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3、把你喜歡的景點多讀幾遍,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呢?(電腦出示第三自然段,但其形式與課文不一樣,它把各個景點都作為一段出示,而且可以去掉最后一句寫總體感受的部分。每個景點最好做成“熱點”,以便于在隨機匯報時隨機點出)
4、隨機匯報,隨機點出,隨機朗讀。
△圍繞著西湖的是一圈樹木織成的綠色鑲邊。
(出示句子和圖片)指名生讀,說說喜歡它的理由,指導讀好句子。
小結:如果我們把美麗的西湖比作漂亮的裙子,那它就是綠色的裙邊;如果我們把美麗的西湖比作一幅畫,那它就是活生生的畫框,真是夠神奇的。
△十里明湖中,蔥綠的孤山顯得格外秀美典雅。
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蔥綠”——孤山上樹木繁茂,滿眼青翠,顏色很美。)
小結:蔥綠的孤山靜靜地處在碧水之間,它雖不險峻,卻格外秀美典雅。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它的美嗎?指名讀。
△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這里的白堤和蘇堤就是為了紀念白居易和蘇軾兩位詩人。(板書:湖堤)
我們都見過隨風輕輕飄動的紅旗,輕輕柔柔的(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課文說“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那該是多么奇妙的景象啊。請同學們一邊想象著畫面,一面讀一讀這句話。
【評價朗讀:建議讓學生朗讀,分層次評價,如第一次提示為“似青綢綠帶的長堤漂浮在波動的水面上,有著一種動態的美”,第二次提示“輕柔(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或用手摸摸學生的小臉),就像媽媽輕輕撫摸你的臉的那樣一種感覺,那是很美好的,要讀出這種感覺”。這里的關鍵是“輕柔地漂浮”要讀慢些、讀輕些。學生讀不好,教師要范讀,然后讓每個學生自讀體會,再指名讀,最后齊讀。“輕柔”的漂浮又是怎樣的感覺呢?沒有對“輕柔”之義的提示,學生可能讀不好。故由教師提示詞義。】
△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綠樹叢中。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板書:小島)
仙境是什么樣的一種情景?朗讀體會。
小結:小島在樹木的遮掩下,若隱若現,十分迷人。
5、這連綿起伏的群山,水平如鏡的湖面,秀美典雅的孤山,似青綢綠帶的湖堤,樹木掩映下的小島,仿佛仙境一般。看了之后我們感到十分舒暢,真是 “心曠神怡”啊!請你來讀一讀這一段的最后一句話,一邊想象西湖的美景,一邊用舒暢的心情朗讀。
6、誰能像第二自然段那樣用簡潔的語言來說說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主要講了西湖的各個景點都很美。
△學生羅列景點“主要講了湖的四周、孤山、蘇堤白堤、湖心小島很美”時,首先要肯定其正確,然后指導:可以抓住你認為最重要的兩個景點,其它的用一個“等”來代替就可以了,如“主要講了湖的四周、孤山等景點很美”。誰會像老師這樣來概括。(學生嘗試概括)指名生回答。
7、你還知道哪些景點?下面就請同學們自己來介紹一下搜集到的西湖景點。指名生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材料,可配圖片。老師這里還有班上其他同學收集的許多關于西湖的資料,課后我們再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