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的云霧教學設計
師:很棒他先肯定了優(yōu)點,又指出了不足,我們書上說了是一條條玉帶,那老師稍微改一下。(修改黑板上的畫)看第三幅圖他理解了那些詞語?
生:茫茫的大海。
師:你怎么知道他理解了?
生:是因為大海是在底下的。
師:他腦海里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茫茫大海般的云。站的角度不同看的也不一樣。看最后一幅圖,結合書上的內(nèi)容誰來評一評?
生:結合書上談談自己的看法。
師:他理解了一個詞天幕,什么叫做天幕?幕就是幕布,從哪兒垂下來的幕布?上接著天把整個山都給遮住了。(教師適當?shù)匦薷漠嫞┠闱莆覀儼褧系奈淖肿兂闪艘环嫞谶@過程中我們也理解了詞語。你們真棒,真會讀書,會讀書的孩子呀!還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讓這不同姿態(tài)的云霧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籠罩的,纏繞,彌漫的,遮擋的,我們試試再來讀一讀,通過你們的讀讓我們感受到一幅又一幅的姿態(tài),一幅又一幅韻味。
生: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提問籠罩在山上的云霧像什么呀?
生:像一頂白色的絨帽,學生接著讀課文,讀到像一條條玉帶
師:知道什么是纏繞嗎?他這個圖也表現(xiàn)出來了。你就是一座山,他是怎么纏繞著你呢?(動作示范)好!那纏繞在半山腰上怎么不比做腰帶?皮帶呢?要比作玉帶呢?
生:因為皮帶和腰帶很重。因為云霧很輕所以比作玉帶。
師:就憑你的這種感覺你來讀讀這一句好嗎?他感覺到云的輕盈,還有什么原因要比作玉帶?
生:因為玉帶一般是白色的,云也是白色的。
師:是啊!有了青山的襯托云顯得潔白而溫潤,云有著玉石般的光澤。那我們像作者一樣高高興地,帶著欣賞和喜歡的語氣,再來讀這一句。
生:齊讀課文。
師:見過大海嗎?大海給你什么感覺?
生:一望無際。
師:書上也有一個詞表達一望無際是哪個詞?
生:茫茫
師:那我們一起來感受下云海的茫茫。(出示課件)
生:齊讀課文。
師:對照圖和課文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神奇的云霧,第一幅圖畫著是什么位置的云霧?籠罩在山頂?shù)脑旗F,第二幅是什么姿態(tài)的云霧?
第二幅是什么位置的云霧?彌漫在山谷的云霧,像什么?最后一幅圖像天幕。廬山的云霧是不是只有這四種?
生:不是,因為他還有一個省略號。
師:細心的孩子關注了省略號。不僅讀懂了課文也讀懂了省略號的意思。可以從哪個詞看出來(千姿百態(tài))“姿”和“態(tài)”都是生字跟著老師我們一起來寫一寫,(教師板書:千姿百態(tài))千姿百態(tài)是說有一千種一百種姿態(tài)嗎?在很多的詞語中“千”和“萬”都不是表示具體的數(shù)字,而是表示很多的意思。(在黑板上又添了一種姿態(tài)的畫)。
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說說像什么?“架在兩山之間的云霧”。
師:還可以用什么樣的詞語來表示這一姿態(tài)的云霧?能不能用上書上的句子,那些什么位置的云霧像什么?我們發(fā)現(xiàn)不同位置的云霧,他們的樣子不一樣,站在不同角度看到的云霧也不一樣。不一樣的人來看,他的樣子也不一樣,這就叫做千姿百態(tài)。這么多不同姿態(tài)的云霧,用書上一句話就能全部概括,哪一句?
生: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tài)。
師:同意嗎?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這句話概括了整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咱們把它叫做中心句。拿起筆畫下來,讀書的時候我們要特別關注這樣的句子,它能幫助我們更快更準確地把握自然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