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賽馬》實錄及點評
生:孫臏為什么如此胸有成竹,就斷定自己一定能取勝?
師:對呀,剛才咱們弄明白了他想了什么辦法,現(xiàn)在,可進一步思考,孫臏他憑什么能想出這個辦法來?
(點評:如何引導學生“問出精彩”?教師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有策略。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兩次巧妙地創(chuàng)設質(zhì)疑情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1、在學生緊扣文本,品讀了田忌、齊威王第一次賽后的神情,教師引導學生從疑惑點兩次不同的結果中,生發(fā)問題;2、當學生引出孫臏后,圍繞“孫臏”,教師又一次引導學生質(zhì)疑,于是 “孫臏用什么辦法使田忌贏了?孫臏為什么能想出這個辦法?一層深一層的問題脫穎而出,這些問題的提出,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習的主動性更大,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片斷三:品讀對話,感悟智謀;延伸追問,補白想像
師:胸有成竹你們知道嗎?
生:形容做事非常有把握。
師:他為什么那么胸有成竹?剛才齊威王是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稀里糊涂的不知道怎么輸了,他多么希望有雙慧眼,把這糊涂看得清清白白,真真切切,誰借給他一雙慧眼?
生:孫臏。
師:孫臏用他的慧眼看到了什么?才使自己這樣有把握?
生:從剛才的情形看,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師:田忌失敗了,只是認為自己的馬差;齊威王勝了,只是認為自己的馬強,但孫臏卻認為快不了多少。什么叫快不了多少?
生:就是彼此之間馬都差不多。
師:差不多到底是多少?
生:馬的差距很少很少。
師:就是那么一點點,對嗎?
生:馬差距很少,比如說田忌的馬是10,齊威王就是10.5或11。
師:就這么一點點,這就叫做快不了多少。
生:也就是田忌的中等馬雖然比不過齊威王的中等馬,但是勝過齊威王的下等馬。
師: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我從第二次比賽過程中可以看出。(生讀第二次比賽)
師:同等級較量,田忌只能敗給齊威王,如果調(diào)換順序就能出奇制勝,還是那句話,齊讀。
師:他這樣一說,田忌瞪了他一眼,讀____。
生讀: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師:孫臏是挖苦他嗎?
生:不。
師:田忌還是不明白疑惑地____。
生接讀。
師:如果再賽,田忌認為自己還是一個字輸。只有在什么情況下,才能讓他贏。
生:換馬。
師:所以他沒信心地說____。
生讀:那還不是照樣輸。
師:此時孫臏卻是____。
生:胸有成竹。
師:可見,就在這之前,孫臏已經(jīng)想好了對策,因為他那雙慧眼已經(jīng)看出了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生再讀那句話)
師:田忌看得出來嗎?齊威王看得出來嗎?而孫臏卻看得出來,此時,你覺得孫臏怎樣?
生:孫臏非常自信。
生:我覺得孫臏非常細心,連那小小差距都看得出來。
師:孫臏真是善于觀察。賽馬場上是風馳電掣,這就一會兒功夫,他竟然把這細微差別,誰的馬快,快多少?誰的馬慢,慢多少?看得如此__。
生: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師:田忌認為只有換馬才能取勝,齊威王呢?每次比賽都老一套,才稀里糊涂輸了都不知道,才會目瞪口呆。
生:老師我有個疑問,為什么課文結束時,只寫齊威王的表情,而不寫田忌的呢?田忌會是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