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案
一、導入解題出示幻燈,同學們,這里有幾首詩,我們來讀一讀,看看都跟什么節日有關?
小結: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節日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么,那么你們還知道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呢?
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學一首描寫春節的古詩。題目叫“元日”[出示,齊讀]。
元在字典中的解釋有:開始的,第一。(2)為首。(3)主要、根本。(4)元素。(5)構成一個整體的。(6)貨幣單位。你認為在這里是哪種解釋?
誰能說出題目的意思?(大年初一、正月初一、農歷一月一號、春節)
師補充:古人認為元日是一年的開始,一個季節的開始,一個月的開始,所以又叫這一天為“三元”。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讀得正確
1.這首詩是宋朝的王安石寫的,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學家。請大家打開書,請根據自讀要求自己讀一讀這首詩。(出示要求)請一位同學讀要求。
2.(出示詞語)指名讀詞語,相互正音,齊讀。
3.指名讀詩,齊讀,提出不懂的地方,集體交流。(出示提出的不懂之處有:屠蘇、曈曈日、新桃、舊符)
三、品讀古詩
1.學習古詩不僅要讀好,還要讀懂。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我們各自再來多讀幾遍這首詩,一邊讀一邊借助注釋想一想:這首詩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交流: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句的主要意思?
第一句:在爆竹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
人們都在“噼噼叭叭”放爆竹,給你什么感受?讀出喜慶的氣氛。
第二句:春風把溫暖送進了屠蘇酒中。
過渡:剛才我們知道,這屠蘇酒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們將最新鮮的屠蘇草浸入酒中,吊在井里,等到大年初一大早,全家人歡聚一堂,先是孩子,最后是老人,每人一杯。
迎著和煦的春風,品著新年的吉祥酒,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呢?(出示,生發揮想象說話)
孩子們喝著屠蘇酒,會說——
年輕人喝著屠蘇酒,會說——
老年人喝著屠蘇酒,會說——
點撥:這里的“溫暖”僅僅指身體上感到溫暖嗎?
(1)春風把溫暖送進了每一戶人家,每一個都感到很溫暖,心里充滿了希望。
(2)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人們喝了屠蘇酒感到很溫暖,祈禱新的一年里很健康。
看,春風不僅把溫暖的氣息送入屠蘇酒中,更將這暖暖的春意送進了人們的心田!指導朗讀:誰能讀出這溫暖的感受?
過渡:詩人沐浴著柔和的春風,借著馨香的酒意,喜氣洋洋的走出家門,他看到了什么?
第三句:燦爛的陽光普照千家萬戶,多么美好的景象!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評:你讀得真好,千家萬戶都沐浴著溫暖而光亮的太陽光,讓人覺得前途一片光明,充滿了希望。指名讀,齊讀。
第四句:這里的“新桃”和“舊符”用的是“互文”的修辭手法,指的都是“桃符”,也就是新的桃符、舊的桃符。誰能說說最后這句的意思?(每年總是拿新門神換掉舊門神。)
人們的這個舉動有什么含意嗎?(辭舊迎新,表達祝福)
4.在詩人眼里換去的僅僅是舊的桃符嗎?他的筆下僅僅是一副節日風俗圖嗎?此時他已度過了人生的第四十九個元日,每一次都是這樣,為什么偏偏在這一年寫下《元日》呢?有時候我們了解了作者和寫作背景后對詩的理解會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