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規矩不能有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納悶”、“辯解”等詞的意思。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彭總以身作則,不搞特殊化,與人民群眾平等的好品質。
3.激發學生對革命前輩的熱愛之情,懂得尊重別人,學會與人友好相處,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行為體會人物思想品質。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請大家一起來讀課題。
2、你第一次讀這個課題時有什么疑問?教師選擇較為簡單的問題,讓學生根據預習情況互相解答。
3、誰能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彭德懷?
二、初步感知
1、“這個規矩”是什么規矩?彭德懷總司令為什么要對那些工作人員說這句話?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的問題讀讀課文,從文中找答案。
2、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爭取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并思考課文寫了什么事?
3、課文中的生字、詞語你們都能讀準嗎?咱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學生開火車讀。
重點提示:“德”不要丟掉中間一橫,點擊橫變紅;“鬼”注意字形,點擊“”變紅,指導書寫。
4、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讀課文,情感體會
1、再讀讀課文,你認為“這個規矩”是什么規矩?彭總為什么說“這個規矩不能有”?(全班集體交流)
2、你認為彭德懷是怎樣的人?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的?畫出來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
集體交流:學生先讀自己找到的句子,再談理解、體會。
(1)“……很多人親切的稱呼他‘彭總’。”
(彭德懷擔任國家的多種職務,可以說是位高權重,可很多人卻親切的稱他為“彭總”,這說明他與大家的關系很好。)
(2)“傍晚,彭總穿著便衣,叫汽車停在離公園還有一條街的地方。”(出示句子)
(彭總穿著便衣,還在離公園比較遠的地方就下車了,這說明他不想搞特殊。)讀一讀,體會彭總的好品質。
(3)根據回答出示課文第7自然段,彭總說話時語氣怎樣?為什么生氣?誰來讀一讀?(指導朗讀)
(4)出示課文第9、10自然段,彭總說這句話時,是怎樣的態度?(十分堅定)他為什么走出了公園?(出示課文插圖,觀察彭總的表情)
誰能讀出彭總堅定的語氣?(練習朗讀)
3、彭德懷就是這么一個以身作則,一切都與民群眾平等的好領導。我們再來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彭總的好品質。
(先同桌,或小組合作朗讀,在進行全班朗讀匯報。師生共同對朗讀情況進行評價。)
四、課堂小結,深化感情
彭德懷同志這種與人民群眾平等的好品質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但這只是咱們同家領導人的一件很普通的小事,還有許許多多發生在偉人身上的感人故事,希望同學們課后通過閱讀、上網、詢問等多種渠道進行民解。
五、板書設計:
“這個規矩不能有”
彭德懷
“規矩”?——閉園接待首長
為什么?——以身作則、不搞特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