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獻璧
預習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
認識本課的生字,包括九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搜集關于和氏璧的資料和故事。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討論重點體會“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
學會本課的生字。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關于和氏璧的故事。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發生在我國楚國時期的一個歷史故事。
板書課題:和氏獻璧
提問:通過課前預習,你能說說對課題的理解嗎?(重點引導學生說說“獻“璧”的意思)
交流自己在課前搜集的關于和氏璧的故事。
問題質疑。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讓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生字。
四人學習小組相互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
教師檢查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
學生合作朗讀課文。
讀后組織學生評價(朗讀的聲音、生字讀音的把握等)
整體感知
提問:和氏獻了幾次碧玉,獻給誰,結果怎么樣?
課件出示表格:
____次 獻給誰 結果
學生讀課文后,小組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寫。
課堂檢測
抄寫生字。
完成表格。
第 二 課 時
導入新課
直接導入,揭示課題:《和氏獻璧》。(齊讀課題兩遍)
理解“獻”、“璧”的意思。
指名說說:“獻”、“璧”兩個字的意思。
教師小結。
新課講授
回顧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并指名說說: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匯報。
指名說說:和氏獻了幾次璧玉?(三次)
熟讀課文、理解課文。
學習第一次獻璧。(第1自然段)
自愿起立讀第1自然段。
指名說說:卞和第一次獻璧,結果如何?
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左腳)
學習第二次獻璧。(第2自然段)
自愿起立讀第2自然段。
指名說說:卞和第二次獻璧,結果如何?
指名回答。(欺君之罪,砍去右腳)
齊讀第1、2自然段。
學習第三次獻璧。(3—5自然段)
指名接讀3—5自然段。
第三次與前兩次有什么不同?
小組討論:
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畫出描寫和氏的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
a、互相交流,讀一讀。
b、指名匯報。
c、出示句子,學生齊讀。
* 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
理解“捧”在這句話中的含義。
a、將“捧”字換成“抱”字理解。
* 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
* 卞和抱著那塊石頭,哭了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