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第五冊 18《小稻秧脫險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格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及新詞。會用“紛紛”、“激烈”造句。
3、知道除草劑、噴霧器能夠保護稻秧不受雜草侵害,培養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
4、分角色朗讀課文,并演一演這個童話故事。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語把握課文的內容,在感悟的基礎上讀好人物對話,將自己的閱讀感受通過感情地朗讀和表演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
1、安排學生課前預習,并檢查預習情況。
2、生字詞卡片,稻秧、雜草、噴霧器頭飾。
3、稻秧遇險和脫險的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線格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及新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又是怎樣脫離危險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都喜歡童話故事,你讀過那些童話故事?
2、今天咱們再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看誰的收獲多。齊讀課題——小稻秧脫險記
3、質疑課題:你讀了這個課題,有什么疑問?
(學生質疑預設:“脫險”什么意思?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小稻秧是怎樣脫險的?)
把學生的提問簡單的板書在課題下方
小結:學貴有疑,就要這樣一邊讀一邊想,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生字詞卡片,開火車讀。
chǎozápīnqīfùfēn
爭吵雜草拼命欺負紛紛
xiōngmányōng
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一擁而上
2、去掉拼音認讀。
(學生行為預設:學生可能把“吵”和“咋”讀得平翹舌音不分,后鼻音“洶”和“擁”發音不到位,“擁”聲調讀不準確。)
3、檢查朗讀課文情況。
指名按自然段接讀課文,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學生行為預設:根據課前檢測,“小稻秧望著這群蠻不講理的雜草”這句話中的平翹舌音容易讀錯。)學生讀錯時,及時糾正,并讓學生反復讀,直到完全讀對為止。
4、再讀課文,想一想哪幾個自然段寫小稻秧遇險,那幾個自然地寫小稻秧脫險?
指名回答。
三、細度小稻秧遇險的部分(第1——2自然段)
1、讀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險,讀不懂得地方做上記號。
2、學生自薦提出疑問,簡單的問題鼓勵學生回答,有難度的指導解決方法。
(學生行為預設:學生可能對“團團圍住”“氣勢洶洶”“蠻不講理”“不由分說”“一擁而上”“拼命”等詞語不理解。)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用多種形式理解。
3、表演理解(請理解的同學上臺)
“團團圍住”(包圍住)
表演結束,提問:這些雜草厲害嗎?兇嗎?(這就叫“氣勢洶洶”)
雜草野蠻嗎?他們講不講道理?(板書:蠻不講理)
雜草讓小稻秧多說話了嗎?(這就是“不由分說”、“一擁而上”)
4、小稻秧遇到了這些蠻不講理的雜草,怎樣了?(板書:當場病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