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案(精選5篇)
元日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渠道,認字與識字。
2、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過年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最追求,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提出疑問。
3、朗讀課文,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
4、指導學生查找資料,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調動查找資料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自學提出疑問,通過各種方式以讀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過年嗎?誰來說說咱們過年都是怎么過的啊?(各抒己見)
2、(出示圖片) 過年的時候,我們的主要活動有貼對聯,吃團圓飯,看春晚,放煙花,舞龍。那還有送壓歲錢,貼盜福,接財神,吃餃子,拜年等等。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與年有關系的古詩《元日》
(二)引出詩題:元日
1、解題
師:元日的元是開始的意思。元日就是開始的日子。我們中國人把過春節時,正月初一作為一年的開始。這里的元日指的就是春節。
2、簡介詩人
師:王安石是北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文學上以散文著名。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創作也很有成就。
3、回憶古詩學法
師:我們要學會一首古詩你什么基本方法嗎?
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理解詩意,展開想象。
師:你們有信心讀好它嗎?(1)自由讀(2)指名讀
4、深入古詩
師:要讀懂古詩還要先理解詞語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呢?你還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嗎?告訴大家,讓大家來幫幫你。(學生提出疑問)
4、理解詞語意思
歲:年。你今年幾歲啦?換句話說就是你來到這個世間已經十年了!那這里歲的意思就應該解釋為年。
除:去掉
屠蘇:①草名(闊葉草)②屠蘇酒③茅屋(查于《辭海》)指古代春節時喝的用屠蘇草或幾種草藥泡的酒。古時候,每年除夕時,家家戶戶用屠蘇草泡成的酒。飲屠蘇酒是我國過年的一種風俗。飲屠蘇酒,意思是“屠絕鬼氣,蘇醒人魂”。據說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東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然后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以后便將春節喝的酒統稱屠蘇酒。
曈曈日:曈是什么偏旁。你可以猜想一下與什么有關系呢?(出示圖片)理解詞義。太陽初升時光亮耀眼的樣子。
桃符:指畫有神荼、郁壘兩個神像或寫有這兩個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掛在門上,以求“避邪”。這也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習俗。
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個壓縮省略句,新桃省略符字,舊符省略了桃,交替運用。這是因為七絕句子字數的限制的緣故。桃符后指春聯。
5、師:還有嗎?應該沒有了吧。在大家的幫助下,是不是每位同學都理解了呢?請你們試著把古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理解古詩可以加上自己的話,使意思表達更通順。
(1)自由說(2)指名說
6、閉上眼睛,聽老師范讀,在你頭腦中想象,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7、從這首古詩中,你知道古人在過年的時候都有哪些習俗嗎?
8、背誦古詩
9、介紹王安石的寫作背景
當然,作為大政治家、哲學家的王安石,其寫作此詩的目的,并不是單純地記錄宋代的春節民俗,而是表達了他除舊革新的政治理想。從王安石其他優秀詩作來看,傳達那種變化之美,革新之美,以及那種不為世人理解的孤獨之美,也確乎是其主要的詩意表達。
(三)課外延伸
出示與過年有關的古詩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祇與東君偏故舊。
(四)課后作業
1、背誦古詩
2、說一說這首古詩的意思
3、收集于過年過關的詩句
元日教案 篇2
一、導入解題
出示幻燈,同學們,這里有幾首詩,我們來讀一讀,看看都跟什么節日有關?
小結: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日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么,那么你們還知道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學一首描寫春節的古詩。題目叫“元日”[出示,齊讀]。
元在字典中的解釋有:開始的,第一。(2)為首。(3)主要、根本。(4)元素。(5)構成一個整體的。(6)貨幣單位。你認為在這里是哪種解釋?
誰能說出題目的意思?(大年初一、正月初一、農歷一月一號、春節)
師補充:古人認為元日是一年的開始,一個季節的開始,一個月的開始,所以又叫這一天為“三元”。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讀得正確
1.這首詩是宋朝的王安石寫的,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學家。請大家打開書,請根據自讀要求自己讀一讀這首詩。(出示要求)請一位同學讀要求。
2.(出示詞語)指名讀詞語,相互正音,齊讀。
3.指名讀詩,齊讀,提出不懂的地方,集體交流。(出示提出的不懂之處有:屠蘇、曈曈日、新桃、舊符)
三、品讀古詩
1.學習古詩不僅要讀好,還要讀懂。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我們各自再來多讀幾遍這首詩,一邊讀一邊借助注釋想一想:這首詩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交流: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句的主要意思?
第一句:在爆竹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
人們都在“噼噼叭叭”放爆竹,給你什么感受?讀出喜慶的氣氛。
第二句:春風把溫暖送進了屠蘇酒中。
過渡:剛才我們知道,這屠蘇酒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們將最新鮮的屠蘇草浸入酒中,吊在井里,等到大年初一大早,全家人歡聚一堂,先是孩子,最后是老人,每人一杯。
迎著和煦的春風,品著新年的吉祥酒,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呢?(出示,生發揮想象說話)
孩子們喝著屠蘇酒,會說——
年輕人喝著屠蘇酒,會說——
老年人喝著屠蘇酒,會說——
點撥:這里的“溫暖”僅僅指身體上感到溫暖嗎?
(1)春風把溫暖送進了每一戶人家,每一個都感到很溫暖,心里充滿了希望。
(2)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人們喝了屠蘇酒感到很溫暖,祈禱新的一年里很健康。
看,春風不僅把溫暖的氣息送入屠蘇酒中,更將這暖暖的春意送進了人們的心田!指導朗讀:誰能讀出這溫暖的感受?
過渡:詩人沐浴著柔和的春風,借著馨香的酒意,喜氣洋洋的走出家門,他看到了什么?
第三句:燦爛的陽光普照千家萬戶,多么美好的景象!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評:你讀得真好,千家萬戶都沐浴著溫暖而光亮的太陽光,讓人覺得前途一片光明,充滿了希望。指名讀,齊讀。
第四句:這里的“新桃”和“舊符”用的是“互文”的修辭手法,指的都是“桃符”,也就是新的桃符、舊的桃符。誰能說說最后這句的意思?(每年總是拿新門神換掉舊門神。)
人們的這個舉動有什么含意嗎?(辭舊迎新,表達祝福)
4.在詩人眼里換去的僅僅是舊的桃符嗎?他的筆下僅僅是一副節日風俗圖嗎?此時他已度過了人生的第四十九個元日,每一次都是這樣,為什么偏偏在這一年寫下《元日》呢?有時候我們了解了作者和寫作背景后對詩的理解會更加深入。
出示背景:在王安石擔任宰相之后,積極推行新法,《元日》就寫于這一年的春節。在他的心目中,新的國家政策好像春風浩蕩,陽光普照,一定會給國家帶來了欣欣向榮、人民安居樂業的新氣象,此時此刻,王安石的心情怎樣?
(生:興奮、激動、充滿信心……)
請帶著這份自信、這份樂觀、這份憧憬和激動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三、拓展補充:王安石不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經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讓我們來欣賞一下。
出示《梅花》《泊船瓜洲》
元日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思想感情。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3.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了解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春節激趣入課題:
1.出示一組春聯和過年的畫面
2.學生們,還記得去年的春節嗎?
3.回憶春節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詩題: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書:“解詩題”。
5.初步了解作者,指導學生吸收有價值的資料。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生字游戲――師:課文上說,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這鞭炮,用了什么詞?
預設:爆竹。
師:對啊,大家寫上這個詞,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預設:在竹子里安裝火藥,,出花,出響。
師:沒錯!那,這“爆”字該怎么寫呢?
火藥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聲旁,兩個熟字合起來,很好記。
師:同座互相用剛才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的生字新詞。
爆 屠 童 換 符
3.學生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句,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意:
“歲”就是“年”,“除”就是“過去”,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
2.學生用這種方法理解下面的語句。
3.交流討論,相機出示課件。
指導“屠蘇”,出示從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蘇”的含義:屠蘇:古代一種酒名。師問:如果把這里的“屠蘇”理解為屠蘇酒,這句話能說得通嗎?誰來試著說說看。(春風把溫暖送進了屠蘇酒中。)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們明白嗎?有疑問嗎?師告知:劉老師第一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也和你們一樣產生了疑問,想知道我是怎么解決的嗎?(查《辭海》,上網查“屠蘇酒”的資料)師出示:屠蘇:①草名(闊葉草)②屠蘇酒③茅屋(查于《辭海》)屠蘇酒:古時候,每年除夕時,家家戶戶用屠蘇草泡成的酒。飲屠蘇酒是我國過年的一種風俗。飲屠蘇酒,意思是“屠絕鬼氣,蘇醒人魂”。據說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東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將春節喝的酒統稱屠蘇酒。(查于網絡)(這段教學有兩個目的:一是向學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工具書,且查到的義項要根據具體的句子來選擇;二是向學生暗示,從《新華字典》到《現代漢語詞典》,再到《辭海》、網絡,功能越來越強大。
“曈曈日”:出示圖片引導理解。
“桃符”:講故事,理解詞義。
4.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板書:“讀詩文,解詩意”。
四、細讀課文,體悟詩情
1.學生再讀課文,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生體會“熱鬧,快樂”之情。追問“從哪里體會回到的”。
3.重點指導“千門萬戶”,激發學生想象,從內心中體會快樂之情。
4.播放課件,古代過年的鏡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快樂。
5.通過朗讀表現這種快樂,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詩文。
五、回顧學法,總結全文
1.帶領學生回顧學習古詩的方法。
2.總結全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僅是詩人,更是家,課下查閱資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寫作本詩深層意思。
板書:
元日
(宋)王安石
解詩題 放爆竹
讀詩文 喝屠蘇
明詩意 迎紅日
悟詩情 換新符
元日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導讀〈〈元日〉〉讓學生體會詩人在這首詩中所寄托的自己執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感。
2.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1.朗讀詩句,背誦詩句,了解詩句的大意。
2.體會詩中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進,導入釋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元日〉〉(板書課題),腦子里會產生哪些想法呢?可能有的同學會問:“元日”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嗎?有誰知道?(匯報指點)
大家預習過課文,大體上知道了課文是描寫新春佳節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的,“元日”并非現在一般所說的“元旦”,而是農歷正月初一,就是春節或過年。現在“元旦”“新年”一般指農歷的一年之首,就是農歷1月1日,而“元日”是農歷歲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說的春節。
同學們已經理解了課題,那就請同學們來讀一讀這首詩吧!
二.自主學習,初讀感知
1.出示幻燈片,播放、范讀、自由讀、指名讀、同桌互讀。
2.提問:現在我們已經能正確流利的把詩讀出來了,接下來該懂詩句的意思了。那么要弄懂詩句的意思,方法有哪些呢?
(查資料,字典解釋每一個字詞、再解釋句子,問老師)
3.小組自學詩句的意思,匯整,說出詩句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精讀感悟
1.品讀(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
(1)詩人選擇了哪些富有節日特點的事物來描寫春節熱鬧景象?
(板書:放爆竹、喝屠蘇、換桃符)
(2)全詩描繪了怎樣一幅圖景?
(描繪了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鞭炮齊鳴、張燈節彩、歡度佳節的情景,呈現出一派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
(3)作者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寫這首詩的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請看資料(幻燈片)
王安石(1021—1086)北京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他任宰相時不顧大官僚地主的反對,推行新法,在他的心目中,新法猶如春風般吹向千家萬戶,為的是老百姓能減少稅收,增加收入,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天下太平。
〈〈元日〉〉正是他推行新政是所作,詩中他借新年的新氣象比喻自己的雄心壯志。
生:說出表達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寄托了自己執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感。
師: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風俗又蘊涵除舊布新的意思。
2.品讀感悟(配樂、出示幻燈片)
帶著你的感受來美美的品讀詩句
3.齊背古詩
四.拓展延伸,總結詩句
1.同學們:詩人寫“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過春節時有哪些富有特色的風俗或活動來匯報,我們現在來做小詩人,請借用王安石的前句“千門萬戶瞳瞳日”根據我們慶新年的活動來補寫出后句呢?——————
2.誰可以用別的方式來描繪或表達新年的歡樂場面或天下太平的盛世呢?
(1)說一說 (2)歌聲
3.結課
一曲優美動聽的歌聲,唱出了對祖國的祝愿,王安石當時的理想在今天實現了,但當時由于受保守派的攻擊,他被迫辭職,新法隨即被廢,不久他就懷著悲憤的心情死去。同學們可以去收集他晚年的詩來和〈〈元日〉〉進行對比體會。
板書設計
元 日
放爆竹
寄托抱負
喝屠蘇
樂觀自信
換桃符
元日教案 篇5
教導方向:
1、 可能正確、熟練、有情感地朗誦和背誦古詩《元日》。
2、 學會9個生字。明白詩中重點的詞義,明白詩句主要意思。
3、 想象詩歌意境,理解詩情面緒。感悟“詩言志”的表達要領,開頭掌握學習古詩的要領。
4、 學會使用網絡查找資料,依靠信息,自主學習。
教導經過;
一情境引入
(播放歌曲 )一曲開心中國年把我們帶進了過年的氣氛中,方才你都看到了人們在過年時都在做什么啊?(放鞭炮,貼對子等),是啊,掛燈籠,放鞭炮,貼對聯,年真的是令人高興,高興,本日我們就來學習十二板塊:過年,那你知道嗎?g年是從什么時辰開始,什么時辰完畢嗎?老師小的時辰外婆常會年童謠給我聽,你們樂意聽一聽嗎?(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便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果沾,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頭一滿街走,正月十五,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過年便是指從小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完畢,本日我們就來學習古詩元日,看一看昔人是怎樣過年的?板書元日,誰知道元日是指哪一天?
二自由讀古詩邊讀邊圈畫出生字,可以借助課后生字的拼音,也可以問一問同桌。
三卡片出示生字;爆,余,除,屠,新,換,舊,付,符。開火車讀哪一組讀的正確,就仿照鞭炮的聲音:怦啪,有錯字就仿照啞炮的聲音:嗤。然后大眾幫她把錯字訂正過來。
四 指讀古詩
五老師這里尚有一些詞語,有的可不是書里的,你能會讀嗎?不會也沒相關,老師可以幫助你,出示詞語:(課件出示)
迎春 新年 歡樂 爆仗
紅燈 秧歌 守歲 除舊迎新
屠蘇 換桃符 瞳瞳日 眉開眼笑
年年多余
自由練讀 ,指讀,齊讀
我發明了大眾讀的很高興,不外有一個詞老師發明它如同是多余的,別的詞都是整整齊齊陳設的,只有它如同是多余的,剩余的,是哪一個詞啊 ?你過年都有什么會剩余?這個字加上什么偏旁就組成了新字,真聰明,除可以組成什么詞語,讀一讀帶有這個字的詩句,說一說第一句是什么意思,用這樣的要領學習古詩二三句,有不懂的詞提議來,一起管理。注釋屠蘇,曈 曈日。在報告最后一句是學習;新,舊,換,符,付
l六再來讀這首詩說一說你似乎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
七情感朗誦,跟手勢讀
八男女生角逐讀
九古詩新唱
十一提起過年,真有說不完的話題,你還知道哪些 年的針言,對聯可能故事嗎
十二總結;本年是牛年,來歲是虎年 ,讓我們一同期盼虎年的到來:
板書:: 元日
(宋)王安石
解詩題 放爆仗
讀詩文 喝屠蘇
明詩意 迎紅日
悟詩情 換新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