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欣賞課《聽聽秋的聲音》(通用5篇)
詩歌欣賞課《聽聽秋的聲音》 篇1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五冊
第三單元第12課《聽聽,秋的聲音》
一、設計意圖
《聽聽,秋的聲音》是一首兒童詩,是一篇略讀課文,在本單元以“秋天”為主題的教學篇目中是舉足輕重的:沒有了聽覺上的美感,秋之韻味也將大減;沒有詩歌來佐料,秋之意境頓感遜色。在本教案的設計中,我以“美”為基調,以“聽”為主線,以“趣”為佐料,以“仿”為橋梁,使學生久久沉浸在濃濃的詩情秋韻里,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使語文學習變成一種愉悅身心的自主的渴望。
二、學習目標
(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二)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三)仿照詩歌的格式,續寫詩文。
三、課前準備
(一)教師準備教學課件、板書詞卡,課前板畫相關景物。
(二)生課前閱讀有關秋天的詩歌,聽聽秋天的聲音,預習《詞語手冊》。
四、教學流程
(一)以詩導入,醞釀詩情
1.師引導學生配樂朗誦詩歌《秋天的色彩》,感受秋天是一個色彩繽紛的季節。
(本班學生程煒馨詩作《秋天的色彩》:秋天是綠色的,/松樹拿出細細的針,繡綠了滿山遍野。/秋天是黃色的,/梧桐搖著小小的扇子,/扇黃了大街小巷。/秋天是紅色的,/楓樹伸出紅紅的手掌,/染紅了花園果園。/啊,/秋天是一個色彩繽紛的季節。/ )
2.師導語:秋天不僅是一個色彩繽紛的季節。只要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去聽,秋天,她還是一個——
(師出示詞卡“遼闊的音樂廳”,指名多個學生認讀,齊讀。隨后將詞卡貼在黑板上。)
3.師導入:現在就讓我們走進秋,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去聽聽,秋的聲音。(板書:聽聽,秋的聲音)
4.師配樂范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
[評:秋天是美的,不僅美在繽紛的色彩里,還美在動人的秋聲里。課一開始,我就為學生創設了美的教學情境。以詩歌朗誦導入,以翩翩黃葉(課件中)悅目,以背景音樂渲染, 讓學生久久沉浸在濃濃的詩情秋韻里,奠定了本節課唯美的教學基調。 (二)初聽秋聲,初感秋意
1.師引語:小朋友們,你們聽到秋的聲音了嗎?快到詩歌第一至第三小節里找一找,秋天都有哪些聲音。
(生讀讀、找找、畫畫。)
2.師生對話: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話音;口瞿口瞿——是蟋蟀和陽臺告別的歌韻;大雁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聲;田野在唱一曲豐收的歌吟。在對話里理解“歌韻、叮嚀、歌吟”等詞;在對話里引導學生想象“黃葉和誰在道別,大雁為誰而叮嚀,田野里是誰在歌唱”。并隨機在黑板相應的景物上貼詞卡:道別的話音、告別的歌韻、暖暖的叮嚀、豐收的歌吟。
[評:本環節以“聽”為主線,在師生融洽的對話中對詩歌前三節內容進行了一次梳理,也為下面的細聽秋聲和情感朗讀做好了準備。]
(三)細聽秋聲,深感秋趣。
1.聽聲音,想象說話。
(1)師導語:從剛才的對話中,我們已經聽到了秋的聲音,可大家聽得還不夠真切。我們快跑進樹林里,站到藍天下,再去仔細地聽一聽吧!黃葉和樹媽媽,大雁和它的朋友們到底說了些什么
(師播放樹葉的“刷刷”聲和大雁的“雁雁”聲,生練習對話。
(2)抽兩個學生表演黃葉和樹媽媽告別時的情景,師隨機指導朗讀詩句“大樹抖抖手臂,‘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話音”:從黃葉和樹媽媽的告別聲里,我們聽到了一份傷感,指導學生讀出依依惜別情;而在我們小朋友的耳中,那聲音又是多么優美動人,指導學生美美地讀詩句。
(3)抽兩個學生表演大雁和朋友告別時的對話,師導語:大雁不僅叮囑白云,叮囑小動物們,它們飛過書生小學上空的時候,也對書生小學的小朋友們撒下了暖暖的叮嚀,它們是怎么叮囑小朋友們的?引發學生想象大雁對小朋友們的叮嚀,指導學生甜甜地暖暖地讀詩句“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2.看曲譜,角色扮演。
(1)師導語:小朋友們,只要我們用心,用想象去聽,不僅能聽到黃葉和樹媽媽,大雁和朋友們的對話,我們還能聽到蟋蟀在唱歌呢! t3~ar2id
(課件出示曲譜。)
誰來做做蟋蟀,唱歌給大家聽啊?
(2)女生讀詩句“蟋蟀振動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一生扮演蟋蟀唱歌。
(3)男生讀詩句“蟋蟀振動翅膀,‘口瞿口瞿’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另一生扮演蟋蟀唱歌,邊唱邊加上動作。
3.選角色,創編歌詞。
(1)師導語:田野里的高粱、玉米、大豆等等等他們又會怎么唱呢?現在就讓我們暫時把自己變成田里的一棵高粱、一粒玉米、一彎谷穗、一顆大豆或是一把鐮刀、一條田間小路、一朵小花,反正只要是秋天田野上有的,你想變成誰就變成誰,快來唱一唱吧!聽,起風了,起風了。快迎著風跳起來,唱起來吧!(課件播放音樂)
(生角色扮演。師指名幾位學生唱歌。)
(2)師引讀詩句:站在田野上,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送來一片豐收的歌吟。
[評:情感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根本,而如何使學生在這節課里將詩句讀得有滋有味,除了開展多種形式的讀外,如,指名讀,小組讀,角色扮演讀,引讀等,我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趣”為佐料,為學生創設了非常富有童趣的教學情境,如讓學生扮演黃葉和樹媽媽道別時的對話,讓學生想象田野里玉米、高粱、大豆等等豐收后歡樂的歌唱……這些情境有效激活了學生的童真童趣,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使朗讀變成一種愉悅身心的自主的渴望,孩子們讀得也便更入情,更有味了
(四)仿說秋聲,編織秋韻
1.師導語:在美麗的秋天里,何止這些聲音啊!快把耳朵、把心、把想象帶上,我們再去聽聽,秋天里還有哪些聲音。再將自己聽到的秋天的聲音編成一節小詩吧!
(出示詩歌仿寫格式。)
2.承接仿說內容,師引導學生略讀詩歌第五、六兩小節: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顆……
3.配樂朗讀全詩。
[評:在細聽了課文中的秋聲后,我引導學生到課文外去聽聽秋天還有哪些聲音,并讓學生模仿課文第一二小節當當小詩人,試著編一編詩,這一仿說訓練不僅架起了課內通向課外的橋梁,培養了學生的作詩能力,而且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下文“秋的聲音,在每一片葉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顆綻開的谷粒里”,真可謂一舉三得也!]
五、作業設計
畫一畫秋天的畫,寫一寫秋天的詩,編一編秋天的童話。
詩歌欣賞課《聽聽秋的聲音》 篇2
教學內容:12、聽聽,秋的聲音(閱讀課)
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一邊讀一邊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歌。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金秋是收獲的季節,秋姑娘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她不僅帶來了繽紛的色彩,還帶來了奇妙的聲音,一位詩人在聽到秋天奇妙的聲音后,寫下了一首優美的詩。孩子們,你們想聽嗎?
(板書課題:聽聽,秋的聲音。)
二、初步整體感知課文。
1、范讀。
2、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朗讀,學生評價、正音。
三、品讀想象,交流體會。
1、自由讀1~3節。思考:詩人聽到了秋天什么聲音?
2、交流、小結。
3、開展想象活動,出示小黑板:
大樹抖拌手臂,“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聲音,黃葉說:“ -------------------------------------------
-----------------------------------------------。”
蟋蟀振動翅膀,“蛐蛐”,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蟋蟀說:“---------------------------------------。”
。”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
4、指導學生進行描述,互相評議,教師小結。
四、學習4~6節。
五、朗讀全詩,并指導有感地讀。
六、自由讀,并試著背。
七、想像創作。
(1)引導:秋的聲音令人暇想,令人陶醉,我們也來仿照課文第二、三節,也來作一節詩。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修改。
八、作業。
朗讀并試背課文。
板書設計:
聽聽,秋的聲音
黃葉→落地
蟋蟀→冬眠
大雁→南飛
詩歌欣賞課《聽聽秋的聲音》 篇3
第三單元的語文可真應景!當秋天踩著落葉詩意地走進我的視野時,課文里也開始秋意飄飛。
南方的四季并不分明,可是—入秋,陽光的顏色都變了——變得金黃金黃,十分悅目,恩……像個和善的老頭兒。在上班時,我時常閉上眼細心地聆聽秋葉"唰啦啦"飄落的聲音。沒想到這一習慣竟不知不覺被學生學了去……
是這么回事——
《秋天的雨》教得很不成功,學生顯得疲憊,朗讀很不起勁兒。回到辦公室我仔細地想了想,一是星期一大家還未恢復狀態。二是我自己被他們的吵鬧弄得不勝其煩,停下來整頓了好一會兒紀律,大大破壞了課堂氣氛。而且,我自己的語言渲染突然變得那么地蒼白無力……
上《聽聽秋的聲音》時,我就改變了策略。實在也巧的很,我寫完課題,窗外正好吹過一陣風,"唰啦啦!"這純自然的音樂激活了我的心。我驚喜地喊:"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風吹落葉""風聲……"
劉凌濤站起來喊:"秋的聲音!"
一個有趣生動的導言就自然地生成了……
學生們是閉著眼聽完我的范讀的。這首小詩打開了他們思路,竟使有的學生聽到花開的"啪嗒"聲,農民豐收割稻的"唰啦"聲……
驚喜在秋之聲中,不斷涌現……它們時而在窗外尋找秋天的影子,時而閉上眼回憶自己海邊的、山里的童年……
感謝上帝!我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他們的童年比我的童年更加色彩斑瀾……
看來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窗外已有滿眼秋色,又何須我蒼白的語言……
下課了,還有許多孩子圍著我講秋天……突然,念小婷很認真地問我:"老師,秋天為什么不和我們玩兒一下再走呢?"她大概還在想課上的那個"秋天為何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問題吧!我笑了一下說:"她已經和你玩過了。只不過你沒注意……比如它‘呼’地一下摸了你的臉,‘唰’地一下又碰了你的耳朵。"小婷開心地笑了。
回到辦公室,念小婷的話在我的腦中反復盤旋,揮之不去。"為何不和我說一下再走?"她大概是沒時間玩耍吧!我突然一下子理解了這個上課愛吹泡泡的女生。也許,下課了,放學了,她又要被推進作業的漩渦里,根本沒有時間玩……
嘿!我的孩子們自己已經找到了良方。下課了,孩子們放下筆記本,來到走廊上,閉著眼,"哇?我聽到了風聲!""我聽到云跑步的聲音。"
聽著聽著,我哈哈大笑起來……
詩歌欣賞課《聽聽秋的聲音》 篇4
課前談話
1、猜猜我姓什么?賴
2、什么賴?書寫單人旁,說說可以說什么賴?(依賴,信賴)老師可以信賴嗎?
3、你叫什么名字?你們是哪個班的?我知道你們是吳老師,我和你們吳老師早就認識了,就是不知道你們,我相信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可以成為——
生:朋友
4、剛才老師在介紹的時候說這是一個怎樣的季節?
生:秋高氣爽的季節。
師:是呀,在這樣一個秋高氣爽的季節,我們學了一系列秋天的文章?你覺得秋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
生:秋天的景色很美。
師:那美麗的色彩吸引了他。
生: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生:我喜歡秋天的果園,那就像一個童話世界。
師:什么吸引了你?
(蘋果、榴蓮)
師:還有什么讓你喜歡秋天?
生:我喜歡秋天到樹下去撿樹葉,做成標本。
師:你是一個很懂得生活情趣的孩子。
一、導入:
1、師:的確,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今天這節課老師就要和同學們一起去——聽聽秋的聲音,
師范讀,學生跟讀。
2、師:課題前面這朵小花表示什么?
生:這是選讀課文,略讀。
師:略讀課文是怎樣的?
生:每個單元的最后一課是略讀課文。
3、師:略讀課文怎么學?每篇閱讀課文前面都有這樣的一朵小花,打開語文書,看看閱讀提示,劃劃要做哪些事?
課件出示閱讀提示: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把讀后的體會與大家交流。
學生找一找、劃一劃,自由學習閱讀提示。
學生交流:
生:閱讀課文應該一邊讀一邊想象,體會與同學交流,有興趣再寫幾句。
師:閱讀課文我們應該完成哪幾件事?
生:第一件事:有感情地朗讀。
生:一邊讀一邊想象。
生:體會與同學交流。
生:有興趣的寫幾句。
二、初讀課文
1、這是一片怎樣的課文?出示畫面配樂,師聲情朗誦。
學生鼓掌。
師:說說為什么鼓掌?生:有感情
生:讀出了秋天的美妙
生:讀得讓我仿佛走入了畫面
生:讀出了句號、逗號
生:讀得深入
師:怎么那么夸我,說得我有點不好意思,除了這些原因,還有什么原因?
生:老師讀得好,這首詩寫得很美,音樂畫面也很美
師:是呀,這首詩很美,如果這首詩不美,我再讀也讀不好,那還等什么,趕緊拿起書來讀讀吧。
學生自由朗讀。
師:讀好了嗎?讀通了嗎?沒問題了嗎?選最拿手的一小節讀讀。
生讀:秋的聲音,在每一片……
師:不錯,一遍就讀得這么好,了不起。
生:一排排大雁……
師:真了不起。
生:聽聽,秋的聲音……
師:學軍的孩子真是太了不起了,沒一個字讀錯,打疙瘩的。
生:聽聽,走進秋……
師:聲音真甜美。
生:聽聽,秋的聲音,大樹……
師:急了一點,再讀一遍。
生再讀。
師:為他鼓掌。
師:讀了以后,你仿佛聽到了哪些聲音?
生:黃葉的聲音。
生:蟋蟀就要過冬的聲音。
生:和陽臺告別的歌韻
師:是的,還有誰?
生:大雁追著白云,大雁要過冬了。
師:大雁要過冬了,是誰的聲音,不是誰要過冬了。
生:大雁的聲音,追上白云,灑下一陣暖暖的叮嚀。
師:還有誰的聲音?
生:從遠方匆匆來,向遠方匆匆去,秋風的聲音。
師:遠方來,遠方去,這不是你的聲音,這是秋風吹過什么田野的聲音。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那么多聲音,哪幾個詩節在寫?
生:1、2、3三個小節
師:請你好好讀讀這三節,邊讀邊想,你體會到了什么?待會兒請你讀給大家聽,也讓你把感受說給大家聽。
生交流:
生:學生讀第三節,我覺得很溫馨,灑下了一陣暖暖的叮嚀。
師:從哪里感受到很溫馨。你把那感覺讀出來,再來一遍。
生:再讀第三小節。
師:叮嚀讓她感覺很溫馨。什么叫“叮嚀”?
生:叮嚀就是囑咐。
師:你們得到誰反復的囑咐。
生:爸爸反復的囑咐。囑咐我路上要小心。
師:爸爸不住的叮嚀讓你覺得很煩,你現在覺得呢?
生:關心。生:媽媽反復叮嚀我,衣服要及時脫掉。
師:怕你著涼。
生:外婆反復的囑咐。出去玩,不要走丟。
師:雖然外婆不能跟你去,但是她的心早就跟你走了。
生:媽媽的叮嚀。到樓下玩要注意安全。
師:這些叮嚀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對我們的關心。
師:家里,我們的家長對我們千叮嚀萬囑咐,再學校里老師也反復地叮嚀我們,如寫字、讀書……,我們在這樣的叮嚀聲中長大。所以說這樣的叮嚀讓人感到溫暖,大雁在叮嚀什么?
生:有可能在叮嚀其他小動物準備過冬。
生:冬天到了,叮嚀小朋友多穿衣服。
生:大雁關心農民,趕緊收莊稼。
生:大雁叮嚀自己的孩子,還不會飛,不要走丟
師:讓我們一起帶著這樣的愛,這樣的叮嚀,讀一讀。
生:讀
師:誰在唱歌?唱什么歌?
生:秋風。
生:農民
欣賞圖片,
師:讓我們睜大眼睛到豐收的地方瞧瞧,還有什么豐收了?
生:果園豐收了。
看圖片,師:什么豐收了?
生:柿子、蘋果、葡萄、梨、釉子。
師:面對這樣的豐收,我們怎么不高興呢?農民伯伯怎么不高興呢?
我們一起讀一讀,我發現學生會背了,一起背背,不會看看書。
生:讀或背
師:過渡:還聽到什么聲音
生讀第一節,我仿佛看見大樹在搖手臂。
師:聽著他的朗讀,你感受到什么?
生:大樹和黃葉好像在道別。
師:是好像嗎?
生:真的。
生:我感受到它在掉眼淚,有點累,舍不得。
生齊讀。
師:還有什么感受?
生:黃葉滿地都是,很美。
生:好像給大地鋪上了地毯。
師:那場面可美了,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讀給同桌聽
學生同桌互讀。
師:剛才有學生迫不及待地想讀這一節了(課件出示)
指名讀,
師:說說你的體會
生:舍不得與陽臺分開。
師:是的,感受到了很舍不得的聲音。
指名讀。
師: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生:蟋蟀很傷心,他在陽臺有快樂的時光
師:我們一起來讀好不好?
生:齊讀
師: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象,我們一起去聆聽秋的聲音,賴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一起讀1-3節
三、想象寫話
1、是呀,這秋的聲音,是大雁告別的什么,是蟋蟀告別的什么,只要你仔細聆聽,你會聽到在大自然這個音樂廳里聽到很多秋的聲音,你還會聽到什么聲音?
生:樹葉掉在地上,腳踩上去,沙沙的聲音。
生:采果子時候的歡聲笑語。
生:動物過冬時挖土的聲音。
生:農民收稻谷時的笑聲。
生:桂花落下來的聲音。
生:螞蟻搬運食物的聲音。
師:對,只要我們用心去聽,在大自然里你會聽到很多秋的聲音
出示詩節,學生試寫
聽聽,
秋的聲音, ,
“ .”
.
啾啾 叮叮 咚咚 啪啪 沙沙
……
交流:
生:聽聽,秋的聲音,稻谷鞠著躬,沙沙,是稻谷在談話的聲音。
生:聽聽,秋的聲音,果子一個個往下跳,咚咚,是和果樹告別的話語。
……
4、同學們,難怪作者說,走進這畫面,聽聽秋的聲音,這秋的聲音,在——,師朗讀最后一節,秋的聲音,從遠方匆匆地來,向遠方匆匆地去
師:讀了這樣的詩句,你感受到什么?
生:秋天很豐富。
生:秋天的美麗。
生:秋天物種的傷心。
生:聲音是很急的,很傷感,
師:其實也不必要傷感,明年還會再來
5、讓我們珍惜這秋天
師:有感情地背給別人聽,課后收集秋的詩歌,寫詩:秋的聲音、秋的色彩
詩歌欣賞課《聽聽秋的聲音》 篇5
福州市臺江第四中心小學 郭蕾
第三單元的語文可真應景!當秋天踩著落葉詩意地走進我的視野時,課文里也開始秋意飄飛。
南方的四季并不分明,可是—入秋,陽光的顏色都變了——變得金黃金黃,十分悅目,恩……像個和善的老頭兒。在上班時,我時常閉上眼細心地聆聽秋葉"唰啦啦"飄落的聲音。沒想到這一習慣竟不知不覺被學生學了去……
是這么回事——
《秋天的雨》教得很不成功,學生顯得疲憊,朗讀很不起勁兒。回到辦公室我仔細地想了想,一是星期一大家還未恢復狀態。二是我自己被他們的吵鬧弄得不勝其煩,停下來整頓了好一會兒紀律,大大破壞了課堂氣氛。而且,我自己的語言渲染突然變得那么地蒼白無力……
上《聽聽秋的聲音》時,我就改變了策略。實在也巧的很,我寫完課題,窗外正好吹過一陣風,"唰啦啦!"這純自然的音樂激活了我的心。我驚喜地喊:"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風吹落葉""風聲……"
劉凌濤站起來喊:"秋的聲音!"
一個有趣生動的導言就自然地生成了……
學生們是閉著眼聽完我的范讀的。這首小詩打開了他們思路,竟使有的學生聽到花開的"啪嗒"聲,農民豐收割稻的"唰啦"聲……
驚喜在秋之聲中,不斷涌現……它們時而在窗外尋找秋天的影子,時而閉上眼回憶自己海邊的、山里的童年……
感謝上帝!我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他們的童年比我的童年更加色彩斑瀾……
看來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窗外已有滿眼秋色,又何須我蒼白的語言……
下課了,還有許多孩子圍著我講秋天……突然,念小婷很認真地問我:"老師,秋天為什么不和我們玩兒一下再走呢?"她大概還在想課上的那個"秋天為何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問題吧!我笑了一下說:"她已經和你玩過了。只不過你沒注意……比如它‘呼’地一下摸了你的臉,‘唰’地一下又碰了你的耳朵。"小婷開心地笑了。
回到辦公室,念小婷的話在我的腦中反復盤旋,揮之不去。"為何不和我說一下再走?"她大概是沒時間玩耍吧!我突然一下子理解了這個上課愛吹泡泡的女生。也許,下課了,放學了,她又要被推進作業的漩渦里,根本沒有時間玩……
嘿!我的孩子們自己已經找到了良方。下課了,孩子們放下筆記本,來到走廊上,閉著眼,"哇?我聽到了風聲!""我聽到云跑步的聲音。"
聽著聽著,我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