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 教案
】《中國石》教學設計之一 】《中國石》教學設計之二 】《中國石》教學設計之三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邊防戰士對祖國無限的愛,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詞句,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繼續培養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深入理解課文。
3.學習生字詞,并理解新詞“積聚、酷似、傲然、盛譽、快慰”。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了解“中國石”的樣子,透過邊防戰士對“中國石”的愛,體會他們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透過“中國石”體會邊防戰士的愛國心。
教學準備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掃清學習課文障礙。并弄清自然段之間關系,劃分段落寫出段意。
第二課時:通過重點詞句分段理解課文,體會邊防戰士的愛國情感。
第三課時:學習生字理解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一)教師課前準備一塊肖形石。課上教師展示肖形石,請同學們說一說這塊石像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肖形石。隨后教師講什么叫肖形石。“肖”,相似、像的意思。天然肖形石是指沒有經過人工雕琢而且非常像某一物體形狀的石頭。)
(二)教師提問:在戈壁灘上有一塊石頭,邊防軍戰士稱它為“中國石”,這是為什么呢?(板書課題:中國石)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一)帶著問題讀書。首先注意讀準字音,并能從文章中找一找為什么邊防戰士稱戈壁灘上的一塊石頭為“中國石”。
1.讀課文。(邊讀邊劃生字,注意讀音)
2.學生分別說說自己找到的答案。
(二)邊防戰士又是怎樣揀到“中國石”的呢?帶著下列問題第二遍讀書。
1.標出自然段。
2.思考每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3.試著將內容相同的自然段歸并成大段。(全文共9個自然段。)
(1)講戰士們經常撿石頭,并舉行“賽石會”。
(2)姍姍來遲的春雨洗潤戈壁灘,這正是揀石頭的好機會。
(3)我把可心的石子一顆顆揀起來。
(4)從趕車姑娘那里“我”知道經泉水洗過的石頭特別清亮。
(5)“我”發現一塊“中國石”。
(6)“我”告訴小姑娘像雄雞的石頭為什么叫“中國石”。
(7)“我”和小姑娘一起觀賞“中國石”。
(8)全連精心收藏“中國石”。
(9)“中國石”在賽石會上屢屢奪魁,贏得了“最佳寶石”的盛譽。
這里第一段為第1自然段,戰士們經常揀石頭,舉行“賽石會”;第二段從第2~7自然段,講邊防戰士揀“中國石”的經過;第三段是最后兩個自然段,講邊防戰士喜愛并精心保管“中國石”,使“中國石”在他們心中。
段意,教師心中要有數,不必講。
(三)第三遍請三位同學分段讀課文。并分說主要內容。
1.請三位同學分段讀課文。
2.將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合并練習說段意。
首先學生自己說一說,隨后同組討論;最后全班說段意。(教師可邊劃自然段中的主要內容的重點詞邊說段意,見前面所劃曲線。)
三、出示卡片糾正讀音,為學習課文做準備
(一)讀準生詞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