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除三害(精選13篇)

除三害

發(fā)布時間:2023-08-25

除三害(精選13篇)

除三害 篇1

  一、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認識和理解課文中的生字和詞語,積累一些詞語和句子。

  2、了解人物的特點,感受人物的心理,明白只要有決心,有毅力就能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3、感受民間故事蘊含的美,能夠復述這個民間故事。

  二、導入,初讀課文,認讀詞語

  1、師:今天讓我們走進一個中國民間故事,在書本159頁。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2、師:這兒有幾個詞語,自己念一念

  出示:黑色性格暴烈橫行霸道欺侮百姓

  土黃色降龍伏虎驚濤拍岸濁浪沖天

  紅色拍手稱快奔走相告喜氣洋洋

  生說讀完的感受,由喜氣洋洋引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三、找句子,研讀一害和二害

  出示:這下好了!猛虎死了,惡龍死了,周處也和它們同歸于盡了!人人奔走相告,個個喜氣洋洋。

  師:讀完這句話你明白了什么?

  生:三害都死了,鄉(xiāng)親們都在歡慶以后可以過安寧的日子了。

  (朗讀表現(xiàn))

  師:請你用文本中的話證明猛虎死了。

  (生讀除猛虎的句子)

  師:找一找除惡龍的句子。

  生讀句子

  師:讀完后你體會到什么?

  生:搏斗的場面非常壯觀,惡龍本領很高,周處的武藝很高強……

  師: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的:生找詞語

  詞語訓練:忽而……忽而……

  指導朗讀

  小結:惡龍本領強,速度快,終究敵不過力氣大,武藝強的周處。

  四、感受人物心里,明白第三害是怎么除的

  1、師:一害猛虎已經殺了,二害惡龍已經剁了,這第三害是

  生:周處

  師:三害是周處,你知道,我知道,鄉(xiāng)親們知道,可有一個人不知道

  生:周處

  師:周處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一害體現(xiàn)在哪兒?

  生找到句子:

  師:讀完后你有什么疑問?

  師:誰來讀讀這種失落的心

  生評、師評

  2、師:人們的舉動人們的舉動引起了周處的深思,他終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來自己也已經成了一害,心里十分慚愧。這天夜里,他在燈下給鄉(xiāng)親們寫了一封信,然后離開了家鄉(xiāng)

  生:寫出周處對鄉(xiāng)親們說的話

  生讀

  3、同學們真是了不起,很了解此時此刻周處的內心。

  ①讀最后一段:從此以后,周處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板書:改)

  師:周處前非是一個怎樣的呢?

  生找句子:讀句子

  生自由說周處是一個怎樣的人。(是一個可恨的人)

  帶著這剛才的理解來讀一讀

  4、師:可恨的周處已經死了,現(xiàn)在的周處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板書:可恨的痛前非)

  5、師:介紹后來的周處(課件出示資料)

  師:現(xiàn)在你腦海中的周處是怎樣的一個人?

  生:可敬的(板書)②讀最后一段

  小結

  五、改寫練習

  1、對比讀:可恨的周處和可敬的周處。

  2、模仿第一段改寫:讓人讀了就覺得是可敬的周處。

  (學生說、學生評價,黑板上積累詞語)

  3、③讀最后一段,設計少一個詞語:痛改前非,把他當作禮物放在孩子們心里了!

  六、學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

  七、把收集的句子和大家一起分享

  從古到今,有很多句子勉勵人們知錯就改:

  浪子回頭金不換;

  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失足未必千古恨,回頭定然滿目春。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八、小結

  知錯就改,同樣能夠成為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對孩子們表示感謝

除三害 篇2

  教學目標:

  ⒈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⒉能在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⒊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

  教學難點:通過學文,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教具準備:簡單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以下的分課時的安排可根據(jù)本學生自作安排,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

  1、出題:師:“今天我們來學習‘除三害’……”

  2、生讀題(快、緊湊)

  3、質疑:讀了題目,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了解故事主要內容,解決所提問題。

  2、檢查讀文情況:①解決生字詞:欺侮、潛入②梳理問題:三害是哪三害?

  除 山間的猛虎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   河中的惡龍)

  掉 地上的周處

  ③“除”是什么意思?④誰除掉?(板書:周處于括號內)

  3、發(fā)現(xiàn)矛盾,激發(fā)探究欲望:

  指名學生讀板書,引導發(fā)現(xiàn)問題(周處怎么會除掉地上的周處呢?)

  4、讀文(1、7、8自然段)找原因,探究問題

  ①師過渡:“周處為什么要除掉地上的周處呢?”(引導學生明白是周處的痛改前非)

  ②根據(jù)學生悟文,修改板書:除山間的猛虎

  周處河中的惡龍

  掉自己的惡習

  三、研讀語段,感受畫面:

  1、以表演的形式再現(xiàn)課文內容(把書讀活)

  ①學生自由熟讀課文,為表演作準備

  ②合作表演課文:老師演周處,學生演百姓。

  (相機指導繪聲繪色地演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如:“那猛虎與惡龍只敢欺負你們膽小的,看我收拾它們!”)

  2、研讀語段,感受周處降龍畫面:

  ①師引入:“周處終于打敗了山間的惡龍與河中的蛟龍,你見到了周處斗虎、降龍的畫面了嗎?”

  a、學生自由讀文,不動筆墨不成書,動手劃出周處斗虎降龍的最精彩的一句。

  ②悟文,感受畫面:“你感受到了怎樣的氣氛?”

  (學生自由匯報所悟所感)

  ③課件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

  a、研讀:“它忽而浮出水面,躍到半空;忽而潛入水底,東奔西突。”

  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從哪兒感受到的呢?

  b、根據(jù)學生理解展示個讀(可以加點動作),再現(xiàn)周處當時爭斗的激烈場面。

  c、研讀:“周處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

  從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激烈、緊張)

  ④指導朗讀:a、全班朗讀-----個讀(指導有起伏地讀,再現(xiàn)激烈場面)------練讀

  b、借助說書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再現(xiàn)課文的表現(xiàn)欲望:“話說……”“想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c、指名“評書家”來說書(指導抑揚頓挫地說書)----推薦說書網(wǎng)站

  四、想象畫面,領悟心理:

  1、師:讀著“人人奔走相告,個個喜氣洋洋。”你們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匯報----師引讀:惡龍除了,猛虎死了,周處也消失了,人們奔走相告:

  猛虎死了,惡龍除了,周處也消失了,到處是一片喜氣洋洋。喜的是?

  2、指導學生入情讀文,感受喜悅。(突出:人人奔走相告,個個喜氣洋洋等)

  3、師:如果你是周處見到此情此境會有什么感受?

  指名學生自由發(fā)表感受-----學生動筆寫下“自己“的感受:周處想什么呢?他深思什么?他是怎么想明白的呢?

  (花5分鐘左右)

  4、生展示評價周處,并引導繼續(xù)探究。

  師:“就這樣,周處終于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這么一個橫行霸道的人們一看到他就遠遠地躲開他的人,后來居然成了一個手人敬重的人,其中你想說些什么呢?”

  生自由發(fā)表見解

  五、整體讀課文,再次感知全文

  六、推薦課外讀物

  板書設計:

  除  山間的猛虎

  周處    河中的惡龍   沉思?

  掉  自己的惡習

除三害 篇3

  《除三害》是三年級下冊的選讀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民間故事,主要講述了周處年輕時橫行霸道,欺侮百姓,與猛虎、惡龍被老百姓并稱為“三害”,老百姓設計讓周處去除猛虎、惡龍,周處在除掉兩害后,看到老百姓以為他死了后喜氣洋洋,他明白道理后,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的這樣一件事情,告訴人們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根據(jù)課文的內容,我設計了根據(jù)課題提問,得出三個問題,(A、三害是哪三害?B、誰除掉了三害?C、他是怎么除掉的?)然后,以這三個問題貫穿與整個教學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最后以“伏猛虎降惡龍百姓拍手稱快,引深思明道理周處除掉三害”這一副對聯(lián)總結全文,讓學生加橫批,加橫批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讓學生評價周處這個人的過程,這個設計比較好。不足之處是除三害的過程中,除了除猛虎這一環(huán)節(jié)之外,除惡龍和除周處的惡習兩個過程過于平均用力,重點不夠突出。對于周處這個人物,我沒有花時間讓學生去仔細研讀第一自然段,因此學生理解得還不夠透徹,導致后來學生對于除周處實際上是除掉他的惡習還不是很理解。在下一次的備課中,我要挖掘周處這個人的人物特點,讓這個人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豐滿起來,讓整節(jié)課豐滿起來。

除三害 篇4

  《除三害》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我今天要說的課文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最后一篇選學課文《除三害》。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是這冊教材中第八單元——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單元的配套閱讀課文。課文是根據(jù)《世說新語〈周處〉》改寫的,是一則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是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發(fā)展長河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它具有情節(jié)生動,畫面感強,想象奇特豐富等特點。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惡霸周處由于不明事理,作惡多端,遭人怨恨。后來有人出主意,用激將法讓他去除掉害人的猛虎和惡龍。周處果然中計,殺死了猛虎和惡龍。周處的壯舉非但沒有得到人們的夸獎,聽到的卻是人們歡呼他死的聲音。人們的舉動讓周處決心痛改前非,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人。課文情節(jié)生動,語言樸素明快,想象奇特豐富。

  三年級是學習略讀課文的起步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開始學習略讀課文的方法,如概括文章的大意,對課文中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等。同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三年級要求學生“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因此,我確定的第1條教學目標是:在質疑中梳理課文主要內容,感知大意。同時,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是通過朗讀、討論和復述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積累生動的語言,而課文情節(jié)生動,畫面感強,由此,我確立的第2條教學目標是:在隨文識字中,理解“驚濤拍岸”等7個重點詞語,初步感受民間故事語言生動的特點,在朗讀中感受降龍的激烈場面。課文生動地刻畫了周處憨直、勇猛、敢于改過的性格特征,所以通過理解課文,感受周處憨直、勇猛、敢于改過的性格特征是本文教學的一個情感目標。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習略讀的第一步就是感知文章大意,并且,課文對于周處勇斗惡龍的場面描寫得驚心動魄,所以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并感受周處降龍的緊張激烈場面。三年級的學生對于把握人物形象有所理解,但體會不會非常深刻,因此把通過朗讀感受周處憨直、勇猛、敢于改過的性格特征定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這課堂的教學中,我準備按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一)質疑引入,激發(fā)興趣(二)自主學習,感知大意(三)研讀語段,感受畫面(四)點題升華,拓展延伸

  (一)質疑引入,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飽含激qing的導語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這篇課文是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單元的配套閱讀課文,所以我希望學生能了解一些民間故事的特點。因此,我設計這樣一個導語:我們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文化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在老百姓中流傳著一些動人的故事,我們稱為民間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精彩的一個民間故事——除三害。(板書課題)

  然后,我引導學生由“害”展開生聯(lián)想,學生肯定會說到“害人、禍害”等一些不好的東西,教師小結,所以“害”是不好的,我們要堅決——除三害。

  古人云:學貴有疑。所以,我引導學生對課題進行質疑:根據(jù)學生的質疑,我進行引導歸納出幾個主要問題:誰除三害?除哪三害?怎么除這三害的?并進行板書。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的需求出發(fā),讓問題激活思維,以問題為載體,對學生后面的自主學習起到一個提綱挈領的作用。

  (二)自主學習,感知大意。

  問題是從學生中來的,這又是一篇略讀課文,應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讀感悟。所以,我們還是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我把問題回拋給學生。請大家?guī)е@三個問題默讀課文,找到相應的詞句畫下來。當學生默讀完畢之后,很快能回答其中的兩個比較容易的問題,誰除三害,除哪三害,我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山間的猛虎

  周處     除掉        河里的惡龍

  地上的周處

  接著,我讓學生讀讀板書,說說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學生很快能提出“周處除掉地上的周處”,自己除掉自己嗎?我引導學生讀讀課文的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學生就能從句子中發(fā)現(xiàn),周處其實除掉的是自己的惡習。于是,我就改寫板書,把“地上的周處”改成“自己的惡習”。學生通過自學,三個問題解決了兩個,會很有成就感。

  概括文章大意是本課一個重點,所以,這里,我向學生提出要求,能不能借助板書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同桌互說指名說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有充分的說的時間和機會。有了板書這個基礎,相信學生概括會比較容易:課文描述了周處除掉了山間的猛虎,河里的惡龍,并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既能體現(xiàn)教師的“扶”,又能體現(xiàn)學生自主地“學”,學生就比較輕松地解決了本課的一個重點。

  (三)研讀語段,感受畫面

  學生提的問題,只剩最后一個:怎么除三害的?因為是略讀課文,應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所以,這個問題,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請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周處是怎么除三害的?找一找相關的句子劃下來讀一讀,并可以在邊上試著寫寫自己的感受。寫完之后,四人小組先交流。學生邊讀邊感悟,并書寫感受體會,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在教學時還是有較大的差異,略讀課文不可能像精讀課文那樣面面俱到,教師對教材必須有所取舍。課文中描寫周處降龍部分寫得非常精彩,學生很可能會對周處降龍這一部分比較感興趣。所以,我把這作為學習的一個重點之一。我用兩個環(huán)節(jié)展開:1、抓重點詞,品味語言;2、朗讀指導,感受畫面。學生在交流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重點詞句進行體會:三天三夜、驚濤拍岸、濁浪沖天,當學生說到這些重點詞的時候,我進行板書,并提問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什么?繼而進行朗讀指導,這樣一方面能讓學生理解這些字詞,另一方面也能加深體會降龍的緊張激烈的氣氛。忽而……忽而……可以讓學生加上動作讀,引導學生讀出惡龍不容易對付的感覺。我適時進行引讀:三天以后,大河平突然靜了,沒有(引說)……沒有…… …… 不見了…… 不見了,當激烈斗爭結束,一切恢復平靜又該怎么朗讀?讓學生從朗讀中體會從緊張激烈到平靜的變化。接著,我引導學生說:“同學們,你能不能通過朗讀把這樣精彩的降龍的場面再現(xiàn)一下?”用同桌互讀,指名讀等形式進行朗讀練習。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當時搏斗時的緊張激烈,同時也可以積累生動語言,體會周處的勇猛。這也就突破本課另一個重點。

  如果學生說到伏虎這一段,可以讓仿照周處剁龍這一部分,展開想象,描述周處是怎么伏虎的?可以抓住一些動作詞,體會周處的勇猛。

  周處的勇于改過的性格特征是本課人文性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所以,學生如果說到周處痛改前非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如果你是周處,你出生入死,上山殺虎,下河剁龍,除了兩害,立了大功,成了一名大英雄,你想象一下人們會用哪些方式迎接他的到來?引導學生說敲鑼、打鼓、放鞭炮、鮮花、歡呼、高高舉起…… 而事實上,人們又是怎么迎接你的?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1)人們以為他死了,在喜氣洋洋地奔走相告(2)遠遠地朝他點點頭,趕緊躲開了,面對巨大的反差,你會怎么想:寫一寫,出示小練筆;他想起                          ,想起                           ,想起                                     ……他終于明白了                         。讓學生深刻體會周處以前的“非”,繼而能“痛改”。然后,我進行小結:是的,正如你們所說的,周處終于明白了自己以前錯了。也和猛虎、惡龍一樣成了禍害。他如夢初醒,從此,橫行霸道的周處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那么學生對周處勇于改過這一性格特征有了更深的印象。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學生自讀課文,自主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問題,學生的主動性完全被激發(fā)出來了。在靜讀默思、在積極探究、在熱烈交流中學生感悟了本文,領會了內涵。更重要的是學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在這樣過程中不知不覺得到提升。

  (四)點題升華,拓展延伸

  這就是周處除三害。課文學完了,你能說說周處是一個怎樣的人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我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板書:例如,勇猛、知錯能改等。這時,我進行提問:你知道周處后來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如果學生有知道的,就讓學生自己說。如果學生不清楚,那么我提供一個補充資料,讓學生讀一讀。讓學生對周處優(yōu)一個全面的認識。(后來呀,周處痛改前非,立志好學,志向高遠,為官期間,他執(zhí)法公正嚴明,后來在戰(zhàn)場上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直至戰(zhàn)死沙場。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認他為平西將軍,還特地建造了周王廟來紀念他。)

  略讀課文就是讓學生用自己掌握的閱讀方法去自主學習課文,那么課后的拓展延伸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持續(xù)地鍛煉,同時也激發(fā)對名民間故事的熱愛之情。所以學完課文,除了這篇課文,你還讀過我國的哪些民間故事?學生可能會說許多,我進行小結:民間故事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之一,認真地閱讀這些民間故事能給我們帶來許多真善美的享受。《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四個民間故事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民間故事。大家可以課后去這些民間故事的海洋中遨游。

  這堂課中,我根據(jù)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具體情況,用“質疑引入,品讀感悟,角色體驗”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感悟學習的能力,最后的拓展延伸還把學生引入大語文的學習中去,幫助他們去感受祖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除三害 篇5

  一、談話引入:

  我們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文化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在老百姓中流傳著一些動人的故事,我們稱為民間故事,我們今天學的就是一則民間故事。大家已經預習過了,老師看看大家書讀得怎樣?請四位同學分讀1-4自然段,男孩子齊讀第五自然段,女孩子齊讀第六自然段,全班齊讀7、8段。

  二、認讀詞語:

  學生朗讀時,教師隨機把讀錯的詞寫在黑板上,再指讀,齊讀。

  三、課題入手探究全文

  1、文章題目是“除三害”,那你知道“三害”指的是什么?(板書:三害)

  你從哪里知道的?(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板書:惡龍、猛虎、周處)惡龍、猛虎害人不淺,這周處為什么也是一害呢?用書上的話來回答(出示第一自然段)

  2、力氣大,武藝強,這本是好事呀,為什么反倒成禍害了呢?(他仗著力氣大橫行霸道)

  什么叫橫行霸道呀?你想想看,周處會怎樣橫行霸道?現(xiàn)在你明白橫行霸道的意思了嗎?(不講理,胡作非為)

  3、是呀,自己擁有的長處不用在正道上,就會成為禍害。當時有民謠這樣唱:小周處,體力強,日弄刀弓夜弄槍。拳打李,腳踢張,好象猛虎撲群羊,無人敢與論短長。人們不敢與周處當面論理,只敢在背后抱怨:(出示第二段指名讀)我聽出了你的憤怒,再指名讀(我聽出了你的怨恨)咱們一起來抱怨:唉,猛虎、惡龍、周處呀,這三害害得百姓好苦啊。

  4、質疑除三害

  (1)這三害最后除了嗎?誰除的?(周處)(指板書)周處把猛虎——

  把惡龍——(殺、剁)周處把周處除了?這怎么理解?(周處把身上的缺點改掉了)你怎么知道?(出示:從此以后,周處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什么叫痛改前非?(板書:痛改前非)(徹底改正以前的錯誤)

  (2)周處為什么會痛改前非呢?我覺得周處腦子里產生的疑問是問題的關鍵,你知道是什么疑問嗎?(出示:我除害有功,為什么鄉(xiāng)親們反倒希望我死呢?)

  5、探究疑問:

  (1)周處認為自己除害有功,你認為呢?文章哪幾個自然段寫他除兩害了,哪一段詳細,讀一讀第五段,看看有什么感受。

  (2)(課件出示第五段)請一生讀,說感受。大家交流。

  點撥:從惡龍忽爾……忽爾……看出它的兇猛、狡猾。

  三天三夜說明了搏斗時間長,難斗。

  攪得大河驚濤拍岸,濁浪滔天,這一場惡戰(zhàn)驚心動魄,周處是死里逃生呀。

  讀出搏斗的激烈來。

  3、明白除三害

  (3)周處出生入死,除了兩害,他有功嗎?如果你是周處,此時心里會怎么想?

  (4)事實如周處所想嗎?人們怎么樣?(出示相關的話)讀著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周處也看到了,也聽到了。他想不通呀,為什么——(課件出示句子接讀)他想去問問人們,可是——(課件出示句子接讀)

  (5)人們的舉動引起了周處的深思,他想啊想,終于想明白了,聰明的你知道他想明白什么了嗎?現(xiàn)在你就是周處,請你把想明白的道理寫在預習本上。

  是的,真如你們所說,周處終于明白自己以前錯了,也和惡龍、猛虎一樣成禍害了。他如夢初醒,從此——橫行霸道的周處(出示接讀)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4、這就是周處除三害。課文學完了,你能說說對周處的看法嗎?(浪子回頭金不換,只要知錯就改,照樣能成為一個好人。)

  四、課末拓展

  想知道周處的后來嗎?后來呀,周處立志好學,志向高遠,為官期間,他執(zhí)法公正嚴明,后來在戰(zhàn)場上立下赫赫戰(zhàn)功,直至戰(zhàn)死沙場。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認他為平西將軍,還特地建造了周王廟來紀念他。同學們,這個故事精彩嗎?像這樣精彩的民間故事還有很多,課外可以去買來看看。

除三害 篇6

  《除三害》教學反思

  《除三害》是小學語文第六冊中的一個民間故事。講的是周處幫人們除掉猛虎和惡龍后,痛改前非,成了受人尊敬的人。課文情節(jié)生動,語言淺顯,學生比較喜歡。基于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在教學時,我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以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整合,為學生營造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親歷閱讀實踐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初步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課堂上我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閱讀教學從“獨白”走向“對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本、教師、同學進行全心的對話,在多層次、多角度的對話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課問中的重點詞句,從而明白道理,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但在課堂上,在重點詞句的理解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還顯得有些操之過急,對學生的引導還不夠到位,今后還要在這方面多下工夫。

  同時我還有兩點體會:

  一是教學的過程不再是教師備好教案,然后“按圖索驥”的過程,而是開放多元、動態(tài)生成的多向對話過程。教師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案,以學定教,把學生的學情作為教學新的生成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任,才能真正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是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留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潛心讀書。在教學中,老師還應該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感悟文本語言,如:看著畫面想一想,當時周處會怎樣說,怎樣做?這樣,讓學生與文本進行“零距離”心靈對話,才能更好感悟課文。

除三害 篇7

  溫馨寄語

  民間故事生動有趣,耐人尋味,《除三害》這個故事一定會吸引你。

  使用說明:

  學習本朗讀課文,圍繞導學案設計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自學,互學,解決問題,體驗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快樂。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好詞佳句。

  2、了解故事內容,抓住文中重點詞句感受周處憨直勇猛,武藝高強和勇敢改過自新的精神。

  3、生動的講述這個故事中精彩的部分。

  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讀課文,積累文中好詞佳句。抓住文中重點詞句感受周處勇敢,武藝高強和勇于改

  知識鏈接:

  《除三害》的故事是根據(jù)《世說新語》中《周處》改寫的。歷來被人們用來進行改過自新的好教材。

  學法指導:

  1、練習讀課文,讀通讀順。

  2、讀準加線的字音。

  橫行霸道   欺侮百姓   潛入水底    抱怨    搏斗

  3、畫出文中好詞,認讀詞語感知詞義。

  一、自主學習

  1、在小組內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補充下列詞語,再讀一讀,讀正確。(在小組內交流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讀)

  (    )霸道    同歸(    )    奔走(    )    喜氣(    )

  驚濤(    )    濁浪(    )    痛改(    )    (    )暴烈

  3、我會把這些詞語放到句子中,還會讀通順。(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改展示)

  ☆周處小時候,(       )暴烈,(      )霸道,欺侮(      )。

  ☆周處和蛟龍搏斗了三天三夜,,攪得大河(        ),(       ).

  ☆猛虎死了!惡龍死了!周處也和它們(     )了!人人(       ),個個(     )。

  4、默讀課文,根據(jù)課文填空。

  ⑴中的三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害不除,百姓永遠沒有________。

  ⑵課文第(  )—(  )段具體描寫_______除三害的過程。

  二、合作探究

  1、人們想出什么辦法除三害的?用曲線畫出文中的語句,讀一讀,與同學分享。

  2、課文重點寫了周處和_______搏斗的經過。從文章中找出描寫生動形象的語句用直線標出。

  3、在小組內有感情地朗讀所畫的句子,與同學交流讀書的樂趣。

  4、從剛才的朗讀中,你看出周處是一個_______________的人。

  5、讀課文7、8段,完成練習。

  周處除掉猛虎后,人們__________,可是,除掉蛟龍后,人們人人_____________,個個______________.看到這里,周處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處經過深思,

  終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心中十分_______。于是,他___________,成為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三、拓展訓練

  1、.讀完這個神話故事,你覺得周處身上的哪些精神令人佩服?。

  四、課堂檢測

  1、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

  有人壯著膽子去找周處,見面就夸他________,_________,

  上山能_______,下誰能________,沒有誰能比得上他!

  第二天,周處提著寶劍下河了。惡龍可不那么好對付,他忽而______,

  忽而_______;忽而________,忽而__________.

  2.照樣子寫句子

  周處一上街,人們就遠遠地躲開他。

  一……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完這個神話故事,你覺得周處身上的哪些精神令人佩服?請打上“∨”。

  ⑴爭強好勝(   ) ⑵憨直勇猛(   )⑶痛改前非(    )

除三害 篇8

  教學目標:

  1、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2、能在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3、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

  教學難點:通過學文,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教具準備:簡單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文化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在老百姓中流傳著一些動人的故事,我們稱為民間故事。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則民間故事《除三害》。師板書,生齊讀。

  3、讀著這個“害”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壞、害人、禍害、不好……

  4、對呀,正是因為著害是壞的,不好的,甚至會害人,所以我們要堅決地——除三害。

  5、讀著課題,你最想知道的又是什么?

  生自由交流:三害是哪三害?誰除三害?……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去讀讀課文。在讀時要注意把帶拼音的字讀準確了,句子讀通了。

  2、讀得真投入。先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詞語你們會讀了嗎?

  橫行霸道    欺侮百姓    抱怨

  上山殺虎    下河剁龍    潛入

  自由讀——指名讀——指名帶感情讀第一行——全班帶感情齊讀

  3、剛才讀了課文后,知道三害是哪三害?(生交流師板書)     

  山間的猛虎

  河里的惡龍

  地上的周處

  4、這三害是誰除掉的呢?(板書:除掉)

  生答:周處。    (板書:周處)

  5、讓我們看著板書一起來讀讀。(生齊讀)

  周處除掉山間的猛虎。用上課文中的一個詞。(生答)上山殺虎。

  周處除掉河里的惡龍。課文中的哪個詞?(生答)下河剁龍。

  師板書:殺虎剁龍

  6、周處除掉地上的周處?這又該怎么理解?(板書:?)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讓課文幫助自己理解。

  三、探究全文

  1、周處除了周處,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交流。(周處把身上的缺點改掉了。)

  2、你怎么知道的?(出示最后一段)

  3、什么叫“痛改前非”?(把自己以前的錯誤都改正)(板書:痛改前非)

  4、周處為什么會痛改前非呢?我覺得周處腦中產生的疑問就是問題的關鍵。請快速找出周處腦中疑問的句子,劃上“     ”。

  生交流句子。

  5、周處他認為自己“除害有功”,你們認為呢?文章哪兩個自然段寫他除害了?那一段詳細?讀一讀第五自然段。

  (1)一生讀。

  (2)周處下河剁龍,聽著聽著,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答案:a、不容易對付b、搏斗的時間長c、驚心動魄

  (3)把搏斗的激烈讀出來。(師生合作讀)

  6、周處出生入死,上山殺虎,下河剁龍,除了兩害,立了大功,應該說周處是一位大英雄了。面對英雄,我們想象一下,人們會用哪些方式迎接他的到來?

  敲鑼、打鼓、放鞭炮、鮮花、歡呼、高高舉起……

  7、遠的不說,我們來看看我們的航天英雄回來時,大家歡迎他們的場面。(課件)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8、英雄回歸是多么榮耀的事啊!千百年來,人們一直用這些方式迎接心目中的英雄。那么,當周處這位殺虎英雄、剁龍英雄從河里爬上岸來時,人們又是怎么迎接他的呢?讀第六自然段。

  生交流:(1)點點頭,躲得遠遠的

  (2)人們以為他死了,在喜氣洋洋地奔走相告

  9、迎接他的有鑼聲嗎?有鼓聲嗎?鑼聲沒有、鼓聲沒有、鮮花沒有、美酒沒有,什么也沒有!

  他想找個人問一問,人們都遠遠地躲開了,甚至人們以為他死了,都在歡呼著:這下好了!猛虎死了,惡龍死了,周處也和它們同歸于盡了!

  他呆住了,他想不通:我除害有功,為什么鄉(xiāng)親們反倒希望我死呢?

  那邊的人們還在奔走相告著:這下好了!猛虎死了,惡龍死了,周處也和它們同歸于盡了!他呆如木雞,一動也不能動,他還是想不通:我除害有功,為什么鄉(xiāng)親們反倒希望我死呢?

  看著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地喊著:這下好了!猛虎死了,惡龍死了,周處也和它們同歸于盡了!周處這位殺虎英雄、剁龍英雄實在想不通:我除害有功,什么鄉(xiāng)親們反倒希望我死呢?

  10、想不通可以不想嗎?不可能不想啊!人們的舉動引起周處深深地思考、他想起                                    ,想起                                            ,想起                                     ……他終于明白了                                  。

  學生說話訓練。 

  11、根據(jù)上面內容,進行小練筆。

  12、交流小練筆。師小結:是的,正如你們所說的,周處終于明白了自己以前錯了。也和猛虎、惡龍一樣成了禍害。他如夢初醒,從此,橫行霸道的周處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四、點題升華

  1、這就是周處除三害。課文學完了,你能說說對周處的看法嗎?

  修改板書“地上的周處”為“自己的惡習”

  2、是啊,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佛家語:人非圣賢,孰能無錯;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在這里老師根據(jù)大家所說,編成這兩句話:

  殺虎剁龍顯神通

  痛改前非受敬重

  五、拓展延伸

  1、想知道周處的后來嗎?后來呀,周處立志好學,志向高遠,為官期間,他執(zhí)法公正嚴明,后來在戰(zhàn)場上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直至戰(zhàn)死沙場。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認他為平西將軍,還特地建造了周王廟來紀念他。

  2、同學們這個故事精彩嗎?像這樣精彩的民間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件)如《牛郎織女》、《孟家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四個民間故事并成為中國古代四大傳說。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去看看。

  板書:

  除 三 害

  山間的猛虎

  河里的惡龍         殺虎剁龍顯神通

  周處    除掉          

  地上的周處         痛改前非受敬重  

  自己的惡習

除三害 篇9

  教學要求:

  ⒈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⒉能在讀懂每個自然段的基礎上,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⒊學習生字、新詞。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新課

  ⒈師:我們國家是一個文明方國,文化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在老百姓中流傳著一些動人的故事,我們稱為民間故事,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一則民間故事。這則故事叫《周處除三害》。

  ⒉揭示課題:*8、周處除三害

  學習生字“除”,讀準翹舌音,注意多音字“處”的讀音。

  ⒊審題,根據(jù)課題你想了解一些什么內容?

  小xue教師之jia

  質疑:

  ①周處是怎樣一個人?

  ②課題中的“三害”是哪“三害”?它們?yōu)槭裁词恰暗満Α保?/p>

  ③周處除掉了“三害”沒有?他又是怎樣除“三害”的?

  過渡:今天我們要用小組學習的形式來學習課文,解決這些問題。

  二、課堂自學

  ⒈四步自學法:①讀生字;②劃詞語;③標序號;④讀課文。

  ⒉出示練習:

  ⑴辨字組詞:

  涂(  ) 欺(  ) 劍(  ) 濤(  ) 悟(  )

  除(  ) 期(  ) 箭(  ) 淘(  ) 語(  )

  ⑵點出詞中多音字,并說出另一讀音:

  強悍暴烈 降龍伏虎 拍手稱快

  勉強   惡龍   重見天日

  ⑶查字典,說說帶點字的意思。

  強悍暴烈 悍:勇猛。

  降龍伏虎 降:降伏,使馴服;伏:使屈服,降伏。

  悟出道理 悟:了解,領會,覺醒。

  痛改前非 非:錯誤,不對。

  ⑷通過自學和小組討論解決疑問,在自學和小組學習的過程中碰到問題可作記錄,集體交流時再提出。

  ⒉集體交流:

  ⑴交流題目

  ⑵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不添字、漏字,不讀破句。

  解決問題:“三害”是指哪三害?為什么把周處也稱之為一“害”,找出文中有關語句說明。

  (注意:這第三害,不是指周處這個人,二而是指他的個性強悍暴烈、行兇斗毆的惡習。)

  ⑶哪個小組有什么疑問嗎?(隨時板書)

  三、再讀課文,指導分段,理請文章脈絡

  ⑴本文是寫什么的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⑵前兩課我們已經學會了哪兩種分段方法?

  回憶:第六課――時間推移順序

  第七課――事物的幾個方面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分段方法。

  出示: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分段(事序)

  ⑶這種分段的方法,常用的又有三種方法,出示:

  一、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或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結尾分段;

  二、用抓住文章重點段的方法分段;

  三、把同一內容或聯(lián)系很緊密的幾個自然段合并成一段。

  第三種方法適用于本課。

  ⒋分段,并用“誰干什么”的句式概括段意。

  ①1-2:周處是三害之一;

  ②3-9:周處殺了猛虎,剁了惡龍,除了兩害;

  ③10-12:周處痛改前非,受人敬慕。

  四、熟讀課文,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抄詞、家默、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默詞。

  2.指名分節(jié)讀文。

  二、深入討論,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1.過渡:當周處把猛虎和惡龍殺死后,人們是怎樣的表現(xiàn)呢?

  出示:人們奔走相告,個個喜氣洋洋。

  人們?yōu)槭裁磿羞@樣的表現(xiàn)?請同學用朗讀告訴老師――猛虎死了,惡龍死了,連周處也同歸于盡了!

  讀好第九節(jié),要讀出喜氣洋洋的語氣。

  2.師:“猛虎死了,惡龍死了,連周處也同歸于盡了!”這句話道出了人們心中的愿望,文中還有哪些內容也說明了人們的這一心理?(小組討論)

  交流:2、3節(jié)(讀好這兩節(jié))

  3.還有哪里節(jié)也說明了“人們希望三害同歸于盡”的心理?

  交流:第4節(jié)和第6節(jié)最后一句――人們兩次夸周處的原因。

  想一想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4、6節(jié)。

  4.出示:人們的話語和神情引起了周處的沉思。

  師點出“話語,神情”。

  人們的話語和神情分別是哪些話語和神情?請你在書上圈出有關詞句。

  交流:

  話語:這下可好了!猛虎死了,惡龍死了,連周處也同歸于盡了!

  神情:喜氣洋洋,歡呼,勉強,沉著臉。

  師點出“沉思”。

  “沉思”是什么意思?他會想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三、朗讀課文

  思考:周處是一個怎樣的人?并說說你從哪里看出?

  (個性強悍暴烈,有行兇斗毆的惡習,勇敢,有正義感,知錯就改。)

  四、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1.周處“痛改前非”成為一個受人敬慕的人,“痛改前非”是什么意思?他將會怎么做呢?請同學根據(jù)第1節(jié)所提供的內容,學習這一節(jié)的寫法,說一段話。

  2.這篇課文給了你哪些啟示?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課外閱讀

除三害 篇10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這課堂的教學中,我準備按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一)質疑引入,激發(fā)興趣(二)自主學習,感知大意(三)研讀語段,感受畫面(四)點題升華,拓展延伸

  (一)質疑引入,激發(fā)興趣

  然后,我引導學生由“害”展開生聯(lián)想,學生肯定會說到“害人、禍害”等一些不好的東西,教師小結,所以“害”是不好的,我們要堅決——除三害。

  古人云:學貴有疑。所以,我引導學生對課題進行質疑:根據(jù)學生的質疑,我進行引導歸納出幾個主要問題:誰除三害?除哪三害?怎么除這三害的?并進行板書。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的需求出發(fā),讓問題激活思維,以問題為載體,對學生后面的自主學習起到一個提綱挈領的作用。

  (二)自主學習,感知大意。

  問題是從學生中來的,這又是一篇略讀課文,應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讀感悟。所以,我們還是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我把問題回拋給學生。請大家?guī)е@三個問題默讀課文,找到相應的詞句畫下來。當學生默讀完畢之后,很快能回答其中的兩個比較容易的問題,誰除三害,除哪三害,我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山間的猛虎

  周處 除掉 河里的惡龍

  地上的周處

  接著,我讓學生讀讀板書,說說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學生很快能提出“周處除掉地上的周處”,自己除掉自己嗎?我引導學生讀讀課文的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學生就能從句子中發(fā)現(xiàn),周處其實除掉的是自己的惡習。于是,我就改寫板書,把“地上的周處”改成“自己的惡習”。學生通過自學,三個問題解決了兩個,會很有成就感。

  概括文章大意是本課一個重點,所以,這里,我向學生提出要求,能不能借助板書來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同桌互說指名說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有充分的說的時間和機會。有了板書這個基礎,相信學生概括會比較容易:課文描述了周處除掉了山間的猛虎,河里的惡龍,并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既能體現(xiàn)教師的“扶”,又能體現(xiàn)學生自主地“學”,學生就比較輕松地解決了本課的一個重點。

  (三)研讀語段,感受畫面

  學生提的問題,只剩最后一個:怎么除三害的?因為是略讀課文,應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所以,這個問題,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請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周處是怎么除三害的?找一找相關的句子劃下來讀一讀,并可以在邊上試著寫寫自己的感受。寫完之后,四人小組先交流。學生邊讀邊感悟,并書寫感受體會,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在教學時還是有較大的差異,略讀課文不可能像精讀課文那樣面面俱到,教師對教材必須有所取舍。課文中描寫周處降龍部分寫得非常精彩,學生很可能會對周處降龍這一部分比較感興趣。所以,我把這作為學習的一個重點之一。我用兩個環(huán)節(jié)展開:1、抓重點詞,品味語言;2、朗讀指導,感受畫面。學生在交流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重點詞句進行體會:三天三夜、驚濤拍岸、濁浪沖天,當學生說到這些重點詞的時候,我進行板書,并提問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什么?繼而進行朗讀指導,這樣一方面能讓學生理解這些字詞,另一方面也能加深體會降龍的緊張激烈的.氣氛。忽而……忽而……可以讓學生加上動作讀,引導學生讀出惡龍不容易對付的感覺。我適時進行引讀:三天以后,大河平突然靜了,沒有(引說)……沒有…… …… 不見了…… 不見了,當激烈斗爭結束,一切恢復平靜又該怎么朗讀?讓學生從朗讀中體會從緊張激烈到平靜的變化。接著,我引導學生說:“同學們,你能不能通過朗讀把這樣精彩的降龍的場面再現(xiàn)一下?”用同桌互讀,指名讀等形式進行朗讀練習。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當時搏斗時的緊張激烈,同時也可以積累生動語言,體會周處的勇猛。這也就突破本課另一個重點。

  如果學生說到伏虎這一段,可以讓仿照周處剁龍這一部分,展開想象,描述周處是怎么伏虎的?可以抓住一些動作詞,體會周處的勇猛。

  周處的勇于改過的性格特征是本課人文性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所以,學生如果說到周處痛改前非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如果你是周處,你出生入死,上山殺虎,下河剁龍,除了兩害,立了大功,成了一名大英雄,你想象一下人們會用哪些方式迎接他的到來?引導學生說敲鑼、打鼓、放鞭炮、鮮花、歡呼、高高舉起…… 而事實上,人們又是怎么迎接你的?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1)人們以為他死了,在喜氣洋洋地奔走相告(2)遠遠地朝他點點頭,趕緊躲開了,面對巨大的反差,你會怎么想:寫一寫,出示小練筆;他想起( ),想起( ),想起( ) ……他終于明白了( )。讓學生深刻體會周處以前的“非”,繼而能“痛改”。然后,我進行小結:是的,正如你們所說的,周處終于明白了自己以前錯了。也和猛虎、惡龍一樣成了禍害。他如夢初醒,從此,橫行霸道的周處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那么學生對周處勇于改過這一性格特征有了更深的印象。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學生自讀課文,自主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問題,學生的主動性完全被激發(fā)出來了。在靜讀默思、在積極探究、在熱烈交流中學生感悟了本文,領會了內涵。更重要的是學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在這樣過程中不知不覺得到提升。

  (四)點題升華,拓展延伸

  這就是周處除三害。課文學完了,你能說說周處是一個怎樣的人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我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板書:例如,勇猛、知錯能改等。這時,我進行提問:你知道周處后來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如果學生有知道的,就讓學生自己說。如果學生不清楚,那么我提供一個補充資料,讓學生讀一讀。讓學生對周處優(yōu)一個全面的認識。(后來呀,周處痛改前非,立志好學,志向高遠,為官期間,他執(zhí)法公正嚴明,后來在戰(zhàn)場上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直至戰(zhàn)死沙場。后人敬重他的品行,追認他為平西將軍,還特地建造了周王廟來紀念他。)

  略讀課文就是讓學生用自己掌握的閱讀方法去自主學習課文,那么課后的拓展延伸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持續(xù)地鍛煉,同時也激發(fā)對名民間故事的熱愛之情。所以學完課文,除了這篇課文,你還讀過我國的哪些民間故事?學生可能會說許多,我進行小結:民間故事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之一,認真地閱讀這些民間故事能給我們帶來許多真善美的享受。《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四個民間故事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民間故事。大家可以課后去這些民間故事的海洋中遨游。

  這堂課中,我根據(jù)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具體情況,用“質疑引入,品讀感悟,角色體驗”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感悟學習的能力,最后的拓展延伸還把學生引入大語文的學習中去,幫助他們去感受祖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除三害 篇11

  《除三害》是小學語文第六冊中的一個民間故事。講的是周處幫人們除掉猛虎和惡龍后,痛改前非,成了受人尊敬的人。課文情節(jié)生動,語言淺顯,學生比較喜歡。基于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在教學時,閱讀教學從“獨白”走向“對話”。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本、教師、同學進行全心的對話,在多層次、多角度的對話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課問中的重點詞句,從而明白道理,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本節(jié)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不過,本節(jié)課也存在許多不足。首先,問題的過渡不自然。特別是課堂的前半部分,如從“你從哪里知道周處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呢?”到“周處為什么會痛改前非呢?那他到底有什么錯誤需要徹底改正呢?”的過渡比較牽強。問題問出去后,我自己也覺得很奇怪。其次,切換太快,如剛讓學生去看看周處是怎么除三害的,就馬上進入到了欣賞周處除三害寫得最精彩的一段話。我應該讓學生由整體到部分進行理解課文。先說說周處是如何除三害的,再來細讀周處除三害最精彩的部分。

  通過這次匯報課,我覺得自己又收獲了許多,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這些都將成為寶貴經驗。

除三害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認讀和理解“性格暴烈、橫行霸道、欺侮百姓”等詞語。

  2、想象感悟“三害”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感受周處除三害的過程。

  3、懂得犯了錯誤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教學重點】想象感悟“三害”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感受周處除三害的過程。

  【教學難點】通過學文,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教具準備】簡單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課前欣賞音樂及圖片

  1、同學們,你們剛才唱的是什么歌呀?(少年英雄小哪吒)唱得多好聽呀!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很多像這樣的民間故事的圖片,你們想看嗎?

  一、揭示課題,質疑導入

  1、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一則民間故事,題目是《除三害》。師板書,生齊讀。讀著這個“害”字,你想到了什么?

  對呀,正是因為害是壞的,不好的,甚至會害人,所以我們要堅決地除掉禍害。生再讀題(快、緊湊)

  2、質疑:讀了題目,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預設:“三害”是哪“三害”? 誰去除害?結果怎樣?)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了解故事主要內容,解決所提問題。

  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標上自然段序號。

  (1)檢查字詞學習情況:  

  出示:性格暴烈  橫行霸道  欺侮百姓   下河剁龍

  潛入水底  驚濤拍岸  濁浪沖天    拍手稱快

  同歸于盡  奔走相告  喜氣洋洋   痛改前非

  水淋淋    抱怨     東奔西突

  ①自由練習讀。

  ②賽讀,看看哪個小老師最厲害。如果小老師讀對了,同學跟著讀,讀錯了做手勢舉手糾正,然后換下一個小老師。

  ③齊讀

  (2)梳理問題

  除   山間的猛虎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周處        河中的惡龍

  掉  地上的周處

  (3)同學們真會思考,這幾個主要問題的答案都揭曉了。如果你能將這些答案連起來說一說,其實就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自己試一試。(學生練習說)

  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學會說,教師給予提示:

  是天下三害,百姓都很        。周處除掉了        和         這兩害,可是百姓        。人們的舉動引起了周處的深思,從此以后,周處       ,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三、研讀語段,感受畫面

  1、那么周處是怎樣除掉山間的猛虎的呢?請同學們讀一讀第4自然段。

  ①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周處?

  ②街坊們會怎樣拍手稱快呢?

  2、被夸的滋味很好,第二天周處就提著寶劍下河了。誰愿意來讀一讀第5自然段?

  ①你覺得這是一場怎樣的搏斗。

  ②自由讀,邊讀邊想象,哪一句話讓你感受到了這場搏斗的可怕、激烈、緊張,把它劃出來。

  ③交流

  句1:周處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攪得大河驚濤拍岸,濁浪沖天。

  句2:它忽而浮出水面,躍到半空;忽而潛入水底,東奔西突。

  ④這是一個怎樣的周處。(勇敢,堅強不屈……)

  ⑤三天以后,大河突然平靜了,沒有浪涌,沒有濤聲。惡龍不見了,周處也不見了。感受這一份遺憾。

  3、周處出生入死,上山殺虎,下河剁龍,除了兩害,立了大功,應該說周處是一位大英雄了。面對英雄,我們想象一下,人們一般會用哪些方式迎接英雄的到來?

  敲鑼、打鼓、放鞭炮、鮮花、歡呼、高高舉起……

  英雄回歸是多么榮耀的事啊!那么,當周處這位殺虎英雄、剁龍英雄從河里爬上岸來時,人們又是怎么迎接他的呢?請自由讀第六自然段。

  “這下好了!猛虎死了,惡龍死了,周處也和它們同歸于盡了!人人奔走相告,個個喜氣洋洋。”

  4、學生齊讀這句話。人們會怎樣奔走相告呢?

  師隨機采訪學生:“請問,你為什么這么高興啊?”

  “周處殺虎剁龍,除害有功,你們怎么反倒希望他死呢?”誰能用書上的話來回答(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周處年輕時,性格暴烈,仗著自己力氣大、武藝強,橫行霸道,欺侮百姓。”

  力氣大,武藝強,這本是好事呀,為什么反倒成禍害了呢?(預設:他仗著力氣大橫行霸道)

  什么叫橫行霸道呀?你想想看,周處會怎樣橫行霸道?你腦子里出現(xiàn)了一幅幅怎樣的畫面?伴隨音樂想象

  周處上街的時候,有個人不小心碰到他,他就把那個人摁倒在地狠狠地打,那個人被打得頭破血流,爬都爬不起來。

  又有一次,他看到阿明手上拿著好玩的東西他就             

  還有一次他去店里吃了一碗面卻              

  引導學生想象其他場景

  這么橫行霸道的周處和惡龍同歸于盡了,我們再一起來喜氣洋洋的讀一讀這句話!

  5、周處呆住了,人們的舉動引起了他的深思,他終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心里十分慚愧。(他明白了什么道理呀?)

  從此以后,周處(痛改前非),成了一個受人敬重的人。

  四、復述課文

  同學們都非常喜歡聽故事,今天老師想考一考你們!你們能看著這些詞語把這個故事講出來嗎?(課件出示關鍵詞語)

  學生自由練說

  交流反饋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這個故事精彩嗎?像這樣精彩的民間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如《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去看看。

  六、板書設計

  除三害

  除       山間的猛虎

  周處                    河中的惡龍

  掉        地上的周處(痛改前非)

除三害 篇13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抱怨、忽而、痛改前非、驚濤拍岸、濁浪沖天等詞語的意思。  

  2、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通過學文,懂得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缺點、錯誤都能改正。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直接導入:  

  1、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民間故事“除三害”。  

  2、齊讀課題(快、緊湊)  

  3、質疑:讀了題目,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梳理出三個問題:  

  a、三害是哪三害?  

  b、為什么要除三害?  

  b、誰除掉了三害?  

  c、他是怎么除掉的?  

  二、整體感知,學習自詞:  

  1、生自由讀課文:看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思考上面的這三個問題。  

  2、檢查自詞學習情況:  

  出示:性格暴烈  橫行霸道  欺侮百姓    

  抱怨  拍手稱快  奔走相告  喜氣洋洋  

  痛改前非  同歸于盡 驚濤拍岸  濁浪沖天    

  a、學生帶讀生字。  

  b、有感情地讀詞語。  

  c、用上其中的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梳理問題,明白道理。  

  1、梳理問題:三害是哪三害?(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猛虎、惡龍、周處)你是從哪個自然段中知道的呢?  

  2、感受周處的橫行霸道。  

  a、為什么要除掉這三害呢?猛虎和惡龍這兩害要是不除的話,老百姓會怎么樣?周處又怎么會和猛虎、惡龍合稱為三害呢?周處橫行霸道,欺侮百姓,他可能會做哪些欺侮百姓的事情?所以,周處不除,老百姓也永遠沒有安寧的日子。所以,人們見到周處就怎么樣?你能不能用朗讀把周處橫行霸道的樣子展現(xiàn)在大家的眼前呢?  

  b、正因為周處的霸道,所以人們只能在背地里抱怨,誰來讀讀?請你來讀一讀。什么是抱怨?誰來抱怨一下!你為什么要讀得那么輕呢?  

  3、誰除掉了三害?(周處、百姓?)  

  先來找找周處是怎么除掉猛虎和惡龍的?找到了嗎?誰來讀一讀。  

  a、理解拍手稱快:周處為百姓們除掉一害,百姓們個個都——拍手稱快。誰能來表演一下拍手稱快呢?(板書:伏、拍手稱快)  

  b、理解忽兒、驚濤拍岸、濁浪沖天的意思,感受對付惡龍的不容易和周處的高超的武藝。  

  a、出示句子: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寫的呢?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惡龍不容易對付?能給忽而換個詞嗎?一會兒,這么短的時間里,惡龍上天入水,可見它的速度非常快。誰能把它讀出來嗎?  

  “驚濤拍案”和“濁浪沖天”的意思都是(形容浪非常大),可見當時周處和惡龍打得非常(激烈)。  

  b、這惡龍確實很難對付啊,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  

  從惡龍的難以對付,也可以看出周處(武藝高強)。此時,三害已經除了兩害了。(板書:降)  

  c、“除”周處。這第三害是周處啊,到最后周處也沒死啊,那又是怎么除的呢?(讀課文6至8自然段)  

  a、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7、8自然段。人們的哪些舉動引起了周處的深思?(板書:引深思)  

  當人們以為周處和惡龍同歸于盡的時候,百姓喜氣洋洋,奔走想告,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  

  b、百姓的這些舉動引起了周處的深思,通過深思他明白了道理,想一想他會想些什么呢?把它寫在課文的圖片處。  

  c、指名說。是啊,周處終于明白了道理。(板書:明道理)于是他怎么做的?(理解:痛改前非)他不再(           )。  

  四、總結全文,明白道理。  

  1、同學們,現(xiàn)在三害都除掉了嗎?(板書:除掉三害)三害除掉之后,百姓們歡天喜地,要送周處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就是伏猛虎降惡龍百姓拍手稱快,下聯(lián)就是引深思明道理周處除掉三害。可是沒有橫批啊,你能給它加一個嗎?  

  2、學了這個故事,從周處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發(fā)?

除三害(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課堂教學中的“扶”與“放”-----《北大荒的秋天》教學案例(精選12篇)

    課堂教學中的“扶”與“放”-----《北大荒的秋天》教學案例《北大荒的秋天》是語文蘇教版第五冊的課文。課文以獨特的視角,展示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風光和豐收景象,令人遐想,表達了熱愛的真摯情感。筆法細膩,色彩絢麗多姿。...

  • 元日教案設計(精選10篇)

    【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仍舊對顯性的畫面較感興趣,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在讀詩時能將詩中的畫面與自身生活體驗聯(lián)系起來理解,從而感受詩中的歡快氣氛,體會一系列春節(jié)傳統(tǒng)習俗背后蘊含著的人們對幸福美好的期盼之情。...

  • 《東方之珠》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通用12篇)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喚起閱讀期待1.師:(播放歌曲《東方之珠》。音樂聲中,師生問好)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生:《東方之珠》。2.師:大家知道東方之珠說的是哪里嗎?生:香港。...

  • 小學語文《蜜蜂》教學設計附反思(精選17篇)

    說教材《蜜蜂》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作者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課文以第一人稱方式寫了法布爾所做的一個試驗,即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 研究課聽課簡錄與評價——《美麗的南沙群島》(通用12篇)

    作者:陳穎轉貼自:轉載點擊數(shù):43研究課聽課簡錄與評價——《美麗的南沙群島》【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wǎng)址是www.jcsycorp.com】陳穎 發(fā)表于 -4-24 10:38:00 研究課聽課簡錄與評價語文 學科 三...

  • 《秋天的雨》課堂實錄(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認識“鑰、匙”等八個生字,會寫“扇、郵”等12個生字。正確寫“清涼、留意”等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積累好詞佳句。...

  • 教科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沙漠里的船》教案(通用2篇)

    一、 教學要求 :1) 能按要求默讀課文,根據(jù)課文內容填寫表格。2) 了解駱駝的生理特點和作用,以及在沙漠里駱駝能幫人們做很多事,產生喜愛動物的.感情。3) 能給課文換題目,進一步了解“沙漠里的船“的含義。...

  • 有關《雪兒》課后練習題的思考(通用14篇)

    《雪兒》一課講述了“我”為受傷的雪兒療傷并精心照料它,直到讓它飛上藍天的事,表現(xiàn)了“我”愛護鳥類的美好感情,也流露了“我”對自由生活的的熱愛和向往。...

  • 三年級下語文《絕句》教案(精選16篇)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三佚名 學習目標: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3.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最新视频 |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一级成人国产 | 美女高潮网 | 视频h在线观看 | 免费看黄色片子 | 色av久 |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免费 | 性感美女午夜福利免费网站 | 黄色影院就爱大片网 |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看 | 亚洲综合二 | 一区二区三区黄 | 数码宝贝第一部日语版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欧美制服第一页 |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网站高清观看视频 | 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 亚洲黄色成人av | 亚洲精品91久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 韩国日本一区 | 探花视频| 丰满饥渴老妇人大黄毛片hd |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 | 特一级黄色大片 |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九一 |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 永夜星河短剧免费观看 | 逼特逼视频在线 | 女人18毛片水真多 | 久久伊人一区二区 | 毛片大全在线观看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 色综合.com | 免费国产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福利视频 | 欧美另类在线制服丝袜国产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6动漫亮点 | 最近2018中文字幕视频免费看 |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