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 教案
(二)不懂的詞查字典理解。
(三)質疑、解疑。
四、再讀第二大段。學生把描寫“中國石”的句子找出來,做上記號
安排這部分是為第二課時學習打下基礎。
(另:下面板書設計中橫線為自然段段意。)
第二課時
一、導語
教師用簡短語言交代清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二、分段讀文,說說段意
(一)請三位同學分段讀課文。
(二)說一說各段段意。
三、分段學習,理解詞句,深入理解課文
(一)讀第一段思考:
1.這段中每句話寫的是什么?
2.戰士們駐扎的環境怎樣?
3.戰士們以什么為樂?
4.“我”是怎樣成為“石頭迷”的?
(“駐守在戈壁灘上”說明駐扎環境的荒涼。可問學生“戈壁”指什么?不理解查查字典。這種地區嚴重缺水,草木難以成活,分布于我國西北。戰士們以撿石、賽石為樂,說明戰士們不向艱苦的環境低頭,因地制宜。比賽次數多了“我”也成了“石頭迷”。)
(二)讀第二段,并分層學習。
1.讀第二段,看作者分幾層意思寫的?
(這里分層以“石”為線索,找石、洗石并發現“中國石”、仔細欣賞“中國石”。)
2.讀第一層,“我”什么時間怎樣找石頭的?為什么說姍姍來遲的春雨后是揀石的好機會呢?
(雨水清洗的石頭色彩鮮明、紋理清晰。)
(1)“我”是怎樣撿石頭的?
(俯身打量、撿)
(2)這時雨后景色描寫說明了什么?
(春雨姍姍來遲再次說明戈壁灘的環境艱苦,而雨后風清氣爽實在難得,更突出戰士對戈壁灘戈壁石的愛。)
3.讀第二層看我到哪里洗石?為什么到那里洗?“中國石”是怎樣發現的?
(以給天然肖形石起名“中國石”為突破口體會“我”對中國地圖之熟悉,感受“我”對祖國的熱愛。)
4.讀第三層,“我”和小姑娘仔細端詳“中國石”,發現了什么?“我們”的發現說明了什么?
(1)小組討論。
(2)全班發表意見。
(①酷似中國版圖。②地貌相似。③找到了名山、大川。④說明他們對中國地貌的熟悉,體現了他們對祖國的熱愛。)
(三)學習第三段體會邊防戰士的愛國心。
1.讀最后一大段,看邊防戰士怎樣對待“中國石”的?
2.“中國石”榮獲了怎樣的榮耀?
3.邊防戰士為什么給“中國石”這么高的榮譽?
4.你怎樣體會文章最后一句話:“‘祖國’在我的身邊,祖國在我們心中”。
(1)第一個加引號的祖國指什么?
(2)第二個祖國又指什么?
(這里要體會戰士以“中國石”寄托愛國情思。為了保衛祖國的安全,他們甘愿過艱苦生活,忍受思念親人的痛苦,并以苦為樂,充分展示了戰士們視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愛國主義情懷。)
四、總結板書,升華中心
通過總結板書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五、指導朗讀最后一段,體會思想感情,讀出邊防戰士愛戈壁灘、愛“中國石”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