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獅子愛爾莎》教學策略淺析
老師們,下面,我代表我校四年組,對我校青年教師崔艷所執教的《小獅子愛爾莎》一課,從教學策略方面作一個簡單的分析。不當之處在所難免,請各位同行指正。
首先談談關于教學目標的制定。
。ㄒ唬┲R與能力
1、認識本課21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
2、懂得課文記述順序是按小獅子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安排的。
3、了解小獅子愛爾莎的生活習性和小獅子和“我”的親密關系。
4、懂得“我”把小獅子放回大自然的原因。
目標(2)的指定為的是落實《新課程標準》中對第二學段的閱讀提出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目標(3)的制定要完成的是培養學生“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目標(4)的制定著眼于培養學生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ǘ、過程與方法:
1、能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中,圈點,勾畫,摘錄,自己閱讀,互相協作,大膽交流,獨立體驗。
2、把在當地了解到的動物的情況與文中的人、事、物、情結合起來,并發表獨自的見解。
這兩條目標,一方面從協作學習技巧、方式、態度提出了要求,一方面從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創新性學習做出了規定。這兩條目標都包含著這樣一個信息: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崩蠋煂ⅰ罢湟晫W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ㄈ、情感與態度
1、理解“我”和小石子之間的深厚感情,培養愛護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的情感。
這一條目標比較忠實的反映了教材編撰者要求從小培養人們愛護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的意圖。
接下來我談談自學建議。
自學建議:
1、讀課文,自學生字,了解課文大意。
2、收集、整理獅子的有關資料,并樂意與同學交流;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閱讀奧地利作家喬伊·亞當遜寫的《野生的愛爾莎》這本書,并樂意把自己所喜歡的情節講給同學聽。
3、收集、整理自己所喜歡猛獸的資料,并樂意與同學交流。
4、做做調查,了解重慶地區保護動物的情況,并把了解到的情況做好記錄。這所有的自學建議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的能力。
下面談談教學過程。
先簡單談談第一課時安排的內容。
一、激趣導入、誘導探究:
1、板書課題,自由提問。師挑出其中有價值的問題,板書。
2、揭示課題,簡介作者。(將收集到的關于作者的資料進行交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懂得地方。
2、自學生字詞,掃清字詞障礙。
三、再讀課文,把握脈絡:
1、默讀課文,畫出點名愛爾莎年齡的語句,想想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的?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利用表格,小組協作學習:
事 件我愛小獅子的詞、句小獅子愛我的詞、句
出 生. .
成長洗澡. .
勇斗犀牛. .
換牙. .
遠足. .
送走后. .
發高燒. .
分 別. .
四、自讀課文,交流體會:
1、這篇課文給你留下的總體印象是什么?
2、全文第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下面談第二課時。
第一步:創設情景,引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