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的霧》教案
大車小車像什么?〔一個老爺爺〕老爺爺提著紅燈籠,走的還是夜路,走得快不快?為什么不能走快?你從詩中哪個詞知道走得不快?〔板書:緩緩〕“緩緩”可以換個什么詞?〔慢慢〕慢慢地走。這句詩怎么讀呢?
〔3〕只聽見霧中噠噠的腳步聲,看不清路上行人的臉。看不見枇杷山頂的紅燈,看不見電視塔的塔尖……
聽見了什么?看不清什么?〔板書:看不清〕。明明聽見了怎么會看不清呢?行人的臉是看不清的,枇杷山頂的燈,電視塔的塔尖就不是看不清,而是看不見啦。〔板書:看不見〕這是為什么呢?枇杷山是重慶市一座公園的名字,叫枇杷山公園,它的海拔是345米高,重慶的長江之珠電視塔高為618米,紅燈在山頂,塔尖在電視塔的最頂端,因為離得遠,所以看不見。如果我們這兒也下一場這樣的霧,同學們,在你的身邊,你覺得什么會看不清,什么會看不見呢?〔小黑板出示〕
仿寫:只聽見霧中_____聲,
看不清________,
看不見________,
看不見________……
反饋b:有不明白的嗎?
〔4〕像天上的仙女撒下帷幔,山城變成了謎一樣的宮殿。〔板書:謎〕。
詩中說什么像帷幔?〔霧〕你覺得這帷幔有多大?在大霧的遮蔽下,山城里的一切景物都怎么樣?〔看不清、看不見〕對,有看不見的,有看不清的,一切的建筑物都被蒙上了濃霧,走在山城,就像走進了迷宮,朦朦朧朧的,又像進入了一個仙境,這種朦朧的感覺多有趣啊〔板書:朦朧〕。你能讀這句詩嗎?師及時評價引導。
〔6〕洶涌的霧在翻卷,就像神話中的“水漫金山”!
聽過“水漫金山”的故事嗎?這個故事出自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傳說金山寺的法海禪師,為拆散許仙與白娘娘的美滿姻緣,強留許仙在金山寺出家,白娘娘到寺里要回許仙,遭到法海的拒絕,于是她召集全體水族,施展法術,讓大水淹沒了金山寺。滾滾的大水不停地翻卷,一會兒分散,一會兒慢慢上升,一會兒又滾滾向前。當霧像洪水一樣洶涌翻卷時,這樣的景象讓人感覺是非常壯觀的。這句詩怎么讀?
四、感受詩情
1、探究作者,感受詩情:
這首詩學完了,從詩中,你覺得作者喜愛山城的霧景嗎?這首詩的作者是誰?現年72歲高齡的蒲華清爺爺就是重慶人,重慶是他的家鄉,作者寫家鄉的霧,其實是在表達他對家鄉的熱愛。重慶是一個歷史名城,有數不盡的名勝古跡,有看不夠的秀美山川,作者為什么偏要寫給人出行帶來不便的霧呢?重慶的年平均霧日是104天,也就是說,一年中至少接近104天都是大霧天氣,不僅是全國大霧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大霧最多的城市,所以,人們給它取了另一個名字叫霧都。〔板書:霧都〕
2、課后拓展,激趣讀詩:
從蒲華清爺爺的詩中,我們認識了霧都。這節課,同學們覺得讀詩有趣嗎?怎么讀詩才有趣呢?(查找資料,展開想像)。通過查找資料,展開想像可以讓我們讀懂很多的詩,學到更多的知識。〔板書:讀詩:查閱資料、展開想像〕蒲華清爺爺很會寫詩,他特別喜歡寫兒童詩,他寫的詩有兒童詩集《校園朗誦詩》、《注音童詩一百首》,童話詩集《美麗的小仙女》等等,特別有趣,同學們有興趣,可以在課后去找到這些詩讀一讀,看看他在那些詩中又告訴了我們一些怎樣有趣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