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通用6篇)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第一范文網站群 點擊數:369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第一課時
18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
(3) 結合生活實際,安排一個采訪活動,寫一篇短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讓學生反復地讀書,能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要用心體會,讀出感情,讀出味道,在朗讀中讓人感受到那種喜出望外的神態和心情。同時要認識到:雖然湯姆感到很遺憾,但他并不后悔,爸爸堅定的話語給他以深刻的教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湯姆為什么必須把釣到的大魚放掉,并教育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遵守社會公德。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湯姆心情的變化。
(2) 通過辯論的形式,使學生明白為什么必須放掉這條魚,從而使學生知道人人必須遵守社會公德。
2、教學難點
(1) 通過辯論,使學生知道為什么必須放掉這條魚。
(2) 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互動設計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一篇感人的小故事:
2、板書課題:“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3、和我們以前的課題有什么不一樣?
【提示】課文題目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說的話。上邊有一個雙引號。
1、 讀了課題,你能提出問題嗎?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讀準字音,讀通讀順課文
【提示】現在請同學們放生讀課文,遇到生字、生詞看看課文后的生字表,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讓老師聽到你讀書的聲音。
2、出示生字詞:必須 湯姆 銘刻 允許 從未見過 釣魚 魚竿 遵守規則 夜幕出垂 小心翼翼 斬釘截鐵
3、反饋檢查生字 、詞語讀音反饋檢查生字 、詞語讀音
【點撥】重點讀準下列字:翹舌音“唇”、“垂”“甩”,平舌音“遵”,后鼻音“銘”
4.讀文交流
自主課文: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文,要求邊讀邊思,把字音讀得更流利。
指名讀文: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流利,如果做到有感情就更好了!
交流:你們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解決了那些問題?
說一說“爸爸( )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誰能在這句話的括號內加上一個詞?
5.爸爸在怎樣的情況下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說了后,湯姆又是怎樣做的?請你快速默讀課文。
【點撥】這三句話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一句話是起因,第二句話是經過,第三句話是結果。
6.默讀質疑:請學生默讀課文的重要課文,看看在讀書的過程中又產生了哪些問題?
7、合作學習生字。
在小組內交流識字的方法,描紅書寫,互相評議,把字寫美觀。
(三)總結反思,擴展延伸
【小結】這節課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讀了生字、詞語,課文也讀得爭取、流利了。大家還通過認真讀書,讀懂了一些 詞語。大家學得很主動,收獲也很大。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著重討論“爸爸為什么要求兒子必須 把這條魚放掉”。
查閱資料,了解有關釣魚的知識。有條件的可以親自體驗。
第一范文網站群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關鍵語句,體會湯姆心情的變化。
2、讀中感悟: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嚴格遵守社會公德。 3. 會用“允許”“不管……都……”造句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關鍵語句,體會湯姆心情的變化。 理解“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的意思
2. 教學難點: 讀中感悟: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嚴格遵守社會公德。 教學過程:一、導入1、總結上節課主要內容。( 。爸爸 地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2、這是一條怎樣的鱸魚,誰能找到相關的句子?(出示1:湯姆小心翼翼地把魚竿拖出水面。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再指名讀,你能看出此時湯姆的心情嗎?(板書:驚喜)(評價:你看到湯姆的心里去了,真了不起!)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湯姆的快樂吧——齊讀。3、這么大的鱸魚,湯姆為什么要放掉呢?(因為爸爸說——)聽了爸爸的話,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二、精讀課文1、是啊,爸爸為什么要湯姆必須放掉呢?自讀5-12小節,用“ ”劃出相關的語句。(1)爸爸指指手表:“現在是晚上10點——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a、從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12點才可以釣鱸魚)b、“允許”在這兒就是——“可以、同意”的意思。造句。上自習課時,老師允許我們 (做什么)。 (什么情況下), (誰)允許我 (做什么)。c、小結:哦,原來釣鱸魚的時間還沒到,所以爸爸說:“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從這里看出爸爸是什么樣的人?(嚴于律己、品德高尚、有公德心、對子女教育非常嚴格) (2)“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a、爸爸說這句話時是什么樣的語氣?(斬釘截鐵、堅定、認真)想一想:爸爸怎么這么嚴肅呢?(因為湯姆說——)對了,其實湯姆的話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當有人監督的時候,遵守規定比較——容易;可沒有人監督的時候,要遵守規定就比較——難。看一個人素質高不高、有沒有公德心,就看他在沒有人的時候,能不能自覺遵守規定。b、 所以,爸爸嚴肅地說——“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所以,爸爸認真地說——所以,爸爸堅定地說——所以,爸爸斬釘截鐵地說—— 2、遇到這樣的爸爸,湯姆的心情如何呢?分角色讀5-12小節,用“ ”劃出湯姆心情變化的句子。(1)分角色朗讀,指名匯報。(2)出示三個句子,自己讀一讀,體會湯姆當時是怎樣的心情。(3)交流:a、不情愿 (“不情愿地嚷”加點) 指名讀,開火車讀。b、無可奈何(“只好、慢吞吞”加點) 指名讀,分男女生讀。c、惋惜 (“嘆了口氣、再也、這么大”加點)指名按自己的理解個性朗讀。 3、讀到這里,你覺得湯姆是心甘情愿把大鱸魚放掉的嗎?湯姆舍不得放,我也舍不得。現在我來做湯姆,你們來做爸爸,看誰能把我說服?師生對話:師:爸爸,快看啊,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拿書本,做拖狀)生:你必須——師:為什么?生:現在是晚上10點——師:放心吧爸爸,沒有人看見我們,也沒有人知道我們在這個時候釣到了鱸魚。生:不管有沒有——我們都——師:爸爸,不就兩個小時嗎?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咱們靈活一點嘛!生:師:爸爸,我知道你的話是對的。不過這條魚太難得了,平時你在學習上對我嚴格要求,我都聽你的,這次你就答應我吧,我保證,下次一定遵守規定。生:師:唉,還是爸爸厲害,我說不過你,那就聽你的吧。(把魚放回水中) 4、湯姆說了那么多理由,爸爸還這么堅持,是因為——“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 5、同學們,你喜歡這樣的爸爸嗎?為什么?(以身作則) 6、鱸魚被放掉了,的確很可惜,那么湯姆的心里是不是充滿了遺憾呢?默讀第13節。(不是)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一直銘刻、一直回響)(1)“銘刻”什么意思?湯姆牢牢記住了什么?再讀句子。什么話一直在湯姆耳邊回響?再讀句子。(2)是啊,大鱸魚是再也釣不到了,可湯姆得到了爸爸嚴格而珍貴的教育。(3)引讀:真的,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過那么大的魚。(生)可是——(4)小結:爸爸的這句話不但銘刻在湯姆的記憶里,相信也記在了我們的心里。 三、布置作業在生活中,有哪些規定需要我們自覺遵守呢?請你用上“不管……都……”這組詞語。在公園里,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 。過馬路的時候,不管有沒有警察看見,我們都 。在午休時,不管老師在不在,我們都 。 ,不管 ,我們都 。 板書:“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感受文中湯姆心情的變化。
2、認真品味父親話語的含義,從中受到嚴于律己、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17課《“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一課的生字都會寫了嗎?下面我們來默寫一下。
允許、必須、魚竿、規定
2、展示學生的默寫情況,并稍作分析。
(1)你感覺哪個字寫得最漂亮,哪個字還需努力一下?
(2)和黑板上的對照一下,有沒有錯誤。重點指導“必”的筆順,第三筆是點。
二、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誰來把課題讀讀,這句話是誰說的?(爸爸說的)板書:爸爸
2、爸爸說的這條魚是一條怎樣的魚?(這是一條很少見的、很難釣到的大鱸魚。)
3、這條魚是誰釣到的?(湯姆)板書:湯姆
4、湯姆是怎樣釣到這條魚的,課文的1-4自然段描寫了湯姆釣魚的過程。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讀課文的1-4自然段。看看你自己能讀懂些什么,或者還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提出來。
讀完后學生質疑。重點講“漣漪”。(這個詞的確比較難,在課文第四小節。是魚餌劃破水面,那一圈一圈的波紋就是漣漪。一圈一圈細細的波紋蕩漾開去,更給這幽靜的夜晚增加了一份詩意,多美啊!誰來讀讀看?)
5、指名讀,讀完后問:感覺到什么了?湯姆釣魚的技術怎樣?(很熟練)哪些地方看出他釣魚很熟練,老師范讀,學生齊讀。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6、繼續交流。你還讀懂了什么,或者還有什么不懂的,告訴老師。
學生提不出問題,老師就啟發:1-4自然段都懂了嗎,知道了什么?(我知道湯姆到最后還是釣到了一條大鱸魚,而且他的心情也很開心。)
老師提示:還有誰感覺到他釣到了一條大鱸魚?許多學生舉手,師說:這么多同學感覺到了,你從哪兒感覺到的?
師:誰能把湯姆心花怒放的感覺讀出來。指名讀課文3-4小節。(老師同時板書)讀完后,老師稱贊:喲,最后一句讀得好,你再讀一下。(師說:老師感受到了你的驚喜了,誰再來讀一下。再指名讀,讀完后師說:內心的驚喜一定要用響亮的聲音才能表達出來嗎?能否換一種語氣來讀讀,你來試試。練讀,老師范讀,然后學生齊讀這句話。“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
“哇”說明什么?誰來把這種欣喜的感情讀出來。
7、看到兒子釣到這么一條大鱸魚,爸爸有什么反應呢?
(爸爸在一旁微笑投來贊賞的目光。)
爸爸贊賞兒子什么?(贊賞兒子釣這么大一條魚)那爸爸的心情怎樣?(很高興,為兒子而感到自豪。)我們一起來讀讀看,老師給你一個機會,看你能不能讀書湯姆的驚喜,爸爸的贊賞。一起讀第3-4小節。(板書:爸爸 贊賞)
8、讀完后,師說:真美啊!他們是在怎樣的環境下釣魚的?
生說:他們是在夜幕初垂,一輪明月從湖面上慢慢升起這樣的環境下釣魚的。師:你感覺到了什么?(感覺在月光下釣魚很悠閑,環境很美。說得真好,你能讀出環境的美嗎?)指名讀。
9、讀完后,老師指著板書說,湯姆釣到了這么大的一條魚,內心是多么驚喜呀,可就在這時候爸爸的一個決定:(齊讀課題)“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讓湯姆的心情一落千丈。這句話,在文中什么地方,找找看。
10、生:在第6節。(你來把這句話讀讀。你再來讀讀)
11、句子比較。你再把“必須”去掉讀讀看,有什么區別。指名讀。
感覺有什么區別?(加了“必須”表示沒有商量的余地。)是呀,爸爸是用什么樣的語氣說這句話的?(堅決的、堅定的語氣、低沉的語氣)聲音是低沉的,態度是堅決的,誰來試試?指名讀,評:是夠堅決,夠肯定。誰還想試試?一起來讀一下。
12、過渡:湯姆愿意放嗎?(不愿意)
三、學習5-12自然段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5-12節,看看湯姆的心情都有哪些變化。
同時老師指點:默讀就是不出聲地讀,一邊讀一邊用眼睛來捕捉最能表現湯姆心情的語句,還要用心來想一想湯姆心情都發生了哪些變化,還可以動動手把你找到的句子劃下來,哪些詞語最能看出湯姆的心情變化,或者是哪些句子。
讀完了嗎?把你劃出來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
第一句體會到了湯姆很不愿意把鱸魚放掉,因為這是他辛辛苦苦才釣到的呀。(指導朗讀)
第二句感覺到湯姆很不想把這條難得釣到的魚放掉。
從“只好、慢吞吞,不情愿歸不情愿,放還得要放,心里難受不難受”這些詞可以看出。(指導朗讀)
師:這么短的時間,湯姆的心情由開始的驚喜到后來的很不情愿,再到后來呢,無可奈何,一直到最后的萬分遺憾。是爸爸的哪句話叫他別無選擇,不得不放掉這條大鱸魚的呢?
( “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
爸爸說這句話的時候是用什么語氣來說的?(斬釘截鐵的語氣,決定了就是決定了,不許再改變了)板書:斬釘截鐵
師:斬釘截鐵是什么語氣,你讀讀看。自己練讀,指名讀,你理解這句話嗎?(師:有人看見要遵守,沒人看見也要遵守。)
爸爸說的這個規定,是一個什么樣的規定?(釣魚的規定)請你把書上的那句話讀出來。你知道為什么要有這個規定?有沒有人知道
老師補充:鱸魚每年12月到第二年的2月是它的繁殖季節,因此許多國家規定,這個時間是禁止捕捉的,而湯姆釣到的這條大鱸魚恰恰是在允許釣鱸魚前的幾個小時?(兩個小時)哎呀,他知道有這個規定,他難道就沒有試圖去努力一下嗎?他難道沒想去說服爸爸嗎?他怎么說服爸爸的?指名說。是呀,沒人看見,就我們父子倆,杜甫說:天知、地知、回家就可以享受一頓美味了。你感覺可不可以?
師:規定是要人遵守的,所以爸爸說,齊讀“不管有沒有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
現在,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應該更深了吧,你現在了解了什么?從這句話中你看出了什么?(規定就是規定,是不能犯規的;規定是不容置疑的。)
齊讀5-12自然段。
師:爸爸的話對湯姆的一生到底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呢?下面請看課文最后一節。出示最后一段
真的,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過那么大的魚。可是那晚的情景卻一直銘刻在他的記憶里,爸爸堅定的話語也一直回響在他的耳邊。
師:這件事對湯姆的一生影響巨大,湯姆在以后的生活中還遇到了像大鱸魚這樣的誘惑,可每到這個時候,他總會想起那晚的情景,總會響起爸爸那堅定的話語,這時候,他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好,咱們一起再把最后一節讀一下。
四、寫話練習
1、在爸爸的影響之下,湯姆憑著自己的誠信和自己的勤奮,成為了一位偉大的建筑師。每當想起自己的成就,他總會想起自己的爸爸,總會情不自禁地想對爸爸說,說什么?請你打開練習本,把湯姆想對爸爸說的話寫下來。
2、練習寫話。
3、交流、點評。
五、課外拓展。
1、最后老師送你們一句話: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看見的時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鳩
(讀、理解)
2、希望同學們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里,課后,同學們把這個故事講給周圍的人來聽,讓爸爸的話扎根在更多人的心里。
17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湯姆 驚喜 很不情愿
爸爸 贊賞 斬釘截鐵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4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咱們繼續來學習17課。(生讀題)
上節課我們用兩個詞概括了文章內容,你們還記得嗎?(生:釣魚、放魚)板書
湯姆是怎么釣到魚的呢?
2.出示詞語:套上魚鉤 甩起魚竿 拋向遠處 劃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漣漪 恢復平靜 覺察動靜 彎成弧形 拖出水面
(生讀詞)(說說湯姆釣魚的經過)
如果我們寫“釣魚”的話,也可以用上這些動詞,把釣魚的過程寫清楚。
3、齊讀1-3節。
4、讀詞:拖出水面 從這個“拖”你想到什么?(為什么?)
(生:東西很重、魚很重……)
二.精讀課文
(一)、出示句子:湯姆小心翼翼地把魚竿拖出水面。(讀句子)
1、湯姆拖出什么啦?出示句子: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
你能用個詞說說湯姆此時的心情嗎?(高興、欣喜若狂、驚喜、興奮……)板書:驚喜
2、請學生讀句子,體會湯姆此時又驚又喜的心情。
3、就在這時,爸爸卻說:“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出示句子)
4、湯姆愿意聽爸爸的話,放掉這條大鱸魚嗎?
(二)、請生自讀課文5-12小節,畫出體現湯姆心情變化的句子,讀一讀,體會一下湯姆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生讀文畫句)
1、你畫了幾句?(生答)請同學們翻到課后練習,看看你畫的和課后練習4中的句子一樣嗎?
2、讀書不僅要讀課文,還要讀課后習題,課后習題往往是幫助我們理解課文的金鑰匙。
3、交流心情的變化:
“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為什么?”湯姆很不情愿地嚷起來。
(1)、你體會到湯姆此時心情怎樣?(生答,板書:很不情愿)從哪些詞看出來的?(讀名讀句子。)
(2)、湯姆此時會想些什么?(生想象)(評價,老師聽出來了,你的聲音又高又尖。確實在嚷。)再指名讀。(評價:聽出來了,你把湯姆的不情愿讀出來了。一起讀這句話。
(3)、是呀,湯姆很不情愿。人物內心的想法,往往會從他的語言和動作上表現出來。我們來看看湯姆說了什么?【湯姆朝湖的四周看了看月光下沒有漁舟有沒有釣客,于是湯姆怎么懇求爸爸的?】
讀:湯姆說:“放心吧,爸爸,沒有人看見我們,也沒有人知道我們在這個時候釣到了鱸魚。”
(4)、讀湯姆的話應該怎么讀?聲音低沉,帶懇求的語氣
指名讀2--3名。評價(聽出了湯姆心里實在是舍不得放掉這條從未見過的大鱸魚。)(湯姆極力想說服爸爸,他不愿意放掉這條大鱸魚。)
我們再讀讀句子,體會一下湯姆很不情愿的心情。
(5)、齊讀5-9節,體會湯姆不情愿的心情。
小結:通過湯姆的語言,我們知道他不愿意放掉鱸魚。
(6)、過渡: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湯姆的動作。
他只好慢吞吞地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魚鉤,把魚放回水中。指名讀。
(7)、評價(嗯,老師聽出來了。你把慢吞吞讀的很慢。為什么啊?為什么舍不得放?從這個慢吞吞你體會到湯姆的心情怎么樣?(不想放,不放又不行,無可奈何……)為什么不放不行呢?
因為爸爸說(出示句子)“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從爸爸斬釘截鐵的口氣中,湯姆知道已經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了。(板書:無可奈何)
帶著這樣的心情我們一起讀句子:他只好慢吞吞地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魚鉤,把魚放回水中。
過渡:看著大鱸魚越游越遠,湯姆會想些什么呢?
(8)、出示句子:湯姆嘆了口氣,心想:我這輩子再也釣不到這么大的魚了。讀句子。
你體會到這時候湯姆的心情又是怎樣的?(遺憾、惋惜……)
板書:遺憾 失望
讓我們帶著遺憾的心情讀這句話。生讀句子。
是啊,湯姆釣到了大鱸魚的時候驚喜萬分,在父親的要求下,把魚又放回了湖中,讓我們一起把這幾句話連起來讀讀,再來體會一下湯姆的心情變化.
4、湯姆的心情變化都是因為爸爸的話,現在我們先請一個同學讀爸爸的話,一個同學讀湯姆呢的話,讓我們走進人物的內新世界,再來體會體會。
5、湯姆即使有千般不愿萬般不舍,他還是把這條大鱸魚給放掉了。
師生表演:
師:如果我是湯姆,我肯定會軟硬兼施,要讓爸爸同意我不放掉魚,你們信不信?
生:我信。
師:誰愿意來做爸爸,我做湯姆。你要請一個你的幫手嗎?他要在你最關鍵的時候助你一臂之力。
生:好吧。
兩名學生上臺。
師(湯姆):爸爸,好大的一條鱸魚!
生(爸爸):(遲疑片刻,馬上反應過來)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師:(湯姆)憑什么放掉!這可是我從未見過的大鱸魚呀!
生:(爸爸)因為離釣魚的時間還差2個小時。
師:(湯姆)不就是兩個小時嗎!又沒人看到!
生:(爸爸)沒人看到也不行!我們一定要遵守規定!
師:(湯姆),“規定規定”,“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生:(爸爸)你怎么能這樣!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樣,那我們的社會不就亂套了嗎?…………
師:(湯姆)真的一定要放?
生:(爸爸)必須要放!
師:(湯姆)那我放了啊?(作放魚樣)
生:(爸爸)你真是爸爸的乖孩子!
(三)、情感升華。
出示課文最后一小節,師讀:真的,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過那么大的魚。可是那晚的情景卻一直銘刻在他的記憶里,爸爸堅定的話語也一直回響在他的耳邊。
1、什么叫做“銘刻”?
2、一直銘記在湯姆的心中的是什么事情?一直回響在他的耳邊又是什么?
出示爸爸的話:“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 生讀。
想象一下湯姆將來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3、在生活中,有哪些規定要自覺遵守?
出示:
過馬路的時候,不管( ),我都( )。
看電影的時候,不管( ),我都( )。
在學校里,不管( ),我都( )。
( ),不管( ),我都( )。
2、許多規定,不管有沒有人看見,有沒有人要求,我們都應該自覺遵守。
板書: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釣魚 放魚
驚喜 很不情愿—無可奈何—遺憾、失望
自覺遵守規定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4、練習用“允許、必須”造句。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讀題,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出嗎?
2、小結:‘學貴有疑’,問題是思考的產物。你們的問題提得很好,很有質量,這是善于思考的結果。
(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乃是一種自主精神,一種懷疑心態,一種探索意識。圍繞課題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很好地喚起學生的情趣和好奇心,產生讀書探究的欲望,促進主體的發展。)
二、初讀課文。
1、讀準生字新詞,努力讀得字正腔圓。
師正音:“垂、斬”為翹舌音;“遵”為平舌音;“銘、湯”為后鼻音。“竿”讀第一聲。
2、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漣漪 銘刻 小心翼翼 斬釘截鐵 允許 必須
3、練習用“允許、必須”造句。
4、讀課文,努力讀得正確、流利。
師重點指導學生讀好個別長句。
5、匯報學習情況。
三、再讀課文。
1、討論:課題為什么要加引號?
2、提出問題。
3、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四、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湯、釣、鉤、拖、規、竿、毫”。
2、說說記憶方法。
①以舊代新法:如“豪”代“毫”。
②部件1﹢1法:如左邊是“夫”右邊是“見”合起來就是“規”。
③兒歌會意法:如區別“釣”和“鉤”:一點魚餌釣釣釣,帶上彎鉤鉤鉤鉤。
記憶“竿、拖、湯、規”:長竹用來當魚竿,手兒拖起大鱸魚,湯兒莫忘三點水,規定未見也執行。
3、生字開花。(擴詞)
4、指導書寫。
①師范寫。
②生試寫,描紅。
③師巡視指導。
(中年級的寫字,應繼續強調按規范嚴格練習,寫好鋼筆字。這一環節中,老師把學生零散的記憶方法進行歸納、總結,甚至編成兒歌,從而讓學生產生滿足、愉快、成功的體驗。有位名人說過:“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通過辯論,使學生知道為什么必須放掉這條魚。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湯姆心情的變化,認真品味父親話語的含義,并教育學生要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遵守社會公德。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認讀詞語。(出示)
2、圍繞課題設疑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17課“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①指名朗讀課題,齊讀。
②討論:課題為什么加引號?“你”指誰?
3、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同學們提了很多問題,老師歸納了一下,共有以下三個:
(1)這是一條什么樣的魚?
(2)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3)結果怎么樣?
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導學課文
一)自學課文
圍繞以上問題,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畫出有關問題的答案。
(“自學課文”給了孩子們一個自由的空間,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掌握新知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和鞏固,尊重了每個學生的學習差異。)
二)交流自學情況
1、交流第一個問題
(1)這是一條什么樣的魚?從哪里可以看出鱸魚的大?
“從未見過、魚竿彎成弧形、大家伙”
指導學生讀好句子,體會湯姆的“驚喜”。板書“湯姆”“驚喜”
(2)看到兒子釣到這么大的魚,爸爸的表現怎么樣?
板書“爸爸”“贊賞”
(3)你能不能從爸爸贊賞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的兒子真聰明、真能干,釣魚技術這么熟練。”
(4)從哪里看出湯姆釣魚技術熟練?
學生自讀第2自然段,畫出有關動詞。
指導學生讀好這幾句話
2、交流第二個問題
(1)為什么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同桌學生討論,理解這是公園的規定。
(2)比較句子
a你要把這條魚放掉!
b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說說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你認為哪句話比較好,為什么?
指導學生同“低沉、嚴肅”的語氣讀好第二句話。
(3)對爸爸的這個決定,湯姆的表現怎么樣?
板書:不情愿
指導讀好這句話
3交流第三個問題
(1)既然湯姆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這條魚呢?
下面,我們要舉行一個辯論會。哪些同學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請你們盡量找出理由來說服湯姆放掉魚;哪些同學同情湯姆的,也要盡量找出理由來說服爸爸不要放掉魚。
四人小組討論
(2)全班同學自由組合進行辯論
提示
湯姆:a這條魚很大,很難釣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釣不到了。
b離允許釣鱸魚的季節只有兩個小時了,這么短的時間,能不能通融一下。
c沒有人看見我釣到鱸魚,不放也沒關系。
爸爸:a雖然魚很大,時間也很短,但規定必須遵守,不能隨意改動。
b在有人看見的情況下要遵守規定,在沒有人看見的情況下更要遵守規定。
c做人要誠實、自覺,要嚴格要求自己。
(3)通過剛才的辯論,我想大家都已經明白了為什么必須把魚放掉。現在讓我們來讀讀課文5-12自然段,看看湯姆是怎么做的?
板書:斬釘截鐵
(英國大文豪蕭伯納說:“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還是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就有兩個甚至多于兩個的思想。”讓學生由“畫外人”“辯”成“畫中人”,在辯論過程中發展認知和情感,提高綜合能力,教師只起到指導、點撥的作用。)
(4)從湯姆的行動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5)當爸爸看到湯姆釣到一條大魚時,投去了贊賞的目光。我想,當爸爸看到湯姆把魚放了時,心里會為湯姆感到更加自豪。他會想些什么呢?
(6)再讀課文5-12自然段
同桌練讀,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閱讀來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自主學習的樂趣。)
4學習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過這么大的魚,他后悔了嗎?
出示最后一句話,指名朗讀。
“那晚的情景”指什么?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銘刻在他的記憶里?
“爸爸堅定的話語”指什么?一直回響在他的耳邊說明什么?
(2)齊讀最后一段
(四)總結課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爸爸是個怎樣的人?湯姆又是個怎樣的人?
2你從這篇課文中得到什么收獲?
板書:必須自覺遵守規定
(陸桴亭說:“人性中皆有悟......石中有火,必敲擊不已,火光始現。”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打開學生記憶的倉庫,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進而激起情感共鳴,達到“情動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讓學生的心靈進行碰撞,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三、學寫生字:“垂、未、允”
重點指導“垂”的筆順。
四、作業
練習復述課文
《“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教案 篇6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79
不放?放!——《“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文本解讀
“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一個小孩釣魚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績有多么的喜悅?一個父親,看見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能干該是多么自豪?然而,父親卻說:“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矛盾沖突出現了,故事由此展開了,這是情與法的交鋒。圍繞著防與不放,孩子和父親進行了一場辯論。
“為什么呀?這條鱸魚多大呀!這是我辛勤勞的成果。”
“現在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
“周圍沒有釣客,沒有人知道的。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
好一個“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這樣的場景我們應該見過許多許多,而我們選擇了什么呢?高林生老師有個“過馬路”的例子,總是能讓我們思考許多。我們更多的是在考慮“被別人看見了”會如何如何?是的,如果被交警看見了,會被罰款;如果被朋友看見了,會丟人;如果……我們所缺的就是“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的自覺性。
當情與法碰撞時,如果我們都能在“沒有人看見”的情況下自覺地遵從法律,那我們的社會自然就文明了。所以,雖然“從那以后,湯姆再也沒有釣到過那么大的魚。”也許,會有一絲遺憾,一絲懷念,但,他收獲的一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