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花果山》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青島版第一冊《走進花果山》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孫悟空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特別喜歡他,便特意來看看我們,小朋友們看,他來了! (課件:孫悟空出現)小朋友們好!今天跟俺老孫去花果山玩玩,好嗎?(停頓)聽說咱們班的小朋友特別聰明,俺老孫還準備了幾個難題考考同學們,如果你答對了,就能得到我們花果山的大桃子,小朋友們準備好了么?讓我們坐上筋斗云,出發!孫悟空騰云駕霧來到花果山.畫面片刻之后定格在信息窗1畫面,學生興趣盎然。
活動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觀察定向,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們,我們到了!花果山好熱鬧呀!小朋友們快看看,都有誰來了?誰來說?(教師舉手示意)
生:有小猴子。
師:小朋友們快看,機靈小猴子正在向我們招手呢!他們一定是在迎接我們。(師轉向生)能不能告訴大家,小猴子都在哪兒呀?
生:小猴子在樹上,還有巖石上。
師:說的也很完整。老師要和你握握手。其他小朋友要向他學習,完整地說一句話。
生:有小鳥。
師:對呀!天空中飛來了幾只小鳥,是幾只呢?
生:4只,能完整地說一遍嗎?
師:看這次說得多完整呀!誰還想說?
(這個環節引導學生盡量把圖中的信息說出來,并且在潛移默化總讓學生像講故事一樣把圖中的數學信息娓娓道來。并引導學生用“幾只”等數學語言,說一句完整的話。在學生表現特別出色的時候,教師適時獎給學生一個大桃子:你表現得太出色了!獎給你一個大桃子。)
師:小朋友們說的都不錯,剛才說了這么多,你最喜歡什么?最喜歡猴子的小朋友請舉手。
噢,這么多,大家都愿意與小猴子成為好朋友。那我們先來看看可愛的小猴子,好嗎?
(課件突出小猴子,其他的場景淡化。)
關于小猴子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提問題)
如果學生提不出問題或所提的問題中沒有涉及到數學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
(老師來提一個好嗎?我想問問咱們班的小朋友,今天在這個教室里上課的有多少個小朋友?)
然后讓學生仿照教師提出:“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教師板書)
2、嘗試解決,理解含義,探究算法
師:小朋友們,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是8 只猴子。
師: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生:我是數出來的。
[注:在這里,如果學生一下子就說出了3+5=8,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追問,能說說你的想法嗎?生就會說:巖石上有5只小猴子,樹上有3只小猴子,在學生說出:巖石上有5只小猴子后,教師馬上引導學生到前面數。]
師:小朋友還有其他的辦法(算出5+3嗎?)嗎?你
(學生紛紛舉起手來)
老師看到你們舉起的小手就知道:現在你的小腦袋里一定有很多好方法,還沒有想出來也沒有關系,老師還為小朋友們請來了幾個小幫手,快看看他們是誰?
(學生打開盒子)
你可以用這些小幫手來擺一擺,看看能不能想出更多的辦法。然后把你的好方法告訴你們小組的其他小朋友。要注意:別的小朋友在說的時候要認真聽,咱們比一比,哪個小組想出的辦法最多。
(學生自由選擇方法,嘗試解決。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交流(設計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