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教學設計兼實錄(北師大版)
生:我覺得這個“……”應該放在這一段下面,而不是這一句后面,因為后面省略的是很多段詩歌,而不是一句話。
生:同學們,課文里也應該這樣改一改,應該在“替云給云寫,愿變成綿綿春雨,替樹給樹寫,愿連成無邊的森林。”這一段后面加“……”。
(學生從自己的學習過程中,體驗到還能寫出很多段這樣的詩歌,感悟到“……”的用法和用途,從而遷移到教材,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
生:我們發現第一段很重要,告訴我們寫信要用紙和筆、手和心。
生:用紙和筆、手寫信我能明白,用“心”我可不明白。
生:我來告訴你,用心就是用心想,寫信的時候寫出好的詞語和句子。
生:用心就是要思考,寫出自己的心里話。
生:用心就是要表達出自己心里的感情。
師:真好!我們寫信的時候就要用心,表達出自己的感情。
板書:用心
用情
生:老師,我還發現這一段有一個特殊的標點,它就像一條引線,引出了下面的詩歌。師:它叫破折號,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生:對,還有延長聲音的作用,以前我們見過它。
(學生在品讀詞句的過程中,體會標點的用法,可謂一箭雙雕。)
生:課文最后也有一個標點,是“……”表示省略了一些。
師:對,課文最后的“……”表示省略了什么?
生:表示省略了給自己寫的信。因為“給自己,我也要寫一封封信。”
生:表示省略了自己給別人寫的信,因為“讓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貼得緊緊、緊緊……”沒有交代新的具體內容。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尊重和珍惜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應該成為新課程課堂里的最亮麗的風景。)
獵人:
我是一只孤獨的小鳥,尊敬的獵人呀,請你不要打鳥打動物了。
有一次,我的姐姐和她的戀人在枝頭對歌,姐姐正沉浸在幸福之中時,你在背后打了一槍,姐姐的戀人就落下了枝頭,沒過幾天,我的姐姐也悲傷而死。
還有我的弟弟和父母,我的父母在教弟弟飛翔,父母一下子被打落,弟弟正在自由自在地飛,也被你打死了。
獵人啊,很多動物對人類有益,你卻把它們打死,獵人啊,請你以后不要再傷害動物了。
一只孤獨的小鳥
2004年6月
——李弈春
(五)交流自己的作品。
課后延伸:背誦課文,仿寫詩歌。
六、課后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不斷進行“理解、積累、轉化、運用”語言的實踐過程,教師應該為學生的語言實踐與發展提供盡可能多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本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尊重學生的實際需要和興趣,采用讀、編、議、寫四個環節,給學生創設語言和思維的實踐與發展空間。課堂上,孩子妙語連珠,詩意盎然:“替圓給方寫,讓我們一起合作吧,畫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替草給花寫,讓我們手拉手,一同走進春天。”“替地球給太陽寫,讓我們合作吧,給人類更多的溫暖,讓小草更加碧綠,讓地球的空氣變得更加新鮮。”特別是當他們的小詩一個字一個字出現在屏幕上時,孩子們那驚喜的眼眸是多么地令人心醉;還有,孩子在交流自己的作品時的那份投入,那份傷感,深深銘刻在老師的記憶里。孩子的成長很重要,而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驗更重要。
( 點評:山東省廣饒縣第一實驗小學燕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