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人民大會堂教案(精選6篇)
參觀人民大會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著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5、6自然段。
5、認識祖國的建設成就,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難點:
1、結合具體詞句,認識人民大會堂各部分的特點;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為重點。
2、結合插圖,啟發想象,引導體會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為難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有許多雄偉的建筑,如古老的長城、故宮,現代美麗的首都機場、亞運村等等,它們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豐姿。今天,老師也要帶同學們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參觀一處雄偉壯麗的建筑——人民大會堂。
二、理解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你到過北京嗎?見過人民大會堂嗎?你見過的人民大會堂是什么樣子?
3、簡介:人民大會堂是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會址,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跟人民代表商量國家大事的地方。另外,中央領導還經常在這里會見外國貴賓。
三、學習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詞讀準確,同時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朗讀課文。
3、回答問題。
(課文主要寫了“我”隨王叔叔參觀人民大會堂的經過。)
四、細讀課文。
1、學習第l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2)議:從“我高興極了”你想到了什么?(從“我高興極了”一句會使讀者想到人民大會堂一定非常美觀、雄偉,很值得參觀。)
2、學習第2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議與導。
①這句話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導理解:的確是……)
②跟上文聯系,這一句說出了“我高興極了”的原因;跟下文聯系,下文具體講人民大會堂如何雄偉壯麗的。所以這一自然段是——過渡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講“我”參觀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議與導。
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國徽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國徽有什么特點?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點?
(要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有關詞語的理解談感受。)
(3)默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議論后概括:這一自然段寫了人民大會堂正門的國徽和柱子,總的特點是雄偉壯麗。
4、自學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學課文。要求:根據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找出答案;同時記下不懂的問題。(自學提示:①“我”參觀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聽王叔叔說了什么?③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④各處有什么特點?)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要求學生逐段回答問題,同時引導理解有關詞語句子,并解答學生的疑難。
①學習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名貴礦石。水晶玻璃指一種優質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閃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閃一閃地很耀眼。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中央大廳的天花板和地面,特點是美麗壯觀。
②學習5至6自然段。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詞語、句子的理解談感受。
第5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美觀以及它的用處。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概括:
這兩個自然段寫了大禮堂的雄偉壯麗。
五、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前6自然段課文。
2、熟讀并背誦第5至6自然段。
3、指導寫生字(前9個生字)。
指導重點:耀、繁。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在學過的幾個自然段中,課文從“我們”參觀的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二、細讀課文。
1、第7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寫參觀哪里?(宴會廳。)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議與導。
第1句寫宴會廳的位置(或“我們”來到宴會廳);第2句寫看到的金花彩畫多而美;第3句寫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寫通過王叔叔的介紹進一步說明宴會廳寬敞。
眼花繚亂:眼睛看復雜的色彩而感到迷亂。
“我”為什么會看得眼花繚亂?(因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畫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繚亂。)這一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先講參觀的地點是宴會廳,再講進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畫的感覺,接著講所看到的大圓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紹的具體數字講宴會廳之大。)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宴會廳的寬敞和壯麗。
2、第8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
(2)議與導。
裝飾:在身體或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之美觀(應舉例說明)。
命名:給予名稱。
貴賓:尊貴的客人。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會議廳多而寬敞、各有特點。
3、默讀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書,想想課文從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
(2)議與導。
①王叔叔的話是什么意思?(人民大會堂建筑時間短,速度快。說明人民群眾建設祖國的偉大力量。)
②“我”的話是什么意思?(對祖國建設成就發自內心的贊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讀課文。
1、默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篇課文寫了參觀人民大會堂的過程,介紹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四、綜合訓練。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思考?練習》第2題。
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展開議論。
(每組中的前一個句子給人的認識比較模糊;后一個句子不但能給人具體、準確的認識,而且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導思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具體?(首先要仔細觀察,其次是積累詞語。)
3、指導寫字(后8個)。
指導重點:敞、飾、具。
參觀人民大會堂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讀懂每個自然段,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莊嚴、晶光閃耀、燦爛、擺設”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以第三自然段為例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3、使學生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力和建設祖國的高度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使學生感受到人民大會堂的壯觀、莊嚴、絢麗的美。
教學重難點:
弄清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各具有什么特點。弄清寫宴會廳自然段的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自學課文
提出自學要求。
交流自學情況:
指名讀課文。認讀生字詞,并匯報理解詞語的情況。
再讀課文,整體感知(作者參觀的地方,用筆標出)。
(三)理解課文內容
朗讀第一自然段,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齊讀。
(2)出示句子,比較異同:
人民大會堂真是雄偉壯麗!
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
(3)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八自然段
自由讀,思考:“我”參觀了人民大會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樣的順序參觀的?
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這一段是講參觀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比較句子: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層樓那么高,要四個人才合抱過來。
指名讀第四自然段,這一段講參觀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這些東西怎樣?
比較句子: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閃耀,能映出人的倒影來。
師范讀第五、六自然段,學生思考、勾畫:
(1)哪些是“我”看到的?
(2)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紹的?
(3)文中怎樣寫天花板的電燈?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比有什么好處?
(4)通過“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訴“我”的,這兩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
(5)學生朗讀。
自由讀第七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自學第八自然段:這一段講參觀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小結歸納。
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八自然段。
(二)齊讀第九自然段。
(三)總結:課文學到這里,你有什么想法?請用一句話進行表達。
第三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學生自己讀生字,提出自學有困難的生字,師講解。
自己識記生字,互相交流方法。
同桌互相檢查效果。
(三)朗讀全文,說說本課按參觀順序主要寫了什么?
(四)完成課后思考練習4。
(五)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背誦第五、六自然段。
預習《紙奶奶的生日》。
參觀人民大會堂教案 篇3
知識目標:
讀懂每個自然段,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能力目標:
提高閱讀能力。
思想目標:
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
重點:
弄清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各具什么特色。
難點:
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課時:
第2課時
教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言:同學們,你們去過人民大會堂嗎?你了解的人民大會堂是什么樣的?(生答)
師言:(出示。課件)人民大會堂建于1959年,是北京標志性的建筑,面積達171800平方米,正門朝東面對天安門廣場。黨和國家的一些重要會議都在這里舉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參觀人民大會堂》。
上節課我們了解到參觀的順序,現在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作者的參觀順序。(生答同時板書)
二、新課
師言:請同學自讀你喜歡的部分。(生讀)
師言:你想要學習哪部分?喜歡同一部分的同學到一起共同學習。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幾種學習方法,請同學們選擇適合你的方法來學習。(出示。課件)
1、小組學習
2、小組匯報。
師言:小組匯報,開始我們大會堂之行。哪個小組愿意先來匯報。
學生匯報。
生言:“有六七層樓那么高,要四個人才合抱得過來。”形象地說明了柱子又高又粗。
生言:“三層一共有九千六百多個座位,加上主席臺上的三百多個,全場能坐一萬人。”用具體數字說明大禮堂的雄偉。
師言:作者敘述了這么多地方,那他的參觀順序是什么?在文中每一部分有一句標志性的句子誰能找到讀一讀。
師言:我們掌握了參觀順序,你一定也到過很多地方,請你按參觀順序介紹一處景物。
學生思考后發言。
三、總結
今天我們跟隨作者參觀了人民大會堂,體會了大會堂的雄偉壯麗,這樣的大會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們的建筑工人真是了不起。如果同學們有機會一定要到北京身臨其境去體會一下。
參觀人民大會堂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每個自然段,知道2—8自然段是寫人民大會堂雄偉狀麗的。
2.學會本課17個生字及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5、6自然段。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重點學習第5、6自然段。
【教學難點】懂得自然段中句與句是怎樣連起來的。
【教學準備】人民大會堂的投影片,生字新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教時
一、導入 新課
1.同學們,誰到過北京?到過北京的人一定會去看人民大會堂的。
2.誰給大家說說人民大會堂是什么樣兒?
二、板書課題:參觀人民大會堂
今天我們學習《參觀人民大會堂》這一課,看看作者和王叔叔參觀人民大會堂時看到了什么?請大家打開書看課文。
三、默讀課文
1.讀前提出要求:
(1)讀準本課17個生字的音,劃出生字詞。
(2)看看本課有幾個自然段,在段前標出序號。
2.讀后檢查效果:出示生字新詞卡片,要求讀準字音。
四、朗讀全文,整體感知(作者參觀的地方,用筆標出)
五、逐段理解課文內容(提示:注意每段開頭的第一句話)
1.默讀第1自然段。讀后引導概括段意:
王叔叔帶我去參觀人民大會堂。(簡要點明本文的事、人、地和“我”的心情)
2.指名7人各讀一個自然段,(2—8自然段)大家認真聽,思考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1)再次指名讀第2自然段,讀后議論寫了什么?(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教師補充:這個自然段獨句成段,總述大會堂的特點。)
(2)帶著思考題自讀第3自然段:登上臺階看到了什么?(板書:正門、國徽、大理石柱子)
指導觀察投影片上的國徽,體會“莊嚴”的含義。讀中比較句子:
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層樓那么高。要四個人才合抱得過來。
[討論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說第二個句子寫得好。教師點撥:這兩個句子都是寫12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話只寫了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卻寫得更具體。除寫了柱子的數(十二根)、質(大理石)之外,還具體寫了色(淡青色)、高(六七層樓高)、粗(四個人合抱)。]
反復誦讀后概括段意:(人民大會堂的正門)
(3)指名讀第4自然段,讀前提出思考:
這一段寫了什么?怎樣寫的?(出示投影“中央大廳”)
(這一自然段寫了兩點:
①天花板。只寫五盞水晶玻璃大吊燈。
②地面。寫大理石地面的光潔“晶光閃耀”、“能映出人的倒影來”。板書:中央大廳玻璃大吊燈大理石地面)
比較句子:
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閃耀,能映出人的倒影來。
引導學生分析句子:第一句只寫了大理石地面很亮,第二句具體寫出了亮的程度:晶光閃耀,能映出人的倒影來。(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映出倒影)
指導學生從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中央大廳)
(4)教師范讀第5、6自然段,學生思考、勾畫:
①哪些是我看到的?(輕聲讀)
②哪些是王叔叔告訴我的話?(劃出來,自讀)(老師講:“啊!”是獨字句)
③文中怎樣寫天花板上的電燈?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比有什么好處?
④這兩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總的寫了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學生自由朗讀5、6自然段,看板書練習背誦。概括段意:第5自然段寫大禮堂的高大;第6自然段寫大禮堂的電燈和大禮堂的用途。兩個自然段合起來寫:大禮堂。(從它的位置、大小、燈光、用途四個方面具體描述的)
(5)自由朗讀第7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逐句朗讀,說句意,體會句與句之間的連接。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話:第一句寫來到宴會廳;第二句寫宴會廳的富麗;第三句寫宴會廳的寬敞;第四句進一步具體寫宴會廳的寬大。每句話銜接緊密,是根據參觀宴會廳時的觀察順序寫的。在讀議中板書:金花彩畫五千人宴會)
講讀中引導學生獨立分析句子:
在這大廳里放著大圓桌和皮椅子。
在這寬敞的大廳里,整整齊齊地放著一排一排的大圓桌和皮椅子。
指導學生從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大禮堂的宴會廳。
(6)指名讀第8自然段。這段是概括敘述的:“都很寬敞”、“裝飾和擺設各不相同。”也寫了會議廳是干什么用的。(板書:寬敞裝飾擺設各不相同)
概括段意:人民大會堂的會議廳
教師歸納小結: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參觀的順序記敘人民大會堂的。具體地描寫了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等五個地方。記敘時是抓住了各部分的特點來寫的。
3.集體讀第9自然段,概括:結尾段寫了壯麗的大會堂不到一年就建成了,歌頌了工人階級的偉大。
4.總結性提問: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會堂先后看了哪幾處地方?
六、作業
1.讀生字的音,連詞想想新詞在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5、6自然段。
第二教時
一、復習檢查
1.讀生字新詞卡片。
2.指名朗讀課文。
3.指導背誦第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誦。
二、識記字形,指導
1.重點指導“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獨體字”各一個:
“耀”,左右結構。寫時注意小結構部分筆畫的變化。指導:在“小部、羽部、隹部”均可查到。字典中無“光部”。
“繁”,上下結構。指導:糸部。
“具”,獨體字。寫時要注意第三、四、五筆是短橫,共三橫,不要寫成兩橫。指導:八字部。
2.其它14個生字,自己思考、識記。練習查字、寫字。
三、指名讀全文,說說本課按參觀順序主要寫了什么?
四、完成課后第4練習題
五、作業
朗讀課文。熟背第5、6自然段。
附:板書設計
參觀人民大會堂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著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5.6自然段。
5.認識祖國的建設成就,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難點:
1.結合具體詞句,認識人民大會堂各部分的特點;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為重點。
2.結合插圖,啟發想象,引導體會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為難點。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有許多雄偉的建筑,如古老的長城、故宮,現代美麗的首都機場、亞運村等等,它們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豐姿。今天,老師也要帶同學們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參觀一處雄偉壯麗的建筑——人民大會堂。
二、理解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你到過北京嗎?見過人民大會堂嗎?你見過的人民大會堂是什么樣子?
3.簡介:人民大會堂是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會址,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跟人民代表商量國家大事的地方。另外,中央領導還經常在這里會見外國貴賓。
三、學習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詞讀準確,同時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朗讀課文。
3.回答問題。
(課文主要寫了“我”隨王叔叔參觀人民大會堂的經過。)
四、細讀課文。
1.學習第l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2)議:從“我高興極了”你想到了什么?(從“我高興極了”一句會使讀者想到人民大會堂一定非常美觀、雄偉,很值得參觀。)
2.學習第2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議與導。
①這句話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導理解:的確是……)
②跟上文聯系,這一句說出了“我高興極了”的原因;跟下文聯系,下文具體講人民大會堂如何雄偉壯麗的。所以這一自然段是——過渡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講“我”參觀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議與導。
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國徽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國徽有什么特點?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點?
(要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有關詞語的理解談感受。)
(3)默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議論后概括:這一自然段寫了人民大會堂正門的國徽和柱子,總的特點是雄偉壯麗。
4.自學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學課文。要求:根據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找出答案;同時記下不懂的問題。(自學提示:①“我”參觀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聽王叔叔說了什么?③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④各處有什么特點?)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要求學生逐段回答問題,同時引導理解有關詞語句子,并解答學生的疑難。
①學習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名貴礦石。水晶玻璃指一種優質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閃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閃一閃地很耀眼。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中央大廳的天花板和地面,特點是美麗壯觀。
②學習5至6自然段。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詞語、句子的理解談感受。
第5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美觀以及它的用處。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概括:
這兩個自然段寫了大禮堂的雄偉壯麗。
五、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前6自然段課文。
2.熟讀并背誦第5至6自然段。
3.指導寫生字(前9個生字)。
指導重點:耀、繁。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在學過的幾個自然段中,課文從“我們”參觀的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二、細讀課文。
1.第7自然段。(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寫參觀哪里?(宴會廳。)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議與導。
第1句寫宴會廳的位置(或“我們”來到宴會廳);第2句寫看到的金花彩畫多而美;第3句寫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寫通過王叔叔的介紹進一步說明宴會廳寬敞。
眼花繚亂:眼睛看復雜的色彩而感到迷亂。
“我”為什么會看得眼花繚亂?(因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畫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繚亂。)這一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先講參觀的地點是宴會廳,再講進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畫的感覺,接著講所看到的大圓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紹的具體數字講宴會廳之大。)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宴會廳的寬敞和壯麗。
2.第8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
(2)議與導。
裝飾:在身體或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之美觀(應舉例說明)。
命名:給予名稱。
貴賓:尊貴的客人。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會議廳多而寬敞、各有特點。
3.默讀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書,想想課文從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
(2)議與導。
①王叔叔的話是什么意思?(人民大會堂建筑時間短,速度快。說明人民群眾建設祖國的偉大力量。)
②“我”的話是什么意思?(對祖國建設成就發自內心的贊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讀課文。
1.默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篇課文寫了參觀人民大會堂的過程,介紹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四、綜合訓練。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思考•練習》第2題。
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展開議論。
(每組中的前一個句子給人的認識比較模糊;后一個句子不但能給人具體、準確的認識,而且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導思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具體?(首先要仔細觀察,其次是積累詞語。)
3.指導寫字(后8個)。
指導重點:敞、飾、具。
4.完成《思考•練習》第4題。
參觀人民大會堂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理解“紅底鑲金”、“眼花繚亂”等詞語的意思,進一步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以及它的用處,感受人民大會堂建設者者的創造精神。
2.能聯系上下文認識過渡句的作用。
(二)教學過程
1.復習詞語:
參觀倒影大廳禮堂座位繁星
商量宴會簡直眼花繚亂擺設
2.學習課文。
(1)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讀課文,用劃出表現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的詞,想想作者是怎樣寫的。
(2)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第3自然段:正門國徽:紅底鑲金,閃閃發光
柱子:12根六七層樓高4個人合抱
第4自然段:中央大廳大吊燈:5盞
地面:晶光閃耀
第5、6自然段:大禮堂座位多:3層9600多個
300多個10000人
電燈多:像滿天繁星
燈光亮:燦爛的光芒
第7自然段:宴會廳金花彩畫眼花繚亂
大圓桌、皮椅子5000人
第8自然段:會議門---寬敞、各不相同
(3)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出贊美之情。
(4)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人民大會堂真是雄偉壯麗!正門
,中央大廳一一一;大禮堂一一一;宴會廳;
會議廳一一一一一。
(4)比較。剛才同學們說的和作者寫的有什么不同?(課文還用了過渡句把上下文緊密聯系起來。)
①用“--”在文中劃出過渡句。
②說說這些句子是怎樣把上下文緊密地聯系起來的。
3.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知道寫參觀記還要注意些什么?
(1)把看到的東西有重點地具體寫下來。
(2)課文用“數字說明、描寫、比喻”等方法寫出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3)用過渡句把上下文緊密聯系起來。這是參觀記的寫作特點之一。
4.練習鞏固。彈性作業,學生自選:
(1).摘錄自己喜歡的詞語或摘錄過渡句。
(2)作業本5。
(3)寫出你出家門到學校的過程,注意寫好過渡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