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五、復述課文。
9.三袋麥子
教學目標:
1 能夠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能正確朗讀并且書寫。能夠正確朗讀課文中9個二會字。
2能夠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每一個小節講了什么。
3 學習課文第一段知道三個小動物是怎樣對待土地爺爺的禮物的,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一段。
教學重點:
能夠正確朗讀和書寫一會生字。能夠正確朗讀二會字。
能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教學難點:
知道三個小動物是怎樣對待土地爺爺的麥子的。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段。
課前準備:動物的頭飾。幻燈制作。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三個小伙伴,你們想認識他們嗎?(出示小豬、小牛、小猴的道具圖片)他們三個小伙伴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非常好聽的童話故事。(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學生自學
1 不過讀這個故事前老師有個要求;幻燈片出示自學的要求:先讀課后的生字,再讀課文,邊讀邊標自然段,讀課文時要注意: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 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自學
3老師感覺同學們今天自學非常認真,認真去做一件事情一定會做得很棒的,經得起檢查的。
4老師這兒還有更難的詞語呢,你們能讀嗎?幻燈片出示:(二會字的上面都標有拼音)
太棒啦 饅頭 發霉 搬到 憨厚 告訴 神秘 收獲 能干
5 指名分組領讀,憨厚就是形容人老老實,能干的“干”是多音字。
6讀得棒極了,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小節?
7 老師就邀請九對同桌來讀九個小節吧。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畫出難讀的生字。根據學生朗讀課文學習生字,糾正讀音,尤其是后鼻音、前鼻音。“食”最后兩筆;“防”、“訪”部首不一樣;“仍”右邊的筆順;“保存”的近意詞是保管。
“一份 迫不及待 食品 保存 防止 拜訪 仍”
8 課文讀通順了,這些生字有了各位的友情提醒,以后書寫起來一定會加倍注意的。讓我們把這些生字再來讀一遍。
9 課文一共有九個小節,如果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呢?不信咱們來讀一讀。
10 是怎樣的時間順序?1-4節寫一年以前,5-9節寫一年以后。
三 學習課文1-4節
1 過渡:在一年以前,快要過年了,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口袋麥子。在小豬眼里這是怎樣的麥子呢?(根據回答板書:黃燦燦的)
2黃燦燦的,真是好麥子呀,咱們的小豬可開心啦,朗讀小豬說的話。
3 小豬是怎么做的?要求讀好“迫不及待”、“各種各樣”。你覺得小豬怎樣?
4小豬是饞了點,不過他能把麥子磨成面粉,還會做成各種各樣點心到還真有點美食家的風格喲!
5土地爺爺的麥子在小牛和小猴的眼中又是怎樣的呢?他們是怎么做的呢?(根據回答板書:飽滿 上等的麥種)
當學生說到“在小猴眼中是上等的麥種”時引導學生思考:你覺得怎樣的麥子才是是上等的麥種?
6 小豬沒有瞧出來,小牛雖然勤勞也沒有瞧出這是上等的麥種,小猴看出了這是上等的麥種,說明什么呢?(比小豬小牛看得仔細;有豐富的勞動經驗)
7 三個小動物對待麥子的方法各不相同,一年以后的情況也是各不相同,我們下節課再繼續學習。
四 書寫本課的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