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弟弟“小蘿卜頭”》(通用11篇)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篇1
教學目的
1.學習“小蘿卜頭”具有遠大的革命理想,為建設新中國而刻苦學習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折磨”、“勉強”、“來之不易”等詞語。讀懂每句話,理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在牢房里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句。真正理解和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和極差的學習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準備
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審題質疑,導入 激趣
1.讀題后審課題:從題目看本文是寫誰的?誰知道“小蘿卜頭”的名字叫什么?文中并沒有寫出弟弟叫宋振中,而一直以綽號“小蘿卜頭”代替,這是為什么?
2.看到題目后,你還能想些什么嗎?(“小蘿卜頭”長得什么樣?有多大年紀?他有什么特點?是怎樣的一個人?)同學們想知道這些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讀課文,邊讀邊注意生字的讀音,并畫出生字詞。
2.指名每人讀一個自然段,注意正音。邊聽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小蘿卜頭”的什么事?(在牢里刻苦學習的事。)
3.哪幾個自然段寫“小蘿卜頭”刻苦學習?(4、5自然段。)
4.看插圖,圖上畫的誰?在干什么?與哪個自然段內容相對應?(與第5自然段內容對應。)
5.哪個自然段寫了“小蘿卜頭”刻苦學習的原因?(第6自然段。)
6.“小蘿卜頭”怎樣才得到了上學的機會?這一內容在第幾自然段中體現?(齊答:第3自然段。)
7.介紹“小蘿卜頭”名字來歷的是哪個自然段?(第 2自然段。)
8.請同學們再來審題:誰能從課文中讀出“我”的弟弟為什么叫“小蘿卜頭”嗎?弟弟是怎樣的一個人?(有禮貌、學習刻苦。)課文的重點內容是哪幾個自然段?(2、4、5)
9.指名朗讀全文,體會弟弟綽號的來歷和他在牢中刻苦學習的動人事跡。
三、小結
剛才,同學們從審題質疑入手,初讀課文,了解了文章的脈絡。同時從再一次審題中,明確了文章的重點段落。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弟弟在牢中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在這種環境中有沒有學習的條件?他又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下節課咱們共同學習。
第二課時
導語 :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小蘿卜頭”名字的來歷,知道他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今天咱們要認真讀課文,了解“小蘿卜頭”在牢中過著怎樣的生活?他是在怎樣的環境中刻苦學習的?
一、細讀課文,明理悟道
1.自讀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弟弟才八個月,就被關進了監獄。)
2.指名讀第2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1)弟弟在獄中的生活條件是什么樣的?從住、吃、穿三方面考慮。(住:陰暗潮濕;穿:改小的囚衣;吃:發霉發臭的牢飯。)(2)弟弟的外貌?說明了什么?(面黃肌瘦、腦袋大,身子小。長期的監獄生活把弟弟折磨成這個樣子。弟弟的外貌是對國民黨反動派殘害兒童的控訴。)齊讀第2自然段,體會弟弟在獄中的艱苦生活。
3.弟弟在獄中爭取到上學的權利容易嗎?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讀了這段內容你有什么想法?(弟弟能“上學”是經過斗爭爭取得來的。每天要被特務押來押去。弟弟上學太不容易了,條件極差。)
4.指名讀第4自然段。思考:第一句話講了什么?全段內容圍繞什么來講的?討論:(第一句話主要講弟弟愛學習,有禮貌。全段內容都是圍繞第一句話來寫的。這種全段內容圍繞第一句話來寫的方法叫做先概括后具體的敘述方法。)
5.第4自然段共幾句話?哪幾句寫弟弟懂禮貌?哪幾句寫弟弟愛學習?(共五句話。第1句是總起句;第2句寫弟弟有禮貌;第3、4、5句寫弟弟愛學習。)出聲自讀第4自然段,體會弟弟怎樣愛學習,怎樣有禮貌。
6.默讀課文第5自然段。思考批畫: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這樣做?
7.小組討論后再集體討論。(刻苦學習從兩方面來說:一是獄中很難得到筆和紙,弟弟用小石頭在地上練寫字;二是不論嚴寒酷暑弟弟總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堅持學習。)
8.投影:“他懂得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將來革命勝利了,還要建設新中國!毕茸x句子,然后小組討論句子的意思,尤其注意對加黑詞的理解。
“來之不易”指來得很不容易。監獄里不準讀書、不準看報。弟弟的學習機會是經過難友們斗爭才得來的。“將來革命勝利了……”媽媽是革命者,堅信革命一定會成功。弟弟牢牢地記住媽媽的話,為了將來建設新中國而刻苦學習。這兩句話說明了弟弟刻苦學習的原因有兩點:①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②為將來建設新中國而學習。
9.指名朗讀第5自然段,體會弟弟怎樣刻苦學習。齊讀第6自然段,體會弟弟刻苦學習的原因。
10.簡單地說說,弟弟是個什么樣的人?
二、加強練習,深化育人
1.讀書后練習按照課文填空,說說有和沒有括號里的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媽媽改小的)囚衣。
(2)弟弟吃的是(發霉發臭的)牢飯。
(3)每次來到黃伯伯的牢房門前,他(總是)先(輕輕地)敲幾下門……
(4)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將來革命勝利了,還要建設(新)中國。
有括號里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具體,更深刻。
2.小組討論:你的學習條件和“小蘿卜頭”有哪些不同。你打算怎樣向他學習?
3.集體討論。
總結:“小蘿卜頭”和同學們的年齡差不多,但他生活在敵人的監獄中,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學習條件極差,但他能想盡辦法刻苦學習。咱們要以“小蘿卜頭”為榜樣,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為建設四化——刻苦學習!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導語 :“小蘿卜頭”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為革命而刻苦學習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人的心。咱們要以“小蘿卜頭”為榜樣,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凑l的學習最主動、最認真,把本課的生字掌握得最牢。
一、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并組詞
二、自學生字,抓住重點歸納記字方法
三、集體討論,老師點撥
(1)形聲字:潮、霉、勉、政、趴
(2)去偏旁:霧—務 藍—監
(3)加偏旁:斤—折 自—臭 !
(4)筆畫易錯字:“監”不要寫成“監”或“臨”!蔼z”字是左中右結構。注意“犭”旁不要寫成“才”?捎脮鈦碛涀中危鹤筮呉恢猾F,右邊一條狗,把“讠”字封鎖在里頭。
(5)筆順易錯字:“霉”字共15畫,上下結構,下半部分的“每”字筆
四、鞏固練習
(1)齊讀生字并組詞。
(2)指名后進生讀生字并組詞。
(3)形近字組詞。
潮( )霉( )勉( )藍( )
朝( )每( )免( )監( )
五、作業 :寫生字、寫詞語
。üo群)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篇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會認10個生字和1 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蘿卜頭”的特點及他是怎樣學習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小蘿卜頭”具有遠大的革命理想、為建設新中國而刻苦學習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的特點及在牢房里刻苦學習的情景。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教學難點:
引導讀懂重點句,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及在極差的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準備:
1.發動并具體指導學生搜集有關“小蘿卜頭”的圖片及資料?梢匀W校圖書室查找資料后摘抄下來,可以向家長請教,上網搜索,查到相關資料打印出來。在網上查資料從搜索關鍵詞入手,如“我的弟弟‘小蘿卜頭’”《紅巖》等。
2.課文朗讀錄音。
3.準備幾張自己的照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交流資料。
1.同學們,你們每天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多么幸福啊!可是在六十多年前,有個和你們一般大的孩子,從小被關進了監獄,他和你們一樣熱愛生活、熱愛學習,可是卻在牢房里受盡了折磨,在他9歲時就被殘暴的敵人殺害了。他的姐姐為了紀念弟弟寫下了——我的弟弟“小蘿卜頭”。板書后齊讀課題:23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2.讀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些什么?(我的弟弟是誰?他為什么叫“小蘿卜頭”?弟弟是個怎樣的孩子?文中寫了他什么事?……)
3.課前你找到了哪些相關的資料?學生介紹。教師適當補充:
“小蘿卜頭”原名宋振中,他是我國最小的烈士。1949年9月6日,和媽媽徐林俠、爸爸宋綺云一起被國民黨特務殺害于戴公祠,當時,“小蘿卜頭”宋振中才9歲。我們這篇課文是“小蘿卜頭”的姐姐宋振蘇寫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朗讀錄音。邊聽邊思考大家質疑的問題。
2.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邊讀邊畫出本課的生字及詞語。不明白的字詞可以查查字典。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學生互相評價,糾正字音。
4.說說課文寫了小蘿卜頭的哪些事?(生活苦、愛學習、有禮貌。)文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三、學習字詞。
1.貼出會認字和會寫字卡片,這些字你都會讀了嗎?會讀的同學站起來讀給大家聽。請一位讀得最好的當小老師帶讀。點幾名后進生讀一讀,如發現錯誤及時正音。提醒注意容易讀錯的字:后鼻音:黨,政;翹舌音:濕,臭!霸省保▂ǔn)字是整體認讀音節,第三聲。
2.這一課的生字這么多,你能記住嗎?有什么好辦法?交流識字方法,引導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這些字,如猜謎法、編故事法等。練的右邊不要寫成“東”。
3.給生字找朋友,讀詞語。
4.用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等多種方式理解重點詞,積累詞語:秘密逮捕,來之不易,面黃肌瘦,政治犯。
5.指導寫字。觀察8個會寫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指導“濕”“臭”等幾個難寫字的書寫。練習,評議。
四、作業設計:
1.抄寫本課生字詞語,注意寫美觀寫正確。
2.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出示卡片,認讀生字及詞語。
二、抓關鍵詞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小蘿卜頭”是個怎樣的孩子?
2.學生自由上黑板板書。(愛學習、有禮貌、聰明可愛、受盡折磨……)師生一起整理板書選擇關鍵詞。注意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3.抓住“生活苦、愛學習、有禮貌”三個特點分組合作學習!靶√}卜頭”的什么特點最讓你感動?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
4.學生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決定學習順序)
。1)“小蘿卜頭”生活苦。學第一段。指名讀。這一段從幾個方面寫了“小蘿卜頭”的生活苦?(從住、吃、穿這些方面。)教師引讀。“小蘿卜頭”真可憐呀!還只有八個月就被秘密逮捕了。他跟媽媽住在——他穿的是——吃的——由于監獄生活的折磨,他長得——
出示小蘿卜頭的圖片。這是我們可愛的“小蘿卜頭”九歲時的樣子?粗@張圖片,你想說什么?(他看上去不過五六歲,他的腦袋大大的,身子特別小,由于營養不良,生活艱苦才這樣,我十分同情他。和“小蘿卜頭”相比,我們真幸福。)(理解“面黃肌瘦”“發霉發臭”。)是誰讓我們的“小蘿卜頭”小小年紀受盡折磨?是可恨可惡的敵人!我們帶著對敵人的痛恨和對“小蘿卜頭”的同情來讀這段。
。2)“小蘿卜頭”愛學習。學生說表現他愛學習的重點句。(“黃伯伯上午教他學語文和算術,下午教他俄語和圖畫。他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不管夏天多么悶熱,冬天多么寒冷,他總是趴在牢房的地上寫著,算著!保┳x這兩句話,重點理解“不管……總是……”“不管”后面列舉了哪些情況?想象陰暗、潮濕的牢房里學習條件的惡劣,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弟弟是個刻苦學習的好孩子。默讀勾畫:弟弟為什么刻苦學習?
a.理解“來之不易”。從哪些地方可看出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聯系點:經過難友們幾次斗爭,特務才勉強同意……得到一張紙、一支筆很不容易。媽媽把草紙省下來。
b.理解“牢牢、將來、建設”。
指導學生小結(引導從以下兩方面歸納):弟弟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所以刻苦學習。在媽媽的教育下弟弟樹立了革命的信念,這是他刻苦學習的動力。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段。
。3)“小蘿卜頭”有禮貌。學生交流找到的句子。(他每次來到黃伯伯的牢房門前,總是先輕輕地敲幾下門,得到了黃伯伯的允許,才跨進門去,敬個禮說:“黃伯伯好!”)
我們也要像“小蘿卜頭”一樣有禮貌!看誰是最講禮貌的孩子!一起讀這句話,好嗎?
三、總結全文。
1.我和“小蘿卜頭”比童年。學生拿出自己的照片和搜集到的有關“小蘿卜頭”的圖片、資料等。說說我的生活、學習條件與“小蘿卜頭”有什么不同?我打算怎樣向“小蘿卜頭”學習?先在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2.總結:“小蘿卜頭”和同學們年齡相近,可他生活在敵人的監獄里,屠刀下,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學習條件那么艱苦。盡管如此,他卻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勇敢頑強地和敵人做斗爭!他不愧為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呀!從現在起我們更要好好珍惜、好好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富強偉大!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拓展延伸。
1.想知道“小蘿卜頭”是怎樣被捕入獄、機智送情報和壯烈犧牲的故事嗎?同學們可以自己看電影《紅巖》,閱讀《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書,或上網了解更多“小蘿卜頭”的事跡。把“小蘿卜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小伙伴聽。
2.小練筆:“小蘿卜頭”,我對你說……
板書設計: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篇3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蘿卜頭”的特點及他是怎樣學習的,學習“小蘿卜頭”具有遠大的革命理想,為建設新中國而刻苦學習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指導學生會認本課四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的特點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句。真正理解和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和極差的學習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收集有關“小蘿卜頭”的其它事跡。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懂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指導學生會認本課四個生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的特點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句。真正理解和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和極差的學習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
教學過程
一、審題質疑,導入 激趣
1、讀題后審課題:從題目看本文是寫誰的?
2、看到題目后,你還能想些什么嗎?(“小蘿卜頭”長得什么樣?有多大年紀?他有什么特點?是怎樣的一個人?)同學們想知道這些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閱讀提示,明確本課學習任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四個生字及詞語。
2、再次讀課文,邊讀邊想剛才大家質疑的問題。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1、說一說,課文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自讀課文,畫出描寫“小蘿卜頭”的句子,了解他的特點。
3、熟讀深思:(1)大家為什么叫他“小蘿卜頭”?(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這樣做?
4、小組討論交流
5、集體交流
要求:把你們小組同學的意見綜合起來,盡量把書中的語言變成你自己的語言。
五、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交流收集的資料,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
2、通過課堂交流,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使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重點 通過交流資料,深入了解作者筆下的“小蘿卜頭”。
教學難點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練習按照課文填空,說說有和沒有括號里的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媽媽改小的)囚衣。
(2)弟弟吃的是(發霉發臭的)牢飯。
(3)每次來到黃伯伯的牢房門前,他(總是)先(輕輕地)敲幾下門……
(4)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將來革命勝利了,還要建設(新)中國。
有括號里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具體,更深刻。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你眼中的“小蘿卜頭”是什么樣的?
二、和同學交流課前你收集的有關“小蘿卜頭”的其它事跡。
三、我和“小蘿卜頭”比童年
1、了解了“小蘿卜頭”,我們來進行一下比較想一想,(1)我的學習條件和“小蘿卜頭”有什么不同?(2)我打算怎樣向“小蘿卜頭”學習?
2、學生與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
3、集體討論。
4、總結:“小蘿卜頭”和同學們的年齡差不多,但他生活在敵人的監獄中,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學習條件極差,但他能想盡辦法刻苦學習。咱們要以“小蘿卜頭”為榜樣,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為建設四化——刻苦學習!
四、課外拓展
1、課下自己收看電影《紅巖》,閱讀《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書。
2、小練筆《我和“小蘿卜頭”比童年》
板書
監獄里長大 面黃肌瘦
愛學習 功課好 學得用心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用俄語 為了建設新中國
不怕苦 不管……總……
小石頭 寫著,算著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篇4
教學目的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掌握多音字“逮”、“難”、“強”、“悶”;理解“折磨”、“勉強”、“來之不易”、“面黃肌瘦”等詞語的意思;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蘿卜頭”在獄中刻苦學習的情況及其原因,能回答課后問題。認識總分段。
3.學習“小蘿卜頭”為了建設新中國,在艱苦條件下刻苦學習的精神,教育學生為實現四化努力學習。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了解“小蘿卜頭”在獄中刻苦學習的精神及其原因,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了解當時社會背景,體會“小蘿卜頭”艱難的處境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思路:
本課擬用看圖談話,導入 新課——指導自學,初知內容——導讀課文,突出重點——總結全文,完成練習的思路進行教學。
教學準備:
放大的課文插圖或投影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看圖談話,導入 新課。
出示課文插圖,談話:
圖上畫的是誰?他的外貌是怎樣的?他在什么地方?從哪里看出來?他在干什么?你能從圖上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嗎?
二、簡介人物。
課文選自《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書,作者宋振蘇。他和弟弟宋振中(即書中的“小蘿卜頭”,是抗日將領楊虎城將軍的秘書宋綺云烈士的兒子。1941年,只有8個月的“小蘿卜頭”和媽媽、爸爸一起被國民黨運動派秘密逮捕入獄,重慶解放前夕,他們又一起被敵人秘密殺害了。本課就是記敘“小蘿卜頭”在獄中的生活、學習情況的。
三、指導自學,初知內容。
自學要求:
1.默讀課文,先讀準生字表里的生字的音和多音字的音,再注意掌握二類生字,然后劃出課文中生字組成的詞語,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義,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2.輕聲讀課文,注意課文分幾段,每段寫什么內容。思考以下問題:
。1)大家為什么叫弟弟為“小蘿卜頭”?
。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這樣做?
四、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詞。
1.認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讀課文,隨機正音。
3.檢查部分詞語理解情況:監獄、逮捕、難友、珍貴。教師講解:政治犯、囚衣、囚飯、勉強。
4.回答思考題。
五、齊讀課文,質疑問難。
六、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
2.多音字組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卡片。
2.讀讀講講
監獄 政治犯 逮捕 勉強
二、導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二自然段。
。1)第二段主要講什么?分幾層意思說的?(這段主要講弟弟在獄中過的非人的生活和“小蘿卜頭”這個名字的來歷。分兩層意思說的:①弟弟在監獄里住、穿、吃的情況;②名字的來歷。)
(2)“折磨”是什么意思?(聯系上文理解)“面黃肌瘦”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瘦,面色也不好。)“愛憐”是什么意思?(十分疼愛的意思。)
2.導讀第三自然段。指名朗讀。
。1)這段主要寫什么?(主要寫經過難友們的斗爭,弟弟得到了讀書的機會。)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弟弟的學習機會來之不易。)
。2)特務為什么不讓弟弟去上學?為什么每天還要押去押回?(敵人怕弟弟“泄露內幕”。“內幕”指的是敵人殘酷迫害革命者的暴行,這說明敵人心虛膽怯,生怕自己的罪惡被廣大人民群眾知道。)
(3)什么是“政治犯”
3.導讀第四自然段。
。1)默讀,找出這段的中心句。(弟弟很愛學習,也很有禮貌。)
。2)討論:從哪里看出弟弟愛學習、有禮貌?(“他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特務在旁邊監視的時候,他就用俄語跟黃伯伯說話!绷鶜q就能用俄語講話,充分說明弟弟愛學習!懊看巍偸恰拧闭f明弟弟一貫有禮貌。敬禮、問好,進一步說明弟弟很有禮貌。)
。3)引讀:弟弟很愛學習,也很有禮。有禮貌表現在——(齊讀第二句);愛學習表現在——(齊讀第三、四、五句。)
小結:這段先總述弟弟愛學習,也很有禮貌,再具體分述弟弟怎樣學習,怎樣有禮貌。這樣的構段方式,叫總分段。
4.導讀第五自然段。齊讀。
。1)這段主要寫什么?(講弟弟學習刻苦認真。)這段分幾層?每層寫什么?(分兩層。第一、二、三句是第一層,講弟弟在牢房里學習條件極差;第四、五句是第二層,講弟弟怎樣刻苦學習。)
。2)結合課文插圖展開想象,以“弟弟學習非?炭唷睘榭偲鹁,具體說說弟弟在炎夏和寒冬是怎樣堅持學習的。
5.導讀第六自然段。齊讀。
。1)這段主要講什么?(弟弟刻苦學習的原因)
。2)弟弟為什么那樣刻苦學習?(原因有二:①他懂得學習機會來之不易。②學習目的明確:為了將來建設新中國。這是他學習的動力。)
。3)引讀:弟弟所以會刻苦學習,一是因為他懂得——(齊讀第二句);二是因為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將來……”
三、總結全文。
1.“小蘿卜頭”是個怎樣的孩子?課文是怎樣表現他的可貴品質的?(“小蘿卜頭”是個愛學習、有禮貌、聰明機智、學習認真刻苦的好孩子。課文是通過他在獄中如何刻苦學習的具體事例來反映他的這些可貴品質的。)
2.說說你的學習條件和“小蘿卜頭”有哪些不同。你打算怎樣向他學習?
第三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提問: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樣學習的?他為什么這樣做?
二、課堂練習。
1.用“弟弟在獄中學習非常刻苦”為總起句,把第5自然段練說的一段寫下來。
2.按照課文填空,說說有和沒有括號里的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媽媽改小的)囚衣。
沒有括號里的詞語,讀者就不會知道弟弟的囚衣是怎樣來的。
(2)弟弟吃的是(和大人一樣的發霉、發臭的)牢飯。
沒有括號里的詞語,讀者就不會知道弟弟吃的是什么樣的牢飯。有了括號里的詞語,就使讀者了解到弟弟和所有的難友們一樣,過著非人的生活,揭露了敵人對革命者殘酷折磨的罪行。
(3)每次來到黃伯伯的牢房前,他(總是)先(輕輕地)敲幾下門……
句子里填上“總是”,說明弟弟不是一兩次這樣做,而是一貫地這樣做的。填上“輕輕地”說明了弟弟敲門時動作很輕,表現出弟弟很有禮貌。
(4)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將來革命勝利了,還要建設(新)中國。
句子里填上“牢牢”,說明弟弟對媽媽的話記憶很深刻,永遠不會忘記。句子里填上“新”,說明弟弟要建設的是新中國,而不是舊中國。
3.給下面的句子填上適當的詞語,使句子的意思更具體些。
。1)我是學生。
。2)她穿著一件毛衣,戴一頂帽子。
(3)教師推開教室的門走進來,對同學們說:“同學們好!”
4.聽寫詞語。
牢房 潮濕 監獄 折磨 發霉 發臭
特務 勉強 政治犯 趴在 來之不易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篇5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蘿卜頭”的特點及他是怎樣學習的,學習“小蘿卜頭”具有遠大的革命理想,為建設新中國而刻苦學習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指導學生會認本課四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的特點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句。真正理解和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和極差的學習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收集有關“小蘿卜頭”的其它事跡。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懂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指導學生會認本課四個生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的特點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句。真正理解和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和極差的學習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
教學過程
一、審題質疑,導入 激趣
1、讀題后審課題:從題目看本文是寫誰的?
2、看到題目后,你還能想些什么嗎?(“小蘿卜頭”長得什么樣?有多大年紀?他有什么特點?是怎樣的一個人?)同學們想知道這些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閱讀提示,明確本課學習任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四個生字及詞語。
2、再次讀課文,邊讀邊想剛才大家質疑的問題。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1、說一說,課文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自讀課文,畫出描寫“小蘿卜頭”的句子,了解他的特點。
3、熟讀深思:(1)大家為什么叫他“小蘿卜頭”?(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這樣做?
4、小組討論交流
5、集體交流
要求:把你們小組同學的意見綜合起來,盡量把書中的語言變成你自己的語言。
五、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交流收集的資料,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
2、通過課堂交流,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使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重點 通過交流資料,深入了解作者筆下的“小蘿卜頭”。
教學難點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練習按照課文填空,說說有和沒有括號里的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媽媽改小的)囚衣。
(2)弟弟吃的是(發霉發臭的)牢飯。
(3)每次來到黃伯伯的牢房門前,他(總是)先(輕輕地)敲幾下門……
(4)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將來革命勝利了,還要建設(新)中國。
有括號里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具體,更深刻。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你眼中的“小蘿卜頭”是什么樣的?
二、和同學交流課前你收集的有關“小蘿卜頭”的其它事跡。
三、我和“小蘿卜頭”比童年
1、了解了“小蘿卜頭”,我們來進行一下比較想一想,(1)我的學習條件和“小蘿卜頭”有什么不同?(2)我打算怎樣向“小蘿卜頭”學習?
2、學生與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
3、集體討論。
4、總結:“小蘿卜頭”和同學們的年齡差不多,但他生活在敵人的監獄中,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學習條件極差,但他能想盡辦法刻苦學習。咱們要以“小蘿卜頭”為榜樣,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為建設四化——刻苦學習!
四、課外拓展
1、課下自己收看電影《紅巖》,閱讀《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書。
2、小練筆《我和“小蘿卜頭”比童年》
板書
監獄里長大 面黃肌瘦
愛學習 功課好 學得用心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用俄語 為了建設新中國
不怕苦 不管……總……
小石頭 寫著,算著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篇6
本節課所認識的小蘿卜頭對于學生來說很陌生,因此我在課前組織學生觀看了有關小蘿卜頭的錄像,在上課伊始我讓學生說說看課件的收獲。然后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第23課《我們的弟弟小蘿卜頭》,“小蘿卜頭”的真名叫宋振中,他剛生下八個月就被國民黨反動派關進了監獄。這篇課文就是講“小蘿卜頭”獄中生活的。 這樣一來,學生對課文內容就有了一個感性認識,對于小蘿卜頭的艱苦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
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時,我給學生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想一想,大家為什么叫弟弟“小蘿卜頭”?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練習用因果句式回答。
因為他長得________大,________小,所以難友們叫他“小蘿卜頭”
我接著又出示了下一個問題:弟弟為什么會長得腦袋大,身子小,像“小蘿卜頭”? 結合這個問題,我引導學生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這段從幾個方面介紹了“小蘿卜頭”在監獄里的生活。學生很容易答出:本段從住、穿、吃三個方面介紹弟弟在獄中的生活。然后我又出示了填空:
弟弟住的是________的牢房。
弟弟穿的是________的囚衣。
弟弟吃的是________的牢飯。
當學生們深刻體會了小蘿卜頭的生活環境后,我又提問:在這樣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弟弟是怎樣學習的?很自然的過度到下一段。
在學習課文之后,我讓學生們對比一下自己與小蘿卜頭的生活及學習環境,然后說一說自己有什么感受。學生們都體會到了我們的條件非常優越,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美好時光,多做有益的事情。
我想,在這節課上,學生們學到的不僅僅是語文知識,更深深的受到了情感教育。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篇7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蘿卜頭”的特點及他是怎樣學習的,學習“小蘿卜頭”具有遠大的革命理想,為建設新中國而刻苦學習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指導學生會認本課四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的特點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句。真正理解和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和極差的學習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收集有關“小蘿卜頭”的其它事跡。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懂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指導學生會認本課四個生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的特點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句。真正理解和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和極差的學習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
教學過程
一、審題質疑,導入 激趣
1、讀題后審課題:從題目看本文是寫誰的?
2、看到題目后,你還能想些什么嗎?(“小蘿卜頭”長得什么樣?有多大年紀?他有什么特點?是怎樣的一個人?)同學們想知道這些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閱讀提示,明確本課學習任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四個生字及詞語。
2、再次讀課文,邊讀邊想剛才大家質疑的問題。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1、說一說,課文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自讀課文,畫出描寫“小蘿卜頭”的句子,了解他的特點。
3、熟讀深思:(1)大家為什么叫他“小蘿卜頭”?(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這樣做?
4、小組討論交流
5、集體交流
要求:把你們小組同學的意見綜合起來,盡量把書中的語言變成你自己的語言。
五、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交流收集的資料,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
2、通過課堂交流,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使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重點 通過交流資料,深入了解作者筆下的“小蘿卜頭”。
教學難點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練習按照課文填空,說說有和沒有括號里的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媽媽改小的)囚衣。
(2)弟弟吃的是(發霉發臭的)牢飯。
(3)每次來到黃伯伯的牢房門前,他(總是)先(輕輕地)敲幾下門……
(4)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將來革命勝利了,還要建設(新)中國。
有括號里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具體,更深刻。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你眼中的“小蘿卜頭”是什么樣的?
二、和同學交流課前你收集的有關“小蘿卜頭”的其它事跡。
三、我和“小蘿卜頭”比童年
1、了解了“小蘿卜頭”,我們來進行一下比較想一想,(1)我的學習條件和“小蘿卜頭”有什么不同?(2)我打算怎樣向“小蘿卜頭”學習?
2、學生與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
3、集體討論。
4、總結:“小蘿卜頭”和同學們的年齡差不多,但他生活在敵人的監獄中,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學習條件極差,但他能想盡辦法刻苦學習。咱們要以“小蘿卜頭”為榜樣,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為建設四化——刻苦學習!
四、課外拓展
1、課下自己收看電影《紅巖》,閱讀《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書。
2、小練筆《我和“小蘿卜頭”比童年》
板書
監獄里長大 面黃肌瘦
愛學習 功課好 學得用心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用俄語 為了建設新中國
不怕苦 不管……總……
小石頭 寫著,算著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篇8
之一
佚名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蘿卜頭”的特點及他是怎樣學習的,學習“小蘿卜頭”具有遠大的革命理想,為建設新中國而刻苦學習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指導學生會認本課四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的特點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句。真正理解和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和極差的學習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收集有關“小蘿卜頭”的其它事跡。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懂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指導學生會認本課四個生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的特點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句。真正理解和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和極差的學習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
教學過程
一、審題質疑,導入 激趣
1、讀題后審課題:從題目看本文是寫誰的?
2、看到題目后,你還能想些什么嗎?(“小蘿卜頭”長得什么樣?有多大年紀?他有什么特點?是怎樣的一個人?)同學們想知道這些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閱讀提示,明確本課學習任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四個生字及詞語。
2、再次讀課文,邊讀邊想剛才大家質疑的問題。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1、說一說,課文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自讀課文,畫出描寫“小蘿卜頭”的句子,了解他的特點。
3、熟讀深思:(1)大家為什么叫他“小蘿卜頭”?(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這樣做?
4、小組討論交流
5、集體交流
要求:把你們小組同學的意見綜合起來,盡量把書中的語言變成你自己的語言。
五、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交流收集的資料,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
2、通過課堂交流,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使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重點 通過交流資料,深入了解作者筆下的“小蘿卜頭”。
教學難點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練習按照課文填空,說說有和沒有括號里的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媽媽改小的)囚衣。
(2)弟弟吃的是(發霉發臭的)牢飯。
(3)每次來到黃伯伯的牢房門前,他(總是)先(輕輕地)敲幾下門……
(4)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將來革命勝利了,還要建設(新)中國。
有括號里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具體,更深刻。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你眼中的“小蘿卜頭”是什么樣的?
二、和同學交流課前你收集的有關“小蘿卜頭”的其它事跡。
三、我和“小蘿卜頭”比童年
1、了解了“小蘿卜頭”,我們來進行一下比較想一想,(1)我的學習條件和“小蘿卜頭”有什么不同?(2)我打算怎樣向“小蘿卜頭”學習?
2、學生與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
3、集體討論。
4、總結:“小蘿卜頭”和同學們的年齡差不多,但他生活在敵人的監獄中,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學習條件極差,但他能想盡辦法刻苦學習。咱們要以“小蘿卜頭”為榜樣,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為建設四化——刻苦學習!
四、課外拓展
1、課下自己收看電影《紅巖》,閱讀《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書。
2、小練筆《我和“小蘿卜頭”比童年》
板書
監獄里長大 面黃肌瘦
愛學習 功課好 學得用心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用俄語 為了建設新中國
不怕苦 不管……總……
小石頭 寫著,算著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篇9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蘿卜頭”的特點及他是怎樣學習的,學習“小蘿卜頭”具有遠大的革命理想,為建設新中國而刻苦學習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指導學生會認本課四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的特點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句。真正理解和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和極差的學習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收集有關“小蘿卜頭”的其它事跡。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懂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指導學生會認本課四個生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的特點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句。真正理解和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和極差的學習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
教學過程
一、審題質疑,導入 激趣
1、讀題后審課題:從題目看本文是寫誰的?
2、看到題目后,你還能想些什么嗎?(“小蘿卜頭”長得什么樣?有多大年紀?他有什么特點?是怎樣的一個人?)同學們想知道這些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閱讀提示,明確本課學習任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四個生字及詞語。
2、再次讀課文,邊讀邊想剛才大家質疑的問題。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1、說一說,課文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自讀課文,畫出描寫“小蘿卜頭”的句子,了解他的特點。
3、熟讀深思:(1)大家為什么叫他“小蘿卜頭”?(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這樣做?
4、小組討論交流
5、集體交流
要求:把你們小組同學的意見綜合起來,盡量把書中的語言變成你自己的語言。
五、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交流收集的資料,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
2、通過課堂交流,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使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重點 通過交流資料,深入了解作者筆下的“小蘿卜頭”。
教學難點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練習按照課文填空,說說有和沒有括號里的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媽媽改小的)囚衣。
(2)弟弟吃的是(發霉發臭的)牢飯。
(3)每次來到黃伯伯的牢房門前,他(總是)先(輕輕地)敲幾下門……
(4)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將來革命勝利了,還要建設(新)中國。
有括號里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具體,更深刻。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你眼中的“小蘿卜頭”是什么樣的?
二、和同學交流課前你收集的有關“小蘿卜頭”的其它事跡。
三、我和“小蘿卜頭”比童年
1、了解了“小蘿卜頭”,我們來進行一下比較想一想,(1)我的學習條件和“小蘿卜頭”有什么不同?(2)我打算怎樣向“小蘿卜頭”學習?
2、學生與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
3、集體討論。
4、總結:“小蘿卜頭”和同學們的年齡差不多,但他生活在敵人的監獄中,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學習條件極差,但他能想盡辦法刻苦學習。咱們要以“小蘿卜頭”為榜樣,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為建設四化——刻苦學習!
四、課外拓展
1、課下自己收看電影《紅巖》,閱讀《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書。
2、小練筆《我和“小蘿卜頭”比童年》
板書
監獄里長大 面黃肌瘦
愛學習 功課好 學得用心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用俄語 為了建設新中國
不怕苦 不管……總……
小石頭 寫著,算著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篇10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蘿卜頭”的特點及他是怎樣學習的,學習“小蘿卜頭”具有遠大的革命理想,為建設新中國而刻苦學習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指導學生會認本課四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的特點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句。真正理解和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和極差的學習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收集有關“小蘿卜頭”的其它事跡。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讀懂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指導學生會認本課四個生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領會“小蘿卜頭”的特點及在牢房里他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句。真正理解和體會“小蘿卜頭”在獄中的艱苦生活和極差的學習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
教學過程
一、審題質疑,導入 激趣
1、讀題后審課題:從題目看本文是寫誰的?
2、看到題目后,你還能想些什么嗎?(“小蘿卜頭”長得什么樣?有多大年紀?他有什么特點?是怎樣的一個人?)同學們想知道這些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閱讀提示,明確本課學習任務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四個生字及詞語。
2、再次讀課文,邊讀邊想剛才大家質疑的問題。
四、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1、說一說,課文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自讀課文,畫出描寫“小蘿卜頭”的句子,了解他的特點。
3、熟讀深思:(1)大家為什么叫他“小蘿卜頭”?(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這樣做?
4、小組討論交流
5、集體交流
要求:把你們小組同學的意見綜合起來,盡量把書中的語言變成你自己的語言。
五、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交流收集的資料,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
2、通過課堂交流,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使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重點 通過交流資料,深入了解作者筆下的“小蘿卜頭”。
教學難點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練習按照課文填空,說說有和沒有括號里的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媽媽改小的)囚衣。
(2)弟弟吃的是(發霉發臭的)牢飯。
(3)每次來到黃伯伯的牢房門前,他(總是)先(輕輕地)敲幾下門……
(4)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將來革命勝利了,還要建設(新)中國。
有括號里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具體,更深刻。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你眼中的“小蘿卜頭”是什么樣的?
二、和同學交流課前你收集的有關“小蘿卜頭”的其它事跡。
三、我和“小蘿卜頭”比童年
1、了解了“小蘿卜頭”,我們來進行一下比較想一想,(1)我的學習條件和“小蘿卜頭”有什么不同?(2)我打算怎樣向“小蘿卜頭”學習?
2、學生與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
3、集體討論。
4、總結:“小蘿卜頭”和同學們的年齡差不多,但他生活在敵人的監獄中,生活條件極其惡劣,學習條件極差,但他能想盡辦法刻苦學習。咱們要以“小蘿卜頭”為榜樣,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為建設四化——刻苦學習!
四、課外拓展
1、課下自己收看電影《紅巖》,閱讀《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書。
2、小練筆《我和“小蘿卜頭”比童年》
板書
監獄里長大 面黃肌瘦
愛學習 功課好 學得用心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用俄語 為了建設新中國
不怕苦 不管……總……
小石頭 寫著,算著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篇11
我常常覺得,上一節課就像做一鍋飯:學生是米、教學內容是水,新“課標”和“發展與創新”的理念就是將米煮成一鍋好飯的火。而老師充當的就是“巧婦”這個角色。借用這個不一定恰當的比喻,我是想用以說明我所理解的教師、學生、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過程與課堂教學的關系。
今天,我上的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28課《我的弟弟“小蘿卜頭”》。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因此,我把課堂完全還給學生,讓他們自主讀書、自主交流,在感悟、發展中達到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
上課前,我最擔心的是學生因為時空的距離而不能真正的理解、動情,但在剛才這節課上,當我聽到同學們一聲聲深情地朗讀,看到同學們眼里閃動的淚花,讀著卡片上一句句真誠的話語時,我知道,同學們不僅真正地讀懂了課文,而且也被感動著、激勵著,在心與心的碰撞中,激發出來的是創新的火花。
這節課,我力求體現了以下兩個要求:
一是《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我較好地注意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視了包括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等綜合能力在內的語文綜合素養的訓練,并使之與“發展與創新教育研究”水乳交融地結合。
二是“發展與創新教育研究”的要求。整節課我注意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學生通過自己查找資料、課堂自由交流,自主選擇朗讀的內容與傾聽對象,重視感悟的過程和情感被激發的體驗。最后,學生在感悟與感動中,在小卡片上寫上送給“小蘿卜頭”的祝福語,學生由讀到悟到說到寫,整合了語文知識與能力,同時也給了學生一個個張揚個性、激發創新的契機。整堂課立足于學生的發展,揉合了創新的理念,打開了學生情感和思維的閘門。
回頭看這節課,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學生因寄宿的緣故,課外收集的資料面比較窄;有些環節的呈現還欠明顯。也許,我不能算是一個“巧婦”,之所以敢把這鍋飯端到這里來給大家品評,是希望能得到各位專家和同行更多的指點、指導,使自己能在“發展與創新教育研究”的課堂里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