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器的認識和簡單應用”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計算器面板上的按鍵名稱和功能,初步學會簡單計算器的使用方法,較大數目的四則能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2通過對計算器的使用,體驗它的實用性,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3使學生體會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應用意識。教具準備1每個學生自備一個計算器。2教師制作的課件 href= target=_blank>課件。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師:這兩年我們學校的變化特別大,校園的環境越來越美了。上學期學校粉刷了教學樓,這學期又為同學們購置了新桌椅。問:你能算算每套桌椅多少錢嗎?生:每套桌椅:115元。 75元 40元師:購置一套桌椅就要115元,你能快速地算出2套桌椅多少錢?10套呢?出示各年級人數統計表(2003年11月):每套桌椅115元,每人一套全校共需多少錢?師:那么學校這次為全校同學更換桌椅共花多少錢呢?下面就請同學們幫助學校快速、準確地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錢。(多數學生用筆算,時間較長;個別學生用自帶的計算器算。)二、嘗試研究1匯報結果。師:(問用計算器計算的同學)你怎么算得這么快?(生:我是用計算器算的。)噢,還有哪些同學是用計算器算的?你是怎么想到用計算器算的?(生:計算器算得快、準。)你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師隨學生演示把題寫完整)師:其他同學用什么方法算的?能給大家說說嗎?(展示筆算過程)師:同學們給我們介紹了筆算和用計算器算這兩種方法,請你反思在解決這個問題時用哪種計算方法好?為什么?(學生初步體會計算器的優越性)小結:同學們已經發現在計算較大數目時用計算器算好,使用計算器的好處是快捷、準確。(板書)那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計算器的認識和簡單應用”。2探究新知。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人們用計算器?(展示)對計算器你還有哪些了解,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簡單介紹)師:(課件 href= target=_blank>課件出示計算器)你能看著這個計算器給大家介紹一下嗎?(學生介紹按鍵名稱,同時介紹它的功能。)師:(其他鍵由教師介紹)同學們介紹的這些按鍵都是我們常用的基本鍵,有些鍵由于我們學的知識有限現在還不能用,可以將來再學習,不同的計算器還有一些特殊的功能鍵,我們可以在需要時邊用邊學。師:剛才××同學用計算器解決了問題,其他同學想不想也用計算器算幾道題?出示:2 836+1 397=40 000-19 036=637×842=18 576÷48×56=要求:兩人一組,用計算器計算。算完后說一說:怎樣用計算器算一道題?反饋:你是怎樣檢查的?637×842=(用結果除以842看是否得637)(總結方法,師板書)三、實踐應用師:我們來解決幾個生活中的問題。1長頸鹿媽媽身高502厘米,長頸鹿寶寶身高198厘米。身高相差多少米?2每架玩具飛機5元,四(一)班15人購買這種飛機。共花多少元?3特價牛奶29元1箱,買15箱大約帶多少錢?4宇宙飛船在約21小時的飛行中共繞地球14圈,進行600 000千米旅行。飛船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結果保留整數)請小組合作任選兩道題研究。思考:當你遇到這種問題時,你打算怎樣解決?