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三下《練習2》教學設計(精選12篇)
蘇教三下《練習2》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這個練習共安排了5道題目:
1.學用字詞句
這道題目把學習”字詞句”與”理解、積累、運用“巧妙地結合起來進行練習,使學生對表示顏色的詞有進一步的認識。
2.學寫鋼筆字
重點把握好“駕、碧、望“這三個字的結構。
3.讀讀背背
八條成語都是以“有”字開頭的,讀起來押韻上口有節奏感。
古詩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是一首流傳千古的名詩,該詩語言明白淺顯卻意味深遠。
4.口語交際
此項練習的話題是同學們感興趣的春游活動。
5.學寫毛筆字
本次的練習是“撇折”。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表示顏色的詞語,寫好鋼筆字,熟記8個成語和記誦古詩《清明》。
2.說話練習和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
學習并靈活運用表示顏色的詞語,口語交際。
[課時劃分]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部分(學用字詞句)
1.自讀短文,用找出表示顏色的詞語。
2.交流找出的詞語。
3.指名朗讀,邊讀邊想象天空的美麗。
4.去掉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朗讀,體會其作用。
5.指導朗讀例文。
6.回憶我們生活或學習中積累的表示顏色的詞語。
7.用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說一句話。
8.自讀教材所給的那段話,填空。
9.討論交流:為什么填這些顏色的詞合適?
10.指導學生朗讀。
11.齊讀。
二、教學第二部分(寫好鋼筆字)
1.審題。
2.指導
(1)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駕”,“碧”,“望”這三個字。
(2)引導學生回憶前面提到的描紅要求和寫字要求。
(3)指導書寫“駕”。
①出示“駕”,引導學生觀察它的結構。
②教師在黑板上示范寫“駕”字,提醒學生注意,上分下合,但上面不能分得太開。
③學生練習描寫“駕”。
④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寫“碧”和“望”字。仿寫時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動筆寫。
3.練習
讓學生按要求認真練習描紅,仿影和臨寫,教師個別進行輔導,教室里要保持安靜,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練字。教師要注意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4.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指出學生書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矯正訓練。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部分(讀讀背背)
1、熟記成語
(1)審題
(2)指導
①學生自讀八條成語
②教師范讀
③學生自由讀
④理解八個成語的意思
(有難度的教師給予講解)
(3練習
①學生自由練讀
②同桌練習背誦
(4)反饋
①集體齊背
②指名背
2、背誦古詩《清明》
(1)指名讀題目。
師生談話: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在中國傳統習俗中在清明節人們一般會做什么呢?
(2)學生自己試著讀古詩
(3)學習古詩
①讀詩的前兩句,討論:在清明節人們都要去憑吊死去的親友。詩人此時走在路上,他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②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的前兩句,讀出詩人哀傷苦悶的心情。
③于是詩人想到用酒來排解此時的憂愁,可是,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恰巧遇到一位放牛歸來的小牧童。詩人會問他什么,他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讀讀詩的后兩句,結合插圖說一說。
④看到遠處飄揚的杏花酒家的招牌,詩人的心情又會發生什么變化?請你通過感情朗讀表現出來。
(4)練習
學生自讀,自背
指名背誦
二、教學第四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2、指導
(1)引導學生回憶寫毛筆字的要求
(2)出示卡片,讓學生說出筆畫的名稱(撇折)
(3)指導書寫“撇折”
“東”的撇折寫時要藏鋒起筆,向左撇出,至折出筆鋒向右橫出,頓筆回鋒收筆。“會”的撇折與“東”略有不同:藏鋒起筆,向左撇出,至折出筆鋒向右橫出順勢變挑。
(4)學生練習描寫“撇折”
(5)指導書寫“東”和“會”
3、練習
第三課時
教學口語交際
1.審題
2.指導
(1)讀懂題目,知道這個題目提出的要求。
(2)分組討論,這次春游去哪兒,可以安排那些活動,春游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3)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小組長匯報,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當。
(4)每位同學自由練說
(5)同桌相互練說
3、練習
(1)小組里選出的代表向全班同學作介紹
(2)全班同學討論,評議,對說得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對說得有問題的同學給予糾正和指導。
蘇教三下《練習2》教學設計 篇2
[預習評估]
一、朗讀與思考
1、朗讀
高堂廣廈 玉宇瓊樓 錯落有致 曲徑通幽
千巖競秀 萬壑爭流 眼花繚亂 美不勝收
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
別看小象是個蔫性子,干起活來卻是麻利得很。
小白兔挎著籃子到森林里去采蘑菇。
小彼得看見媽媽睡著了,便躡著腳上樓去。
2、思考
查字典的方法有哪些?
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有人敲門,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二、完成下列練習
1、用音序查字法查下列的字,該查什么字母?
絨:查字母( ) 惑:查字母( )
防:查字母( ) 稱:查字母( )
糧:查字母( ) 搬:查字母( )
2、用部首查字法查下列字,該查什么部首,再查幾畫?
圈:查( )部,再查( )畫 匪:查( )部,再查( )畫
率:查( )部,再查( )畫 遭:查( )部,再查( )畫
彭:查( )部,再查( )畫 坐:查( )部,再查( )畫
3、把下列詞語與其相應的解釋連起來。
玉宇瓊樓 安排裝飾得很有規律
錯落有致 彎曲的小路把人引向幽雅的境地
曲徑通幽 指華麗精美的建筑物
[文本對話]
(一)
聰聰:這次練習安排了5個板塊,學用字詞句里安排的是學習根據上下文確定字詞意思的理解字詞的方法。如《北大荒的秋天》中有一句話:“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這句話里的“漾”字該如何解釋呢?
明明:通過查字典我知道“漾”字有兩種解釋:一是指“水面輕微動蕩”;一是指“液體太滿而向外流”。
聰聰:那么這里的“漾”該用哪個解釋比較確切呢?
博士:“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這句話是說很平很清的水面上很快產生了一道道波紋。“漾”在這里描寫的是“一道道波紋”,而“波紋”是不會“太滿而向外流”的,只會在水面上“輕微動蕩”。所以“漾”在這里是指“水面輕微動蕩”。
明明:我知道了。在“別看小象是個蔫性子,干起活來卻是麻利得很。”這句話中的“蔫”,字典里有兩種解釋:一是指“花木、水果等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萎縮”;一是指“精神不振”。這里的“蔫”是指小象的“性子” ,很顯然這里的“蔫”的意思是“精神不振”。
聰聰:在“小白兔挎著籃子到森林里去采蘑菇。”這句話中“挎”,字典里有兩種解釋:一是指“胳膊彎起來掛住東西或鉤住東西”;一是指“把東西掛在肩頭、脖頸或腰里”。這里的“小白兔挎著籃子”的“挎”應該是說小白兔把胳膊彎起來鉤住籃子。這里的“挎”是指“胳膊彎起來掛住東西或鉤住東西”。
明明:“躡”在字典里有三種解釋:(1)放輕(腳步)(2)追隨(3)踩。在“小彼得看見媽媽睡著了,便躡著腳上樓去。”這句話中“躡”是說小彼得看見媽媽睡著了,就輕輕地上樓去。這里的“躡”就是指“放輕腳步”的意思。
(二)
聰聰:這次寫字練習,是練習寫撇和豎組合在一起的字。
明明:撇和豎組合在一起的字,寫時要注意,撇要寫成豎撇,豎要寫成懸針豎,并且撇的起筆要比豎低收筆還要比豎高。
聰聰:撇和豎組合在一起寫,還要注意這個字是什么結構的字。“異”和“養”是上下結構的字,撇和豎在寫時幾乎在豎中線兩邊對稱的地方。
明明:我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濟”是左右結構的字,并且左窄右寬,撇和豎在寫時,撇是從豎中線上起筆。
聰聰:還是讓我們動手來寫吧!
異 濟 養
[自主學習]
詞串一:
高堂廣廈 玉宇瓊樓
學與練:
1、解釋下列字詞的意思
高堂: 瓊樓:
廈: 宇:
2、說說下列成語的大致意思
高堂廣廈——
玉宇瓊樓——
3、練習造句
高堂廣廈……
4、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建筑物的成語?(至少兩個)
詞串二:
千巖競秀 萬壑爭流
學與練:
1、解釋下列字詞的意思
千巖: 秀:
壑: 爭流:
2、說說下列成語的大致意思
千巖競秀——
萬壑爭流——
3、你還知道哪些描寫自然景物的成語?(至少兩個)
(百舸爭流 百花齊放)
[綜合實踐]
綜合學習——查字典。
1、部首查字法
有的字我們知道它的字形,需要了解字音和字義,就可以用部首查字法來查找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一般分為這幾個步驟:
(1)確定所要查的字的部首,數清部首的筆畫;
(2)在“部首目錄”中,按部首的筆畫找到這個部首,看清這個部首的起始頁碼;
(3)按頁碼在“檢字表”中找到這個部首,并數清所要查的字除掉部首后的筆畫數,按筆畫找到所要查的字的頁碼;
(4)按“檢字表”中這個字右邊的頁碼,從字典的正文中找到所要查的字。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確定這個字該查什么部首很重要。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熟悉“部首目錄”,了解一共有哪些部首;其次是掌握查找部首的規律。部首的位置一般是在字的上、下、左、右、外幾處,也有的在字的中間或左上角等處。如果字的上下都有部首,就查上不查下,左右都有部首,就查左不查右,內外都有部首,就查外不查內,中間和左上角都有部首的,首先查中間……有些比較特殊的字,分不清哪是它的部首,就可以按照這個字起筆的筆形,在一、丿、丨、丶、乙五個單筆部首里找。
2、音序查字法
有的字我們知道它的讀音,需要查找它的字形或字義,我們就可以用音序查字法來查找它。《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的字都是按音序排列的,以每個字的音節的第一字母為序;開頭字母相同的,又按第二個字母、第三個字母的順序排列;在同一音節的字中,又按聲調順序排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分這樣幾個步驟:
(1)確定要查的字應找哪一個字母;
(2)根據字母查“音節表”;
(3)按“音節表”注明的這個音節右邊所標的頁碼,在字典的正文中就能找到所要查找的字。
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要注意的問題就是要望了望漢語拼音“字母表”中大寫字母的順序,字母排列的順序是: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記熟了“字母表”我們就能很快地查到所要查找的字。
3、有的字既不知道它的讀音,又不知道它的部首,就可以用筆畫查字法查。查時先數清要查字的筆畫(注意是整個字的筆畫),其次在字典“難查字筆畫索引”中去找,再按照“索引”提供的頁碼在字典正文中就能找到所要查找的字。
用數筆畫查字法查字,一般筆畫比較復雜,容易數錯,因此,要熟悉筆畫名稱,熟練地掌握筆順規則,對某些筆畫、筆順比較特殊的、比較少見的字更要特別注意,這樣就能正確數清所要查的字的筆畫了。
通過查字典查到所要查找的字,下面就是如何正確理解這個字的意思。
在漢字中,大多數的字是一字多意,用在不同的地方就表示不同的意思。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根據上下文確定字詞的意思這是正確理解一個字詞意思的一種重要方法。
如下列句子中都有一個“白”字,它們表示的意思卻一樣。
(1) 我的勞動沒有白費。
(2) 你們三人都聽明白了嗎?
(3) 東方發白了。
(4) 這項發明,填補了我國的一項空白。
(5) 爸爸不問青紅皂白,狠狠地批評了他。
如果把一個個單獨的“白”放在這里,我們就不知道它的意思。只有通過聯系上下文我們就會知道:第一句中的“白”是“沒有效果”的意思。第二句中的“白”是“清楚”的意思。第三句中的“白”是“明亮”的意思。第四句中的“白”是“空的、什么都沒有”的意思。第五句中的“白”是指“像霜、雪那樣的顏色”。
實踐活動——查字典,完成練習
1、按音序查字法的要求填表
要查的字 音序 音節 字典里的幾種解釋 根據詞語選字義 柔 (1) 軟使 (2)變軟 (3)不強烈 (4)柔和,跟“剛”相對 柔和 溫柔 柔嫩 柔軟 據 (1) 占據 (2) 按照,依照 (3) 可以做證明的事物 (4) 憑借,依靠 證據 據點 據理力爭 據為己有
2、按部首查字法的要求填表
查帶點的字 查什么部首 再查幾畫 選擇解釋 安居樂業 (1)使平靜(2)平靜、不危險(3)裝設、安置 川流不息 (1)呼吸的氣(2)利息(3)停止
口語交際
當有人敲門的時候
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有人敲門,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語段1:
星期天早上九點鐘的時候,我一個人正在家里認真地做作業,突然“叮鈴鈴……”一陣清脆的自行車鈴聲在我家門前急促地響起,同時我聽到有人大聲地喊著,好像是喊我的名字,那聲音聽起來有些熟悉。緊接著我又聽到了有人敲門的聲音。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筆,走到門前,從門上的“貓眼”向外望,可是什么也沒有看到。我大聲地問:“請問,你是誰呀?”
“我呀!王露!我的大班長,你連我的聲音也聽不出來了嗎?”
我認真一聽,確實是王露的聲音。我連忙把門打開,連聲說:“對不起!因為我是一個人在家,必須要謹慎一點,如果把壞人放進來,那可就慘了!多說了幾句,你不怪我吧?”
“我怎么會怪你呢?確實應該這樣!”王露微笑著說。
然后,我和王露一起學習,一起跳皮筋,一起做午飯,我們度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星期天。
語段2:
星期天,爸爸去揚州進貨,媽媽去服裝廠上班,我一個人在家里。早上九點鐘的時候,我正在認真地做作業。突然,“叮鈴,叮鈴……”我家的音樂門鈴很認真地響了起來,打斷了我的思路。我放下手中的筆,站起來走到門前,從門上的“貓眼”向外望,可是什么也沒有看到。于是我大聲地問:“請問,你是誰呀?”
“潘老板在家嗎?”
我一聽是找我爸爸的,就說:“我爸爸不在家,你有什么事,等我爸爸回家再說吧!”
“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到你家拿東西的,你把門打開,我拿了東西就走。”門外的人說得很懇切。
“對不起!不行!我不認識你,還是等我爸爸回家再說吧!”我又一次婉言拒絕了他的請求。
“你不相信我嗎?你爸的手機號碼是什么,我來跟他聯系。”我一聽連我爸爸的手機號碼是什么都不知道,還想從我這兒打聽,沒門。
“實在對不起,我也不知道。你還是等我爸爸回家再說吧!我要做作業了。”我說。
見我這么一說,門外的人只好走了。
[能力訓練]
基礎訓練
一、看拼音,寫詞語
dun shi bo wen ma li lan zi
( ) ( ) ( ) ( )
cuo luo you zhi qu jing tong you
( ) ( )
二、查字典填空
“臨”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 ,再查 畫。
“臨”在字典里的解釋有:(1)臨貼(2)到來(3)暫時(4)挨著,靠著,對著。“身臨其境”中的“臨”應取第 種解釋。“居高臨下”中的“臨”應取第 種解釋。
三、選詞填空
晃動 抖動
(1)好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 )著五彩斑斕的錦鍛。
(2)月亮倒映在水中,一陣風過后,隨著水波不停地( )著。
優美 悠揚
(3)他的歌聲( )動聽,再配上( )的古琴伴奏,更是如聞仙樂。
能力提高
一、查查字典,找到這幾個字的確切解釋
(1)另一顆種子落在湖泊里。
(2)在這如畫的西湖邊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曠神怡呢?
(3)東海龍王父子稱霸一方,作惡多端,還經常興風作浪。
二、請你寫出四個描寫自然景物的成語。
三、星期天,你去你的同學家借書,你的同學不在家,只有他的媽媽在家,你該怎樣向他的媽媽借書,才能借到書呢?
拓展閱讀
美麗的長白山
在我們吉林省的東部,有一座雄偉的大山,那就是長白山。
長白山的主峰很高,山頂常年積雪。
長白山上有一個藍色的湖,湖水很清很深。這就是著名的長白山“天池”。“天池”很大,原來是個火山口,后來由于泉水和雨水匯聚而形成了湖。湖的南半部是朝鮮的領土,北半部是中國的領土。
長白山有一處非常壯觀的景象,那就是長白山“瀑布”。
“天池”的水流出后,飛流直下,從懸崖上落下來形成了“瀑布”。“瀑布”發出隆隆的響聲,把無數的小水滴撒向山澗,真好似“銀河落九天”。
長白山還有溫泉。溫泉的溫度很高,放進一個雞蛋,一會兒就煮熟了。
長白山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還有許多珍貴的動物和植物,像著名的東北虎,名貴的人參等等。
每年的七八月,是到長白山旅游的季節,同學們,歡迎你們到長白山來。
[積累]
1、讀古詩,把它背誦下來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2、讀準下列詞語
天池 瀑布 溫泉 原始森林
3、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高——( ) 深——( ) 熟——( )
4、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匯聚——( ) 壯觀——( ) 著名——( )
[感悟]
5、填空
長白山在的東部。
這篇短文寫了長白山的等迷人景象。
真好似“銀河落九天”是引用了朝詩人的詩句。
天池是怎樣形成的?請你用“——”畫出來。瀑布是怎樣形成的,請你用畫出來。
[運用]
6、用句子中加點的詞寫一句話。
長白山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還有許多珍貴的動物和植物。
有——還有——
蘇教三下《練習2》教學設計 篇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21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歇后語并練習使用
2.熟記有關“觀察”的重要性的三段名言
教學重點:
學習歇后語并練習使用
教學難點:
學會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要求學生自讀五個歇后語,讓學生知道這種形式叫歇后語。(本題中的歇后語前半部分是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后半部分是這個故事
要告訴人們的意思,而且往往還有深層次的意義)
(2)讓學生把課前通過查工具書和請教別人學會的歇后語小故事講給同學們聽。可以說自己最喜歡的,教師注意引導。
(3)引導學生了解歇后語前后兩個部分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自己體會出歇后語的特點。
2.教學第二部分。
(1)要求學生再讀五個歇后語,進一步了解它們的意思。
(2)讓學生仔細閱讀第二部分,嘗試在空白處填上最恰當的歇后語。(學生交流,教師指導、訂正)
(3)要求學生讀兩個填寫完整的句子,體會歇后語在句中的作用和好。
3.教學第三部分。
(1)鼓勵學生想想平時在生活和課外學習中還見到過哪些歇后語,然后說出來,看誰說得多。
(2)要求學生用知道的歇后語說一句話。教師評議,看句子是否貼切、生動、準確、通順。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積累)
1.讀背。
(1)學生看書,自由朗讀,要求瀆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試讀,相機正音。
(3)學生繼續朗讀,做到熟讀成誦。
(4)在熟讀成誦的情況下,學生試著理解句子的意思。
(5)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2.拓展。
(1)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體會最深的一句,說出大意和自己的看法。
(2)讓學生聯系具體事例來說說自己的體會。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教學難點:
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裝滿昆蟲的衣袋》。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師重點指導“雕、塞”等字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教師根據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部首:四點底、心字底。兩個范字是:點、思。
2.指導。
(1)學生細心觀察偏旁和范字的寫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邊范寫邊講解書寫方法。
(3)學生初練,教師及時指導。
3.練習。
(1)學生臨摹,教師巡視,幫助寫字有困難的學生。
(2)練習“點、思”的寫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1)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口語交際:訓練學生的看圖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合理想象和連貫表達意思。
教學難點:
能夠連貫表達意思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學生自讀題目的要求,觀察書上的漫畫。
(2)教師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觀察并理解圖意,合理想象第二幅圖的情景;將四幅圖的意思連貫地說出來。
2.指導。
(1)讓學生認真看圖并思考:這幾幅圖中共有幾人?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是什么人?(分別給它們取名:曉鳴、小強、小靜)
(2)組織討論:已有的三幅圖分別畫的是什么內容?
(3)學生小結出圖意。
(4)學生討論:這幅四格漫畫可以怎樣命名?(《一張令人發笑的照片》)第二幅圖應該是個什么內容?(曉鳴拍的是什么情景?為什么笑得
前仰后合?)
(5)分組交流。
3.練習。
(1)每組指派代表說出他們的想象。(教師以鼓勵為主)
(2)讓學生互相評說各自的想象,對想象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正。
(3)學生把想象的第二幅圖補充進去,然后用自己的話把四幅圖的意思連貫地說給同學們聽。
板書設計:
口語交際
一張令人發笑的照片
蘇教三下《練習2》教學設計 篇4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80
【教學要求】:
1、認真讀短文,找出其中表示顏色的詞,并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在此基礎上學會簡單的運用。
2、照樣子,練寫上下結構的字。
3、熟背八條成語和古詩《清明》。
4、分組討論“關于春游的建議“,并推薦代表發言。
5、學寫毛筆字:筆畫“撇折”。
【教學時間】:根據學生現狀及教學實際情況機動安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學生各自嘗試讀懂題目要求。
(2)師生共同討論題目要求。
(3)教師講解題目要求。
2、指導
(1)在學生明白題目要求的基礎上,各自認真地讀讀短文,一邊讀一邊想這兩小節分別寫了什么,并找出文中表示色彩的詞,用“——”畫下來。
(2)全班交流討論,教師指點、評議。
(3)讀一讀這些表示色彩的詞,試著說說它們各自的特點。教師進行指點。
3、練習
(1)同桌相互討論,試著說出幾個類似的詞語。
(2)學生自己讀讀第二篇短文,思考以下問題:
①這一段話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在印象中這個季節有什么特點?
②這一段話寫了哪些景物?在這個季節里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的呢?
③在括號里填上表示色彩的詞,并試著有感情的讀一讀。
4、反饋
(1)教師巡視學生,對個別學生給予及時的輔導。
(2)發現好的練習,放在屏幕上讓大家觀摩學習。
(3)請同學完整地讀一讀短文,體會巧妙地運用表示色彩的詞給文章帶來的美。
二、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1、審題
老師談話,讓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駕”“碧”“望”三個字。
(2)引導學生回憶前面提到的描紅要求和寫字要求。
(3)指導書寫“駕”。
①出示“駕”,引導學生觀察它的結構。
②老師在黑板上示范描寫“駕”字。提醒學生注意,上分下合,但上面不能分得太開。
③學生練習描寫“駕”字。
④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寫“碧”和“望”字。仿寫時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動筆寫。
3、練習
讓學生按要求認真練習描紅、仿影和臨寫,老師進行個別輔導,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靜,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寫字。
4、反饋
教師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指出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矯正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熟記成語
(1)審題
①指名讀題。
②討論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①學生自由讀八條成語。
②老師范讀。
③學生自由讀。
④理解八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大體上能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對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教師給予講解。)
(3)練習。
①學生自由練讀。
②同桌練習背誦。
(4)反饋
①集體背誦。
②指名背誦。
2、背誦古詩《清明》
(1)審題。
①指名讀題目要求。
②師生談話: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在中國的傳統習俗中在清明時節人們一般會做什么呢?
(2)指導。
①學生自己試著讀讀這首詩,不認識的字自己查字典或問問同學。
②讀詩的前兩句,討論:在清明節人們都要憑吊死去的親友。詩人此時走在路上,他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③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的前兩句,讀出詩人哀傷苦悶的心情。
④于是詩人想到用酒來排解此時的憂愁,可是,找了半天沒找到。恰巧遇到一位放牛歸來的小牧童。詩人會問他什么,他又會怎么回答呢?讀詩的后兩句,結合插圖說一說。
⑤看到遠處飄揚的杏花村酒家的招牌,詩人的心情又會發生什么變化?請你通過感情朗讀表現出來。
(3)練習
①學生自讀、自背。
②指名背誦。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關于春游的建議)
1、審題
(1)指名讀讀題目要求。
(2)師生共同討論題目要求。
(3)師生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
(1)分組討論題目中的三個問題:這次春游去哪里?可以安排哪些活動?春游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2)每人在小組里要談自己的建議。
(3)小組里推薦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
3、練習
①小組里選出的代表向全班同學作介紹。
②全班同學討論、評議,對說得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對說得有問題的同學給予糾正與指導。
4、反饋
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談話,弄懂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引導學生回憶寫毛筆字的要求。
(2)出示卡片,讓學生說出筆畫名稱:撇折
(3)指導書寫撇折。
①仔細觀察“東”和“會”,這兩個字中都有撇折,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東”中的撇折寫時要藏鋒起筆,向左撇出,至折處筆鋒向右橫出,頓筆回鋒收筆。“會”的撇折與“東”略有不同:藏鋒起筆,向左撇出,至折處筆鋒向右橫出順勢變挑。
(4)學生練習描寫撇折。
3、指導書寫“東”和“會”。
4、練習
讓學生按要求認真練習描紅、仿影和臨寫,教師進行個別輔導,教室里注意安靜,可行當播放一些輕音樂。
蘇教三下《練習2》教學設計 篇5
佚名
一、教學目標 :
1、復習鞏固音序查字法。
2、初步學會縮寫句子,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理解長句子的意思;能變換句子中附加成分的位置,改寫句子;能修改搭配不當的句子。
3、會使用書名號,能給句子加上書名號。
二、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1、練習第一題。
○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回憶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每一大組填寫一行,進行競賽。
○集體討論。
2、練習第二題。
○讀題,明確“適當的”詞都是起修飾、形容作用的。
○自行填寫。
○指名說說自己填的詞,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答案。
3、練習第三題。
○回憶。我們本單元學的“讀懂長句子”的步驟是怎樣的?
○用上述句式先口頭練習。
○指名回答,集體糾正。
4、練習第四題。
○讀題,明確要求。
(1)讀例句,說說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2)修改后句子的意思有沒有變?強調了什么?(地點)
○集體討論第一句。
○自己獨立改寫第二、三句。
○集體討論,訂正。
第二句:在公園里,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追逐玩耍。
第三句:在千島湖上,我們乘坐汽艇游覽。
5、完成課堂作業 :第1——4題。
第二課時
1、練習第五題。
○復習第五課中有書名號的句子,說說哪些詞語上要用書名號。
○自己給句子加書名號。
“少年報、兒童時代、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宿新市徐公店”這幾個詞要加書名號。
2、練習第六題。
○請你做小醫生,給他們找找毛病在哪兒?并給他們治療。
○反饋
3、練習第七題。
○自由讀短文,思考短文后面的問題。
○集體討論思考題。
(1)小院的景色是迷人的,文中第二句話概括了這個特點。
(2)抬頭可見的是快要成熟的葡萄。“一串串”“珍珠似的掛滿了藤架”,寫出了多。
從“鵝毛般的、紛紛揚揚、給萬物披上了銀裝”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
○齊讀短文。
4、完成課堂作業 :第5——7題。
蘇教三下《練習2》教學設計 篇6
之一
佚名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
2.對照簡化字,認讀括號里的繁體字。
3.讀一讀,說說每組詞語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4.修改病句,并說明修改的理由。
5.熟記12條成語。
6.朗讀并背誦兩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7.聽教師介紹簡易灑水壺的發明,抓住要點轉述給同學們聽。
8.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這句話。
(2)要求學生觀察字的行款、間距。
(3)這些字你認為哪些書寫時應引起注意的?
(4)教師重點指導帶有連筆的字“履”、“用”的寫法,并復習“生”字改變筆順的寫法。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及時了解書寫情況)
(2)根據描紅情況,教師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請學生講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教師口述:日常生活中,我們在看港臺影視片時,或在閱讀一些書籍時,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繁體字,如同學們都挺熟悉的電(雹)、國(圃)、龍(能)。(出示幻燈片)
(2)學生說出帶有繁體字的句子考教師。
(3)指名讀每組前面的簡化字。
(4)簡化字與繁體字比較。(出示幻燈片)
該(孩) 書(害)
紙(紙) 爛(煳)
讓學生比較以上兩組簡化字與繁體字,特別注意繁、簡字形體變化較大的漢字,讓學生去觀察、思考,發現題中還有哪些簡化字與繁體字形體變化較大的,怎么去認讀出這些繁體字。
3.練習。
(1)(出示幻燈片)指名認讀,能讀出幾個就讀幾個。(可以多讓學生站起來認讀,待大多數同學讀熟繁體字后,再齊讀繁體字組合的詞語)
(2)同桌把簡化字那邊掩蓋好,互相檢查認讀繁體字的情況。
4.反饋。
(1)讀幻燈片上的兩句含有繁體字的話。
①讀害使王明榷寅韶巍到自己知巍的不足,今后慮骸多讀害。
②頸鬟已白的寅,艙室王爺爺,熱愛暈召、i里勁。每天圃害館閉門,他就逛去看輾紙,看到地上有紙眼他就主動撿起,酸現室內光線暗,就主勤去閡雹烴。
(2)指名讀。
(3)齊讀。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請學生講清楚題目要求。
2.指導。(1)出示幻燈片:演講——講演雪白——白雪
(2)讓學生讀,比較前后詞義一樣不一樣,有什么不同。教學中通過讀,比較說明理由,讓學生體會到組成詞語的字相同,但因為字序不同,有的詞義相同,有的詞義不同。要注意,學生說每組詞義,主要是領會,不要求機械記憶。
3.練習。
(1)默讀、思考:這題中還有四組詞語,比較看哪幾組前后詞義相同,哪幾組前后詞義不同? ·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參考答案:第一排的三組意思都相同,第二排的三組意思都不同。
4.反饋。
哪位同學還能舉出一組詞義相同和一組詞義不同的?(可同桌合作思考、討論,再交流)
編選——選編人名——名人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讀第(1)句話。
(2)這道題毛病出在哪兒?怎么改?
(學生獨立修改后,交流,說明修改的理由)
參考答案:
改為:“張開泰和湯小泉是好朋友,張開泰經常幫助湯小泉復習功課。”因為原句兩個“他”指代不清楚。(3)總結學法:修改病句,一般地先讀懂原句所要說的意思,
然后通過語感發現病因,接著對癥下藥修改病句,(注意有·的要求在原句上用修改符號改,有的是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在下一行)最后讀修改后的句子并與原句比較,注意修
改病句一定不能改變原句的意思。
3.練習。
(1)學生試著修改第(2)、(3)句。
(2)教師巡視。
(3)同桌交流再匯報。
參考答案:
(2)改為:“我斷定她今天生病了了。”因為原句中“斷定”和“可能”矛盾。或:“她今天可能生病”
(3)改為:“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或:“我國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因為“人口”和“國家”不能搭配。
4.反饋。
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1)他喊他去他家玩,他答應了。
(2)這次期末考試我們班幾乎根本沒有不及格的同學。
(3)我們要端正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司,對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學生可查詞典,或教師適當給予講解。
參考注釋:
首戰告捷:第一次作戰就取得了勝利。
旗開得勝:軍隊的旗剛一展開就打了勝仗。比喻事情一開始就取得了好成績。
再接再厲:比喻一次又一次繼續努力,越來越振奮、勇猛。
直搗黃龍:黃龍,黃龍府,金人腹地,后泛指敵巢,意思是直沖向敵人的巢穴。
人多勢眾:人多勢力大。
氣貫長虹:形容氣勢盛旺,簡直可以貫穿長虹。
背水一戰:漢將韓信領兵攻趙,命士卒背水列陣,漢軍前臨大敵,后無退路,拼死作戰,結果大敗趙軍,后以“背水一戰”謂決一死戰。
一決雌雄:決定勝負、高低。
勝券在握:有勝利的把握。
馬到成功:戰馬一到就勝利。形容迅速地取得勝利。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聽見風聲、鶴聲都懼怕,看見一草一木都像是追兵。形容極端恐懼,或妄自驚擾。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指名讀。
4.反饋。
(1)集體背。
(2)指名背。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教師說清題目的要求。(一是朗讀,二是背誦)
2.指導。
(1)查字典,把不會讀的字注音,并寫出它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字詞解釋出來。
(2)自由讀這兩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3)老師簡介老子和孫子。
(4)指導學生通過讀,弄明白兩句名言的意思。
第一句名言的意思是:禍患啊,幸福正依附在它的身上;幸福啊,禍患正隱伏在它的內部。教育學生要正確看待幸福與禍患,知道辯證地看待問題,即禍患有可能轉變為幸福,幸福也有可能轉變成禍患。
第二句名言的意思是:知道他方(指敵人方面)又知道我方的長處和短處,不管打多少次仗都不會失敗;不知道他方的情況而只知道我方的情況,就只有一半取勝的希望,而另一半則是失敗;不知道他方又不知道自己一方,那每一次打仗就必然都失敗。
3.練習。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明白口語交際的要求:一是要抓住重點;二是做速記;三是轉述時要把史律同學發明簡易灑水壺的經過說清楚,說完整。
2.指導
(1) 什么是轉述?轉述有什么要求?結合例子,讓學生明白。
(2) 聽這一遍介紹,要求全班同學認真地聽教師介紹。
(3)教師再次介紹史律同學發明簡易灑水壺。
(3) 討論所記錄的要點,組織同桌或四人一小組練習轉述。
3.練習
(1)小組選代表轉述給全班同學聽。
師提示同學們聽時從經過是杏完整清楚,人稱交代是否明白要點提示:首先,他在雪碧瓶蓋上戳了些小眼,結果水不能自動地灑出來,接著,他發現了醫院掛水用的鹽水瓶,受到了啟發,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明白了原因,最后終于發明了簡易灑水壺。
二.教學第八題。(略)
蘇教三下《練習2》教學設計 篇7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
2.對照簡化字,認讀括號里的繁體字。
3.讀一讀,說說每組詞語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4.修改病句,并說明修改的理由。
5.熟記12條成語。
6.朗讀并背誦兩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7.聽教師介紹簡易灑水壺的發明,抓住要點轉述給同學們聽。
8.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這句話。
(2)要求學生觀察字的行款、間距。
(3)這些字你認為哪些書寫時應引起注意的?
(4)教師重點指導帶有連筆的字“履”、“用”的寫法,并復習“生”字改變筆順的寫法。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及時了解書寫情況)
(2)根據描紅情況,教師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請學生講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教師口述:日常生活中,我們在看港臺影視片時,或在閱讀一些書籍時,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繁體字,如同學們都挺熟悉的電(雹)、國(圃)、龍(能)。(出示幻燈片)
(2)學生說出帶有繁體字的句子考教師。
(3)指名讀每組前面的簡化字。
(4)簡化字與繁體字比較。(出示幻燈片)
該(孩) 書(害)
紙(紙) 爛(煳)
讓學生比較以上兩組簡化字與繁體字,特別注意繁、簡字形體變化較大的漢字,讓學生去觀察、思考,發現題中還有哪些簡化字與繁體字形體變化較大的,怎么去認讀出這些繁體字。
3.練習。
(1)(出示幻燈片)指名認讀,能讀出幾個就讀幾個。(可以多讓學生站起來認讀,待大多數同學讀熟繁體字后,再齊讀繁體字組合的詞語)
(2)同桌把簡化字那邊掩蓋好,互相檢查認讀繁體字的情況。
4.反饋。
(1)讀幻燈片上的兩句含有繁體字的話。
①讀害使王明榷寅韶巍到自己知巍的不足,今后慮骸多讀害。
②頸鬟已白的寅,艙室王爺爺,熱愛暈召、i里勁。每天圃害館閉門,他就逛去看輾紙,看到地上有紙眼他就主動撿起,酸現室內光線暗,就主勤去閡雹烴。
(2)指名讀。
(3)齊讀。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請學生講清楚題目要求。
2.指導。(1)出示幻燈片:演講——講演雪白——白雪
(2)讓學生讀,比較前后詞義一樣不一樣,有什么不同。教學中通過讀,比較說明理由,讓學生體會到組成詞語的字相同,但因為字序不同,有的詞義相同,有的詞義不同。要注意,學生說每組詞義,主要是領會,不要求機械記憶。
3.練習。
(1)默讀、思考:這題中還有四組詞語,比較看哪幾組前后詞義相同,哪幾組前后詞義不同? ·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參考答案:第一排的三組意思都相同,第二排的三組意思都不同。
4.反饋。
哪位同學還能舉出一組詞義相同和一組詞義不同的?(可同桌合作思考、討論,再交流)
編選——選編人名——名人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讀第(1)句話。
(2)這道題毛病出在哪兒?怎么改?
(學生獨立修改后,交流,說明修改的理由)
參考答案:
改為:“張開泰和湯小泉是好朋友,張開泰經常幫助湯小泉復習功課。”因為原句兩個“他”指代不清楚。(3)總結學法:修改病句,一般地先讀懂原句所要說的意思,
然后通過語感發現病因,接著對癥下藥修改病句,(注意有·的要求在原句上用修改符號改,有的是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在下一行)最后讀修改后的句子并與原句比較,注意修
改病句一定不能改變原句的意思。
3.練習。
(1)學生試著修改第(2)、(3)句。
(2)教師巡視。
(3)同桌交流再匯報。
參考答案:
(2)改為:“我斷定她今天生病了了。”因為原句中“斷定”和“可能”矛盾。或:“她今天可能生病”
(3)改為:“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或:“我國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因為“人口”和“國家”不能搭配。
4.反饋。
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1)他喊他去他家玩,他答應了。
(2)這次期末考試我們班幾乎根本沒有不及格的同學。
(3)我們要端正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司,對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學生可查詞典,或教師適當給予講解。
參考注釋:
首戰告捷:第一次作戰就取得了勝利。
旗開得勝:軍隊的旗剛一展開就打了勝仗。比喻事情一開始就取得了好成績。
再接再厲:比喻一次又一次繼續努力,越來越振奮、勇猛。
直搗黃龍:黃龍,黃龍府,金人腹地,后泛指敵巢,意思是直沖向敵人的巢穴。
人多勢眾:人多勢力大。
氣貫長虹:形容氣勢盛旺,簡直可以貫穿長虹。
背水一戰:漢將韓信領兵攻趙,命士卒背水列陣,漢軍前臨大敵,后無退路,拼死作戰,結果大敗趙軍,后以“背水一戰”謂決一死戰。
一決雌雄:決定勝負、高低。
勝券在握:有勝利的把握。
馬到成功:戰馬一到就勝利。形容迅速地取得勝利。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聽見風聲、鶴聲都懼怕,看見一草一木都像是追兵。形容極端恐懼,或妄自驚擾。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指名讀。
4.反饋。
(1)集體背。
(2)指名背。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教師說清題目的要求。(一是朗讀,二是背誦)
2.指導。
(1)查字典,把不會讀的字注音,并寫出它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字詞解釋出來。
(2)自由讀這兩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3)老師簡介老子和孫子。
(4)指導學生通過讀,弄明白兩句名言的意思。
第一句名言的意思是:禍患啊,幸福正依附在它的身上;幸福啊,禍患正隱伏在它的內部。教育學生要正確看待幸福與禍患,知道辯證地看待問題,即禍患有可能轉變為幸福,幸福也有可能轉變成禍患。
第二句名言的意思是:知道他方(指敵人方面)又知道我方的長處和短處,不管打多少次仗都不會失敗;不知道他方的情況而只知道我方的情況,就只有一半取勝的希望,而另一半則是失敗;不知道他方又不知道自己一方,那每一次打仗就必然都失敗。
3.練習。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明白口語交際的要求:一是要抓住重點;二是做速記;三是轉述時要把史律同學發明簡易灑水壺的經過說清楚,說完整。
2.指導
(1) 什么是轉述?轉述有什么要求?結合例子,讓學生明白。
(2) 聽這一遍介紹,要求全班同學認真地聽教師介紹。
(3)教師再次介紹史律同學發明簡易灑水壺。
(3) 討論所記錄的要點,組織同桌或四人一小組練習轉述。
3.練習
(1)小組選代表轉述給全班同學聽。
師提示同學們聽時從經過是杏完整清楚,人稱交代是否明白要點提示:首先,他在雪碧瓶蓋上戳了些小眼,結果水不能自動地灑出來,接著,他發現了醫院掛水用的鹽水瓶,受到了啟發,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明白了原因,最后終于發明了簡易灑水壺。
二.教學第八題。(略)
蘇教三下《練習2》教學設計 篇8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復習學過的全部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認讀字形,讀準字音。
2、復習鞏固學過的18種基本筆畫和45個漢字,能正確書寫。學習熟字組成的新詞。
3、使學生知道要鍛煉身體,愛清潔,講衛生。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練習1——4題。
教學過程 :
一、提出學習任務。
我們已經學完了23個聲母,24個韻母(6個單韻母、9個復韻母、9個鼻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還學習了四聲和拼音。另外還學了18種基本筆畫,45個漢字。我們來復習一下,看誰學得好。
二、指導練習第1題。
1、讀韻母表,讓學生按單韻母、復韻母、前后鼻韻母的類別讀,并用卡片認讀。
2、讀整體認讀音節。
復習時為避免學生學得枯燥,可用游戲的方法進行,如“送信”、“找朋友”等。
三、指導練習第2題。
在上一題復習韻母表的基礎上,比較形近、音近韻母第一行是形近韻母,看清字母形狀,不要讀錯。第二行是音近韻母,前后鼻音要區分清楚。
四、指導練習第3題。
1、卡片認讀學過的基本筆畫。
2、說說橫折鉤、豎彎鉤、豎折折鉤、豎彎、橫折彎鉤、撇點這6種筆畫的名稱。再想想這筆畫在什么字中出現過。如:橫折鉤(月、地),豎彎鉤(地、七),豎彎(四),豎折折鉤(馬),橫折彎鉤(九),撇點(女)。
五、指導練習第4題。
1、用卡片“開火車”認讀學過的生字。
2、看音節找漢字或寫漢字。
dì lì qī mǐ tǔ wǔ zhú fù
地 立 七 米 土 五 竹 父
mù yī yù nǚ ɡuǒ duō zuò
木 一 玉 女 果 多 坐
niú liù jiǔ sì shí rì
牛 六 九 四 十 日
3、讀讀寫寫題中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練習5——7題。
教學過程 :
一、指導練習第5題。
1、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讓學生獨立選一個表示圖意的字,可先圈起來,再填在作業 本上。
二、指導練習第6題。
讓學生先認認圖中的事物,再拼讀音節,把圖和音節連起來。答案是:樹葉、熊貓、蝴蝶、臺燈、手表、喜鵲、水牛。
三、指導練習第7題。
1、看圖,說說丁丁、冬冬是怎么做的。
圖1,丁丁每天做早操。
圖2,冬冬跳繩,鍛煉身體。
圖3,冬冬愛清潔,飯前把手洗干凈。
圖4,丁丁也講衛生,常剪指甲。
2、你和丁丁、冬冬一個樣嗎?做到的在圖下方打一個√。
3、表揚做得好的學生,鼓勵學生像丁丁、冬冬那樣,養成鍛煉身體、講衛生的習慣。
蘇教三下《練習2》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 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字母的大小寫。
2. 認識四種標點符號及它們的用法。
3. 讀句子,在一定語境中進行句式的初步訓練。
4. 熟記成語。
5. 朗讀背誦古詩。
6. 練習寫左右結構的字。
7. 按一定的順序觀察一幅圖,并有條理說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認識標點,知道它們不同用法。
教具學具準備:小黑板、掛圖。
主要板書安排:練習2
作業設計:連線,讀背訓練、寫字、說話。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第一題
1. 審題。
2. 指導
(1).齊背字母表。
(2).啟發學生將形狀基本一樣的字母連起來。
(3) 引導學生將形狀比較接近的字母連起來。
(4).引導學生將形狀有部分像的字母連起來。
(5).讓學生將大小寫字母對著讀,邊讀,邊注意他們的形狀。
3. 練習。
(1).教師出示小黑板,讓學生練習。
g w z m q d f b n
w m g s f b n z q
(2).指名認讀對照。
(3).出示填充題,讓學生在括號里寫出相應小寫字母。
f( ) g( ) q( ) d( ) m( )
二.教學第二題
1. 審題。
2. 指導。
(1).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讀《標點符號歌》。
(2).指名試讀。
(3).教師范讀。
(4).教師講解。
3. 練習。
(1) 學生自由讀。
(2) 指名讀。
(3) “開火車”練習朗讀。
4. 反饋,檢查朗讀。
第二課時
一. 教學第三題
1. 審題。
2. 指導。
(1) 指導學習第一組句子。
a. 出示三個句子。
b. 指名讀。把句子中的“漸漸”去掉,在朗讀時與原句比較,體會“漸漸”的意思。
c. 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天氣是不是一下子就涼了?高粱是不是一下子就熟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進一步體會“漸漸”的含義。
d. 再讀原句,讓學生具體感受“漸漸”一般用來表示事物的逐漸變化,這個變化需要一定時間。
(2).指導學習第二組句子。
a. 出示句子,自由讀。
b. 指名讀第一行兩個句子,思考:這兩句話分別告訴我們什么?
c. 指名讀第二行,思考: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d. 再指名讀這一句,“又”要讀重音,表示強調。
e. 學生自讀第三行句子,邊讀邊思考:這句話中的兩個意思哪個更重要?
f. 指導學生用重音讀出“不但……而且……”,初步體會遞進句式表達的意思。
3. 練習。
反饋練讀,在讀中體會三句話的含義。
二.教學第四題
1. 審題。
2. 指導。
(1) 學生自由讀。
(2) 教師范讀。
(3) 學生自由練讀。
(4) 理解成語發意思。
3. 練習。
(1) 學生自由練背。
(2) 同位練習背誦。
4. 反饋。
(1) 集體齊背。
(2) 指名背誦。
第三課時
一. 教學第五題
1. 審題。
2. 指導、練習。
(1) 指名認讀。
(2) 引導學生說說書寫是注意點。
(3) 指導,范寫。
(4) 學生練習,師巡視。
3. 反饋。
(1) 出示學生寫得好的字,表揚寫字姿勢好的學生。
(2) 指出存在的不足。
二.教學第六題
1. 審題。
2. 指導。
(1) 出示謎面,要求學生邊讀邊看圖,邊猜。
(2) 揭示謎底。
(3) 教師范讀。
(4) 學生自由練讀。
3. 練習。
(1) 同桌互讀。
(2) 指名讀。
(3) 反復練讀。
4. 反饋。
(1) 指名試背。
(2) 集體背。
(3) 指名背。
第四課時
教學第七題
一. 審題
1. 揭示說話的話題:可愛的……
2.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圖下的要求。
二.指導
1. 指導觀察。
(1) 出示觀察圖畫的要求。圖上畫了哪些小動物?你最喜歡哪一種?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你最喜歡的小動物,要抓住小動物的特點。
(2) 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
2. 指導說話。
(!)指導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特點。
(3) 指導學生按從頭至尾的順序說說小動物的樣子。
三.練習
1. 學生同位練說。
2. 指名說。
3. 評議、補充。
4. 指名說。
蘇教三下《練習2》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要求:
1、學用字詞句:讀描寫春天的句子,感受春天的美好;找同偏旁的字并說說偏旁的意義作用,了解形聲字構字的巧妙,感受漢字的結構美,提高識字興趣與能力。
2、寫鉛筆字,認識先撇后捺的筆順規則。
3、讀讀背背:熟讀識記四個描繪春光的成語,體會成語的韻律美,畫面美,背誦兩則諺語,教育學生愛惜光陰,鼓勵學生背誦有意義的諺語,
4、綜合性學習:結合“三八”節,作一張賀卡,寫上一句話,讓學生在“做”“寫”“問”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探索精神。
5、口語交際:觀察圖畫,展開想象,當眾介紹春天的美景,意思要明確,語言要規范,并能做到目中有“人”。
二、教學準備:
之前組織學生去春游。
三、教學時間:
四教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學習“學用字詞句”。
學用字詞句:讀描寫春天的句子,感受春天的美好;找同偏旁的字并說說偏旁的意義作用,了解形聲字構字的巧妙,感受漢字的結構美,提高識字興趣與能力。
二、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1、師:前兩天,我們去春游,你能看到了什么?
2、(出示掛圖)圖上的小朋友可聰明了,他們不僅游覽了春天的美景,還在游玩中學了許多知識。想知道他們都學了什么?做了些什么?
(二)讀描寫春天的句子
1、出示句子,誰來讀?
2、學生自由練讀短文。
要求:碰到不認識的字多拼讀。
3、檢查自讀短文。
4、練習感情朗讀。
5、師生共同朗讀。
(三)找同偏旁的字并說說偏旁的意義作用。
1、你們讀了這段話,發現了什么?
2、學生找出同偏旁的字。
3、師:為什么有相同的偏旁?
分別講述“草字頭、蟲字旁、足字旁”的意義作用。
(四)仿照例句說句子。
1、前階段,我們去春游,你們能說說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嗎?
2、學生仿照文中的句子說話。
燕子在————————————。
小羊在————————————。
麻雀在————————————。
——————在—————————。
(五)總結
師生同唱《春天在哪里》。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學習寫好“鉛筆字”和“讀讀背背”。
認識先撇后捺的筆順規則。
熟讀識記四個描繪春光的成語,體會成語的韻律美,畫面美,背誦兩則諺語,教育學生愛惜光陰,鼓勵學生背誦有意義的諺語。
二、教學準備:
田字格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練習2。
(二)教學鉛筆字
1、審題。
講清題目的要求:
1、本課是進行描紅、仿影。審題。
(1)練讀題目。
(2)引導與上題比較,明確寫字要求。
2、指導描紅。
(1)出示卡片,讓學生讀“杏、笑、春”三個字,說說筆順。
(2)讓學生說說寫好這三個字感到最困難的地方。
(3)教師示范撇捺的寫法。
3、學生按要求練習描紅。
教師個別輔導,注意保持教室安靜,讓學生靜心寫字,及時糾正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4、指導仿影、臨寫。
(1)引導學生逐一分析“杏、笑、春”的間架結構。
(2)教師示范寫“杏、笑、春”。
5、跟隨教師的示范,學生分別仿影、臨寫。教師行間巡視指導,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
6、反饋。
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指出存在的問題,進行矯正練習。
(三)讀讀背背(成語)
1、師:春天來到了,我們的校園里,多漂亮呀?誰來夸夸我們的校園?
2、教師小結,引出四個成語。
3、教師范讀成語歌,學生感受其韻律美、意蘊美,激發學生朗讀、背誦成語歌的興趣。
4、學生自由練讀,同桌互背。
5、檢查反饋。
指名背,評議糾正。
集體齊背。
(四)讀讀背背(諺語)
1、談話:春天是多么美好,它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做些什么呢?你有什么打算呢?
2、學生講述。
3、揭示第一則諺語:
意思:一天要在早晨就定好計劃,多做工作;一年要在春天就早定好計劃,多做工作。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開頭最重要,要抓早,不能浪費時間。
4、讀背第一則諺語。
(1)學生自由練讀。
(2)指導試讀,指導讀出正確的停頓、邏輯重音。
(3)學生練習背誦,并指定試背,分組比賽背。
5、小結:這句話很簡單,但卻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我們把這樣的話叫諺語。
6、學生借助拼音、插圖自讀自背第二則諺語。
7、檢查讀背情況。
(1)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在什么時候干什么?
(2)指名試背第二則諺語。
(3)說說讀了這則諺語,你明白了什么?
(4)多種形式檢查背誦。
8、課外延伸:
像這樣的諺語還有很多很多,課后同學們可以收集、背誦。
第三課時
一、教學要求:
學習想想做做。
綜合性學習:結合“三八”節,作一張賀卡,寫上一句話,讓學生在“做”“寫”“問”的實踐活動中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探索精神。
二、教學準備:
課程表
三、教學過程:
(一)激qing激趣,揭示要求
1、激qing激趣
過幾天,就是3月8好,那是什么節日?
你愛你的媽媽嗎?為什么?媽媽的節日就要到了,你準備用什么來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呢?
剛才大家的想法都非常的好,其中做一張賀卡送給媽媽這個想法太好了,媽媽收到這份禮物一定又驚又驕傲,她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僅孝順還能干。
2、揭示要求。
這節課我們每個同學都來自己動手制作一張賀卡送給我們的媽媽,讓我們每個人的媽媽都得到一份驚喜好不好?
(二)適當指導,自主制作
1、引導學生構思,設計自己的賀卡。
你打算把這張賀卡做成什么形狀?
賀卡上加上什么樣的圖案?用筆畫還是彩紙貼?
里面寫上一句什么祝賀的話送給媽媽?
2、學生自主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成果,體驗喜悅。
1、賀卡集中擺放,同學們集體觀看。
2、夸一夸自己的賀卡。
3、夸一夸同學們的賀卡中你最喜歡的一張。
(四)結束整理
1、收拾好制作工具,清理制作中的紙屑等。
2、“三八”節將賀卡送給媽媽。
第四課時
一、教學要求:
口語交際:觀察圖畫,展開想象,當眾介紹春天的美景,意思要明確,語言要規范,并能做到目中有“人”。
二、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審題
1、出示圖畫,談話揭題。
看,圖上的小朋友多快樂,因為他們正在找春天呢!讓我們把自己當成圖中的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找春天,好嗎?(板書:春天來了)
2、出示說話提示,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二)指導看圖
1、指導有順序地觀察。
春天無處不在,我們該從什么地方開始找?按什么順序找?
按先上后下,先近后遠的順序說說圖上近處畫了哪些景物?遠處畫了哪些景物?
2、指名回答上面的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用加上拼音的方式板書,按下列順序排好:
燕子柳樹桃樹-―――――
孩子春筍小草――――――
藍天白云麥苗――――――
(三)指導說話
1、指導學生說好開頭的第一句話。
2、指導學生按板書的順序逐一說好每一種景物。
3、指導說一句結束的話。
4、指導將整個內容連起來說,可發揮想象說圖中沒有的景物。
(四)當眾練說
1、分小組交流。
2、小組推選代表在全班交流。
誰講的好,就獎給小紅花。
蘇教三下《練習2》教學設計 篇11
姚美英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拼讀音節,讀拼音寫出漢字。
2、能區別同音字、形近字,并組成詞語。
3、根據例句把句子寫具體,會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4、能看圖把每幅圖意補寫完整。
重點:
音近字、形近字的比較練習,懂得如何把句子寫具體以及怎樣修改錯句。
難點:
修改錯句和看圖補寫句子。
教學時間:二教時
第一教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拼讀音節,讀拼音寫出漢字。
2、能區別同音字、形近字,并組成詞語。
3、根據例句把句子寫具體。
教學過程 :
一、讀拼音寫字
1、自己拼讀音節,指名拼,評議正音
2、填寫,
3、指名板書,校對
4、同桌批改
二、區別形近字、同音字
1、自由說說每組兩個字在音形義上有哪些不同,哪些相同或相近。
2、給每個字口頭組詞
3、劃去不能搭配的字
4、校對
三、比一比,在組詞
1、自己比較每組字的相同點、不同點
2、反饋,得出結論:
下面一行字是上面一行字加偏旁而來的,說說這個偏旁與字的意思有什么聯系?
3、口頭組詞
4、書面完成,同桌交換批改。
四、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1、讀例句,比較句子,你認為哪一句寫得好?好在哪里?具體在哪里?。
2、指名說,
3、口頭填空,自由說——指名說,評議
4、書面完成
5、小結:我們把句子寫具體可以在“什么”的前面加上“怎么樣”的詞語。
五、作業 :
作業 1——4
第二教時
課時目標:
1、會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2、能看圖把每幅圖意補寫完整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聽寫本單元詞語
二、讀一讀,把句子寫下來
1、讀第一句,理解題意
明白每一行都是按字——詞——句的順序排列的
2、學習第一句
a、讀一讀
b、說說“明亮”是有哪幾個字組成的,“明亮”是什么意思?它在句子中說明什么?
c、抄寫第一句。
3、按學習第一句的方法學習二、三句。
三、說說下面幾句話錯在哪里,改正后寫下來
1、讀三句話,想想錯在哪里
2、指名說,錯在哪里,為什么是錯的,正確的應該怎么說?
3、反饋:
第一句:把“春天”改成“夏天”,或把“荷花”改成“桃花”
第二句:刪去“和白楊樹”,在“梨樹”前加個“和”
第三句:刪去“月亮和”
4、書面完成
四、看圖,把每幅圖下面的話補寫完整
1、讀題,了解題意,明確要求
2、仔細看圖,看懂圖意
3、想想每句話應補寫什么,才能連成一段完整的話。
4、補寫
地方飛過海釀母菌,沒,那么點忐忑后飛過海發揮
5、交流反饋
五、作業 :
作業 本作業 5——7
蘇教三下《練習2》教學設計 篇1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10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完成練習2中的第一項:學用字詞句。
2、鞏固查字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理解能力。
3、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培養學生對語句的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教、學具:多媒體、學生準備字典
教學設計:
一、 談話,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字有著豐富的內涵,相同的字詞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有時就不同了,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句子。
二、 多媒體出示:明境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
1、 學生自由讀。
2、 指名讀。
過渡:這里的“漾”分別有兩種解釋,分別是什么呢?請打開書,認真閱讀第一項,并把你的答案在書上畫下來。
3、指名問:你選擇的是哪一種解釋,并說說原因。
指導看圖。
4、 教會理解生字的新方法:聯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三、 教學第二題
1、 審題,并畫了題目中的要求
2、 讓我們一起去幫助小猴吧!(出示句子)
3、 指名讀,要求讀準確,將自己領悟的感情讀出來。
4、 按要求查字典。
5、 分小組討論、交流
6、 匯報交流結果
7、 出示:不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帶點的詞。
(1) 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里越發純凈。
(2) 奶奶說:“小明,你長得可真結實。”
四、 總結:根據上下文確定字詞的意思,這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我們掌握了這種方法,就能為我們理解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 作業:用聯系上下文確定字詞的意思預習下面課文的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完成“寫好鋼筆字”,對學生的寫字姿勢,學習習慣進行培養。
2、按照筆順規則把“異濟養”3個字寫正確、寫端正。
3、完成“讀讀背背”,培養學生對詞語的積累和運用。
教學重點、難點:對學生寫字的良好習慣的培養
教、學具: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教學“寫好鋼筆字”
1、 審題
2、 指導
(1) 回憶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
(2) 出示小黑板,認讀3個字,了解這幾個字的結構。
(3) 仔細觀察,找出3個字的共同筆劃,并說出撇和豎怎樣才能寫好看。
(4) 范寫,啟示要點(異:上下結構,上面的“巳”要寫在橫中線的中央部位;第四筆“橫”要長一些,第五筆“撇”稍短,豎落在豎中線上;濟、養:除了“撇”“豎”注意以外,還要將上面的“撇”“捺”展開。
(5) 學生書空
3、 練習:教師個別輔導并強調書寫姿勢。
4、 反饋: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并作糾正訓練
二、 教學“讀讀背背”
1、 審題:弄清題目要求
2、 指導
(1) 自由讀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 教師范讀
(3) 學生自由讀
(4) 理解成語意思,學生交流、討論
(5) 練讀、指名讀、分組讀
(6) 練背、同桌間互背、集體背、指名背
3、 練習:根據書上插圖,任選成語說一句話。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能力,能在和陌生人交流中,掌握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的能力。
2、能夠有辨別善惡的能力,能有初步的防范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能力。
教、學具:投影片
預習要求:觀察父母是如何面對有人敲門的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 聽力訓練,放錄音。
這是什么聲音?相機板書課題:當有人敲門的時候
過渡: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有人敲門,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二、 審題,出示書上插圖。
三、 指導
1、 自主參與,大膽陳述
2、 學生講,及時糾正
3、 指導學生將畫面說具體。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誰是怎樣的表情,這樣做對不對呢?為什么?
4、 學生分小組練說。
四、 互助學習,拓展思維
1、 平時都有誰會敲你家門,你如何對答呢?
2、 設置情景:(1)敲門者是出差歸來的父親。
(2)敲門者是自己不認識的,但說是認識爸爸或媽媽的人。
(3)敲門者是陌生人。
3、學生互相交流,討論。
4、 學生表演,大家點評,點評的要求是:態度是否大方;聲音是否響亮;見熟悉的人時用禮貌用語,發現是陌生人,要委婉拒絕。對學生的表演進行鼓勵,并及時糾正錯誤之處。
五、總結:面對朋友要熱情、禮貌,面對陌生人的敲門要婉轉拒絕。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完成學寫毛筆字,對學生的初學毛筆字掌握的寫字姿勢進行訓練,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教學重點、難點: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教、學具:多媒體學生準備:筆、墨、硯
教學過程:
一、 回憶寫毛筆字的要求
二、 學寫:豎
1、豎有兩種寫法:懸針豎、垂露豎
2、范寫:邊寫邊講解,起筆落筆的位置,以及如何運筆。
3、學生仿寫。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重點輔導。
三、 多媒體演示:十、個
1、 學生仿寫
2、 反饋:學生在寫的過程中有問題處,教師重新范寫。
3、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輔導。
四、 反饋
將好的習字貼在墻上,對不足之處重點輔導。
(搜索課文題目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