會斷斷續續,但這并不妨礙學生對課文的把握。相反,這一環節進一步印證了前面學生自己概括的主要內容是否準確,讓學生對這樣一篇課文有了全面的把握。學習方法是滲透在教學中的,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實現自主學習。教學的過程即是不斷地習得、感悟和把握的過程。
2、抓住課文主要人物的語言,多層次地朗讀,逐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人物的性格:
這是學生對人物形象理解的最好的方法,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通過朗讀這一支點,讓學生充分感悟到人物的性格: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假戲真做。讀的過程也是理解把握人物性格的過程,也體現了本學段的讀寫訓練重點:“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上述的訓練實現了三個突破:
一是對課文中人文理念的把握和語言文字的訓練巧妙地結合起來。語文課上,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悟,就這樣通過對人物語言的反復體味得以實現。
二是實現了分析課文和朗讀課文的兩難突破。語文實踐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讀多寫嗎?“課標”里說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分析課文固然也有其獨特的作用,但是擠掉了讀的時間,學生獲得的更多是教師給予的東西。而本節課中,學生基于自己的讀、記、寫所得到的,則是自己親身體驗的,對他們來講,將是印象深刻。
三是讀與寫巧妙地結合起來。閱讀教學中如何訓練寫是一個難點。本堂課為西門豹立傳,既是總結課文內容,也是學生對西門豹人格魅力的再次深入體會的一個契機。真正實現了充分有效的訓練。
當然,四年級學生是否能為人物寫傳,全員全程參與如何真正落實,這些都有待商榷。
教師的課應該從大處著手,以前人們把課堂教學視為藝術,在很大程度上是著眼于技巧和技藝的。而現在則不同,新的課程理念是從生命的高度,從師生生命活力的展現這一角度來認識和把握課堂教學藝術性的。應該說,這種認識是符合“藝術”這一概念的本原意義的,它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對課堂教學藝術性的深層把握。
《西門豹》第二課時 篇1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荒蕪、巫婆、打扮、求饒、灌溉、磕頭、渠道、麻煩、徒弟、催促”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弄清河伯娶媳婦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3、了解課文大意,理解課文內容。
二、重點:
掌握生字詞,了解“課文寫了什么”。
難點:了解西門豹懲辦首惡、教育百姓的經過。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有位叫西門豹的人,他官職不大,卻讓人們一直稱頌,是為什么呢?
要想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就打開書,默讀課文《西門豹》。出示自讀要求。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1、說說課文里講了在什么地方,西門豹做了哪些好事。
2、教師抽查學生讀詞語。
西門豹、荒蕪、娶媳婦、巫婆、官紳、求饒、開鑿、渠道、催促、磕頭、灌溉、麻煩、徒弟
面如土色、提心吊膽
3、帶拼音讀,不待拼音讀,多種形式反復讀詞。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2、學生的匯報,西門豹治理鄴,具體做了三件事
3、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第一件事,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第二件事,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第三件事。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朗讀讀課文1---9自然段,要求讀正確,讀流利。學生理解“人煙稀少土地荒蕪”的原因。
5、找同學分角色讀旁白、老大爺、西門豹。
6、抽生讀10—15自然段。邊讀邊悟課文。
7、細讀并精講:西門豹如何對待巫婆、官紳頭子、小官紳?
四、編排課文
讓生演一演:西門豹、巫婆、官紳、衛士、新娘。
五:拓展
收集西門豹的故事,了解歷史故事,學生更好地理解西門豹這個人。
板書設計:
西門豹
發現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破除迷信,為民除害
興修水利,造福百姓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應當是一個被動理解知識的過程,而應當是一個根據自我的體驗,用自我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去探究,發現,再創造有關知識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本事對促進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閱讀教學為習作教學服務,即讀寫結合,是現今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最廣泛的一個教學原則?墒俏野l現,在學生的習作中能夠借鑒在課文閱讀中作者的寫作方法并不多見。教師在課前精心設計,在課上悉心傳授的知識和方法都是教師主動而很負職責地傳授給學生的,學生缺少自我發現,探究的過程,學習效率不高是正常的。往往越勤快的教師,學生的主動性越差,學習效果越不好。
我在教學《西門豹》一課中,在分析作者用詞的準確方面做了如下的嘗試。我一改以往主動告知學生課文中哪里作者寫得好,好在哪里。而是大膽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文中寫西門豹先是把巫婆投進了漳河。之后又把官紳的頭子也投進了漳河?吹搅宋灼藕凸偌濐^子的下場。最終作者用了這樣的幾個詞描述眾官紳:提心吊膽,面如土色,磕頭求饒,頭磕破了,直淌血。我這樣問學生:“從這幾個詞能看出官紳們的心態嗎?”
“官紳們很害怕!”
“是啊!這些詞都能表現出官紳們當時異常害怕。要是把這些詞語的位置顛倒一下是不是也能夠呀?反正都是害怕,行嗎?”
“行!”幾個學生脫口而出。
片刻過后,幾個平時成績優秀的孩子舉起了手:“教師,不能顛倒位置。”
“同學們自我讀一讀這些描述官紳的句子,體會一下這些詞語運用的精妙!苯涍^反復的品讀,孩子們最終明白作者用詞的準確。這幾個詞語循序漸進地反映出官紳們恐懼心理的加深。
葉圣陶說過:“教師教任何功課(不限于語文),"講"都是為了到達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到達用不著"教"。怎樣叫用不著"講"用不著"教"?學生入了門,上了路了,他們能在繁復的事物之間自我探索,獨立實踐,解決問題了,豈不是就用不著給"講"給"教"了?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閱讀教學的課堂上,怎樣使學生自我主動探究并深刻領悟到作者的遣詞造句的精巧呢?教師不僅僅要在備課中仔細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更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和分析文本中看不見的語言魅力。
《西門豹》第二課時 篇12
《西門豹治鄴》一課教學為了突出重點體會西門豹懲辦巫婆、官紳的巧妙所在。突破教學難點 學習西門豹破除迷信,尊重科學的精神,我是這樣做的。
一、教學意圖
“復習檢測”,目的既鞏固上節課所學的知識,又為學習新課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如:“回顧你替西門豹完成關于造成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原因的調查報告”是為了最后拓展延伸,讀寫結合作鋪墊。如我們學完了課文,再看看兩部分的內容插圖展開想象;假如一年后,還是在原來的地方,西門豹與老大爺再次相逢,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對話?如果讓你再替西門豹做一份調查報告的話,你會怎么設計。學生根據西門豹治鄴的結果,通過想象一定有話可寫。但,因時間有限,課上沒有完成,只能留到課下去做了。根據質疑問題來自主學習再小組合作體會巧妙之處,我讓學生合作學習時找重點句,抓關鍵詞,感請朗讀的方法。接著呈現學習結果,綜合訓練提高。感悟巧妙(1)(2)是幫助學生體會西門豹懲治惡人經過的巧妙所在——不動聲色、假戲真做、一語雙關、教育百姓。討論是為了深化專題,體驗情感。如設想一下,如果不用這種辦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對官紳頭子治罪,相比較哪種方法更好、更有效?通過討論再看看課后金鑰匙告訴我們什么。從而體會出西門豹懲治惡人的巧妙在于“將計就計”,還可以說“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再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這句話的意思。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以巫婆、官紳的河伯娶媳婦辦法來懲治他們。
二、課后自評
課后反思這節課有以下漏洞。
1、時間沒把握好,前松后緊,讀寫結合沒有在課上完成。在復習檢測時可省略有關內容把節省下的時間用到學習下面主要內容上面來。
2、朗讀欠缺,只注重朗讀指導,忽略了學生嘗試朗讀,應讓學生親自體驗朗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巧妙處
《西門豹》第二課時 篇13
師:大家在上一節課學得很好,很有興致,F在我們學習課文第二個故事“懲惡”。根據你們第一節課的發言,我覺得大家對這一課書已經理解得很不錯了。所以這一段我想讓你們自己來學,可以嗎?(生:可以)怎么學呢?我想把全班分為兩大組,兩組互相提問題,互相解答。哪組提不出問題,提問權就轉到對方。這樣互問互答,我們就管它叫“分組擂臺賽”,大家能賽好嗎?
生:能。
師:現在再給大家一段時間,你們做一下準備,好好讀一下課文,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準備力量,打好擂臺。(學生讀課文,做準備。)
師:好,準備好了嗎?(生齊:準備好了!)分組擂臺賽現在開始,先由第一組同學提問。
生問:西門豹為什么說那個新娘不漂亮,要說換一個漂亮的?
生答:西門豹說新娘不漂亮,只是找一個理由讓巫婆去告訴河伯,實際上想淹死她。就是新娘非常漂亮,西門豹也要這樣說。因為他打定主意要懲辦惡人!
師:第一組的同學,你們對第二組同學的回答滿意嗎?(生:滿意)那就由第二組同學提問!
生問:課文中說“西門豹面對著漳河站了很久”。他已經把巫婆和官紳都投進了河里,壞人已經懲辦完了,他為什么還那么長時間站在河岸上?
(第一組無人舉手回答)
師:想一想當地老百姓的情況,想一想西門豹懲治壞人的目的。(已有人舉手)
生答:當地的老百姓很迷信,他們以為巫婆和官紳的頭子真的去了河伯那里,他們要等著看結果。西門豹也……
。ㄕf不下去了,另一學生站起來。)
生答:西門豹來送新娘是假,他是想借這次活動(眾笑)讓老百姓知道沒有河伯娶媳婦這樣的事,讓老百姓不要再迷信了。所以他來送新娘好像是表演。他多在河岸上站一會,讓人們覺得他也在等巫婆他們傳信回來。結果他們回不來了,老百姓就知道河伯是假的了!
師:(對第二組)這樣回答可以嗎?
。ㄉ嚎梢裕
師:下面再由第一組提問。
生問:西門豹是鄴這個地方的大官,別人都得聽他的。他下一道命令不許再給河伯娶媳婦,把巫婆和官紳頭子抓來砍頭,這有多簡單,為什么還費那么大勁去裝著送新娘?
師:這個問題提得厲害,第二組同學怎么樣?誰來答?
生答:當地老百姓很迷信,不想辦法讓他們不迷信,就是殺了巫婆,也許他們還不服氣呢!下命令也不頂事。
。ǖ谝唤M學生紛紛舉手,一生起立。)
生:這樣回答不行!下一個命令,不讓再給河伯娶媳婦,當地老百姓就不會再受害,有女孩子的人家也不用花錢了,不用逃跑了,女孩子也不會被淹死了,然后再修水利,結果也是一樣,怎么就不行?(第二組一學生站起來)
生:迷信是一個人心里的一種想法,別人不信的事,他就信。你下命令不讓他信,他心里服氣嗎?
生:不管他服氣不服氣,反正他再不敢給河伯辦喜事了,不辦喜事了,老百姓就不再受騙了。
生:他不娶媳婦了,(眾笑)但人們還是迷信,也許他還要借人們的迷信,想出別的花招來騙錢。
生:巫婆官紳都砍頭了,他還會想辦法嗎?(眾笑)
生:死了一個巫婆,還會再來一個巫婆,只要有人迷信,巫婆就有人去當。
師:好,先說到這里,聽我說一句。迷信是一種思想問題,對待思想問題,有時不能用下命令的方法來解決。西門豹去參加送新娘的儀式,就是想用事實來教育老百姓。他要老百姓從事實中明白給河伯娶媳婦的虛偽和荒謬,讓他們自己明白過來。好了,該哪一組提問了?(第二組學生說:“該我們提問了!”)
生問:我想讓第一組的同學說一下,課文插圖中畫的都是誰?(眾笑)
師:(笑)這個問題很別致,很有意思。
生答:(手拿課文插圖)西門豹在圖的右上角,戴著諸葛亮那樣的帽子。
生:電視劇和連環畫里都是那樣。西門豹旁邊的,和下面穿著盔甲的,都是西門豹的衛士。被兩個衛士架著的是巫婆。下面三個女的,是巫婆的女弟子。剩下的那幾個是官紳。
師:一點也不錯,說得也很清楚。第一組,有沒有問題了?(無人舉手)沒有問題了,大家拿起書,齊讀最后一段“治水”。(學生齊讀)
師:還有時間,我們再朗讀一下課文……(一學生舉手,老師請他說話。)
生:老師,再讓我們演一演第二段吧。ㄈw學生鼓掌,臺下聽課人也鼓掌。)
師:好吧!
。ń處熯x演員:西門豹一人、衛士二人,巫婆一個、官紳頭一人、小官紳二人、新娘一人、女弟子二人。教師與巫婆、官紳等人耳語一番,又囑咐了其他人,表演開始。)
衛士:(喊)西門大人到。ㄎ鏖T豹出場)
官紳頭:(帶著小官紳上前,拱手)參見西門大人!
巫婆:(帶著女弟子上前,行萬福禮)參見西門大人。(眾笑)
西門豹:把新娘領來讓我看看!(兩個女弟子攙新娘出場,新娘在哭,用手抹淚,眾笑。)
西門豹:這個姑娘不漂亮,你去告訴河伯,過幾天我給他送一個漂亮的。▋蓚衛士拉巫婆下場。巫婆還叫了一聲:”哎喲,我的媽呀!”笑聲不絕。)
西門豹:(等了一會兒)這個巫婆怎么還不回來,可能河伯留下她吃飯了,(眾大笑)去,麻煩你去催她趕快回來。ㄐl士把官紳頭拉下場)
西門豹:(站了一大會兒,對其他小官紳)怎么還不回來,你們再去催一下吧!
小官紳:(跪下磕頭)大人饒命!大人饒命。ū娦Γ
西門豹:好吧,再等一等。(等了一會兒)看樣子,河伯挺喜歡他們,跟他們聊上了,(眾笑)你們也起來,先回去吧!
小宮紳、女弟子:謝謝西門大人!(演完后全場鼓掌)
師:演得很有意思。課文上說,在河邊看熱鬧的老百姓“都明白了”。你們剛才也看了熱鬧了,你們這些老百姓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巫婆他們是騙人的。
生:我明白了不能迷信,要有科學頭腦。
生:我明白了西門豹是一個好官。
師:(請舉手的學生放下手)我知道大家都明白了,很好。既然大家都明白了,我們就下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