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寓言兩則(表格式教案,含教學后記)
教學要求:知識目標: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情感目標: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腳踏實地,不可急于求成。懂得只為眼前的一點利益互不相讓,爭執不休,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的道理。教學重點: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教學難點:讀懂詞句,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生字詞卡片。教學時間:二教時。 第一教時教學要求:知識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情感目標: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腳踏實地,不可急于求成。教學重點: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教學難點: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腳踏實地,不可急于求成。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生字詞卡片。教學過程:教 學 環 節教 學 內 容 設 計修 改 欄一、導入新課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自讀自悟 四、拓展延伸:(說話練習) 五、總結寓言道理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4課《寓言兩則》。一起跟老師把課題寫一遍。你能來把課題讀一讀嗎? 師:你真了不起!這里邊有兩個生字,誰再來讀一讀?誰還想讀?一起讀。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提出來的嗎?(什么是寓言?)誰能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師:那大家都聽過寓言故事吧,你能回憶一下,以前你都聽說過那些寓言故事嗎?補充師:這篇課文一共有兩個小故事,所以就是“兩則”。 今天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則《揠苗助長》。 伸出你們的小手和老師一起寫“揠苗助長”。 課前大家預習了嗎?,下面老師來檢查一下。 1、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出示生字。 師:這些生字你都掌握了哪些?指名學生說 。師:那這些詞語你能來讀一讀嗎? 寓言 兩則 宋國 焦急 筋疲力盡 納 悶 興致勃勃 枯死師:這些生字中,你覺得哪些字在字形、字音上有必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齊讀 2、生字學會了,老師還要看看你們的書讀得怎么樣,誰來讀一讀?補充3、 現在誰能說一說“揠苗助長”的“揠”是什么意思?“助”又是什么意思?誰能連起來說說“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 明確:揠,“拔”的意思。揠苗助長就是拔禾苗幫助禾苗長高。 4、這樣的理解只是理解了這個成語的本意,到底這個詞還有什么比喻義呢,我們深入學習課文以后就知道了。 這篇課文很有意思,咱們可以把它排成一個課本劇,想要演好這篇寓言,首先咱們就要揣摩一下文中這個人的動作、語氣,把這個人當作自己,來,自己先試著讀讀課文。看看事情到底是怎么發生的。 (一)第一自然段1、指名讀課文從他的朗讀中,你體會到他是怎樣的語氣?(焦急)從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的出來呢?出示: 宋國有個農夫,他巴望著自己田里的禾苗長得快些,就天天到田邊去看。可他總覺得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心里十分焦急。 (1)“巴望”是什么意思?(很希望,希望得不得了)課文中為什么要用“巴望”而不用“希望”呢?我們來換個詞讀讀,看有什么不同。(2)“天天”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每一天都來)師:星期一來嗎?星期二來嗎?……晴天來嗎?陰天呢?能通過你的朗讀來表現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