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片美的葉子》教學案例
【研究背景】
《做一片美的葉子》是一篇散文詩。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描寫了大樹和葉子的外形之美和內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樹”和“葉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啟迪人們要學習葉子那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文章的語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繪了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能引起讀者無限的遐想。本課的教學難點就在于讓學生感悟葉子的內在美,理解“生活的大樹”,明白自己該為“大樹”做些什么。為突破這一難點,我首先引導孩子們研究葉子的外形之美體會葉子的內在之美聯系實際,品味人之美
【研究過程】
[片斷一]
走進自然,與葉對話 :
課前與學生來到校園里,讓學生靜靜地凝視著大樹與樹葉,靜靜地傾聽著樹葉的對話。
少頃,問學生:你看到了什么?你聽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棵棵綠色的大樹,我聽到了樹葉被風吹起時發出了細小的沙沙的聲音。
生:我看到了一片一片的樹葉,長得綠油油的,很肥美!
生:我看到了樹葉雖然長得差不多,但你仔細地看,卻還是不同。生:我聽到了樹葉好像在說著悄悄話,好像在說:“你看我們長得綠油油的,多美啊!”
生:老師,我發現樹葉的反面還有很多毛毛,很細很短,就跟我們身上的汗毛一樣。
師:你觀察得可真細心啊!說得對!那些毛就跟我們身上的汗毛一樣,樹葉也有寒毛孔呢,你仔細看就能發現。
生:我聞到了樹葉那淡淡的清香,真好聞!
生:我看到了每一片樹葉上都有那個紋路!
師:那個叫葉脈!葉脈就跟我們身上的血管一樣。我們的血管為我們的身體的各個部分都輸送著血液,血管還具有造血功能!那樹葉又有什么作用呢?
生:樹葉可以貼成各種各樣的圖畫!
生:樹葉可以當作柴火一樣燒飯!
生:我們可以用樹葉吹口哨!
生:夏天樹葉可以為我們遮擋陽光,冬天還可以遮雨!
生:媽媽說,樹葉還能吸進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沒有氧氣,我們就無法呼吸!
師:你們知道得可真多,樹葉能為我們人類作出很多很大的貢獻。那你知道樹葉為大樹做了哪些事情嗎?
孩子引用課文中的原話回答: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
師: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做一片美的葉子”中的一句話,看來你們都已經預習過課文了!
師:在回教室以前,請你在心里悄悄地對樹葉說一句話,但是不用說出來讓別人聽到,等我們學完了課文,再來這里大聲地說給樹葉聽好不好?
生:好!學生在心里邊默默地說著自己想說得話!
[評點]:孩子們好動,那我們就給孩子們動的機會。讓孩子們離開一會課堂,來到大自然中學習。在觀察欣賞的同時,培養孩子處處留心周圍的事物的習慣。樹林里,孩子們如達爾文一般地對世界的萬物都充滿著好奇心,什么都想探究,什么都想知道,當然也會提出各種難以回答的問題。在本課時的導入設計時,我讓孩子與樹葉對話,用心去對話,感受樹葉外在的美從而引出課題。但在導入的最后,我又讓孩子們把自己和樹葉說的話藏在心里,不說出來,其他孩子當然想知道別人對樹葉說了什么話,但是又沒有辦法知道,于是就會對這樣很有神秘感的事情產生很大的好奇心。有了這樣的驅動力,還怕孩子在課堂上不夠專心、不夠認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