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之教材分析
(三)具體內容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1.直線、線段和角。這一小節分三個層次編排。第一個層次,通過實驗,讓學生觀察從小孔射出的手電筒的光線,直觀描述了什么是射線和直線。并進一步指出“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伸”“直線沒有端點,可以向兩端無限延伸”。第二個層次,讓學生討論直線、射線和線段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從知識的內在聯系進一步鞏固對直線和射線的認識。第三個層次,利用射線的概念給角下定義,復習角的各部分名稱及角的表示方法和讀法!白鲆蛔觥钡膬傻李}目,目的是讓學生在按要求畫射線和直線的過程中,感悟到:“從一點出發可以畫無數條射線”,“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但“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教學時要把握好這節課的教學重點。這節課的重點應該放在教學直線和射線的認識上,關鍵要讓學生搞清楚直線、射線和線段的聯系與區別,可以讓學生把討論的結果填入下表。圖形端點個數延長情況線段 射線 直線
對于“角”,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礎,已經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稱。這節課著重是要在射線概念的基礎上說明角的含義。角的表示法是一種規定,可以直接告訴學生,也可以讓他們自學教材,需要注意的是要讓學生看清寫法,不要寫成小于號。2.角的度量。教材分兩個層次編排。第一個層次,是介紹量角器和角的度量方法。首先,借助兩個學生比較角的大小的情境圖,引出“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指出角的計量單位是度,再拿半圓分成180等份說明1°角有多大,并配以1°角的直觀圖示,使學生形成1°角的正確表象。接著讓學生討論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第二個層次,讓學生通過對兩組角的度量,進一步明確:角的大小要看兩邊*開的大小,與所畫的邊的長短無關!白鲆蛔觥钡娜李}目,在進一步鞏固量角方法的同時,注意讓學生積累一些常見的角的大小的表象和估計意識的培養。例如,第1題,讓學生觀察量角器,看一看30°、45°、60°、90°、120°的角分別有多大;第3題,要求學生先估計再量一量三角尺上各個角的度數。教學時要充分估計學生學習的起點,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首先,可以讓每個學生畫一個角,同桌間比較角的大小。引導學生探討并發現:當兩個角不能直接比較大小的情況下,可以用量角器測量出各自的度數,再進行比較。接著,可以要求學生先自己嘗試量一量所畫角的度數。反饋時,再引導學生觀察量角器的構造,看一看上面的刻度和數據,并歸納量角的方法。應強調:用量角器量角的時候,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零度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關于量角的具體步驟,教材給學生留出了思考和探究的空間,需要教師加以補充說明。然后要求學生量出教材上∠1和∠2的度數,并比較測量的方法的異同,從而理解量角器上兩排刻度的用處。在完成“做一做”三道題目的基礎上,再組織學習例1。讓學生通過兩組角的測量再次感悟角的大小要看兩邊*開的大小,與所畫的邊的長短無關。3.關于練習四中一些習題的說明與教學建議。練習中加強操作,通過第3、5、6、7等題,讓學生折紙和用三角板拼擺出、量出、畫出一些特殊度數的角,使學生加深對這些角的大小的印象,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第3題,要求說出每個鐘面上的時間,量出時針和分針所成的角的度數。一方面用來鞏固量角的方法,另一方面聯系生活實際,帶著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第5題,要求用一張正方形紙對折兩次,打開后再沿一條對角線對折,再打開,然后分別找出45°、90°、135°的角,如果學生有困難,可適當啟發。折成直角后,再折一折,就是45°,打開一個直角,就組成135°。把一個45°角平均折成3份,取兩份,再和45°角合在一起就拼成75°角了。第6題,要求用一副三角尺拼出75°、105°、120°、135°、150°、180°的角。如果學生有困難,可以提示他們先想一下兩個三角板每個角各是多少度,然后啟發學生想,利用三角板上的角怎樣組合才能拼出題目中要求的各個角度。第7題,要求學生量出各角的度數,說一說發現了什么。由于這四個角之間的特殊關系,在鞏固量角方法的同時,也為平角和周角的學習作些準備。4.角的分類。角的分類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一步根據角的度數區分直角、平角、銳角、鈍角和周角。例2借助兩把折扇的實物圖,引出了平角和周角的概念。例3是讓學生探討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間的關系,重點是要引導學生依據角的度數加以區分。接著,由小精靈針對相互關聯的四個角,提出問題“右圖中只量一個角的度數,你能說出其他三個角各是多少度嗎?”讓學生利用平角和周角來求出兩相交直線所成的四個角的大小。周角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因為周角比較特殊,角的兩條邊重合。教師在教學前要準備一些實物和教具,如折扇、用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片等。教學時,可以拿出折扇慢慢打開,使學生看清扇子把轉了一圈,然后再通過活動角演示畫出書上的周角,讓學生觀察周角的畫法,指一指周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從而明確周角的兩條邊重合在一起。5.按給定的度數畫角。教材說明了畫角的三個步驟,便于學生按照規定的步驟去畫,初步培養學生作圖的能力。因為有了前面量角的基礎,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嘗試著畫一個指定度數的角。反饋評價時再強調畫角的具體步驟,并在黑板上用大的量角器做必要的演示。然后再讓學生畫幾個指定度數的角,由同桌用量角器幫助檢查度數是否準確。這樣,也加強了量角和畫角的溝通與聯系。6.關于練習五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教材編排的七道題目,在練習的形式和內容方面,力求體現多樣化和層次性;從練習設計的意圖來看,除了起到鞏固和深化有關角的知識外,比較注重學生估算意識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如第1題,要求學生先估計,再量出圖中各角的度數;第3題,要求學生先旋轉硬紙條按指定度數組成角,再用量角器量一量,看自己估計得準不準;第5題,要求用長方形紙折出指定度數的角,觀察對折3次后展開的一張圓形紙可以得到哪些角;第6題,要求用一副三角板畫指定度數的角。教學時,要充分挖掘習題中蘊涵的教學價值,及時根據反饋的信息加以點撥和引導。如第2題,要求選擇合適的方法畫出指定度數的角,并說出分別是哪一種角。反饋時,除了檢查畫出的角的度數是否準確、說出的角的種類是否有誤,還應要求學生說出畫出這些角的方法,究竟是用量角器、三角板還是其它的工具,以突出“合適”的含義,體現既重結果又重過程的評價理念。再如第7題是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學習的,正確答案是兩個圖中的∠1和∠2都相等。反饋時也應要求說出理由,以培養學生有理有據地思考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